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追赶世界信息化潮流,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这是党中央正确估量国内外形势所作出的科学决断,也是我们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要方针。根据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建议,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在2000年10月25日至27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酝酿着重大的突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改变课程过于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一面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面是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二者都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随着教与学的信息量的迅速膨胀,教师对知识的垄断被打破,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如何利用技术识别、搜集、处理、分析、整合信息,从而获得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状态。因此,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而且是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内容、方法、组织等各方面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构建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以问题为主线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也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探究。通过自主探究可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迅速提高能力。比如,在选修课“当代热点问题的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大家对伊拉克问题很感兴趣,主动提出了许多问题:伊拉克危机的由来是什么?美国为什么要攻打伊拉克?武器核查是怎么一回事?美伊战争会带来什么影响?各国不同的反应说明了什么?提出问题激发了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以探索为方式
通过提出的许多问题,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学习的工具,在探索中收集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如学生们通过查阅报纸、杂志、观看电视、上网查询等多种途径收集到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大量信息,并且进行了分类处理,从伊拉克的历史到现状,从美国的对伊政策到萨达姆的统治,从伊拉克危机到伊拉克战争等等各方面的信息都进行了收集并处理;又如学生们利用休息日到各超市进行市场调查,采访各超市销售人员和不同年龄层次、职业背景的消费者,收集并处理了有关商品价格波动的大量信息,如:为什么同样商品在不同超市会有不同价格?节假日或反季节的商品为什么要打折销售?特别是高一(3)班的几位同学,通过对黄梅镇城区爱客家超市、百吉盛超市、义门超市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指出了当前超市经营状况普遍欠佳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规模小,档次不高;第二,商品单一,价格普遍偏高;第三,服务质量较差,经营管理落后。”同时,他们结合课堂上、教材中所学的经济常识,提出要使超市生存并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提高超市管理水平,精简人员,降低成本;第二,让利于消费者——降低商品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实施‘微笑工程’;第三,改善硬件设施,给消费者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实践证明,以探索为方式,即使学生获得了大量信息,为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又丰富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提高了能力。
三、以交流促发展
探索过程是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过程,而通过信息的交流又可以进一步地整合信息,拓宽知识。有时,大家会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问题从不同方面去收集并处理信息,然后互相交流,整合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全面的信息,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促进发展。不仅同学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师生之间也可进行交流。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多媒体教学已普遍用于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教师制作课件、演示课件,也让学生参与课件的交流与制作。我们交换角色,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制作课件讲授一节课,学生们会积极地设计方案,查资料,上网收集有关信息,然后,和老师一起交流、讨论、制作。如在制作课件《一国两制》的过程中,同学们就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方案,他们设计了用歌曲《把根留住》引入课题,中间穿插了几个不等式来理解知识,像殖民地≠半殖民地、外交权≠外事权、高度自治≠完全自治、两制并存≠两制并列等。同时学生们认为教材中重点涉及到了香港、澳门问题,于是设计了《乡愁》这首诗表达人们渴望用“一国两制”来实现台湾统一的心愿。当自己参与交流并制作的课件在教室里演示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同时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更进一步的激发。然而,教学模式毕竟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建信息化条件下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酝酿着重大的突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改变课程过于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一面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面是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二者都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随着教与学的信息量的迅速膨胀,教师对知识的垄断被打破,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如何利用技术识别、搜集、处理、分析、整合信息,从而获得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状态。因此,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而且是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内容、方法、组织等各方面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构建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以问题为主线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也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探究。通过自主探究可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迅速提高能力。比如,在选修课“当代热点问题的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大家对伊拉克问题很感兴趣,主动提出了许多问题:伊拉克危机的由来是什么?美国为什么要攻打伊拉克?武器核查是怎么一回事?美伊战争会带来什么影响?各国不同的反应说明了什么?提出问题激发了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以探索为方式
通过提出的许多问题,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学习的工具,在探索中收集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如学生们通过查阅报纸、杂志、观看电视、上网查询等多种途径收集到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大量信息,并且进行了分类处理,从伊拉克的历史到现状,从美国的对伊政策到萨达姆的统治,从伊拉克危机到伊拉克战争等等各方面的信息都进行了收集并处理;又如学生们利用休息日到各超市进行市场调查,采访各超市销售人员和不同年龄层次、职业背景的消费者,收集并处理了有关商品价格波动的大量信息,如:为什么同样商品在不同超市会有不同价格?节假日或反季节的商品为什么要打折销售?特别是高一(3)班的几位同学,通过对黄梅镇城区爱客家超市、百吉盛超市、义门超市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指出了当前超市经营状况普遍欠佳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规模小,档次不高;第二,商品单一,价格普遍偏高;第三,服务质量较差,经营管理落后。”同时,他们结合课堂上、教材中所学的经济常识,提出要使超市生存并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提高超市管理水平,精简人员,降低成本;第二,让利于消费者——降低商品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实施‘微笑工程’;第三,改善硬件设施,给消费者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实践证明,以探索为方式,即使学生获得了大量信息,为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又丰富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提高了能力。
三、以交流促发展
探索过程是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过程,而通过信息的交流又可以进一步地整合信息,拓宽知识。有时,大家会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问题从不同方面去收集并处理信息,然后互相交流,整合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全面的信息,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促进发展。不仅同学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师生之间也可进行交流。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多媒体教学已普遍用于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教师制作课件、演示课件,也让学生参与课件的交流与制作。我们交换角色,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制作课件讲授一节课,学生们会积极地设计方案,查资料,上网收集有关信息,然后,和老师一起交流、讨论、制作。如在制作课件《一国两制》的过程中,同学们就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方案,他们设计了用歌曲《把根留住》引入课题,中间穿插了几个不等式来理解知识,像殖民地≠半殖民地、外交权≠外事权、高度自治≠完全自治、两制并存≠两制并列等。同时学生们认为教材中重点涉及到了香港、澳门问题,于是设计了《乡愁》这首诗表达人们渴望用“一国两制”来实现台湾统一的心愿。当自己参与交流并制作的课件在教室里演示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同时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更进一步的激发。然而,教学模式毕竟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建信息化条件下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