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要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在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中培养起来的数学能力,同时,也取决于临场发挥.下面,我们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中考阅卷的经验,谈几条建议,以使你临场不慌,在紧张的考试中得以最佳发挥.
1.信心要充足,状态入“最佳”
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要努力做到:坚定信心,步步为营,力克难题.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2. “三先”又“三后”,答题要有序
在通览全卷并对简单题作了解答后,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脑趋于亢奋,此后七八十分钟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时间了.实践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因此,实施“三先三后”及“分段得分”的考试艺术是明智的.
(1)先易后难.即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通览并顺手解答属于第一遍),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最后的题未必比前面的题难,难易因人而异.
(2)先高(分)后低(分) .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应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便时间不足时仍能得高分;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分段得分”,争取在时间不足的前提下多得分.
(3)先同后异.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思考比较集中,知识或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思考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必须进行从这一章节到那一章节的跳跃,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和过陡的跳跃.
三先三后,要结合实际,因人而异,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 的情况发生.
3.审题要细心,做题要规范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有些条件题目未明显写出来,常常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浪费”时间.
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啰嗦重复,尤忌画蛇添足.一般来说,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可直接写出结论.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且严谨.
4.踩点要稳准,分段得高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有的人解决得少. 为了区分这种情况, 中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叫“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得分就多.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是一种高招.“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1)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分”.经验表明,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老师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给分.
(2)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①缺步解答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
②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的插上去,可在后面补上一句“事实上,某步可证明或演算如下”,以保持卷面的整洁.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③退步解答“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④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这些辅助步骤在解题中必不可少,而找起来又不困难.如: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应用题的设未知数等.书写也是辅助解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高.
5.速度要把握,检查要细心
中考数学试卷共有28个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平均每题约为4.2分钟.为了给解答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二分钟左右解决.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含失分”.在答卷中要集中精力解决通常占全卷80%以上的中下难度的题目, 它们是试卷的主要构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打了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试题做完后要认真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正确,所写字母与图上字母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要审查字母、符号是否抄错.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宁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也不做交卷第一人.
1.信心要充足,状态入“最佳”
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要努力做到:坚定信心,步步为营,力克难题.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2. “三先”又“三后”,答题要有序
在通览全卷并对简单题作了解答后,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脑趋于亢奋,此后七八十分钟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时间了.实践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因此,实施“三先三后”及“分段得分”的考试艺术是明智的.
(1)先易后难.即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通览并顺手解答属于第一遍),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最后的题未必比前面的题难,难易因人而异.
(2)先高(分)后低(分) .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应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便时间不足时仍能得高分;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分段得分”,争取在时间不足的前提下多得分.
(3)先同后异.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思考比较集中,知识或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思考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必须进行从这一章节到那一章节的跳跃,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和过陡的跳跃.
三先三后,要结合实际,因人而异,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 的情况发生.
3.审题要细心,做题要规范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有些条件题目未明显写出来,常常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浪费”时间.
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啰嗦重复,尤忌画蛇添足.一般来说,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可直接写出结论.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且严谨.
4.踩点要稳准,分段得高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有的人解决得少. 为了区分这种情况, 中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叫“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得分就多.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是一种高招.“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1)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分”.经验表明,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老师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给分.
(2)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①缺步解答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
②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的插上去,可在后面补上一句“事实上,某步可证明或演算如下”,以保持卷面的整洁.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③退步解答“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④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这些辅助步骤在解题中必不可少,而找起来又不困难.如: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应用题的设未知数等.书写也是辅助解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高.
5.速度要把握,检查要细心
中考数学试卷共有28个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平均每题约为4.2分钟.为了给解答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二分钟左右解决.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含失分”.在答卷中要集中精力解决通常占全卷80%以上的中下难度的题目, 它们是试卷的主要构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打了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试题做完后要认真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正确,所写字母与图上字母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要审查字母、符号是否抄错.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宁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也不做交卷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