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江音乐调频广播FM96.8《最佳享受》的“像音乐一样疗愈”节目单元中,DJ家伟每期会邀请一位心理学家,和听友们一起“看见真实的自己,探索心灵的世界”,有一期的主题就是关于“焦虑”,正如歌词里唱的,在某处,你会发现那把钥匙,打开那谜团……这位学过心理学的电台DJ,懂得用音乐“把控”人,这个男人还挺特别的。
一酒一歌,异曲同工
他是属于那种能把音乐和红酒,健身、电影等等串联起来的人。
德裔美国歌手兼演员玛琳·黛德丽气质脱俗、优雅冷艳,她曾翻唱过一首非常著名的歌——《莉莉·玛莲》,原名《提灯下的女孩》。这是家伟很喜欢的一首歌,那种娇美中藏着绵力,挑逗中带着纯真的味儿,令他着迷。
“1941年,德军占领地贝尔格莱德的一家电台开始向德军士兵播放这首歌,忧伤的歌词无意间引发士兵们的思乡之情,很快这首歌冲破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的壁垒,在对峙的两边战壕中广为传唱。”一酒一歌,异曲同工,此刻家伟会联想到贝露娃,一种皮薄、娇贵,被称为“酿酒红葡萄中的皇后”,正如《莉莉·玛莲》属于玛琳·黛德丽,贝露娃是属于勃艮第的,每当这个时候,他会忍不住又听一遍《莉莉·玛莲》,扯出万千思绪。
“我开始研究红酒,还时不时举办几场红酒品尝会,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2016年和2017年两年内喝满100款红酒。”每一首歌都有一款与之匹配的红酒,100瓶红酒,100首歌,还有100次抚慰。生活的细节大致都能与音乐相匹配,这是家伟对音乐的角色设定,没有生活谈何音乐?
每天下午5:00-6:30,FM96.8会传来家伟熟悉的声音,《最佳享受》已有12年的历史,家伟在节目中为各类人群配置私人音乐时间,那些触及灵魂深处的旋律,或是本身就带有沟通意义的歌词,更符合家伟自由随性而专注的生活态度。
“比如健身时,你需要一些加重低音和具有力量感的音乐,迅猛的节奏能让你更快地适应肌肉运动;当你在哄一个熟睡的宝宝时,就听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比如《Lovely Baby Mozart》专辑。”但家伟更爱灵魂音乐,“不管在餐厅、在家休息,或者是开车的时候,我都更偏爱舒缓的音乐,不嘈杂却也不会显得太闷。歌曲的内涵很重要,它们往往会对人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射。”
家伟认为,每个人对于音乐的顿感不同,或敏感或迟钝;不同的时间段产生的音乐触感亦不同,10年前你喜欢这种风格的音乐,10年后你可能爱上了另一种音乐风格;而不同的职业更会造就不同的音乐需求。
这几年,家伟的风格开始走向成熟,听众也趋于成熟化。很多听过家伟节目的人都觉他特别能侃,从天文地理到历史人文,总之,是一个有深度也有故事的DJ,一杯酒一个故事,一首歌一种情怀。
你所听到的,也许正是真实的“自己”
你所听到的,也许正是真实的“自己”。
Psychology of music,音乐心理疗法,这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简单说,就是用心理学的方法解释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之前,家伟就曾去北京学过大半个月的音乐心理疗法,他对这个神秘而陌生的名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与之关联的还有音乐治疗师,这个职业兴起于上世纪中叶的欧美,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治愈了不少人的心理问题。
“我的老师曾治疗过一个瘫痪的病人,治疗前他整个人都很垂头丧气,老师会给他放一些他年轻时候经常听的海军战舰的歌,他曾当过兵,那个年代的人都很喜欢这类歌曲。几次治疗后,这位老兵听到高潮部分,居然想要挣扎着自己站立起来,当时他的家人都惊呆了。”这就是音乐对人心理产生的正面影响。“这也是人潜意识里对音乐的一种需求。每个人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难以打开心扉,但音乐可以帮你做到。”家伟说,曾有人做过实验,想象自己在一个鸟语花香的安全地带,放松身心进入潜意识状态,而人在这种状态下,容易找到心理难以触碰的某一处,打开这扇大门,治疗就变得容易起来。“我只是知道一些皮毛,当然我本身接触这音乐这一行,领悟能力会强一些,但目前我不会去做私人治疗,音乐心理疗法需要非常谨慎,这里面有大学问。”
