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同年4月,在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召开的座谈会上,提出了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采取不同形式推动主题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当前如何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并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改进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
明确“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进一步研究、探讨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分析则是对有效开展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和现实要求。笔者认为,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能够多维度地将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及其精神实质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活动中,并通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选择和提炼小学生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系列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在行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二、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
(一)学生功利性务实化问题
在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功利性务实化问题突出,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既有网络媒体的错误引导,也有同辈、同学之间各方面的影响,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中国梦”本质内涵的错误认知。学生功利性务实化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错误的理解本质内涵,二是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感兴趣。因此,学生功利性务实化问题将直接影响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开展的效果。
(二)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化问题
班级文化活动是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但就目前而言,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着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深入、持续性;二是缺乏创新性。从班级文化活动形式上看,主要以传统的娱乐形式开展,导致班级学生认为开展活动就是为了玩。从班级内容上看,对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的活动过于重视数量而缺少对质量的关注。因此,班级文化活动是否具有持续性、创新性、主导性将会影响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
(三)教师素养问题
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班级文化建设指导的全面性、对学生思想引导的准确性。在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认知途径、方法获取知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其次,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到一定的作用;再次,教师应具备高水平的职业能力,以保证全面、系统地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则存在教师理论知识、职业能力、道德品质三方面素养问题。
三、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在保证学生与教师有一个正确定位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并且积极拓展教育渠道,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这样才能切实增强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扩渠道,提升小学生思想认知水平
小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定位、实施效果,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扩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提升小学生思想认知水平是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扩渠道主要包括扩教育渠道、网络渠道、宣传渠道三个方面。首先,扩教育渠道。通过利用主题研讨的形式,组织课前五分钟发言,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认同;其次,扩宣传渠道。通过利用班级宣传栏、海报、班刊等宣传方式将与“中国梦”相关的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校园活动、班级趣事等内容传递给班级成员。最后,扩网络渠道。网络渠道是三个渠道当中最典型、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并起到促进教育渠道、宣传渠道的作用。网络渠道主要通过利用班级网站设立以“中国梦”为主题的讨论专栏,为班级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
(二)搭平台,提升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推动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文從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入手,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班级以“中国梦,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三化”志愿服务活动,“三化”即“基地化、团队化、常态化”。首先,基地化。班级与偏远山区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志愿服务基地,班级成员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志愿支教,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问题,实现贫困学生的学习梦;其次,团队化。走进社区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站,并根据学生专业、爱好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形成不同类型的服务团队,为社区的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让学生在服务中温暖他人,在行动中回馈社会;最后,常态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主要以内在建设和外在宣传两种途径打造班级志愿服务文化。
(三)准定位,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当前最首要的是将教师培养成为“中国梦”的认同者、践行者、引导者,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突出、务实高效的教师队伍是确保班级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基础。为此,本文从培训、实践、成才三个角度入手,切实使教师把“中国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从培训入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为核心内容,开展以“周讨论、月交流”为主要形式的研讨交流会,按照年级将教师划分为四组,每周每名教师针对思想理论、工作实际等问题作主题发言。理论学习的同时,实施教师“中国梦”体验计划,让每名教师有机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对“中国梦”的归属感。其次,激发教师成长动力。为教师提供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机会,并不断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搭建平台。
一、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
明确“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进一步研究、探讨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分析则是对有效开展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和现实要求。笔者认为,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能够多维度地将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及其精神实质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活动中,并通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选择和提炼小学生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系列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在行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二、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
(一)学生功利性务实化问题
在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功利性务实化问题突出,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既有网络媒体的错误引导,也有同辈、同学之间各方面的影响,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中国梦”本质内涵的错误认知。学生功利性务实化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错误的理解本质内涵,二是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感兴趣。因此,学生功利性务实化问题将直接影响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开展的效果。
(二)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化问题
班级文化活动是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但就目前而言,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着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深入、持续性;二是缺乏创新性。从班级文化活动形式上看,主要以传统的娱乐形式开展,导致班级学生认为开展活动就是为了玩。从班级内容上看,对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的活动过于重视数量而缺少对质量的关注。因此,班级文化活动是否具有持续性、创新性、主导性将会影响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
(三)教师素养问题
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班级文化建设指导的全面性、对学生思想引导的准确性。在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认知途径、方法获取知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其次,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到一定的作用;再次,教师应具备高水平的职业能力,以保证全面、系统地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则存在教师理论知识、职业能力、道德品质三方面素养问题。
三、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在保证学生与教师有一个正确定位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并且积极拓展教育渠道,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这样才能切实增强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扩渠道,提升小学生思想认知水平
小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定位、实施效果,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扩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提升小学生思想认知水平是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扩渠道主要包括扩教育渠道、网络渠道、宣传渠道三个方面。首先,扩教育渠道。通过利用主题研讨的形式,组织课前五分钟发言,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认同;其次,扩宣传渠道。通过利用班级宣传栏、海报、班刊等宣传方式将与“中国梦”相关的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校园活动、班级趣事等内容传递给班级成员。最后,扩网络渠道。网络渠道是三个渠道当中最典型、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并起到促进教育渠道、宣传渠道的作用。网络渠道主要通过利用班级网站设立以“中国梦”为主题的讨论专栏,为班级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
(二)搭平台,提升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推动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文從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入手,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班级以“中国梦,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三化”志愿服务活动,“三化”即“基地化、团队化、常态化”。首先,基地化。班级与偏远山区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志愿服务基地,班级成员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志愿支教,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问题,实现贫困学生的学习梦;其次,团队化。走进社区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站,并根据学生专业、爱好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形成不同类型的服务团队,为社区的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让学生在服务中温暖他人,在行动中回馈社会;最后,常态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主要以内在建设和外在宣传两种途径打造班级志愿服务文化。
(三)准定位,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当前最首要的是将教师培养成为“中国梦”的认同者、践行者、引导者,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突出、务实高效的教师队伍是确保班级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基础。为此,本文从培训、实践、成才三个角度入手,切实使教师把“中国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从培训入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为核心内容,开展以“周讨论、月交流”为主要形式的研讨交流会,按照年级将教师划分为四组,每周每名教师针对思想理论、工作实际等问题作主题发言。理论学习的同时,实施教师“中国梦”体验计划,让每名教师有机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对“中国梦”的归属感。其次,激发教师成长动力。为教师提供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机会,并不断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