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如果离开了诗意,过多追求教育的功利性,那么语文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命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必然使学生感觉了无生趣。要想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就要做一个诗意的教师,语文课堂应该是追寻诗意的课堂,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一、确定教学理念的诗性美
语文教育的目标大致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层次是充实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第三层次是提高民族素质,传承人类文明。作为语文教师,仅仅满足于第一层次的目标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语文教学向第二、第三层次发展推进,即担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多一点人文素养和诗意精神。
同时,语文教学使用的范文,大多是人类文化的沉淀凝聚,其中蕴含着丰厚而博大的文化内涵。而语文教学就是借用这些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与学生平等对话、平行交谈、真诚沟通、民主协商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情操。正因为文学作品独特的审美趣味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学生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通过诗意精神复兴失落的人文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与铸造。
二、创造课堂教学的诗意美
语文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其生动性、形象性,这决定了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而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点燃学生智慧双眼,唤醒学生善感心灵的主阵地。
1.文本的诗情美
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字、词、句、篇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这就需要我们让“文本”和“人本”交融,让师生在学习文本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心灵的和谐,甚至心灵的碰撞,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诗意的芳香。
2.导入的诗语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开头精彩别致的好电影能迅速地吸引住观众,让人产生往下看的欲望。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就如戏剧演出的“镇场”,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所以,优秀的课堂教学都非常讲究导入的设计,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使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
3.朗诵的诗韵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语文教学的诗意创设绝不能离开诵读。《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特别是在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更要采用朗诵的形式。古典诗词是汉语言的精华,是汉语言的奇葩,文学中的文学。长期诵读对学生运用母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此美的熏陶和滋养,必然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励他们去追求美、发现美、表现美,为他们的诗意人生铺上一层美的底色。
三、寻找课外阅读的诗趣美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的天地是广阔的,可谓“世界万物尽在书中,世界上没有的也在书里,把整个宇宙放在书里还有余。”理想的课外阅读就应该是多与少、快与慢、粗与精、收与放、自主与指导的辨证和谐统一。应该是既有“绳以规矩,始成方圆”的指定要求,又有“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顺应自主,更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这样的课外阅读才能成为诗意的阅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栖居地。
四、唤起语文教师的诗心美
“吐纳英华,莫非性情。”语文教师,如果不是诗人,至少也要具有诗人的气质,能展现诗的魅力。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说过:“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
1.对生活多一点体味
“教育是一首诗”,语文就更应是一首诗,一般教师尚且需要“诗意的教育生活”,语文教师则更应诗意地生活着,去品味生活的喜怒哀乐,去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只有将这一切转化成一种诗意的体悟,才会从中收获幸福和快乐,才会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浓郁的诗意。
2.对学生多一点关注
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与人文关怀的天地。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物质与精神。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关注“人”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创设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诗意语文教学是教师应永远追求的境界。
3.对教学多一点激情
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了诗的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才能领悟出语文的诗情画意,才能对学生温情关爱。只有善于以情染景的教师,善于借助于语言的内在情感去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师,才有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教学情境,才能时时奏响学生心中诗意的琴弦,激发学生的诗性体验。
4.对语言多一点锤炼
特级教师于漪最讲求课堂语言的锤炼,于漪老师的课堂是学生在诗意的情境中享受诗意的乐园。她说:“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让素养多一些提高
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对语文教师本身的要求都会不断提高,其在课堂上的导向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教师自己都俗不可耐,没有语文教师应有的诗意与情致,想要达到语文课堂的诗意化,那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望洋兴叹罢了。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在语文的美感中生活,在充满诗意的环境中不断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增加学生的智慧和才情,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语文教学多一些诗意,在语文学习中为学生营造出一片诗意的天空,让一颗颗年轻而渴望飞翔的心,在语文学习中自由翱翔,和风共舞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341100)
一、确定教学理念的诗性美
语文教育的目标大致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层次是充实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第三层次是提高民族素质,传承人类文明。作为语文教师,仅仅满足于第一层次的目标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语文教学向第二、第三层次发展推进,即担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多一点人文素养和诗意精神。
同时,语文教学使用的范文,大多是人类文化的沉淀凝聚,其中蕴含着丰厚而博大的文化内涵。而语文教学就是借用这些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与学生平等对话、平行交谈、真诚沟通、民主协商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情操。正因为文学作品独特的审美趣味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学生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通过诗意精神复兴失落的人文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与铸造。
二、创造课堂教学的诗意美
语文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其生动性、形象性,这决定了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而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点燃学生智慧双眼,唤醒学生善感心灵的主阵地。
1.文本的诗情美
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字、词、句、篇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这就需要我们让“文本”和“人本”交融,让师生在学习文本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心灵的和谐,甚至心灵的碰撞,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诗意的芳香。
2.导入的诗语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开头精彩别致的好电影能迅速地吸引住观众,让人产生往下看的欲望。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就如戏剧演出的“镇场”,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所以,优秀的课堂教学都非常讲究导入的设计,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使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
3.朗诵的诗韵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语文教学的诗意创设绝不能离开诵读。《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特别是在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更要采用朗诵的形式。古典诗词是汉语言的精华,是汉语言的奇葩,文学中的文学。长期诵读对学生运用母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此美的熏陶和滋养,必然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励他们去追求美、发现美、表现美,为他们的诗意人生铺上一层美的底色。
三、寻找课外阅读的诗趣美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的天地是广阔的,可谓“世界万物尽在书中,世界上没有的也在书里,把整个宇宙放在书里还有余。”理想的课外阅读就应该是多与少、快与慢、粗与精、收与放、自主与指导的辨证和谐统一。应该是既有“绳以规矩,始成方圆”的指定要求,又有“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顺应自主,更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这样的课外阅读才能成为诗意的阅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栖居地。
四、唤起语文教师的诗心美
“吐纳英华,莫非性情。”语文教师,如果不是诗人,至少也要具有诗人的气质,能展现诗的魅力。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说过:“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
1.对生活多一点体味
“教育是一首诗”,语文就更应是一首诗,一般教师尚且需要“诗意的教育生活”,语文教师则更应诗意地生活着,去品味生活的喜怒哀乐,去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只有将这一切转化成一种诗意的体悟,才会从中收获幸福和快乐,才会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浓郁的诗意。
2.对学生多一点关注
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与人文关怀的天地。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物质与精神。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关注“人”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创设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诗意语文教学是教师应永远追求的境界。
3.对教学多一点激情
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了诗的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才能领悟出语文的诗情画意,才能对学生温情关爱。只有善于以情染景的教师,善于借助于语言的内在情感去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师,才有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教学情境,才能时时奏响学生心中诗意的琴弦,激发学生的诗性体验。
4.对语言多一点锤炼
特级教师于漪最讲求课堂语言的锤炼,于漪老师的课堂是学生在诗意的情境中享受诗意的乐园。她说:“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让素养多一些提高
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对语文教师本身的要求都会不断提高,其在课堂上的导向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教师自己都俗不可耐,没有语文教师应有的诗意与情致,想要达到语文课堂的诗意化,那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望洋兴叹罢了。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在语文的美感中生活,在充满诗意的环境中不断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增加学生的智慧和才情,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语文教学多一些诗意,在语文学习中为学生营造出一片诗意的天空,让一颗颗年轻而渴望飞翔的心,在语文学习中自由翱翔,和风共舞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3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