音乐对人的心理、情绪,以及身体都产生着大大小小的一些影响,“例如你看一本电视剧,剧情高潮时播放的一首歌,往往会引发你内心的情绪扩张,此时,也许你会觉得这首歌特别好听。”大部分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对剧情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影迷们大多看过电影《速度与激情7》,对里面的“See You Again”曲目自然印象深刻,正因为带有一种别样的情怀(速7的男主因车祸去世),人在听歌时会产生或喜或悲的共鸣,也是对于已逝之人的追思情怀。
英式小酒吧Pub,提供威士忌服务、长吧台的Bar,还有迪斯科俱乐部,以及餐吧Dinning bar,不同的环境变换不同的音乐风格。换句话说就是,You are what you are listening to,这也是家伟对音乐的理解。
独处的时光不代表独自一人
每座城市大概都有专属的音乐属性。
2015年,家伟去了一趟毛里求斯,去了一趟马尔代夫,去了一趟英国、一趟日本,对了,还有哈尔滨,简直令人“羡慕嫉妒恨”。
启程前往毛里求斯的日子显得很漫长,许多个夏日的早晨,带着浓烈的欢欣,乘着快艇,去追逐海豚,甚至可以触碰到它们滑滑的身体,在椰叶沙沙作响的午后,悠然弹几首曲子,再坐上涂着明蓝粗粝油漆的木船缓缓驶离海岸,木船的船底是透明的玻璃,各种珊瑚和热带鱼填满了他的眼睛,这里有原汁原味的碧海与沙滩。
这样的场景确实美轮美奂,但去过那么多地方的家伟最爱的大概还是法国,“法式建筑讲究对称感和庄严感,看似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实法国人的生活很随意。”家伟说,法国人的相处方式容易让人感受自在,他们会用半杯红酒、烤鸡和橘子接待客人。“记得上一次去巴黎是2011年,来到法国后每个人都仿佛很能喝红酒的样子,在雨中的夜巴黎上找Lounge Bar,就望见前面有家沿街的Bar,门顶上红色的霓虹灯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单词Rouge,这时雨下大了,我们进去坐下,酒馆里的音乐是普通的法语流行曲,我们庆幸在巴黎的最后夜能在酒馆喝上一支波多尔酒。”
这是家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很多时候,他会把这些经历记录在自己的公众微信号“享受会”里,还有他的运动歌单,文字配音乐还有红酒,迷人绚丽,他的粉丝很喜欢,每一条的点击率都不错。这么多年一直做音乐节目,偶尔也会有疲乏,“这时候就需要给生活补充能量,你知道像我们这样的职业人,都需要多一些自己的生活,如果本身活得很贫瘠,就会像枯木一般失去灵感。”这也是家伟热爱旅行的一个原因。 “但其实独处的时光并不代表只有你一个人,天将白未白时,有着婉转声音的小鸟开始在屋外不轻不响地叫唤。”生活中不用刻意寻找音乐,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在杭州生活了这么多年,他也走过雨夜时的西湖,沉浸于酒吧的蓝调,内心有对这座城市声音的无限思绪。打造音乐之都并不像想象那么简单,它需要一些独一无二的地方。“杭州独一无二的地方就是人文风景,也许我们可以在梅家坞发展茶音乐,在河坊街播放南宋时候的乐曲,在九溪听几首自然音乐。”但由谁来做,做成什么样子,是摆在“音乐之都”面前的问题。
一酒一歌,异曲同工
他是属于那种能把音乐和红酒,健身、电影等等串联起来的人。
德裔美国歌手兼演员玛琳·黛德丽气质脱俗、优雅冷艳,她曾翻唱过一首非常著名的歌——《莉莉·玛莲》,原名《提灯下的女孩》。这是家伟很喜欢的一首歌,那种娇美中藏着绵力,挑逗中带着纯真的味儿,令他着迷。
“1941年,德军占领地贝尔格莱德的一家电台开始向德军士兵播放这首歌,忧伤的歌词无意间引发士兵们的思乡之情,很快这首歌冲破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的壁垒,在对峙的两边战壕中广为传唱。”一酒一歌,异曲同工,此刻家伟会联想到贝露娃,一种皮薄、娇贵,被称为“酿酒红葡萄中的皇后”,正如《莉莉·玛莲》属于玛琳·黛德丽,贝露娃是属于勃艮第的,每当这个时候,他会忍不住又听一遍《莉莉·玛莲》,扯出万千思绪。
“我开始研究红酒,还时不时举办几场红酒品尝会,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2016年和2017年两年内喝满100款红酒。”每一首歌都有一款与之匹配的红酒,100瓶红酒,100首歌,还有100次抚慰。生活的细节大致都能与音乐相匹配,这是家伟对音乐的角色设定,没有生活谈何音乐?
