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论断,而当前产教融合仍存在着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不平衡,企业与学校管理矛盾等问题。本文以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项目为例,通过调研分析了该项目如何解决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投入、领导管理模式、沟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从而为如何搭建产教融合的资源配置模式,助力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源配置
一、引言
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校企协同,合作育人”作为产教融合的基本原则,并明确指出 “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早期是职业高校主导开辟的一条发展路径。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虽定位为应用型,但由于师资水平有限,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毕业生的竞争力可能不如一些职业院校。因此,优化完善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是加速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关键。
国内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如曹丹(2015)对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内容不深入、经费无保障等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内容的观点[1]。蒋依玲(2016也根据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高校活力不够的矛盾困境基礎上提出建立高校校企合作长期模式以及争取校企合作的保障措施[2]。俞富坤(2018)还对校企合作层次低、基础薄弱等现状提出构建产业孵化园的构想[3]。国内对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合作不深入、投入力度不够大等方面,对实际参与者的关注并不是特别深入,并未深入思考如何从校企合作模式参与者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为此,本文从三方参与者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高校校企合作面临的矛盾困境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不足;多头领导,管理松散;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的沟通不畅等。具体如下:
(1)资源投入不足。一是学校支持力度不足,包括资金、场地、宣传等,如企业与学校个别部门达成合作协议,但学校的其他部门没有协调保障,导致学生开展活动时没有资金的扶持,甚至没有场地的保证。宣传力度不足无法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二是企业与学校签订相关协议之后,由于短时间无法从中受益,不愿意支付更多成本对学生进行培养,最后演化为“挂名式”校企合作组织。
(2)多头领导,管理松散。许多校企合作项目成立初期,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企业实习与学习效果,企业为了促进学生的产出,双方都建立了相关制度各自实施管理。这导致在有些方面如多方考勤等对学生的要求相当苛刻,导致学生双重压力,但对于产教融合的教学效果却未有明确界定与评价。双头领导之下,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评价机制,造成了1+1<2的效果。
(3)沟通不畅。企业、学校和学生虽明确知晓自己的需求,但未构建相应的沟通路径。在各自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沟通主动性也不强。
为此,本文拟以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项目为例,在对该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调研分析基础上,分析总结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的经验,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提供借鉴。
二、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项目
阿里巴巴“百年校园”项目是阿里巴巴集团客户体验事业群(简称CCO)基于为社会输送与新零售接轨的服务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而开展的一系列产教融合项目。项目通过与高校创办“新零售人才孵化基地”,与高校共同派驻导师,输出与高校联合打造的系列教学、实践、实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基地内充分体验成熟职场环境、掌握新零售业务知识和实操技能,建立和健全职业素养。
2017年至2018阿里巴巴在浙江、重庆的高校合作设立多所校企基地,主要承接淘宝、天猫平台消费者在线服务。基地从参战2017年双十一、双十二,到今年2018年的双11活动,目前已取得较显著的产教融合效果。以阿里巴巴嘉兴学院客户体验产学研基地为例,该基地已经成功向阿里巴巴总部输出一位优秀的实习毕业生,向阿里大生态其他公司输出多名优秀毕业生。截至目前为止,累计受益学生达三千余人。
针对阿里巴巴“百年校园”项目运行模式,本文通过研究调查,了解到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经验如下:
(1)资源投入问题上学校与企业配合度高,企业与学校资源投入力度均较大。各校均将基地作为校级基地实施建设,要求各部门合作配合。如在宣传上通过多渠道如宣讲会、官网发布信息等方式为项目进行宣传,吸引不同专业学生加入,多方协调积极配合提供场地资源等。例如:嘉兴学院专门为校企基地在国家级实验经管中心提供场地,衢州、湖州和重庆等多所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休息区供基地老师和学生休息。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积极与学校对接,在投入达标的硬件资源基础上,还以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为立足点,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切入点,制定一系列相关课程,并且开展 “创新班”等,为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2)以第三方独立运营方式解决双头管理问题。阿里巴巴专门成立一家公司作为学校和阿里总部对接的桥梁。该公司主要负责根据学校和企业制定各中激励措施和考核制度等,有效解决阿里总部和学校多头领导、管理松散的问题。例如和学校共同制订学分置换认定办法,绩效达标的同学将会获得阿里官方认证的证书。证书同时被学校认可进行学分认证。在寒暑假定期举办游学交流,学校的学生老师到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与实习工作上认知更为深入。运营企业负责人派驻学校深入了解学校与学生需求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同时还配备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产教融合的教学与管理。
(3)多种形式沟通渠道建设。首先,基地负责人与参与基地学生,基地负责人与学校,学校与基地学生,三者积极配合反馈,定期开展周会、月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交流,明确各方的需求,统筹兼顾,深化校企合作,。其次,不定期地为学生和老师举办校园讲座。通过讲座内容为大学生充实校园课堂之外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到社会工作搭建一个桥梁,帮助学生提早了解到社会工作以及自己的兴趣,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项目围绕生源开发、基地及课程体系建设、学生成长发展、就业通道等多方面达成共识、体现了产教融合资源互补、优势合作典型特色。
四、产教融合模式总结与建议
