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中的乡村,乡村中的风景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作为农业最早发展的地区,承载着分量最重的文化单元和最具特色的风貌展示。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乡村也进行了巨大的变革。文章通过对乡村之殇的现象研究出发,以贵阳花溪风景名胜区内的乡村发展为例,探讨在不可逆的城市化进程下,如何充分挖掘乡村的自然文化资源,转换传统“三农”思路,用风景旅游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寻找重生之路。
  关键词:风景园林;乡村规划;文化复兴;旅游
  传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造就了“乡土”特征。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把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性质理解为“乡土社会”。而乡村景观是基于乡土社会的性质,作为数千年来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直接产物,演绎出乡村特有的“共生”特性,这是比城市更为先进的规划思想,它以“零规划”的方式自然演变,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特色景观。在过去的60年中,乡村的变化速度惊人,城市化是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传统的稳定结构被打破,乡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是一个要被时代浪潮吞没的词语,乡村将成为历史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规划界最热门的词汇不乏“乡愁”“美丽乡村”等字眼,决策者对城镇建设乃至生态文明认识上的不断深化,那已经被现代经济影响的支离破碎的乡村,将何去何从呢?
  一、逐渐消失的村落
  (一)寻不回的“乡愁”
  据数据统计,中国近十年,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上百年的村庄,经历了封建时期朝代的变更、军阀时期的纷争,却抵不过和平年代城镇化的步伐,消失在历史的进程里,有能力的青壮年挤入城市讨生活,一家家搬离乡村。截至2011年末中国大陆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2017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升至58.52%。随着城市化的到来,两千多年农耕文明的古国开始进入了工业文明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正在完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布局重组,也随之出现了无数史无前例的社会问题。
  乡村作为农耕文化的象征,消失就是农耕文化的萎靡,并随之消失了一批具有观赏价值、历史价值的村落,连同他们所承载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展示着“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书”,還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永远地消失了。同时,大量的村庄空心化严重,处于挣扎的边缘。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到人口相对密集、条件更好的地方生活,村庄 “空心村”现象日趋严重。在当下的发展中国家,城市本身就存有大量的失业人口,此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转移化倾向,其结果只能进一步加剧城市失业问题的固有矛盾。因此,农村自身的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个体,必然也将面临是否向城市迁移的抉择,以及农民进城带来的一系列文化融入的问题也亟待解决。而留守的“空巢老人”们,虽然这些老人在物质上生活得更好了,但是在精神上由于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却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空虚,这不是村村通广播电视就能够解决的,这也不是生活在城市的子女们所期望的。
  我国的城市化推动更重要的是利用工业而非第三产业,这也是和目前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所不一致的,城市化结束后,这种经济业态为远期安置大量的待业人口埋下了隐患。所以我们不禁自问,该不该引导让这么多的农民进城?而背井离乡的生活真的是他们所愿意选择的吗?
  (二)“逆城市化”之殇——乡村再受重创
  当农民纷纷进城的时候,城里的人却在琢磨如何出城,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
  在发达国家,很早就提出“逆城市化”一词,意指发达国家由于城市问题的压力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形成一个绿色的逆城市化生态环境。
  而中国目前这种趋势也逐渐开始增大,打着乡村旅游的旗号去农村买房,成了富裕人群的“时尚”选择。城里人来了,村里人开始意识到,土地值钱了,种地不如卖地。于是出现了大量的“非转农”现象。但其实中国的“逆城市化”是基于严重的分配失衡,它是由于利益或者是土地诱惑所催生出的。
  所以村庄失去了祖祖辈辈的主人,失去了与环境慢慢磨合后“生长”的空间,一栋栋欧式别墅、新中式小楼“排排坐”式地被建立起来,农耕文化失去了传承之人,城市郊区和乡村的边界愈发模糊。
  (三)农村土地安全格局丧失
  一直以来,基本农田都是被严格控制和保护的,那失去了耕作基本农田的人呢?而乡村的现状便是如此,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土地作业技能和知识的失传,大量的土地闲置成为对当下乡村土地安全格局的最大危险。我国是农业大国,如果那些传统、具有独特风土民情的村庄日益消失,今后拿什么来见证农耕文明?