每天下午5:00-6:30,FM96.8会传来家伟熟悉的声音,《最佳享受》已有12年的历史,家伟在节目中为各类人群配置私人音乐时间,那些触及灵魂深处的旋律,或是本身就带有沟通意义的歌词,更符合家伟自由随性而专注的生活态度。
“比如健身时,你需要一些加重低音和具有力量感的音乐,迅猛的节奏能让你更快地适应肌肉运动;当你在哄一个熟睡的宝宝时,就听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比如《Lovely Baby Mozart》专辑。”但家伟更爱灵魂音乐,“不管在餐厅、在家休息,或者是开车的时候,我都更偏爱舒缓的音乐,不嘈杂却也不会显得太闷。歌曲的内涵很重要,它们往往会对人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射。”
家伟认为,每个人对于音乐的顿感不同,或敏感或迟钝;不同的时间段产生的音乐触感亦不同,10年前你喜欢这种风格的音乐,10年后你可能爱上了另一种音乐风格;而不同的职业更会造就不同的音乐需求。
这几年,家伟的风格开始走向成熟,听众也趋于成熟化。很多听过家伟节目的人都觉他特别能侃,从天文地理到历史人文,总之,是一个有深度也有故事的DJ,一杯酒一个故事,一首歌一种情怀。
你所听到的,也许正是真实的“自己”
你所听到的,也许正是真实的“自己”。
Psychology of music,音乐心理疗法,这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简单说,就是用心理学的方法解释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之前,家伟就曾去北京学过大半个月的音乐心理疗法,他对这个神秘而陌生的名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与之关联的还有音乐治疗师,这个职业兴起于上世纪中叶的欧美,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治愈了不少人的心理问题。
“我的老师曾治疗过一个瘫痪的病人,治疗前他整个人都很垂头丧气,老师会给他放一些他年轻时候经常听的海军战舰的歌,他曾当过兵,那个年代的人都很喜欢这类歌曲。几次治疗后,这位老兵听到高潮部分,居然想要挣扎着自己站立起来,当时他的家人都惊呆了。”这就是音乐对人心理产生的正面影响。“这也是人潜意识里对音乐的一种需求。每个人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难以打开心扉,但音乐可以帮你做到。”家伟说,曾有人做过实验,想象自己在一个鸟语花香的安全地带,放松身心进入潜意识状态,而人在这种状态下,容易找到心理难以触碰的某一处,打开这扇大门,治疗就变得容易起来。“我只是知道一些皮毛,当然我本身接触这音乐这一行,领悟能力会强一些,但目前我不会去做私人治疗,音乐心理疗法需要非常谨慎,这里面有大学问。”
音乐对人的心理、情绪,以及身体都产生着大大小小的一些影响,“例如你看一本电视剧,剧情高潮时播放的一首歌,往往会引发你内心的情绪扩张,此时,也许你会觉得这首歌特别好听。”大部分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对剧情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影迷们大多看过电影《速度与激情7》,对里面的“See You Again”曲目自然印象深刻,正因为带有一种别样的情怀(速7的男主因车祸去世),人在听歌时会产生或喜或悲的共鸣,也是对于已逝之人的追思情怀。
英式小酒吧Pub,提供威士忌服务、长吧台的Bar,还有迪斯科俱乐部,以及餐吧Dinning bar,不同的环境变换不同的音乐风格。换句话说就是,You are what you are listening to,这也是家伟对音乐的理解。
独处的时光不代表独自一人
每座城市大概都有专属的音乐属性。
2015年,家伟去了一趟毛里求斯,去了一趟马尔代夫,去了一趟英国、一趟日本,对了,还有哈尔滨,简直令人“羡慕嫉妒恨”。
启程前往毛里求斯的日子显得很漫长,许多个夏日的早晨,带着浓烈的欢欣,乘着快艇,去追逐海豚,甚至可以触碰到它们滑滑的身体,在椰叶沙沙作响的午后,悠然弹几首曲子,再坐上涂着明蓝粗粝油漆的木船缓缓驶离海岸,木船的船底是透明的玻璃,各种珊瑚和热带鱼填满了他的眼睛,这里有原汁原味的碧海与沙滩。
这样的场景确实美轮美奂,但去过那么多地方的家伟最爱的大概还是法国,“法式建筑讲究对称感和庄严感,看似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实法国人的生活很随意。”家伟说,法国人的相处方式容易让人感受自在,他们会用半杯红酒、烤鸡和橘子接待客人。“记得上一次去巴黎是2011年,来到法国后每个人都仿佛很能喝红酒的样子,在雨中的夜巴黎上找Lounge Bar,就望见前面有家沿街的Bar,门顶上红色的霓虹灯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单词Rouge,这时雨下大了,我们进去坐下,酒馆里的音乐是普通的法语流行曲,我们庆幸在巴黎的最后夜能在酒馆喝上一支波多尔酒。”
这是家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很多时候,他会把这些经历记录在自己的公众微信号“享受会”里,还有他的运动歌单,文字配音乐还有红酒,迷人绚丽,他的粉丝很喜欢,每一条的点击率都不错。这么多年一直做音乐节目,偶尔也会有疲乏,“这时候就需要给生活补充能量,你知道像我们这样的职业人,都需要多一些自己的生活,如果本身活得很贫瘠,就会像枯木一般失去灵感。”这也是家伟热爱旅行的一个原因。 “但其实独处的时光并不代表只有你一个人,天将白未白时,有着婉转声音的小鸟开始在屋外不轻不响地叫唤。”生活中不用刻意寻找音乐,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在杭州生活了这么多年,他也走过雨夜时的西湖,沉浸于酒吧的蓝调,内心有对这座城市声音的无限思绪。打造音乐之都并不像想象那么简单,它需要一些独一无二的地方。“杭州独一无二的地方就是人文风景,也许我们可以在梅家坞发展茶音乐,在河坊街播放南宋时候的乐曲,在九溪听几首自然音乐。”但由谁来做,做成什么样子,是摆在“音乐之都”面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