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项目运营模式是一类公司制的产教融合模式,具体可表述为运营-调控-保障模式。其中,企业作为运营方,在生产过程中与学校校方、政府达成合作,培养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高质量人才;学校作为保障方,对人力、物力、场地、基础设施等资源供应进行基础保障。为此,本文对应用型高校创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基地企业作为运营方,要因地制宜制定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和激励制度。企业的角色定位应当是积极的参与者。企业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校企基地的建设。企业应当作为教育投資的主体,例如,企业应当拨出部分资金投入到人才班的培训和建设当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成长;
第二,适当承担办学任务,共享企业资源。企业应当向学校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信息资源或者直接作为培养主体直接参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如专业建设、新课程开发、教学内研究与探索等,以起到赋能基地、赋能学校、赋能学生的作用;
第三,积极提供展现学生能力的相关平台,提供相关官方认证的证书。在行业主导的资格证书制度下,企业依托自身的人力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校企合作项目的学生能够获得企业官方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2)学校作为保障方,积极配合项目的开展,提供各种资源保障。如提供场地、公共设施以及人力资源等供给,以及得到学校最高领导机构和管理部门的支持,得到教师的支持。这一点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推行尤其重要。美国的合作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在设计合作教育项目和教学计划时,管理者和教师对合作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是决定性的。 校企合作引导教师面向社会开展理论研究、面向企业实际推动教学发展,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岗位开展学习研究,积累实践经验,发现“教-学-用”实际问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赋能老师,让老师变成一个企业型的人才。校企合作项目要明确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主动了解企业和学校双方的需求,瞄准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练好内功,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这样才能和企业甚至政府有合作的基础。
高校与企业构建高效的产教融合模式,能更好地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得更多的实用技术与技能,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阿里校园模式的探索为校企产教提供了一条有益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J].天中学刊, 2015(1).
[2]蒋依玲.高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研究[J].商情,2016,(49):240.
[3]俞富坤.江苏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合作模式构想[J].知识经济,2018,(13):174-175.
[4]马丽心,郑大宇,兰爽, 等."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0):284-285.
[5]苑彩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情况与现状[J].环球市场,2018,(3):237.
基金项目:
本文系嘉兴学院2018年SRT校级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85178528)
作者简介:
占艳芳,女,汉族,江西上饶人,出生于1999年5月,本科在读,嘉兴学院市场营销学专业;
钱大可,1975,浙江桐乡人,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信息管理.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源配置
一、引言
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校企协同,合作育人”作为产教融合的基本原则,并明确指出 “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早期是职业高校主导开辟的一条发展路径。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虽定位为应用型,但由于师资水平有限,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毕业生的竞争力可能不如一些职业院校。因此,优化完善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是加速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关键。
国内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如曹丹(2015)对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内容不深入、经费无保障等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内容的观点[1]。蒋依玲(2016也根据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高校活力不够的矛盾困境基礎上提出建立高校校企合作长期模式以及争取校企合作的保障措施[2]。俞富坤(2018)还对校企合作层次低、基础薄弱等现状提出构建产业孵化园的构想[3]。国内对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合作不深入、投入力度不够大等方面,对实际参与者的关注并不是特别深入,并未深入思考如何从校企合作模式参与者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为此,本文从三方参与者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高校校企合作面临的矛盾困境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不足;多头领导,管理松散;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的沟通不畅等。具体如下:
(1)资源投入不足。一是学校支持力度不足,包括资金、场地、宣传等,如企业与学校个别部门达成合作协议,但学校的其他部门没有协调保障,导致学生开展活动时没有资金的扶持,甚至没有场地的保证。宣传力度不足无法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二是企业与学校签订相关协议之后,由于短时间无法从中受益,不愿意支付更多成本对学生进行培养,最后演化为“挂名式”校企合作组织。
(2)多头领导,管理松散。许多校企合作项目成立初期,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企业实习与学习效果,企业为了促进学生的产出,双方都建立了相关制度各自实施管理。这导致在有些方面如多方考勤等对学生的要求相当苛刻,导致学生双重压力,但对于产教融合的教学效果却未有明确界定与评价。双头领导之下,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评价机制,造成了1+1<2的效果。
(3)沟通不畅。企业、学校和学生虽明确知晓自己的需求,但未构建相应的沟通路径。在各自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沟通主动性也不强。
为此,本文拟以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项目为例,在对该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调研分析基础上,分析总结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的经验,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提供借鉴。
