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助跑子女的成长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c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小孩的成长,作为教师的我,与朋友谈子女读书的话题原本就没缺少过。我听到大家也谈,“工作狂,你小孩成绩好吧”“自己的娃娃自己守,你们天天守者读吧”“你不要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你就是教这门功课的,辅导还会难办,这不是守着井渴死吗”“我们自己水平低,除了吃穿方面;我真帮不了我家宝贝!”
  我经常被好心人一半善意一半嗔怪地提醒多守着孩子,我却自然享受着这份关切,随他们去说!因为我自有主张!许多家庭已经实现让孩子拥有“高消费,高智商,高个子,优质学校环境”;但我思考的是许多家庭都缺乏关注五个软环境。而这些细节,在孩子那里最需要,却往往不被家长关注。
  “怎样给教师和非教师家庭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让良好的家庭环境,助跑子女的成长!我想应该注意家庭环境的五个词。
  1 静:关注学习者发自心底的那份“恬静需求”。
  在朋友家,一群年龄相近的孩子在追逐嬉闹; 一会儿角落里变多了一个突然安静的孩子,他在玩具堆里捡起一本书,一个人欢欢喜喜,无视其他新颖的玩具的冲击,开开心心读了起来!请不要打扰他,读书不可言功利,读书是生命对文本精神的一种渴望。与应试知识的记忆掌握无关。本应尽量避免各种噪声的环境,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孩子充斥于耳边的是:命令语、麻将声,指责声,祈求声、庸俗笑话、课堂上的文章被“大卸八块、条分理析”。研究者纷纷指出:噪音干扰了子女的智力发育,影响了学习成绩在现阶段应有的提高。 一个生活在宁静、清幽的书境中的孩子会有多的书卷之气,一般智商也比较高,而出生在一个噪声混杂的喧嚣争执环境的小孩,读书兴趣感的提升、智力的层层开发会有更多的障碍。因此,应该让孩子学会静心读书,因为宁静方能致远,必须关注学习者发自心底的那份“恬静需求”,尽力追求家庭环境的静谧氛围!
  2 景:关心学习者生活空间的那份“雅洁景致”。
  我在一些家庭中看到,在孩子的起卧环境放了几盆益智提神的绿色植物,还有整齐净洁的物品,这绝对是一个有益智功效的人居好环境。生活在芳香又整齐的环境的儿童,无论在视觉、知觉、接受能力、条理性方面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花叶的妙处在于芳香翠绿能给人一种良性刺激,使人们会带一种审美情结。
  让孩子心情愉快,情绪高涨,可以增强听觉、嗅觉及思维的灵敏度;而物品以不杂乱为好,其意义在于使得人的生活在规则和优雅中穿梭,保持美好心境,追求时时整洁,耳闻目染最终熏染出孩子美好的风度。又有人自嘲说,我的家虽然乱七八糟,但像个家,大家来了也不会受限制感到拘束。甚至乱扔乱丢也没有愧疚。这正是“环境育人变成了放纵害人”!
  不要因有借口把孩子丢进垃圾环境,还美其名曰“我们家自由惯了”,请关心学习者生活空间的那份“雅洁景致”。
  3 心:孩子环境与物品用色要选择“天然原色”。
  孩子使用的颜色也很重要。实验证明,不同颜色对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影响也不同,一些颜色有益智作用。例如淡蓝色、黄绿色以及橙黄色能振奋精神,提高学习注意力。将孩子居室的墻壁涂成淡蓝色,或悬挂一些淡蓝色背景的挂图或条幅,将有助于孩子学习。整个屋子涂成绯红色家庭往往时间一长,连大人都会莫名亢奋、烦躁。孩子会通过选择颜色来表达他的情绪。特别在青春期,用色十分鲜明。家长学习一下景观用色知识,可以帮助自己面对青春期孩子的“灰色”变化,从他们逆反的用色习惯中洞察其中的思想,回归生活的原色就有了更积极的意义。
  4 敬:和睦融洽的家庭,可增进孩子的情商与智力。
  成长于和睦融洽的家庭,可增进孩子的情商与智力。相反,夫妻反目,争吵不休,孩子享受不到母爱或父爱,就会让子女感情压抑、倍感孤独,智力亦会受损。最糟糕的是情绪不稳定,孩子容易与他人对抗、叛逆,甚至自暴自弃。当然也不是说单亲家庭就一定让孩子享受不到家的温暖,但需要家长留意,多带孩子到互敬互谅家庭中去感受更多的倾诉对象的意义。有专家发现0到12岁的“前半段”教育,家庭给予更多的是溺爱、迁就、娇惯、满足、让步,12岁到高年级,家长则是唠叨、训斥、打骂、强制、放弃。
  这种“两极分化”是中國家庭教育当下的普遍问题。父母往往认识不到,父母自身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家庭的生活情调是教育最好的深刻教材!
