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围绕新课程标准理念与新课改方向,对如何有效地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及相关能力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阅读;核心素养;思维
英语虽是一门语言类课程,但其也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人文学科的最终目标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能,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以及健康的生存意识,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品行优良,观念正确的健康少年。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性
听、说、读、写是语言类课程以及其作为生活技能的英语所必须要掌握的,而阅读理解作为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中一项,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学习且学好英语的关键。阅读素养的高地直接反映着学习者主体的语言水平,具体表现为字面阅读、解释性阅读以及批判性阅读,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也是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明确认识到的一个重要规律。虽然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结合一些课堂教学实践仍可以发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是有相當一部分学生没有对文本中的信息理解和把握到位,或是无法完全脱离教师的引导,自主阅读只停留在表面信息,对于文本内涵的挖掘不够透彻,仍停留在较浅层次。另一方面,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仍以语言知识输入为主,过渡强调知识的暂时记忆和机械吸收,而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方面。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应当是处在积极运作的,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也更应该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样地,启迪智慧与发展思维都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思维品质作为英语核心素养的拓展与延伸,充分体现着学生个体在学习、思维等活动中的差异,逐渐地也会表现为思维逻辑性、批判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可以说,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的特征,而具体表现在英语学科当中,主要体现在为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与开放性。
二、基于情境下的思维型课堂阅读教学
1、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通过绘本,根据故事情节和音标可以帮助学生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为后文阅读扫清障碍。例如,在Unit 4 Topic 1 Section C中,教师可以通过PPT来为学生导入一个“小树一家”的绘本故事,如其中介绍小树一家生活环境的句子“We live in thick forests.”借此可以导入生词thick,接着便可以更加自然地引导学生去了解热带雨林的周遭环境。随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情境来为学生介绍小树一家的邻居们,如frog,insect,snake,fox,mouse等等,通过分类归纳,学生也开始进入到词汇的有意义学习当中。在解读文本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与文本相近的词汇语境,如采访游戏、速度游戏等,来帮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目标语言建构支架,实现目标词汇在课内的循环提升。
2、基于目标,思维分层
缺乏阅读的动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因此教师创设情境也是为了增强文本阅读的趣味性以及多元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在体验故事、人物及情感变化的过程中获得主观体验,充分调动学习经验,增强代入感,使抽象变为具体。为此,教师也应从教学目标出发,来设计多元化的思维任务,引导学生经历读前设问,师生互动问答,词汇分类,信息概括,逻辑推断等过程,并且能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判,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观点,作理性表达,形成多元的英语思维能力。承接上文中的例子,在学生了解过故事梗概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和提问,如“Check how much you know about rain forests.”“Predicting:What……?How……?Where……?Why……?”通过读前设问,可以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令其快速进入到状态当中。在本课的故事情境中,学生根据“rain forests”这一主题,结合回顾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提出了想要了解或是接下来可能会要接触到的问题。而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把握好机会,为学生提供特殊疑问词来作为思维支架,训练学生逻辑思维。首先,阅读文章第一段,以填表的形式找出文中描写的热带雨林特征,并归纳“上位词”,初步建构思维导图,为接下来口头表达做铺垫。接着,阅读第二段,找出文中“热带雨林重要性”的相关信息,为解决“如何保护热带雨林”这一问题做铺垫。随后教师出示图片,组织学生通过speed game的小组竞赛来依次根据提示词与图片说一说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抛出两个问题:“What will happen without rain forests?”“Why does the writer say‘rain forests are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at the end of the passage?”通过文本特点进行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后还可以分享自己是如何利用上下文信息来推断的,以口头输出的形式延伸学生的思维。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文结构,“Introduce features and importance of rain-forests.”“Share the way to protect rain forests.”“Call on everyone to protect rain forests.”通过一次小的宣讲,使学生思维得到了升华,认识到帮助小树就是帮助人类自己,我们的家与小树的家是同一个家。在唤醒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对其阅读动机和趣味的唤醒与培养。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归纳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此粗谈一下当前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反思。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文本阅读的主题和含义,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好奇心,为深入学习做铺垫。例如,在初三上册Unit 2 Topic2 Section C中,利用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来生动形象且直观地介绍新单词与词组,由于学生对ozone不了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Is ozone good or bad for us?”“What has it happened?”来驱动学生进行任务阅读,从而扫清对第五、六自然段的阅读障碍。可以看出,由浅入深,层层渐进的阅读任务设计,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阅读技能,以使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而教师也应当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及其内涵,培养学生相关的精神和意识。
综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学习、钻研,以提高自身的素养,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更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机械地知识输出。
参考文献:
[1]周桂君.例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9):16.
[2]何婷婷.发展初中英语阅读思维的教学设计[J].科普童话,2018(39):105.