  二、乡村聚落形态研究必不可少
  首先便是聚落的选址,多数乡村选址归纳为环境决定论,这是原始朴素的天人合一的体现。环境决定论即是从降水、温度、日光、森林、地形等来解释农村住宅的形式、材料和分布,从河流、水源、地形等选择村落形态与分布,这也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卧牛村”“八卦村”这些象形又很有道理,同时很有意思的村落形态。
  然后乡村的发展又取决于村民的文化、个人决定的能力,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等。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通过和自然的磨合,逐渐形成的独特而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包含了多样而长久的文化传统以及与山区环境相适应的人居生存方式,这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是理解上千年来华夏文明的一把钥匙。
  三、他山之石助攻乡村“重生”
  处于高速推进的城乡发展进程中,从来都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传统的乡村有好有坏,所以这是乡村建设的最好契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把乡村推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然而谈乡村保护,不能纸上谈兵,更不能脱离乡村的使用者,而应该根植于乡村本身情况,寻求与之相匹配的量体合衣的发展之路。
  德国是欧盟重要的农业国之一,德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具有很强的特色,也非常值得研究。在德国,农村人还创造了许多比大城市有趣的文化生活,甚至发明农村特有的节日,也能吸引很多人过来活动。可以看出,德国的农村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因为德国农村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与大城市相比并没有多大差距,所以大部分人选择在农村居住。其结果是,德国没有出现纷纷往大城市发展的现象,而是在各自居住的小地方自得其乐。   此外,还有很多可以供我们学习的经验:(1)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发展生态农业;(2)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保持农村建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3)实施村庄更新计划,缩小城乡差距;(4)通过相关法律,促进农村规模化经营;(5)补贴形式多样,农业竞争力得以提高,同时对农业基础设施提供大量的资助;(6)完善社会保证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注重对农业人口的教育和培训。
  四、以贵阳花溪风景名胜区内少数民族乡村规划为例
  (一)梳理矛盾,抓住契机
  自风景名胜区保护的相关条例出台后,绝大多数村庄同风景区内的景点保护、利用、管理存在矛盾,绝大多数乡村风貌同风景区风貌存在不协调现象。这也主要是因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同风景资源保护利益出发点不同而引起的,而风景区往往也会忽视乡村,或视之为“敌人”,导致多数风景区内的村庄资源“零利用、零发展、零效益”,甚至成为破坏风景资源的捣乱分子。但是一旦梳理好风景区和乡村发展的关键矛盾,乡村将以休闲观光的发展模式填补风景区核心景观往往以观光为主的游赏模式,并通过乡村景观的提升打造,形成独具魅力的风景资源,所以说,好的规划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贵阳花溪风景名胜区位于贵阳中心区边缘,被誉为“贵阳的后花园”(图1),风景自然是美不胜收,但是贵阳作为一个风景大省,花溪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被湮没在了众多风景资源相似、品质更佳的风景区之中,发展一直被制约。
  2012年中央提出贵阳新区的建设后,花溪风景名胜区由原来城市的边缘摇身变成了贵阳新区的中心区,区位的变化,带来了转变的契机:
  (1)环境压力变:原来不到20平方公里内不足0.7万居民,城镇化后周边将有上百万人口居住。
  (2)景区类型变:从原来的自然的“江河类”和“岩洞类”变为人化影响的“城市风景类”。
  (3)“三农”自身变。区域城镇化可能导致风景区内“三农”彻底消失,风景区内的乡村产业急需转型,规划必须在农村特色城镇化条件下提前做出优化、调整、升级,来应对市场的变化。而目前风景区内乡村聚落很多,农业占地面积比重很大,但是农业所产生的直接收益却很低,而群落开始单一化,农田比重剧增的同时,生态开始退化。
  (4)服务对象变:风景区由服务原来的周边城市游客,变成全省乃至全国广大游人,以及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的兼具公园的性质。
  (5)道路交通变:高速铁路、省际铁路、城市快轨将使崎岖变坦途,改变贵州风景苦旅的印象,全国旅客下车直接就到景区领略自然风光。
  这五大巨变中,乡村如何“华丽转身”,是风景区能不能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风景区内的乡村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1)历史悠久。一个村寨多由一个姓氏发展而成,几百年来一直保留着他们的民族血统关系。有着诸多明清遗存,传递着重要的历史人文信息。
  (2)空心化。多为老人、妇女和孩子,少见年青人,农民少,也不利于恢复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耕作。
  (3)村落选址往往随坡就势,老房子鳞次栉比,背山面水,画面唯美,形成优美的景观界面。对于民族村寨来说,山水关系不仅是景观,更是居于此长于斯的人们的文化渊源和精神信仰之所在。
