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迫切的、必要的,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方法无法比拟的。以下就是本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整合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对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从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等全方位培养。而信息技术恰恰为其提供了平台,在直观性上、知识的拓展性上、理解抽象概念等,都与传统教学方法上有着较大区别。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迫切的、必要的,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方法无法比拟的。以下就是本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
2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2.1 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有限,持久性差,会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服务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开放、富有情趣的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氛围。电教媒体具有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以及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借助微机展示“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通过欣赏美伦美奂的景色,学生大胆猜想,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营造了探索问题的氛围。
2.2 抽象问题变直观,突破重点和难点。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这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手段,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莫过于一些课本知识远离学生生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而且有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学过程在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中,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我在设计《平行与相交》一课时,意图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上课开始,我给出看似没有相交而实际却相交的两条直线,让学生判断这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当学生利用遥控器第一次反馈后,有的学生选择的是不相交,有的学生选择相交,这时我没有急于公布答案,而是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在辨析中,有的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直线的特征,直线的两端可以无限延长,得出看似不相交的这两条直线在直线的两端无限延长后就会相交的结论。但有的孩子还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让他们充分辩论后,我利用多媒体手段把两直线延长,从直观上让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次设计不仅形象直观的演示解决了学生知识的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效率,也要注重效益。使用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实践;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等。对学生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东西。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快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然而,一味地强调效率的同时,更要注重效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完成;并不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就一定是好的教学。如果仅仅是把教材内容搬上了屏幕,用投影机来代替黑板,那就是一种不讲效益的整合。在使用媒体课件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课件,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围绕着课件。避免一堂课只是教师不断表演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看,学生除了钦佩,就是审美疲劳,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感觉是在电影院一样。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身体力行”,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为准则。整合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问题上,放在那些切实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解决的教学问题上。
3 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定位
3.1 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与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之一是“审题”,运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可借助媒体,整理摘录相对应的条件与问题,创设按题意配制的活动场景,绘制线段图,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3.2 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计算机进行集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计算机变成了学生的认知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协作探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其中,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是学习交流的前提基础,这是信息技术介入数学教学中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称为未来的教育模式主流。也是今天我们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一种基础模型。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我们目前值得提倡的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整合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对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从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等全方位培养。而信息技术恰恰为其提供了平台,在直观性上、知识的拓展性上、理解抽象概念等,都与传统教学方法上有着较大区别。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迫切的、必要的,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方法无法比拟的。以下就是本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
2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2.1 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有限,持久性差,会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服务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开放、富有情趣的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氛围。电教媒体具有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以及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借助微机展示“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通过欣赏美伦美奂的景色,学生大胆猜想,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营造了探索问题的氛围。
2.2 抽象问题变直观,突破重点和难点。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这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手段,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莫过于一些课本知识远离学生生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而且有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学过程在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中,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我在设计《平行与相交》一课时,意图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上课开始,我给出看似没有相交而实际却相交的两条直线,让学生判断这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当学生利用遥控器第一次反馈后,有的学生选择的是不相交,有的学生选择相交,这时我没有急于公布答案,而是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在辨析中,有的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直线的特征,直线的两端可以无限延长,得出看似不相交的这两条直线在直线的两端无限延长后就会相交的结论。但有的孩子还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让他们充分辩论后,我利用多媒体手段把两直线延长,从直观上让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次设计不仅形象直观的演示解决了学生知识的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效率,也要注重效益。使用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实践;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等。对学生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东西。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快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然而,一味地强调效率的同时,更要注重效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完成;并不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就一定是好的教学。如果仅仅是把教材内容搬上了屏幕,用投影机来代替黑板,那就是一种不讲效益的整合。在使用媒体课件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课件,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围绕着课件。避免一堂课只是教师不断表演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看,学生除了钦佩,就是审美疲劳,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感觉是在电影院一样。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身体力行”,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为准则。整合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问题上,放在那些切实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解决的教学问题上。
3 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定位
3.1 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与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之一是“审题”,运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可借助媒体,整理摘录相对应的条件与问题,创设按题意配制的活动场景,绘制线段图,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3.2 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计算机进行集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计算机变成了学生的认知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协作探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其中,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是学习交流的前提基础,这是信息技术介入数学教学中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称为未来的教育模式主流。也是今天我们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一种基础模型。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我们目前值得提倡的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