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理财产品盛行。本文通过对比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和CDO,深入剖析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指出理财产品目前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 CDO
一、理财产品与CDO的对比
近年来我国理财产品进行的如火如荼。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投资者重要的投资方式。各个银行为了争夺市场竞相推出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并且互联网也开始涉足个人理财,个人理财产品应接不暇。本文讨论的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推出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由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设计发行,将筹集到的客户资金投向合同内约定好的方向,并且由投资者承担相关的收益和风险。
从本质上说,理财产品是一种资产支持证券(ABS)。ABS是一种带有债券性质的金融工具,通过基础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或剩余权益来对投资者进行本息支付。理财产品通过筹集客户资金投向基础资产,再根据基础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对客户进行本息支付。在我国这个基础资产主要包括利率、债券等。实际操作中,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大多流向了难以从正规银行体系得到贷款的企业。而担保债务凭证(CDO),作为AB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标的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或债券。因此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更像是ABS中的CDO。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不同。
首先对比下二者的流程。银行设计发行一定规格的理财产品,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资金从投资者转移至银行,银行对客户的资金进行投资,投资的方向、期限和预期收益率等在签订的合同中已有所规定。银行根据基础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对投资者还本付息。而CDO按照基础资产种类、证券化方法等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以现金型CDO为例。CDO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发起人将信贷资产组合销售给特定目的载体(SPV),SPV根据该信贷资产组合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发行各级CDO证券,主要包括优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投资者购买各级CDO证券,资金从投资者转移至SPV,SPV用获得的资金支付之前购买信贷资产组合的价款。SPV再根据信贷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对投资者还本付息。
图1 银行理财产品流程
图2 现金型CDO流程
从参与主体角度,我国理财产品涉及的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而CDO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从发行主体角度,我国理财产品主要是银行或者银行和信托合作设计发行。而CDO的发行主体实际上是由发起人设立的特殊目的载体,通常是一个空壳公司或者信托。发起人和SPV间进行了完全隔离,CDO的履约责任只能追溯到SPV。从信息披露角度,我国理财产品主要披露的信息包括产品期限、投资及收益币种、产品类型等,对投资的基础资产和实际投资收益等是高度不透明的。最后从收益风险角度,我国理财产品一般在发行时会设定预期收益率。而绝大多数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就等于预期收益率。若投资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收益率,在实际操作中投资遭受的损失一般会由银行承担,其中暗含了银行担保。而在CDO中,首先存在信用增强和流动性增强。CDO分级成优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三个等级面临不同的收益率与风险。优先级的收益率和风险最低,股权级的收益率和风险最高。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首先向优先级支付利息、再向中间级支付利息,若有剩余再向股权级支付利息。同时当资产池面临损失时先由股权级持有人承担,再依次由中间级和优先级持有人承担。这种信用增强大大优化了CDO结构。
二、我国理财产品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理财产品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选择,成为了重要的投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他市场的需求压力。并且满足了实体投资的需求,有利于金融机构确定投资方向。银行控制了资金的使用权和流向,对产业政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通过比较我们也可以发现我国的理财产品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理财产品的性质不明确并且信息披露不充分。我国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带有权益性质的债务,具有固定期限,但是一般具有非固定收益。但是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又简单等于预期收益率,理财产品就是一种变相的固定收益证券。在整个过程中,具体投资对象及其价值变化、实际收益率以及利润分配等信息并未进行充分披露。并且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大多流向了难以从正规银行体系得到贷款的企业,比如地产开发商。目前还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投资者缺乏保护机制,其中隐含了巨大的信用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首先提高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程度。发行时明确说明理财产品性质和收益分配,公布资金具体投向,定期公告理财产品收益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其次可以对理财产品分级,进行信用增强和流动性增强安排。最后继续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监管。目前已经提出的将理财产品和具体资产联系、不允许给理财产品提供担保或回购承诺等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实施效果不好。因此监管机构需要继续增大监管政策的力度和广度,严格规范理财产品市场。
参考文献
[1]杜亚斌,顾海宁.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01).
[2]张明.透视CDO:类型、构造、评级与市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06).
[3]杜金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金融监管研究.2013(02).
