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细节的有效处理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_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學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种细微环节。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它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如果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从教学有效性出发,对教学细节精雕细琢,就能使看似平常的课堂有滋有味,使看似简单的课堂演绎得深刻、丰满。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预设,有效把握细节,具体做到:放大细节,从简单走向深刻;点亮细节,从模糊走向清晰。还应捕捉生成,有效利用细节,具体做到:发现“亮点”,顺水推舟;找到“误点”,因势利导。
  关键词:教学细节预设生成数学教学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种细微环节。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它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一节课是由不同的教学细节组合构成的教学过程,因而具备多样性、层次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如果说一节课是一首乐章,那么教学细节就是一个个音符。
  教学细节不大,它只是课堂的一个极小的缩影;教学细节不小,它就像透视教学的放大镜、多棱镜,能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任何一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闪光的教学细节,教师正是通过对众多教学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可接受的力量。
  基于这样的认识,备课时,我们不必过分着力于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与众不同;如果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从教学有效性出发,对教学细节精雕细琢,就能使看似平常的课堂有滋有味,使看似简单的课堂演绎得深刻、丰满。可以说,教学细节“到位”,课堂教学也就“到味”了。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从“预设”和“生成”两个维度谈谈教学细节的处理。
  一、注重预设,有效把握细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预设。有些细节表面上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的。只有注重了细节预设,才能在课堂上从容应对,把握课堂走向。
  (一)放大细节,从简单走向深刻
  教师认为简单的问题,学生不一定觉得简单。在看似“应该”和“正常”的地方,在有意无意忽视和漠视的地方,正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合理设计大的教学环节后,教师还需要预设、推敲、放大教学细节,使其发挥最大价值,使课堂深刻、丰满。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时,一位教师这样展开“比较分数的大小”环节:
  师我们手里都有两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分别折一折并涂出它们的12和14,然后比较涂出的12和14的大小。
  (学生操作后,教师板贴学生作品,指名学生交流是怎样表示这两个分数的。)
  师你比出它们的大小了吗?
  生12>14。
  师你是怎么比的?
  生12是把圆平均分成2份,14是把圆平均分成4份。我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小,所以14比12小。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继续涂出圆的18,并把18和12、14比一比。
  生18比14大。
  生应该是18最小,因为18是把圆平均分成了8份,那么每份就更小。
  师是的,把同样大的圆形纸片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
  生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师(板书)分子都是1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教师布置“先涂色,再比较大小”的练习。有的学生涂色涂对了,但还是不能正确地进行比较。)
  为什么这里已经把比较的方法告诉学生了,学生还是会出错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操作活动后的教学细节预设、引导不到位,使得教学过程过于简单,直观图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来,比较的方法有点“走过场”,导致很多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此,可做如下改进:
  在学生通过操作表示出圆形纸片的12、14后,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比较12和14的大小,明确方法——重合法(如图1);然后,继续用重合法比较18、12、14的大小,感知规律——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小;接着,思考12>14>18>1()>1(),在观察、交流中逐步抽象出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一般方法。
  这样的教学设计,放大了“比较”的细节,小环节层层递进,由直观到抽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探究活动有条理、有过程、有效度,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二)点亮细节,从模糊走向清晰
  教师如果在知识的节点处忽视对细节的关注,就会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模棱两可。因此,必须在学生认知的困惑处把细节点亮,突出本质,使学生学得更透,对知识(问题)的认识更清晰。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时,一位教师在教完例题后增设了如下环节:
  师现在求4副围棋比3副中国象棋贵多少元,你会列综合算式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并介绍两种方法,如图2。)
  15×4-12×315×4-12×3
  =60-12×3=60-36
  =60-36=24(元)
  =24(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生第2种,这道算式的2个乘法可以同时计算,只要写两步,更简便。
  师比较15×4+12×3和15×4-12×3的运算顺序,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只要两步。
  生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生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计算。
  师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归类,形成模型:□×□±□×□、□÷□±□÷□、□×□±□÷□、□÷□±□×□。)   這里,教师在教完例题后,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困惑,点亮处于关键节点的细节:通过观察、比较、举例、归类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思考,从而使学生对此类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的认识从模糊走向清晰。
  二、捕捉生成,有效利用细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捕捉有价值的细节,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所以即使教师在课前预设得非常充分、全面,也随时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生成。这些生成有的是“亮点”,有的是“误点”,但都是学生“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思想的真实反映,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及时进行捕捉并加以有效利用。
  (一)发现“亮点”,顺水推舟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教师出示“练习七”思考题的变式:
  妈妈带着上二年级的乐乐和他的弟弟一起去看电影,儿童票半价,他们一共用去92元,那么成人票价是多少元?儿童票呢?
