帮助孩子充实作文材料库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s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可见,生活是学生作文之源,生活的积累是学生写作文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重视开源拓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引向自然,到广阔的空间里去观察、体验,积累素材。
  一、铁鞋踏破又何必——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中感知材料。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儿童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也是获取作文材料的主要方式。但小学生观察事物存在着“易受兴趣影响、熟视无睹、观察不细致、不知道按顺序观察”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作经常性的耐心引导。
  1.“司空见惯”中见真情。善于引导学生对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件进行观察,以培养他们从平常事件中发现美的能力,诱发他们心中的某些高尚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如:下雨天家长们冒雨接孩子,这是小学生常见的事,其中包含着父母对孩子无限的爱,但孩子们往往感受不到。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件事仔细观察,看一看家长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他们在雨中守候是什么样子?并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然后把所观所感写下来。
  2.“新生敏感”处悟思想。善于抓住社会上的新生事物,引导学生观察,以培养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提高他们摄取材料的能力。有许多新生事物,学生见到了、听到了,但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样,许多有意义的材料,便从他们眼前溜走了。教师要注意抓住新生事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
  如:区中心办理义务献血宣传活动是以前所没有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宣传人员的宣传方式及宣传内容,了解义务献血人员的献血行为,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观察了解之后,学生写成的作文内容具体,还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3.“有意注意”里学思考。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期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加深认识,学会思考,学会积累。
  如:目前出现的“上网热”,许多家庭不仅爸爸、妈妈去学电脑,甚至年迈的爷爷、奶奶也投入到了“上网”的行列。有的学生注意了,思考了,便能写出《我和爷爷畅游“网络”》等文章,但如果学生没有去注意它,这些便不会成为写作的素材。
  另外,还要多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准确分辨真善美的能力。这对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事物,表达健康的情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经常利用学生做过的、见到过的一些事件,如学生中曾出现的“飞标热”,桌上的“三八线”等事件,引导孩子们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分辨美好与丑恶。
  叶老说:“日积月累,方能生效。”要想收到满意的效果,必须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二、源头活水滚滚来——从课内外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丰富材料。
  无论在热闹的生活中,还是在随意的阅读中,都会有那样的瞬间——因所看到的事物或是文字引起内心的变化,它们会引发我们的各种情感。捕捉它,挖掘它,便是写作的要点。
  小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物,比其他事物都更使他们感到亲切,容易染上情感的色彩,所以我们应多让他们参加一些活动,让他们亲自去感受生活,收获真实的材料。
  1.布置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次一项,难易适度。学生有了这种直接的生活实践、生活体验后,再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生活,这样学生便能写出《刷碗记》、《第一次使用燃气灶》等情感真实的文章。
  2.建议学生搞一些小养殖,种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草,养一种小动物等。每天管理它们,观察它们的情况,并做下记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同时,围绕自己喜爱的动植物展开作文,自然也生动具体、富有感情了。
  3.每学期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参观、访问、比赛、游览等有益活动。如:访问公安干警,请他们讲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事迹;参加“小小交通警值勤”活动,体会交通警的辛苦;到农村参加一些生产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进行拔河比赛,感受比赛的紧张气氛……每次活动后都让学生谈谈、写写自己的感受。这样多实践、多交流、多体验,学生在作文时自然能有感而发。
  4.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紧密配合,开展好其他学科中的活动。劳动课有“削果皮”、“缝沙包”等实践内容;美术课有一些制作活动;体育课常组织一些小游戏;思品、社会课中的家访、调查活动也层出不穷……引导学生开展好这些活动,并及时进行过程、感受的记录、整理,既有利于学生学好这些学科,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充实学生作文的材料。
  学生的视野拓宽了,生活充实了,就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这种原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达到“内容具体”的要求,才能有效防止“无话可说”、“千篇一律”、“空话连篇”的现象。
  三、非继承无以创新——从多种形式的训练中积累材料。
  1.写“连锁日记”。叶圣陶先生说:“一天里头,总有些比较新鲜的知识、见闻和想头,就把它记下来,这对修养有好处,对写作也有好处。”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好方法,而写“连锁日记”则更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每天由一人写日记,次日教师批改评定成绩后再传给下一个同学。日记内容不限:既可记录生活经历、生活感受,也可单独或接力编故事。一轮后,记各组总分。每个学生在写日记前都能学习借鉴到其他同学日记的长处,体味老师的批语,这无疑是一次较好的阅读和学习的机会。基础差的学生写作有困难时,同组的同学可以给予帮助。因为每个人的作文都和全组的荣誉连在一起,故学生写得格外认真。此举,既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学生作文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认真作文的习惯。
  2.办“自主手抄报”。办手抄报,学生动手查资料、布局、排版、抄写、绘图,既收集了资料,也锻炼了综合能力,同时还积累了生活体验,可谓“一石三鸟”。
  我们让孩子们从自己阅读的书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仔细抄写,精心装饰。手抄报的制作全部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内容丰富,涉及中外名著介绍、读书体会、读书故事、读书名言、精美诗文选编等。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快乐读书的耕耘与播种,这是一次对读书快乐之情的淋漓表达,他们把自己的读书体验,用心画出来,用情写出来,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通过这一种活动,既动手动脑,又增长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实现了读写结合,也积累了习作素材。快乐学习,主动积累,事半而功倍。
  3.练“两分钟演讲”。课前两分钟演讲(说话),对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也大有裨益。每天语文课前两分钟,请两个孩子到讲台前说话(人人参与),说话材料来源不限,内容健康即可。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心理体验——那些从未站在讲台前讲过话,甚至课堂上都很少发言的同学有了全新的感受。而每个孩子在听、看别人演讲(说话)时又会发现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同学的种种不同表现。这些,无疑在孩子们的作文材料库中又添上了一笔可贵的积蓄。
  丰富的材料积累是写好习作的前提,但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加工材料,建立“材料仓库”,并善于盘活这些材料,让孩子们的作文焕发生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好的习作是逐句逐句修改而来的,很多教师作文教学时都是指导学生亲身体验,将所体验的实例如实地记录下来。作者认为小学教师要在指导习作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修改,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情境创设 深化认识 修改方法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互评作文、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针对这一点,教师要
要想学习有效,必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确定教学目标要分三步走:解读课程标准——与文本对话——了解学情。  一、立足课标,把握教学方向。  要解读课程标准,首先要熟读课程标准。经常读、反复读,养成读课程标准的习惯。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比如关于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等,你熟悉了,
摘 要: 针对小学生怕写作文,老师作文教学中实效性不高等原因,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改进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作文教学 现状与对策  一  作文难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痛苦;作文难教,是语文老师教学的一块心病。长期以来,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第三者。尽管老师和学生们付出了许多努力,可学生的写作能力仍未让人满意,究其原因有三:  (一)疏于阅读,基
肝损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开发出有效治疗或预防肝损伤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将傣药帕崩板用于肝损伤的治疗,探讨帕崩板茎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ion fro
目的 研究分析院外延续性系统护理对预防GradenII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闭合
白藜芦醇属于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中药虎杖、葡萄及花生等植物中,最早是作为一种葡萄属植物的抗毒素被发现的。国内外的学者们在对白藜芦醇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该
摘 要: 小学生的写作要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不要过于追求文字的生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自由作文,让他们的作文过程是一个快乐的、真实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快乐,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生活实际 快乐体验 授课策略  在小学教学多年,一直在深思一个问题:翻开学生的作文本,一些立意新颖、主题深刻、老气横秋的作文充斥了学生的作文本。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