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小学语文教育中,朗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思考如何科學高效得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朗读,让学生明确朗读的目的,了解朗读的作用,使学生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得去进行朗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对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思考无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朗读
  语文在朗读方面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一些语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水平也相应较高,但是一些语文水平较低的同学他们的语文朗读水平也比较差,所以我们应当重视起语文朗读教学,将语文教学不局限于单纯的读读讲讲,将形式多样化、趣味化。所以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呢?我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了下面这几点:
  一、指导学生语文朗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提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比越来越大,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提高语文语感,在朗读中熏陶情感。所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这门学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与熟练运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朗读作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高效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等方法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科学高效得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在当今语文教育中,一定要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语文训练,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运用,有利于对词句的积累,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文章理解能力,所以朗读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从基础入手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本中的《山中访友》,课文中的“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感情,细细品味语文的独特魅力,在读的过程中找到感觉,为学习这篇课文打好基础,使以后的学习更加简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品味词句中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二)在情境中领悟
  1.带有理性入境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山雨》一文进行朗读中,我们可以把其中的词句替换做一些比较,比如将“飘飘洒洒”替换成“飘飘然然”,将“优雅”替换成“典雅”,进而细细体会其中的每一个词语句子,深刻体会作者的感受,然后再进行全文朗读,学生就可以读得富有感情,而且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精妙,细细品味词句之中的奥妙,被语言的所吸引,所陶醉。
  2.富有激情入境
  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所描写的情景环境中,去细细品味作者的内心活动与感情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将自己带入到作者所描绘的人物之中,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就油然而生。引导学生热情得朗读,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切身实际得去感受。老师可以用优美的伴奏、景色图片以及精良的PPT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学生学习课文《索溪峪的“野”》中的“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可以利用设置情景来帮助学生去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图片与音乐插入其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面对张家界美景时的感受。
  3.教导学生朗读技巧,让学生科学高效得进行朗读
  朗读一定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基调,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充分理解,进行科学的指导,教导学生各种朗读方法,比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一些词句应该重读或轻读等等。老师应当教导学生既有对感情的理解,又有方法的指导,才能科学高效得进行朗读,这样才能提高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训练朗读的方法。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教师示范
  教师相对于学生,无论是从知识层面还是情感方面,都要高于学生,因此在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进行示范。通过教师用更加专业的声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进行的饱含情感的朗读,让学生们对怎样朗读有一个标准,提升学生朗读能力。同时,教师进行示范,能够激起学生内心对朗读的美的感受,从而加大对朗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课文《巨人的花园》时,其中在朗读‘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句子时,要让学生能够读出文中巨人此时的生气与愤怒的情感,我会先为学生们示范朗读,用我自己的声音、表情、音调等去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能够找准定位,从而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2,领读
  在朗读时,可以让朗读能力较优秀的同学进行领读,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将领读的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们之间形成一种竞争,这样也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朗读的能力。在学生领读时,虽朗读起来不像老师那样自然流利,毕竟一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让朗读能力较优秀的学生进行领读,会使其他学生与其争相看齐。与此同时,当让朗读能力较优秀的学生进行领读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能够找出领读同学在朗读时的优缺点,并与自己相比较,认为自己朗读时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需要努力,在领读结束后,便可以让学生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感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的心中已经对朗读的“美”有了标准定位,这会让学生们朝着这个方向加倍努力。此外,让朗读较优秀的同学进行领读,既是对朗读较优秀同学的肯定,也是对朗读较欠缺的学生的一种激励,可以说,领读是增强学生朗读能力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并且,它还能够使学生们更快地理解文章,感受文章中每一个字句透露着的美。只认识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关键还在于怎么去培养。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需要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教师悉心且耐心的去指导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朗读能力,调整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练习,让每一个学生的朗读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安生雄.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95):169.
  [2]唐成山.浅议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4,(20):291-291.
  [3]李莹莹.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7):27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卫生习惯很差,因此对其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势在必行。我校地处偏远农村,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和建筑废弃材料,卫生状况堪忧。因此笔者设计并组织了“洁美家园,假日小队在行动”的主题活动,整合校内外课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感受良好卫生习惯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与此同时,培养其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精神。  关键词:实践活动;良好卫生习惯教育  一、研究背景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而与之相适应的,教师也要积极转变师生互动方式,有意识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现实成长与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科学运动”等积极意识,促使高中生自觉展现自己的运动能力,再以科学的教师辅导与专业干预去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由此,便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将从师生平等沟通,了解学生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之后,教育领域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在初中语文方面,课堂中的知识渗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初中语文课堂变革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变革;反思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找准改
期刊
摘 要:幼兒园教育是孩子的基础教育。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乐园,要充分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在教师教学时融入相关内容。随着幼儿园改革的发展,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域性的文化资源也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开发区域性的文化在幼儿园中进行合理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了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结合高平文化区域性文化特点,浅析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分析。探索出高平可以开发的地方性文化课程
期刊
摘 要:结合相关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践调查不难发现,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之中情感渗透教育尤为关键,这一教育教学模式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以高校英语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情感渗透教育的实践要求及策略,以期为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情感渗透教育  一、引言  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学科,英语对培养综合应
期刊
摘 要:在法治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开后门、找关系”已早早被时代所不容,现如今知法、懂法、用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上人们生活的一种手段,而中学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是知识形成的重要时期,维权意识的培养也成为当下中学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维权意识的不断培养和提高,让他们在今后学习、生活、工作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拿起法律这把无坚不摧的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清除已有的或未知的伤害。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大,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新型课堂的重要目标。在核心素养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提高了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且突出写作的重要地位,优化设计教学方案,努力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教学方案形式化、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等原因的限制,写作教学缺乏有效性,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写作水平不能与写作教学课堂接轨。对于这种现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情况
期刊
摘 要:当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互联网对高校教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获取的便捷,传统文化教育遇到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大学生是时代进步的重要群体,也是未来时代发展的领路人。高校教学工作者应该针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学,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道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对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民俗文化的应用可以使教学目标得以更快更好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并探究了具体的原因,最后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合理化渗透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分析;民俗文化;渗透策略  1 研究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工作是极其复杂的,而且的具体涉及的技巧有很多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对于职业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需求加大。在培养职业技术的高端人才教育方案中,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教育法,它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以行动为导向,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进行实践,更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在课程中加入了許多与企业有关的实践内容,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计算机;数据库;应用实践  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