  学生独立完成时,教师发现,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画图按部就班地思考(如图3),即先考虑一共有几份,再算出1份的量,即儿童票价,最后算出成人票价。但是,有一位学生采用了非常规的解法:92÷2=46(元),46÷2=23(元)。组织学生交流常规解法后,教师展示了这位学生的解法。其他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有的表示赞同,有的表示反对。这时,教师顺势追问:“这种方法到底行不行呢?先不要急着下定论,同桌两人讨论一下。”经过讨论交流,有学生发现,这种方法也是可以的:如图4,把乐乐看成1份,则弟弟也是1份,乐乐和弟弟合起来就是2份,妈妈正好也是2份,份数一样多,所以可以先用92÷2,算出的就是成人票价,再用成人票价除以2,算出儿童票价。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同意,惊叹于这种巧思。
  课堂上学生经常会生成一些新思路、新方法,教师如果视而不见或直接否定,则可能会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生成中的“亮点”,顺水推舟,积极地应对、调控、跟进,让预料之外的“亮点”成为课堂的有效资源,使学生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发现,也使课堂充满活力。
  (二)找到“误点”,因势利导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垂线》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
  如图5所示,小明要从点A游到小河的对岸去,怎样游路线最短?请在图中画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过点A画出了所在边的垂线(如图6),而不是对边的垂线。分析这一“误点”可知,学生知道要过点A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然而不知道要画出哪一条直线的垂线。进一步分析可知,以往的情境图中的点多独立呈现,而本题中的点A在一条直线上,这就对学生画垂线形成了干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指名一位出错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垂直线段最短,所以过点A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很多学生纷纷表示赞同。这时,教师首先肯定了“垂直线段最短”这一想法,然后追问:“这样,是过点A画出了哪条直线的垂线?”学生指出:“过点A画出了经过点A的直线的垂线。”教师通过课件闪动点A和对岸的直线,继续追问:“题目中,小明要从点A游到小河的对岸去。你再想想:这样画,路线最短了吗?”此时,学生茅塞顿开,想到应该过点A画出对边的垂线。教师相机隐去A点所在的直线(如图7),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学生的“误点”看起来是随意而为,实际上都有合理的成分。教师应该敏锐地找到学生“犯错”的原因,巧妙地引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学生自主发现错误的根源,在自我纠错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严育洪.微雕课堂:教学的细节功夫[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段红霞.关注教学细节演绎精彩课堂[J].文理导航(上旬),2017(1).
  [3] 宋怀海.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8(19).
其他文献
摘要:“前置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当前的“前置性学习”还存在误区:内容庞杂,“前置性学习”被异化为习题操练;知识本位,“前置性学习”的探究性被弱化;评价缺失,“前置性学习”的激励、导向功能被淡化。推进“前置性学习”,具体建议有:明确目标,强化自主探究;任务驱动,聚焦深度学习;及时评价,唤醒自学潜能。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明确目标任务驱动及时评价  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
期刊
摘要:探究活动经验的形成和积累,离不开学生外显行为和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因此,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无疑是积累探究活动经验的一条有效路径。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不但充分经历了行为操作过程(如画图、测量等),而且充分经历了思维操作过程(猜测、验证、类推、分析、概括等),他们反复猜测验证,不断探究发现,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探究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建模探究活动经验行为操作思维操作  所谓“探究活动经验”
期刊
摘要:作为人“存在与表现”的实践与“实在”,“发现语文”与“玩美童年”互为驱动、相融相生。在“发现语文”与“玩美童年”的课程中践行课程美学,就是用美作为课程价值的重要标准,走向生命个体的美感体验和审美实现,让课程成为身体、心灵与精神协调发展的美好历程。呈现策略有:做好定位与取向,在今天与未来之间建立连接;建构主体与生态,在自信与他洽之中悦纳万象;明确内容与体系,在知识与学习之上重构生活;优化实施与
期刊
摘要:“探索规律”是学生认识数学和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主要有三类表征:一般性“探索规律”、专题性“探索规律”和综合性“探索规律”。“探索规律”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分析提供的数学事实,经历规律探索的过程,理解规律存在都具有前提条件,体悟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探索规律数学事实内容表征审美表达  “探索规律”作为数学课程内容之一, 是让学生通过观察
期刊
摘要:德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我”的存在,最终过上美好的生活。具体而言,让学生关注生活,即“我”看到这样做;反思生活,在生活中主动体悟“我”为什么这样做;建构生活,深刻认同“我”应该这样做。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儿童生活  鲁洁教授指出:“德育课堂,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儿童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它主要关注的不是教人学会一些谋生的工具性知识和本领,它的关注是
期刊
摘要:以《巧分遗产》一课为例,展示小学数学故事课程主题式教学的实施样式。教学过程分为“故事呈现”“智慧探究”“策略应用”和“总结拓展”四个环节。主要教学立意是:用数学故事浸润数学思想和方法;以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建构和体悟;通过拓展延伸使课堂“意犹未尽”“枝繁叶茂”。  关键词:数学故事课程主题式教学巧分遗产“借还”策略  米山国藏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中有一类客观性较强且约定俗成的知识,通常被称为“数学规定”,诸如一些数学概念的命名、符号表达、书写格式和运算法则等。审视“数学规定”的教学,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定”的必要性、有效性、系统性和延展性,促进学生对“数学规定”的深度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规定数对确定位置  小学数学中有一类客观性较强且约定俗成的知识,通常被称为“数学规定”
期刊
摘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除课后练习题之外,另有配套的《补充习题》和《练习与测试》,三者互为补充,构成了辅助学生读与写的整体。教师应用好这些配套习题:借题助读,把握文章重点;借题促写,提高表达能力。  关键词:配套习题阅读练写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后均附有思考练习题,另有配套的《补充习题》和《练习与测试》。三者互为补充,构成了辅助学生读与写的整体。这些习题都是教材编者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
期刊
本刊小学教育教学版立足于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水平,从而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双向互动及不断深化。  2019年,我们继续关注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话题,注重打通学科界限,与大家一起,跳出学科看教学,并努力从教学走向教育,引发有深度的研究及多角度的评论。目前遴选出如下话题:  1.国外读写教学新方法及其教学启示;  2.统编教材分析及其教学实施;  
期刊
摘要:学生准确建立方程模型,顺利完成思维跨越的关键,在于对“等价”这一方程本质特征的理解。《等式与方程》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物情境中感受方程,增强直观感知;在分类比较中体会方程,认识外在形式;在辨析交流中理解方程,掌握本质特征;在问题解决中深化认知,体验模型思想。  关键词:方程本质模型思想等式与方程  《等式与方程》是方程内容的起始课,被安排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