  5 进:从小让孩子和优雅大人打交道“进步会更快。
  惊人的遗传密码,渐渐被人们获知。很多人知道遗传变异之类术语的理解。观察身边家庭,你会发现:那些家长爱好广泛的交际活络热情大方的家庭,那些让孩子从小和成人打交道的家庭,多年后跟踪调研结果是小孩社会交际能力、合作能力一般强于自闭的孤僻的独生且独力抚养长大的家庭,且小孩学习成绩普遍较好,学得轻松,心理学家叫这些快乐孩子是“快乐享受”型。而不爱与成人交往的孩子则普遍较差。让孩子学习社会规则、成人的语言、思维和行动有助于增进儿童智力的发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老话,在城市里要变成,全家一起进步! 关于小孩的成长,作为教师的我,我没有更多时间去辅导他,我也没有去时时守着他,唯一能做的是家庭和睦,努力进取,环境优雅整洁,一起爱书读书,最重要的是与孩子一起渡过艰难的灰色时期,积极暗示,心态阳光,朋友欢愉,提供更有利于成长的五个软环境!
  我经常被好心人一半善意一半嗔怪地提醒多守着孩子,我也在悄悄努力,同时享受着这份关切,因为我知道我家的环境,正润泽着一个活泼健康爱书阳光的孩子!
其他文献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品德体现在一个的行为,甚至一生之中,因此,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呢?  首先,要从小学生抓起,從小事做起。  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其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没有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中年级以后才逐步养成道行为习惯,但水平偏低,中学生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人数随
期刊
目前,课改教改在全国全面展开,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说实话,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我,的确有点不适应。我要提高,怎么提高。迎难而上,破旧立新,课改教改齐走,自主探究是基础。关健在于观念的转变。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
期刊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是李政涛教授对于“有效课堂”的理解,他认为,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热闹与否,活跃与否,而应该看学生在课上是不是有体温、有情感、有体验。他认为既没温度也没深度的课是“滑冰课”,有效的课堂应该带着学生经历扎根、刨坑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语感或数感”和“课感”。李教授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全新的体验和愉悦的提升。  李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用理性的分析方法为我们阐述了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腾飞,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软实力的作用,而档案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性记忆。在我国,县级以上都设立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关和档案从业人员,可在基层镇村大量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档案却在灭失着,而且这些鲜活的记忆价值并不逊色。为此笔者草就此文论述如何收集管理基层档案,收集哪些档案,这些档案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档案;收集;作用;培训  档案对镇村来说,大都是一个模糊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外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强烈呼声,人民币升值速度在不断加快。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胀,平衡贸易顺差,但同时会对出口企业和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所以只有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和对我国经济生活各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才能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化解风险,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期刊
“三生”教育指的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三生教育最主要的阵地之一。笔者认为在家庭中开展三生教育,可以极大地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最大程度实现其人生目标。  1 以身作则是前提  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长良好的教育分不开。家长是孩子面前的一面镜子,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作孩子的表率。家长要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要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要言行一致。据调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在指导学生语在阅读过程中,应注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不宜在要求上整齐划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其间应起着桥梁的作用。教师的要务是找准文本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与文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与城镇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劳动力也不断过剩,使得一批批劳务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进城务工,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只好把孩子留在家乡。这些留在家乡的孩子,有的靠爷爷奶奶照顾,有的靠亲戚朋友看管。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孩子心里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缺陷。怎样使这些孩子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恢复昔日的快乐呢?这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
期刊
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我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的明天,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身边太多的事例令我感动,太多美好的镜头令我难以忘怀。在被不断的感动包围的同时,我也一天天加深着对师德的理解,师德什么?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
期刊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具有工具性、综合性、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人文性是其重要的显著特征。语言文字产生于人类的相互交往实践中,体现人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准确的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了解并理解祖国的文化。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文性,能让学生很好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接受并运用好自己国家的文化。那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特点呢?  首先,要把握学科的性质,认识学科的特点。要做到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