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017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疾病,有研究表明[1],心内科患者中无躯体疾病的心理障碍发病率约为1/3,其中大多数为心脏神经症。2003年4月~2009年11月对132例该病患者采用药物结合心理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32例患者均有反复心悸胸闷、气促,甚至胸部刺痛症状1年以上,排除了心血管器质性疾病。其中男26例,女106例,年龄22~58,平均40.2岁。所有患者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
方法:①药物治疗:均给以谷维素20mg,每日3次;维生素B1 10mg,每日3次;倍他乐克缓释片23.75~47.5mg,每日1次;刺五加100m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10天;中、重度焦虑和(或)抑郁者98例给以氟西汀20mg,每日1次或多虑平25mg,每日2~3次。②心理治疗:采用认知疗法加简易精神疗法。首先倾听患者诉述病史,之后进行全面仔细的查体及有关特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适当地向患者解释症状发生的机理,让患者相信自己的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仅是器官功能发生了改变,并用暗示性保证的语言,使患者解除顾虑,消除紧张和焦虑,坚定治愈疾病信心。同时向患者提出以下建议:坚信自己的器官没有疾病;坚信经过治疗疾病一定会好;带着自己身体的不适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学会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心理治疗一般每周1次,每次20~50分钟。有些患者开始第1周心理治疗2~3次,好转后改为每周1次或2周1次,疗程为4周。以后在6个月内每1~2个月随访1次。
观察方法:治疗前用SAS和SDS进行检测,将SAS标准分(T分)40~49分者定为轻度,50~59分者定为中度,≥70分者为重度焦虑;SDS的T分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抑郁。4周,6个月,12个月后再检测SAS、SDS并记录结果。更多的是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SAS T分<40、SDS T分<50,症状消失;②有效:SAS、SDS的T分较治疗前减少≥10分,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SAS、SDS的T分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减少<10分,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将治疗前焦虑和/或抑郁评分,以及症状情况与治疗4周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数据用X±S或百分率(%)表示。
结 果
经治疗4周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SAS、SDS分值明显降低,症状改善率达100%,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05
治疗有效率及随访情况:治疗4周,治愈53例(40.1%),有效79例(59.9%),总有效率100%;6个月后治愈95例(71.9%),有效37例(28.1%),总有效率100%;1年后治愈79例(61.7%),有效45例(35.2%),复发4例(3.1%),再次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6.9%。
讨 论
目前还不清楚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具体病因,可能与个人的体质、神经、行为、外周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治疗时以心理调节为主,药物为辅。
神经官能症与其他种类躯体疾病的治疗截然不同。引起疼痛的根源在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研究表明,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根本原因是体内5-羟色胺的减少,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心理治疗等对心脏神经症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也证实了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正常人显著,故本研究中采用了新型抗焦虑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心脏神经症患者[2],治疗4周、6月、12月后分别进行SAS、SDS和症状的测评,发现经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本研究采用药物与心理的综合治疗,使4周治疗有效率达100%,这提示采用此疗法是合理、有效的。通过药物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控制症状,打断“精神交互作用”的恶性循环[3];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可改变患者认知功能、解除顾虑、消除焦虑、建立信心,以巩固疗效[4]。本研究结果提示,4周治愈率为40.1%,6个月后为71.9%,提示随着患者认知功能的增强、焦虑或/和抑郁的逐渐消除,治愈率也逐渐提高。
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是其治愈的关键,患者在确诊为神经官能症后不要过分依赖药物来控制症状,而应积极的配合进行心理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所以患者首先要树立治疗信心。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此外,还要适量参加文体活动,必要时服以少量药物协助治疗。
参考文献
1 Carmin CN,Wiegartz PS,Hoff JA,et al.Cardiac anxiety in patients self-referred for electron beam tomography.J Behav Med,2003,269(1):67-80.
2 李晓丽,毛家亮.抗抑郁药物治疗心脏神经症效果评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9):1134-1136.
3 张文风,张培信.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心身治疗临床观察.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2):121-123.