  (4)建筑风格多样。老建筑濒临倒塌,新房子过于城市化,固有的村落空间与建筑风格逐步丧失。
  (5)文化特色不强。虽然风景区内为多民族杂居地区。不同民族在建筑风格、空间形态、民风民俗上日趋一致,同质化现象突现,和谐共生但特色不足。
  (6)基础设施滞后。现有道路、给水、电、污水及垃圾等处理设施不足,与水源保护要求不符。
  随着周围城镇化进程加速,村民逐步外迁,变为城市居民,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已经逐渐被放弃,而随着游客休闲方式需求的转化,乡村产业应破除传统,找寻特色,逐步转变为民族文化休闲度假,成为风景旅游村寨,成为以自然资源为主打的花溪风景名胜区内人文资源的重要补充,将背道而驰扭转为共同进退,才是风景区内的村庄应走的发展模式。
  (二)发展策略
  首先要严格遵守上位规划对风景区的保护要求,对三级保护区内的乡村进行策划和建设,同时尊重传统村寨的历史渊源,不做大拆大改,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现有村寨为载体,打造风景旅游村寨,配套旅游休闲服务设施,以山水风光最佳、景观最丰处,结合村寨,农业改为观赏农业,进行旅游服务带动;农田退耕还林,展现田园风光;而农民作为服务人员,一产变三产;现有的村落的传统居住功能提升为可旅游休闲接待的风景村寨。通过对村寨配套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大力推动村寨的升级改造与产业转型。
  在提升改造的过程主要针对如下几点:
  1.尊重历史,挖掘文化
  从乡村的整体环境入手,将村落的历史人文特征作为主导因素来考虑,在尊重民族社会意识形态基础上,突出其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增加动态参与,策划能与游客产生互动,并展示当地文化的游览项目,扩充布依族民族文化内容(图2),展示贵州省境内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增加游客的体验参与性,如蜡染工艺、饮食文化体验课。
  2.优化空间,重塑精神
  根據不同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信仰的不同,以世代因袭的各自的传统环境观来优化和重塑其村落空间,使其各具特色,生动鲜活。
  利用景观空间彰显地方文化(图3),挖掘历史文化,优化村落空间形态,从历史、民风民俗、宗教等多方面来展示民族的文化特质与精神世界。增加传统风貌中的寨门、寨心、特色街巷、院落、休闲空间、活动场地等空间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增加具有民族标志性和标识性的文化景观,提升旅游吸引力,强化民族景观特色。注重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成绿色景观休闲空间,并能同时满足当地居民及游客游憩需求。
  3.配套功能,完善设施
  道路是空间的骨架和村寨的血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配套道路与基础设施,村寨内部成网,游览外部成环,新老寨与风景区旅游线连接紧密。
  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达到保存传统聚落空间与摒弃贫困落后共嬴的目标,以风景建筑的标准改造当地民居。设施功能配齐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功能,配套雨污水、燃气、热力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4.分期建设,滚动发展
  以多民族文化为主线,尊重原有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形成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风景村寨,大力提升风景区内人文景观品质,使其成为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风景胜地。
  通过规划,最终形成以老带新,逐步置换,滚动发展的模式,实现风景区内的乡村由自然村寨—文化村寨—风景村寨—旅游村寨的转变,满足承载休闲服务的功能。
  五、结语
  作为从业者,于生活中,我们爱惜自然,感动于自然;于工作中,我们应不断探索人居自然更和谐的发展模式,让乡村碧水环绕,绿树掩映,生机勃勃,成为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山水有意人有情,万绿丛中灵气生,提出指导美丽乡村实际发展的“中国智慧”方案。
  参考文献:
  [1]高晴.德国的农村发展政策[J].国土资源情报,2007,(10):26-27.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汪來明、陈晓彤、潘倩云、周宜瑄作品
期刊
摘 要:枯山水庭院是日本园林体系当中最具特色的园林形式之一,之所以被称为“负之庭”,在于其营造常常是运用简朴的材料和极简的手法,给人营造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稍微移动其中的元素都会破坏整体效果。意境的营造是通过人们的观赏、静坐、冥思、顿悟等内心活动,达到对世间的人生感悟,枯山水庭院处处体现出“留白”山水思想和禅宗美学意境,传达了现代园林的极简主义发展方向。  关键词:枯山水;庭院设计;意境;日本园
期刊