[3]张珍.例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0):78-80.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阅读;核心素养;思维
英语虽是一门语言类课程,但其也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人文学科的最终目标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能,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以及健康的生存意识,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品行优良,观念正确的健康少年。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性
听、说、读、写是语言类课程以及其作为生活技能的英语所必须要掌握的,而阅读理解作为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中一项,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学习且学好英语的关键。阅读素养的高地直接反映着学习者主体的语言水平,具体表现为字面阅读、解释性阅读以及批判性阅读,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也是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明确认识到的一个重要规律。虽然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结合一些课堂教学实践仍可以发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是有相當一部分学生没有对文本中的信息理解和把握到位,或是无法完全脱离教师的引导,自主阅读只停留在表面信息,对于文本内涵的挖掘不够透彻,仍停留在较浅层次。另一方面,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仍以语言知识输入为主,过渡强调知识的暂时记忆和机械吸收,而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方面。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应当是处在积极运作的,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也更应该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样地,启迪智慧与发展思维都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思维品质作为英语核心素养的拓展与延伸,充分体现着学生个体在学习、思维等活动中的差异,逐渐地也会表现为思维逻辑性、批判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可以说,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的特征,而具体表现在英语学科当中,主要体现在为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与开放性。
二、基于情境下的思维型课堂阅读教学
1、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通过绘本,根据故事情节和音标可以帮助学生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为后文阅读扫清障碍。例如,在Unit 4 Topic 1 Section C中,教师可以通过PPT来为学生导入一个“小树一家”的绘本故事,如其中介绍小树一家生活环境的句子“We live in thick forests.”借此可以导入生词thick,接着便可以更加自然地引导学生去了解热带雨林的周遭环境。随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情境来为学生介绍小树一家的邻居们,如frog,insect,snake,fox,mouse等等,通过分类归纳,学生也开始进入到词汇的有意义学习当中。在解读文本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与文本相近的词汇语境,如采访游戏、速度游戏等,来帮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目标语言建构支架,实现目标词汇在课内的循环提升。
2、基于目标,思维分层
缺乏阅读的动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因此教师创设情境也是为了增强文本阅读的趣味性以及多元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在体验故事、人物及情感变化的过程中获得主观体验,充分调动学习经验,增强代入感,使抽象变为具体。为此,教师也应从教学目标出发,来设计多元化的思维任务,引导学生经历读前设问,师生互动问答,词汇分类,信息概括,逻辑推断等过程,并且能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判,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观点,作理性表达,形成多元的英语思维能力。承接上文中的例子,在学生了解过故事梗概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和提问,如“Check how much you know about rain forests.”“Predicting:What……?How……?Where……?Why……?”通过读前设问,可以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令其快速进入到状态当中。在本课的故事情境中,学生根据“rain forests”这一主题,结合回顾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提出了想要了解或是接下来可能会要接触到的问题。而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把握好机会,为学生提供特殊疑问词来作为思维支架,训练学生逻辑思维。首先,阅读文章第一段,以填表的形式找出文中描写的热带雨林特征,并归纳“上位词”,初步建构思维导图,为接下来口头表达做铺垫。接着,阅读第二段,找出文中“热带雨林重要性”的相关信息,为解决“如何保护热带雨林”这一问题做铺垫。随后教师出示图片,组织学生通过speed game的小组竞赛来依次根据提示词与图片说一说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抛出两个问题:“What will happen without rain forests?”“Why does the writer say‘rain forests are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at the end of the passage?”通过文本特点进行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后还可以分享自己是如何利用上下文信息来推断的,以口头输出的形式延伸学生的思维。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文结构,“Introduce features and importance of rain-forests.”“Share the way to protect rain forests.”“Call on everyone to protect rain forests.”通过一次小的宣讲,使学生思维得到了升华,认识到帮助小树就是帮助人类自己,我们的家与小树的家是同一个家。在唤醒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对其阅读动机和趣味的唤醒与培养。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归纳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此粗谈一下当前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反思。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文本阅读的主题和含义,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好奇心,为深入学习做铺垫。例如,在初三上册Unit 2 Topic2 Section C中,利用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来生动形象且直观地介绍新单词与词组,由于学生对ozone不了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Is ozone good or bad for us?”“What has it happened?”来驱动学生进行任务阅读,从而扫清对第五、六自然段的阅读障碍。可以看出,由浅入深,层层渐进的阅读任务设计,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阅读技能,以使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而教师也应当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及其内涵,培养学生相关的精神和意识。
综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学习、钻研,以提高自身的素养,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更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机械地知识输出。
参考文献:
[1]周桂君.例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9):16.
[2]何婷婷.发展初中英语阅读思维的教学设计[J].科普童话,2018(39):105.
[3]张珍.例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0):78-80.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