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振宁博士在电视公开课《开讲啦》中曾这样说过:“科学是一个猜想的学问”。而猜想首先来自于疑问,因为没有疑问就不会有猜想,但如果猜想和疑问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那科学将永无出头之日。因此,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小学生的科学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意识的重任,因此,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指向性和科学性就成为科学课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生科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缺失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现代教育早已证明,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不会是个好学生。因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而探究则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传统教学、学习,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惰性使然,目前,在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
1. “零”问题。人的好奇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的,因此,小学生本应该是“问题少年”。但是在科学课上,当老师提出对某一现象或问题或实验有没有不同意见或看法时,往往没有孩子举手。许多学生根本没有问题意识,总是习惯于老师提出问题,老师解决问题。
2. 海量问题。与零问题相反的一个现象是“海提”,就是当老师针对一个实验现象提问有没有什么问题时,孩子们会提出一大堆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五花八门,与老师想要引导的方向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见,一一引导和解答,不但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而于学生探究科学则毫无益处。
3. 无效问题。学生提问能力缺失的第三个表现则是问题的空泛和不着边际。具体表现是;一是问题脱离学生生活,甚至是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范围;二是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有的依据动画故事提问,有的则完全属于生活传说或干脆属于迷信;三是所提问题非学生能力、水平所能探究,甚至完全超出学生的想象,有的可能就是孩子在科幻片中看到的境头。所有这些问题都因过于空泛或宏大而不适于小学生的探究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成为完全没有必要解答和启发的无效问题。
二、对问题的分析
上述情况的出现,表明了学生不愿提问、不会提问和不善于提问等问题。凡此种种情况,既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也大大制约了探究活动的进程,降低了启发引导效率。《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科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开展以学生亲历为主的学习活动,借此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本能,培养其自己动手和躬身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良好习惯,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为此,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必须设计一些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适宜而又切实可研究的问题。
1. 观察和探究习惯的缺失。零问题情况主要是孩子没有养成善于观察和研究的习惯。问题始于观察,小孩子往往贪玩,对于身边的事物粗心大意,特别是时下电子网络产品、游戏等吸引了许多孩子的注意力,而这些东西往往比较注重视觉刺激和心理体验,不可能给孩子留下足够的观察和怀疑的时间。没有对身边生活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就不可能提出问题,渐渐地也就没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敏感和习惯了。
2. 提问活动或情境的缺乏。学生提出科学问题需要足够的活动或真实的科学问题情境,如果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老师所做实验的真实意图,或者没有真正进入科学问题情境之中,老师就紧追逼问,那么学生只能是要么懵然不知所措,要么是云山雾罩地胡乱发问。因此,老师应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只在学生经过诱导真正遇到了不解和思维矛盾时,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相反。
3. 问题开放度的失控。孩子们提出的许多无效问题并不是真的没有意义,而是相对于他们的年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来说,过于开放和高深。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学生没能准确理解老师的意图,也可能是由于老师诱导性提问方式出现问题,例如老师提问本身针对性差,提问连续性不够,或提问与科学情境联系不紧密等等。一般来说,老师的提问应把握好封闭性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区别,对于低年级学生,应以有确定的答案,涉及不超过两个变量的问题主为,对于高年级学生,开放性的问题可以适度增加,但开放度也不宜太宽,涉及的变量应以问题难度和学生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为主要依据。
4. 提问的训练不够。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是“原提问”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提问,怎么提问,提问的顺序等关乎提问本身的训练问题。科学虽然无所不包,但总体说来,不外乎要解决两类问题,一个是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另一个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老师设计科学情境或诱导学生提问,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是什么的”问题的训练,然后再学习“为什么”的问题。对一个科学问题,在学生尚不明白是什么之前,就把学生往“为什么”问题上引导,其结果只能事倍而功半。
三、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我们对学生提问本身存在诸多问题的现象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在科学课的设计上,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发问的技巧和能力,从而逐渐将学生引上科学探究的路口。
努力营造提问的氛围。小学生在集体教室里往往害羞,在同学们的注视下提出问题往往需要足够的勇气。因此,老师一方面要排除孩子对“众目睽睽”的惶恐心理,另一方面要营造出“提问光荣”的热烈气氛。在训练孩子们提问的能力时,首先得有“提问的量”,然后才有可能追求“提问的质”,这个“质量互变”对老师的意义可能不大,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意义非凡!多一个举起提问的小手,可能就多开启一扇探究未知世界的门窗。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想提问,可能由于自信心不足,小手刚刚抬起,又放下了。这时,就特别需要老师及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一次公开课上,大家在讨论,物体受热受冷后会有什么变化。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热胀冷缩”,有一个平时就不太发言的小男孩听了,皱了一皱眉头,举起的一只小手刚离开了桌面又缩了回去。细心的老师发现后对大家说:“取得杰出成绩的科学家都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小男孩坚定而勇敢地举起手,站起来说:“我看过满满的一瓶水结冰后把瓶子都撑破了!”在太阳钟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在室外用左右手掌日晷推测时间,这时有一名学生的时间推测总是与大家不一样,他问:“为什么我推测的时间不一样?”大家仔细一看,原来他把左右手弄反了,引来了同学的哄笑。教师及时制止了同学们的哄笑,说:“一次,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回家时,边走边想问题,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时,想问别人,却偏偏忘了自己家的住址。不明白、有疑问就问是好的学习习惯。刚才这位同学出现的问题,相信我们其他同学也出现过类似的错误,要是不问,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大胆的行为,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提问氛围。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生科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缺失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现代教育早已证明,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不会是个好学生。因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而探究则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传统教学、学习,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惰性使然,目前,在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