摘 要:徽州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拥有着丰富的乡土景观和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也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古村落在修建之初,在整体规划布局、民居形态、水的处理手法和观念上都从园林美学的角度体现出了艺术美、和谐美和自然美。文章通过对宏村景观美学的研究,提高人们对整个徽州村落的了解,从而使得那些不出名的一些古村落也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徽州;宏村;景观美学  一、绪论  徽州古村落是指位于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社会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确保给社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不仅需要关注到工业的生产建设问题,还需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现阶段很多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当中,为了确保给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更多优秀的旅游业人才,这样就能够解决市场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民居聚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这些文化、习俗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见证。随着传统民居聚落的不断减少,传统民居聚落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独特的传统民居的民族特色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它们受到侵害之前我们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去保护它们。由于我国传统民居聚落种类的多样性,形式结构更是千姿百态,对它们的保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聚落模式采取不同策略和方法。
期刊
摘 要: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土建筑营建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继承和发扬优秀乡土营建文化是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鼓励自组织施工传统的技术帮扶是新时期乡土民居建造范式之一,考虑到乡村基础设施缺乏以及实践地点与设计人员相隔遥远交通不便的现状,“自组织改造帮扶”的方法是帮助当地居民实现农居综合功能提升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归原小镇改造设计为例,总结乡村农宅帮扶式改造设计策略,延续乡村风貌与乡
期刊
摘 要:通化县地处东北多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近年来面临着建设用地存量不足、产业发展受阻、城区自身定位模糊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通化山地资源及其优势,并探寻山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模式,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模糊评判分析法,提出以区域视角破解发展困境,保护生态资源环境,塑造城市山水特色的总体策略。  关键词:小城市;城乡统筹;生态保护;山水特色  一、引言  山地城
期刊
摘 要:汤家汇民居是皖古村落民居之一,其建筑分格和建筑文化是珍贵的历史遗存。这里的民居外部建筑朴素,在功能上注重人性化需求;内部装饰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皖西建筑的独特体现,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汤家汇古民居不仅有独特文化区域的建筑特色,同时也拥有特殊红色文化底蕴。但在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的摧残下,汤家汇镇的古民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保护意识薄弱、地方财力缺乏,加之当地的旅游
期刊
摘 要:公交站犹如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人与城市沟通的纽带。作为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站台必须要遵循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要顾及人们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南宁市的公交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具体分析城市公交车站所存在的問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建造更加合理的、安全的、人性化的城市公交车站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公共设施;公交车站  一、研究背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该运河局部段位的景观更新,利用地域水文化作为记录新的声音而展开更新设计。更新方案通过针对用户调研,满足不同人群需求,避免破坏城市运河与轮廓的原始肌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治理河岸周边环境,提高水质,联系其它周边生物圈,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让城市整体焕活新生。  关键词:滨河公园景观;海面城市;景观阶梯;生态环境  一、设计选题的依据  此次北运河堤岸景观设计主要是针对京杭大运河天津武清段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