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教学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等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丰富性、超时空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灵活性、生动性,双向互动和实时全交互性彰显出其无可比拟的内在魅力;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让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成为现实。语文课堂因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而生机昂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平台;语文课堂;精彩无限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2-0077-03
教育发展纲要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兴致昂然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注重学思结合,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学习新模式,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改变教师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交流、合作中提升语文素养,网络教学应运而生。网络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而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青睐。
一、学习时空无限拓展,学生自主尽情驰骋
信息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及超时空性为语文课堂开辟了一个开放式的广袤的学习时空。学生置身课堂却能突破时空、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我们要发挥好网络“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的优势。
在《探索月球的奥秘》一课的教学中,关于月球的知识,学生知之甚少,书本上的资源又很贫乏。于是我借助网络环境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网上可供阅读的资源浩如烟海,我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网上阅读,学生通过登录相关的网站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积累了语言素材,提高了鉴赏水平,培养了审美情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了较复杂难懂的自然科学知识。网络媒体的运用使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语文课更富有情趣和生命力。
二、声情并貌,生动呈现,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多媒体教学把课文中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直观、逼真地呈现出来,呆板、枯燥的文字变成了声情并茂的具体场景。丰富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如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多媒体的运用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令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心神更愉悦兴奋。
《安塞腰鼓》一课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但考虑到安塞腰鼓离学生较远,加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欣赏水平有限,安塞腰鼓所展示的艺术魅力仅靠对文本的理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在教学时导入部分播放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画面,激越热烈的表演场面令学生震撼,视频的播放使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为顺利进入文本学习做好了铺垫。接着听示范朗读,铿锵有力的朗读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学生从中体会到了语言的气势。听完录音后我顺势利导,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尽情的朗读中体味安塞腰鼓那不可言语的热烈激情;在主动积极的朗读中,享受到审美的乐趣。震撼激昂的表演视频、铿锵有力的范读、尽情的自我朗诵,三环节声情并茂,立体、生动地呈现,实现了对安塞腰鼓的整体感悟。最后以一首激昂的歌曲《黄土高坡》结束全篇。多媒体的引入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还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澎湃激扬的活力。
三、师生、生生资源共享,省时、高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快迅传输,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及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或教师能够同时拥有无限的信息来源,实现教学信息交流,资源的高度共享。
在《说不尽的桥》一课的教学中,我立足于当地教学资源,发动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促其形成个性认知并形成文字。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着自己整理的集画、音于一体的桥文化,学生的劳动成果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同学间既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又增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信心。网络多媒体为学习活动搭建了精彩的平台,让短短的一节课妙趣横生、风光无限!
四、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沟通无限
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同步和异步交互的优良特性,跨越了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双方或多方实时交互及异步交流。学生之间随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教师也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单独指导。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和双向交流,在师生之间建立指导与交流的桥梁。
“BBS论坛”和“聊天室”的设计,更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互相交流,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交流中迸发思维的火花,这种实时的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网络的这一重要特性,使网络教育成为惟一的、真正地在教师与学生、同学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的教育方式。
五、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成为现实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尽可能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机会。把学习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去感受,去收获知识真理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科学治学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戏曲大舞台》一课的教学中,我依托网络,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并以学生的学为落脚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氛围和环境。学生依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有关网站,如中国戏曲网、咚咚锵中华戏曲网、戏曲研究、戏曲音乐网里查询、提取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协作、讨论等方式,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地位日益彰显。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空间,形象而生动的场景再现;超大的知识容量,高效的课堂,无不体现出其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驰骋,掌握了学习知识、探讨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动脑动手的能力,造就了独到的见解、独立的人格和创新精神。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必将为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盛琳阳,李晓东.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2]余胜泉,吴 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志强,蔡 平.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孙启美.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平台;语文课堂;精彩无限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2-0077-03
教育发展纲要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兴致昂然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注重学思结合,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学习新模式,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改变教师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交流、合作中提升语文素养,网络教学应运而生。网络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而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青睐。
一、学习时空无限拓展,学生自主尽情驰骋
信息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及超时空性为语文课堂开辟了一个开放式的广袤的学习时空。学生置身课堂却能突破时空、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我们要发挥好网络“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的优势。
在《探索月球的奥秘》一课的教学中,关于月球的知识,学生知之甚少,书本上的资源又很贫乏。于是我借助网络环境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网上可供阅读的资源浩如烟海,我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网上阅读,学生通过登录相关的网站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积累了语言素材,提高了鉴赏水平,培养了审美情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了较复杂难懂的自然科学知识。网络媒体的运用使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语文课更富有情趣和生命力。
二、声情并貌,生动呈现,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多媒体教学把课文中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直观、逼真地呈现出来,呆板、枯燥的文字变成了声情并茂的具体场景。丰富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如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多媒体的运用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令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心神更愉悦兴奋。
《安塞腰鼓》一课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但考虑到安塞腰鼓离学生较远,加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欣赏水平有限,安塞腰鼓所展示的艺术魅力仅靠对文本的理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在教学时导入部分播放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画面,激越热烈的表演场面令学生震撼,视频的播放使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为顺利进入文本学习做好了铺垫。接着听示范朗读,铿锵有力的朗读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学生从中体会到了语言的气势。听完录音后我顺势利导,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尽情的朗读中体味安塞腰鼓那不可言语的热烈激情;在主动积极的朗读中,享受到审美的乐趣。震撼激昂的表演视频、铿锵有力的范读、尽情的自我朗诵,三环节声情并茂,立体、生动地呈现,实现了对安塞腰鼓的整体感悟。最后以一首激昂的歌曲《黄土高坡》结束全篇。多媒体的引入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还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澎湃激扬的活力。
三、师生、生生资源共享,省时、高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快迅传输,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及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或教师能够同时拥有无限的信息来源,实现教学信息交流,资源的高度共享。
在《说不尽的桥》一课的教学中,我立足于当地教学资源,发动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促其形成个性认知并形成文字。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着自己整理的集画、音于一体的桥文化,学生的劳动成果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同学间既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又增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信心。网络多媒体为学习活动搭建了精彩的平台,让短短的一节课妙趣横生、风光无限!
四、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沟通无限
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同步和异步交互的优良特性,跨越了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双方或多方实时交互及异步交流。学生之间随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教师也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单独指导。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和双向交流,在师生之间建立指导与交流的桥梁。
“BBS论坛”和“聊天室”的设计,更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互相交流,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交流中迸发思维的火花,这种实时的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网络的这一重要特性,使网络教育成为惟一的、真正地在教师与学生、同学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的教育方式。
五、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成为现实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尽可能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机会。把学习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去感受,去收获知识真理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科学治学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戏曲大舞台》一课的教学中,我依托网络,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并以学生的学为落脚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氛围和环境。学生依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有关网站,如中国戏曲网、咚咚锵中华戏曲网、戏曲研究、戏曲音乐网里查询、提取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协作、讨论等方式,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地位日益彰显。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空间,形象而生动的场景再现;超大的知识容量,高效的课堂,无不体现出其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驰骋,掌握了学习知识、探讨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动脑动手的能力,造就了独到的见解、独立的人格和创新精神。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必将为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盛琳阳,李晓东.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2]余胜泉,吴 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志强,蔡 平.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孙启美.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