作者简介:张竹君(1990-),女,汉族,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 CDO
一、理财产品与CDO的对比
近年来我国理财产品进行的如火如荼。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投资者重要的投资方式。各个银行为了争夺市场竞相推出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并且互联网也开始涉足个人理财,个人理财产品应接不暇。本文讨论的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推出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由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设计发行,将筹集到的客户资金投向合同内约定好的方向,并且由投资者承担相关的收益和风险。
从本质上说,理财产品是一种资产支持证券(ABS)。ABS是一种带有债券性质的金融工具,通过基础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或剩余权益来对投资者进行本息支付。理财产品通过筹集客户资金投向基础资产,再根据基础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对客户进行本息支付。在我国这个基础资产主要包括利率、债券等。实际操作中,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大多流向了难以从正规银行体系得到贷款的企业。而担保债务凭证(CDO),作为AB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标的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或债券。因此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更像是ABS中的CDO。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不同。
首先对比下二者的流程。银行设计发行一定规格的理财产品,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资金从投资者转移至银行,银行对客户的资金进行投资,投资的方向、期限和预期收益率等在签订的合同中已有所规定。银行根据基础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对投资者还本付息。而CDO按照基础资产种类、证券化方法等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以现金型CDO为例。CDO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发起人将信贷资产组合销售给特定目的载体(SPV),SPV根据该信贷资产组合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发行各级CDO证券,主要包括优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投资者购买各级CDO证券,资金从投资者转移至SPV,SPV用获得的资金支付之前购买信贷资产组合的价款。SPV再根据信贷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对投资者还本付息。
图1 银行理财产品流程
图2 现金型CDO流程
从参与主体角度,我国理财产品涉及的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而CDO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从发行主体角度,我国理财产品主要是银行或者银行和信托合作设计发行。而CDO的发行主体实际上是由发起人设立的特殊目的载体,通常是一个空壳公司或者信托。发起人和SPV间进行了完全隔离,CDO的履约责任只能追溯到SPV。从信息披露角度,我国理财产品主要披露的信息包括产品期限、投资及收益币种、产品类型等,对投资的基础资产和实际投资收益等是高度不透明的。最后从收益风险角度,我国理财产品一般在发行时会设定预期收益率。而绝大多数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就等于预期收益率。若投资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收益率,在实际操作中投资遭受的损失一般会由银行承担,其中暗含了银行担保。而在CDO中,首先存在信用增强和流动性增强。CDO分级成优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三个等级面临不同的收益率与风险。优先级的收益率和风险最低,股权级的收益率和风险最高。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首先向优先级支付利息、再向中间级支付利息,若有剩余再向股权级支付利息。同时当资产池面临损失时先由股权级持有人承担,再依次由中间级和优先级持有人承担。这种信用增强大大优化了CDO结构。
二、我国理财产品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理财产品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选择,成为了重要的投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他市场的需求压力。并且满足了实体投资的需求,有利于金融机构确定投资方向。银行控制了资金的使用权和流向,对产业政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通过比较我们也可以发现我国的理财产品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理财产品的性质不明确并且信息披露不充分。我国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带有权益性质的债务,具有固定期限,但是一般具有非固定收益。但是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又简单等于预期收益率,理财产品就是一种变相的固定收益证券。在整个过程中,具体投资对象及其价值变化、实际收益率以及利润分配等信息并未进行充分披露。并且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大多流向了难以从正规银行体系得到贷款的企业,比如地产开发商。目前还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投资者缺乏保护机制,其中隐含了巨大的信用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首先提高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程度。发行时明确说明理财产品性质和收益分配,公布资金具体投向,定期公告理财产品收益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其次可以对理财产品分级,进行信用增强和流动性增强安排。最后继续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监管。目前已经提出的将理财产品和具体资产联系、不允许给理财产品提供担保或回购承诺等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实施效果不好。因此监管机构需要继续增大监管政策的力度和广度,严格规范理财产品市场。
参考文献
[1]杜亚斌,顾海宁.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01).
[2]张明.透视CDO:类型、构造、评级与市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06).
[3]杜金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金融监管研究.2013(02).
作者简介:张竹君(1990-),女,汉族,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