4 毛菊贤.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5):396.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疾病,有研究表明[1],心内科患者中无躯体疾病的心理障碍发病率约为1/3,其中大多数为心脏神经症。2003年4月~2009年11月对132例该病患者采用药物结合心理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32例患者均有反复心悸胸闷、气促,甚至胸部刺痛症状1年以上,排除了心血管器质性疾病。其中男26例,女106例,年龄22~58,平均40.2岁。所有患者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
方法:①药物治疗:均给以谷维素20mg,每日3次;维生素B1 10mg,每日3次;倍他乐克缓释片23.75~47.5mg,每日1次;刺五加100m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10天;中、重度焦虑和(或)抑郁者98例给以氟西汀20mg,每日1次或多虑平25mg,每日2~3次。②心理治疗:采用认知疗法加简易精神疗法。首先倾听患者诉述病史,之后进行全面仔细的查体及有关特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适当地向患者解释症状发生的机理,让患者相信自己的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仅是器官功能发生了改变,并用暗示性保证的语言,使患者解除顾虑,消除紧张和焦虑,坚定治愈疾病信心。同时向患者提出以下建议:坚信自己的器官没有疾病;坚信经过治疗疾病一定会好;带着自己身体的不适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学会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心理治疗一般每周1次,每次20~50分钟。有些患者开始第1周心理治疗2~3次,好转后改为每周1次或2周1次,疗程为4周。以后在6个月内每1~2个月随访1次。
观察方法:治疗前用SAS和SDS进行检测,将SAS标准分(T分)40~49分者定为轻度,50~59分者定为中度,≥70分者为重度焦虑;SDS的T分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抑郁。4周,6个月,12个月后再检测SAS、SDS并记录结果。更多的是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SAS T分<40、SDS T分<50,症状消失;②有效:SAS、SDS的T分较治疗前减少≥10分,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SAS、SDS的T分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减少<10分,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将治疗前焦虑和/或抑郁评分,以及症状情况与治疗4周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数据用X±S或百分率(%)表示。
结 果
经治疗4周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SAS、SDS分值明显降低,症状改善率达100%,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05
治疗有效率及随访情况:治疗4周,治愈53例(40.1%),有效79例(59.9%),总有效率100%;6个月后治愈95例(71.9%),有效37例(28.1%),总有效率100%;1年后治愈79例(61.7%),有效45例(35.2%),复发4例(3.1%),再次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6.9%。
讨 论
目前还不清楚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具体病因,可能与个人的体质、神经、行为、外周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治疗时以心理调节为主,药物为辅。
神经官能症与其他种类躯体疾病的治疗截然不同。引起疼痛的根源在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研究表明,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根本原因是体内5-羟色胺的减少,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心理治疗等对心脏神经症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也证实了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正常人显著,故本研究中采用了新型抗焦虑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心脏神经症患者[2],治疗4周、6月、12月后分别进行SAS、SDS和症状的测评,发现经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本研究采用药物与心理的综合治疗,使4周治疗有效率达100%,这提示采用此疗法是合理、有效的。通过药物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控制症状,打断“精神交互作用”的恶性循环[3];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可改变患者认知功能、解除顾虑、消除焦虑、建立信心,以巩固疗效[4]。本研究结果提示,4周治愈率为40.1%,6个月后为71.9%,提示随着患者认知功能的增强、焦虑或/和抑郁的逐渐消除,治愈率也逐渐提高。
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是其治愈的关键,患者在确诊为神经官能症后不要过分依赖药物来控制症状,而应积极的配合进行心理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所以患者首先要树立治疗信心。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此外,还要适量参加文体活动,必要时服以少量药物协助治疗。
参考文献
1 Carmin CN,Wiegartz PS,Hoff JA,et al.Cardiac anxiety in patients self-referred for electron beam tomography.J Behav Med,2003,269(1):67-80.
2 李晓丽,毛家亮.抗抑郁药物治疗心脏神经症效果评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9):1134-1136.
3 张文风,张培信.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心身治疗临床观察.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2):121-123.
4 毛菊贤.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