二、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项目
阿里巴巴“百年校园”项目是阿里巴巴集团客户体验事业群(简称CCO)基于为社会输送与新零售接轨的服务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而开展的一系列产教融合项目。项目通过与高校创办“新零售人才孵化基地”,与高校共同派驻导师,输出与高校联合打造的系列教学、实践、实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基地内充分体验成熟职场环境、掌握新零售业务知识和实操技能,建立和健全职业素养。
2017年至2018阿里巴巴在浙江、重庆的高校合作设立多所校企基地,主要承接淘宝、天猫平台消费者在线服务。基地从参战2017年双十一、双十二,到今年2018年的双11活动,目前已取得较显著的产教融合效果。以阿里巴巴嘉兴学院客户体验产学研基地为例,该基地已经成功向阿里巴巴总部输出一位优秀的实习毕业生,向阿里大生态其他公司输出多名优秀毕业生。截至目前为止,累计受益学生达三千余人。
针对阿里巴巴“百年校园”项目运行模式,本文通过研究调查,了解到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经验如下:
(1)资源投入问题上学校与企业配合度高,企业与学校资源投入力度均较大。各校均将基地作为校级基地实施建设,要求各部门合作配合。如在宣传上通过多渠道如宣讲会、官网发布信息等方式为项目进行宣传,吸引不同专业学生加入,多方协调积极配合提供场地资源等。例如:嘉兴学院专门为校企基地在国家级实验经管中心提供场地,衢州、湖州和重庆等多所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休息区供基地老师和学生休息。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积极与学校对接,在投入达标的硬件资源基础上,还以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为立足点,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切入点,制定一系列相关课程,并且开展 “创新班”等,为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2)以第三方独立运营方式解决双头管理问题。阿里巴巴专门成立一家公司作为学校和阿里总部对接的桥梁。该公司主要负责根据学校和企业制定各中激励措施和考核制度等,有效解决阿里总部和学校多头领导、管理松散的问题。例如和学校共同制订学分置换认定办法,绩效达标的同学将会获得阿里官方认证的证书。证书同时被学校认可进行学分认证。在寒暑假定期举办游学交流,学校的学生老师到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与实习工作上认知更为深入。运营企业负责人派驻学校深入了解学校与学生需求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同时还配备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产教融合的教学与管理。
(3)多种形式沟通渠道建设。首先,基地负责人与参与基地学生,基地负责人与学校,学校与基地学生,三者积极配合反馈,定期开展周会、月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交流,明确各方的需求,统筹兼顾,深化校企合作,。其次,不定期地为学生和老师举办校园讲座。通过讲座内容为大学生充实校园课堂之外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到社会工作搭建一个桥梁,帮助学生提早了解到社会工作以及自己的兴趣,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项目围绕生源开发、基地及课程体系建设、学生成长发展、就业通道等多方面达成共识、体现了产教融合资源互补、优势合作典型特色。
四、产教融合模式总结与建议
阿里巴巴“百年校园”校企合作项目运营模式是一类公司制的产教融合模式,具体可表述为运营-调控-保障模式。其中,企业作为运营方,在生产过程中与学校校方、政府达成合作,培养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高质量人才;学校作为保障方,对人力、物力、场地、基础设施等资源供应进行基础保障。为此,本文对应用型高校创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基地企业作为运营方,要因地制宜制定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和激励制度。企业的角色定位应当是积极的参与者。企业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校企基地的建设。企业应当作为教育投資的主体,例如,企业应当拨出部分资金投入到人才班的培训和建设当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成长;
第二,适当承担办学任务,共享企业资源。企业应当向学校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信息资源或者直接作为培养主体直接参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如专业建设、新课程开发、教学内研究与探索等,以起到赋能基地、赋能学校、赋能学生的作用;
第三,积极提供展现学生能力的相关平台,提供相关官方认证的证书。在行业主导的资格证书制度下,企业依托自身的人力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校企合作项目的学生能够获得企业官方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2)学校作为保障方,积极配合项目的开展,提供各种资源保障。如提供场地、公共设施以及人力资源等供给,以及得到学校最高领导机构和管理部门的支持,得到教师的支持。这一点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推行尤其重要。美国的合作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在设计合作教育项目和教学计划时,管理者和教师对合作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是决定性的。 校企合作引导教师面向社会开展理论研究、面向企业实际推动教学发展,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岗位开展学习研究,积累实践经验,发现“教-学-用”实际问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赋能老师,让老师变成一个企业型的人才。校企合作项目要明确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主动了解企业和学校双方的需求,瞄准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练好内功,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这样才能和企业甚至政府有合作的基础。
高校与企业构建高效的产教融合模式,能更好地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得更多的实用技术与技能,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阿里校园模式的探索为校企产教提供了一条有益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J].天中学刊, 2015(1).
[2]蒋依玲.高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研究[J].商情,2016,(49):240.
[3]俞富坤.江苏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合作模式构想[J].知识经济,2018,(13):174-175.
[4]马丽心,郑大宇,兰爽, 等."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0):284-285.
[5]苑彩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情况与现状[J].环球市场,2018,(3):237.
基金项目:
本文系嘉兴学院2018年SRT校级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85178528)
作者简介:
占艳芳,女,汉族,江西上饶人,出生于1999年5月,本科在读,嘉兴学院市场营销学专业;
钱大可,1975,浙江桐乡人,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