1. “零”问题。人的好奇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的,因此,小学生本应该是“问题少年”。但是在科学课上,当老师提出对某一现象或问题或实验有没有不同意见或看法时,往往没有孩子举手。许多学生根本没有问题意识,总是习惯于老师提出问题,老师解决问题。
2. 海量问题。与零问题相反的一个现象是“海提”,就是当老师针对一个实验现象提问有没有什么问题时,孩子们会提出一大堆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五花八门,与老师想要引导的方向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见,一一引导和解答,不但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而于学生探究科学则毫无益处。
3. 无效问题。学生提问能力缺失的第三个表现则是问题的空泛和不着边际。具体表现是;一是问题脱离学生生活,甚至是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范围;二是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有的依据动画故事提问,有的则完全属于生活传说或干脆属于迷信;三是所提问题非学生能力、水平所能探究,甚至完全超出学生的想象,有的可能就是孩子在科幻片中看到的境头。所有这些问题都因过于空泛或宏大而不适于小学生的探究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成为完全没有必要解答和启发的无效问题。
二、对问题的分析
上述情况的出现,表明了学生不愿提问、不会提问和不善于提问等问题。凡此种种情况,既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也大大制约了探究活动的进程,降低了启发引导效率。《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科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开展以学生亲历为主的学习活动,借此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本能,培养其自己动手和躬身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良好习惯,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为此,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必须设计一些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适宜而又切实可研究的问题。
1. 观察和探究习惯的缺失。零问题情况主要是孩子没有养成善于观察和研究的习惯。问题始于观察,小孩子往往贪玩,对于身边的事物粗心大意,特别是时下电子网络产品、游戏等吸引了许多孩子的注意力,而这些东西往往比较注重视觉刺激和心理体验,不可能给孩子留下足够的观察和怀疑的时间。没有对身边生活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就不可能提出问题,渐渐地也就没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敏感和习惯了。
2. 提问活动或情境的缺乏。学生提出科学问题需要足够的活动或真实的科学问题情境,如果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老师所做实验的真实意图,或者没有真正进入科学问题情境之中,老师就紧追逼问,那么学生只能是要么懵然不知所措,要么是云山雾罩地胡乱发问。因此,老师应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只在学生经过诱导真正遇到了不解和思维矛盾时,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相反。
3. 问题开放度的失控。孩子们提出的许多无效问题并不是真的没有意义,而是相对于他们的年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来说,过于开放和高深。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学生没能准确理解老师的意图,也可能是由于老师诱导性提问方式出现问题,例如老师提问本身针对性差,提问连续性不够,或提问与科学情境联系不紧密等等。一般来说,老师的提问应把握好封闭性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区别,对于低年级学生,应以有确定的答案,涉及不超过两个变量的问题主为,对于高年级学生,开放性的问题可以适度增加,但开放度也不宜太宽,涉及的变量应以问题难度和学生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为主要依据。
4. 提问的训练不够。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是“原提问”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提问,怎么提问,提问的顺序等关乎提问本身的训练问题。科学虽然无所不包,但总体说来,不外乎要解决两类问题,一个是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另一个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老师设计科学情境或诱导学生提问,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是什么的”问题的训练,然后再学习“为什么”的问题。对一个科学问题,在学生尚不明白是什么之前,就把学生往“为什么”问题上引导,其结果只能事倍而功半。
三、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我们对学生提问本身存在诸多问题的现象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在科学课的设计上,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发问的技巧和能力,从而逐渐将学生引上科学探究的路口。
努力营造提问的氛围。小学生在集体教室里往往害羞,在同学们的注视下提出问题往往需要足够的勇气。因此,老师一方面要排除孩子对“众目睽睽”的惶恐心理,另一方面要营造出“提问光荣”的热烈气氛。在训练孩子们提问的能力时,首先得有“提问的量”,然后才有可能追求“提问的质”,这个“质量互变”对老师的意义可能不大,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意义非凡!多一个举起提问的小手,可能就多开启一扇探究未知世界的门窗。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想提问,可能由于自信心不足,小手刚刚抬起,又放下了。这时,就特别需要老师及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一次公开课上,大家在讨论,物体受热受冷后会有什么变化。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热胀冷缩”,有一个平时就不太发言的小男孩听了,皱了一皱眉头,举起的一只小手刚离开了桌面又缩了回去。细心的老师发现后对大家说:“取得杰出成绩的科学家都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小男孩坚定而勇敢地举起手,站起来说:“我看过满满的一瓶水结冰后把瓶子都撑破了!”在太阳钟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在室外用左右手掌日晷推测时间,这时有一名学生的时间推测总是与大家不一样,他问:“为什么我推测的时间不一样?”大家仔细一看,原来他把左右手弄反了,引来了同学的哄笑。教师及时制止了同学们的哄笑,说:“一次,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回家时,边走边想问题,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时,想问别人,却偏偏忘了自己家的住址。不明白、有疑问就问是好的学习习惯。刚才这位同学出现的问题,相信我们其他同学也出现过类似的错误,要是不问,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大胆的行为,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提问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