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看到很多老师在谈论“教学与游戏”的话题,我也很感兴趣。教学是教学,游戏是游戏,二者似乎毫不相干。有的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进行游戏,而有的老师从来也不进行游戏。高中老师在课堂上做游戏的很少,但是在小学阶段,教师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却很多。例如,小学数学课可以进行数字游戏,语文课可以有文字游戏,等等。
做游戏不是目的,让学生通过做游戏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才是目的。游戏好不好,不在于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程度,而在于学生通过游戏掌握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当然,学生如果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又非常快乐,就更好了。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识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差,老师单纯地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老师能把教学任务融入游戏,学生就会有极大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投入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其实就是“寓教于乐”。
为什么游戏会产生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呢?
首先,游戏具有互动性。在游戏中,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等。学习中的互动要比单方向听老师讲课效果好得多,学生单方向的听讲,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填空、计算,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就被禁锢了。而互动打破了学生单一方向接收指令,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研究发现,学生互動的次数越多,互动的时间越长,课堂效率就越高。互动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心扉被全面打开,少数在班上被“冷落”的学生也被调动起来,学生上课走神的现象变少了。在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实时监控,以防学生偷懒、闲聊。
课堂上有了良好的互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参与到学习之中,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互动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互动让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大提高,从而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效率。
其次,游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合作性。游戏中,学生被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内成员间只有充分合作才能获胜。学生在游戏中的互相帮忙,实际上就是学习中的互相帮忙。学生年龄相仿,沟通顺畅。不同学生情况不同,同学之间去解决问题更有针对性。为了小组内的集体荣誉,被帮助的同学认真学,帮助别人的同学用心帮,这比老师教的效果好多了。
不可否认的是,中考、高考等考试,都是学生在考场上独立完成的,学生无法通过合作的形式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所以,很多老师提倡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和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确很重要,但是学生学习的合作性也很重要。
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毕竟有限,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学生之间学习的合作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两节课的间隙、在饭后的间隙、在活动课上,学生若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就能解决很多随时随地出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都积攒到课堂上解决,可能会影响老师的授课进度和授课思路。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游戏中培养出来的默契,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下的合作学习。课堂游戏所培养的合作性,会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良好的学习。
课堂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很多学生在课后喜欢玩手机和电脑游戏,重要原因就是通过游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每个人都想成功,学生也不例外。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太过漫长,只有考试的时候,才能体验成功。当然,考得不好的学生,体验到的是失败。通过游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迅速体验到成功。所以,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很多时候,老师会奖励在游戏中获胜的学生。奖励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通过买一点小礼物奖励学生,可以通过加分的形式奖励学生,可以通过发奖状的形式奖励学生,还可以采用“虚拟货币”的形式奖励学生。无论哪一种形式,都需要老师自掏腰包来买单。长时间的奖励,会持续加重老师的经济负担。为了保证奖励的效果,很多老师还会不断加大奖励的力度,这会进一步让老师花费更多的工资。当老师实在觉得难以负担,放弃对学生物质奖励时,学生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学生开始对游戏中的成功体验不怎么感兴趣,当学生对老师给的那点奖励不屑一顾的时候,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就会变得越来越差。
到了高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多数老师都能很好地监管学生的学习纪律,所以高中课堂上的游戏就很少见了。而且游戏本身并不直接对应教学目标,很多情况下,做游戏效果好,但不做游戏可能效率高。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能达到与游戏相同的教学目标,而且效率更高,只是少了点趣味性。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游戏只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不是所有学科的所有课都适合用游戏来教学。例如,有的课节知识很简单,不需要做什么游戏,可以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在一些特殊的课节,老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突破难点,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学本身不是游戏,游戏在教学中的承载力也很有限。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游戏,但不要试图每节课都做游戏。
做游戏不是目的,让学生通过做游戏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才是目的。游戏好不好,不在于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程度,而在于学生通过游戏掌握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当然,学生如果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又非常快乐,就更好了。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识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差,老师单纯地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老师能把教学任务融入游戏,学生就会有极大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投入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其实就是“寓教于乐”。
为什么游戏会产生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呢?
首先,游戏具有互动性。在游戏中,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等。学习中的互动要比单方向听老师讲课效果好得多,学生单方向的听讲,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填空、计算,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就被禁锢了。而互动打破了学生单一方向接收指令,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研究发现,学生互動的次数越多,互动的时间越长,课堂效率就越高。互动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心扉被全面打开,少数在班上被“冷落”的学生也被调动起来,学生上课走神的现象变少了。在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实时监控,以防学生偷懒、闲聊。
课堂上有了良好的互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参与到学习之中,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互动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互动让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大提高,从而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效率。
其次,游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合作性。游戏中,学生被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内成员间只有充分合作才能获胜。学生在游戏中的互相帮忙,实际上就是学习中的互相帮忙。学生年龄相仿,沟通顺畅。不同学生情况不同,同学之间去解决问题更有针对性。为了小组内的集体荣誉,被帮助的同学认真学,帮助别人的同学用心帮,这比老师教的效果好多了。
不可否认的是,中考、高考等考试,都是学生在考场上独立完成的,学生无法通过合作的形式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所以,很多老师提倡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和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确很重要,但是学生学习的合作性也很重要。
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毕竟有限,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学生之间学习的合作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两节课的间隙、在饭后的间隙、在活动课上,学生若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就能解决很多随时随地出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都积攒到课堂上解决,可能会影响老师的授课进度和授课思路。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游戏中培养出来的默契,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下的合作学习。课堂游戏所培养的合作性,会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良好的学习。
课堂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很多学生在课后喜欢玩手机和电脑游戏,重要原因就是通过游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每个人都想成功,学生也不例外。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太过漫长,只有考试的时候,才能体验成功。当然,考得不好的学生,体验到的是失败。通过游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迅速体验到成功。所以,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很多时候,老师会奖励在游戏中获胜的学生。奖励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通过买一点小礼物奖励学生,可以通过加分的形式奖励学生,可以通过发奖状的形式奖励学生,还可以采用“虚拟货币”的形式奖励学生。无论哪一种形式,都需要老师自掏腰包来买单。长时间的奖励,会持续加重老师的经济负担。为了保证奖励的效果,很多老师还会不断加大奖励的力度,这会进一步让老师花费更多的工资。当老师实在觉得难以负担,放弃对学生物质奖励时,学生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学生开始对游戏中的成功体验不怎么感兴趣,当学生对老师给的那点奖励不屑一顾的时候,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就会变得越来越差。
到了高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多数老师都能很好地监管学生的学习纪律,所以高中课堂上的游戏就很少见了。而且游戏本身并不直接对应教学目标,很多情况下,做游戏效果好,但不做游戏可能效率高。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能达到与游戏相同的教学目标,而且效率更高,只是少了点趣味性。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游戏只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不是所有学科的所有课都适合用游戏来教学。例如,有的课节知识很简单,不需要做什么游戏,可以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在一些特殊的课节,老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突破难点,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学本身不是游戏,游戏在教学中的承载力也很有限。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游戏,但不要试图每节课都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