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孕妇咳嗽的关键点不是咳嗽,而是咳嗽的患者是孕妇。目前人人重视优生优育,又对医药知识略知一二,所以孕妇患者咳嗽或感冒以后,孕妇本人或家人既重视又彷徨。首先彷徨该不该用药;其次彷徨用什么药,不知道是中药好还是西药好。本院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孕妇咳嗽30余例,疗效肯定,产婴健康。
【关键词】 咳嗽孕妇辨证治疗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217-011孕妇咳嗽的基本病因病机
孕妇摄入的物质能量需要供应两个生命体,因生理需求大,可能导致气血不足、卫外不力,原本体质较弱的女性更有可能发生咳嗽。孕妇咳嗽为外感所致或外感占主要原因,常见外感证型多为寒湿蕴肺、湿热郁肺、风邪扰肺,所兼正虚多为肺脾气虚。孕妇咳嗽无论是独立存在或是最主要症状,还是感冒的一个症状,病因病机不因此改变。辨证时主要抓住外邪,同时兼顾正虚。
2 辨证治疗
2.1 寒湿蕴肺
常见临床症状:咳嗽,咳白痰,咽痒或不痒,咽干不明显,舌质暗或淡,苔白,脉不数;遇冷风或进食生冷加重。辨证要点是舌质暗或淡、苔白、脉不数。治则是散寒祛湿、益气止咳。参考方:百部15 g、紫菀 20 g、款冬花 20 g、桔梗 10 g、白前 10g、炙甘草 5 g、炒白术 15 g、干姜 10 g、藿香 10 g、苏叶10 g、桑寄生 6 g、炙麻黄 2 g、生姜 5 片、大枣 3枚。这种证型的孕妇咳嗽也可以用止嗽散、藿香正气散加减。
治疗案例举证:闵某,女,33 岁,孕 5 个月;5 月份就诊。咳嗽、咳白痰 1 个月,咽痒,遇冷则加重,稍怕冷,无发热,舌质暗,苔白,脉弦滑。予上述参考方,其中藿香改5 g,进 7 剂后咳嗽减半;再加矮地茶10 g、党参 10 g,续用 7 剂而愈。
2.2 湿热郁肺
常见临床症状:咳嗽,咳脓痰,咽痒或不痒,咽干,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辨证要点是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则是清热祛湿、宣肺止咳。参考方:桔梗10 g、连翘10 g、金银花10 g、生甘草6g、黄芩10 g、金荞麦10 g、鱼腥草(后下)20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南北沙参各10 g、太子参10 g、砂仁(后下)5 g、陈皮6 g。这种证型的孕妇咳嗽也可以用银翘散、桑菊饮加减治疗。
治疗案例举证:李某,28 岁,7 岁就诊断出支气管扩张,并频繁发作支气管哮喘,体质消瘦。此次就诊时孕4个月,反复发作性咳嗽、气喘2个月;主要症状是咳嗽频频,咳黄脓痰,发热,咽干、咽痒、咽痛,气喘,胸闷,舌质红、舌体瘦小,舌苔黄,脉细滑数。近期间断吸用舒利迭。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7.8×109/L。予方:桔梗10 g、金银花 12 g、连翘 10g、生甘草 6 g、黄芩 10 g、金荞麦 10 g、鱼腥草(后下)20 g、紫菀 15 g、款冬花 15 g、南北沙参各 20 g、太子参15 g、生黄芪 15 g、陈皮 6 g、瓜蒌皮 10 g、芦根 20g。建议患者同时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患者拒绝,建议患者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患者仍拒绝,坚持“纯中医”治疗。再三解释后,患者只同意连续应用舒利迭。服完 7 剂后,症状缓解三分之一左右,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已经降到12.4×109/L。续原方思路,继续加减服用28 剂,患者症状基本消除。
2.3 风邪扰肺
这类证型多可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最难治。常见临床症状:咽痒显著,频频咳嗽,干咳为主,遇风、遇冷、遇异味均可加重,舌质暗或红或淡,舌苔薄,脉浮或弦滑。这种证型的患者,对于普通患者,笔者都较少应用地龙、钩藤、僵蚕、全蝎、蜈蚣等熄风药物,对孕妇就更少用,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以熄风。治则是益气祛风、宣肺止咳。参考方:甜杏仁10 g、炙甘草 6 g、炒白术 15 g、党参 15 g、生黄芪20 g、陈皮 6 g、藿香 10 g、百部 15 g、紫菀 15g、款冬花 15 g、桔梗 10 g、矮地茶 12 g、苏叶 6 g、荆芥10 g、干姜 10 g、生姜 6 g、大枣 3枚。也可以应用止嗽散、三拗汤加减。治疗案例举证:宋某,28 岁,孕 7 个月,咳嗽 4个月,加重1 周。主要症状:咽痒异常、频咳不间断,干咳无痰,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微数。予上述参考方,加炙麻黄 3 g、桑寄生 10 g,服用 3 剂后咳嗽大减,继续加减服用 14 剂,咳嗽基本消除。
3 讨论
临证时,一些安全有效的简便治法也可以首先应用,如用单味的胎咳草止咳,多饮开水、多休息等,能简单治好,就不需要复杂治疗了。妊娠期感冒症状轻微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多喝水,多休息即可,但如果是伴有发热,或症状明显则应及时就医。因考虑到妊娠期这个特殊的生理状况,故选用组成药效比较温和的桑菊饮。桑菊饮出自于《温病条辨》是解表剂的常用方,主治风温初起。风温袭肺,肺失清肃,所以气逆而咳。方中桑叶善于清透上焦肺热而为君,臣以菊花、桔梗、杏仁解肌肃肺,佐以芦根、连翘、薄荷,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合,共奏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之功。临床运用上,因考虑到杏仁有小毒,便去之换以枇杷叶。枇杷叶背部有绒毛,直接加入可致咽部不适,加重咳嗽,故临证使用时,应先去除绒毛再加入汤药。
总体看,孕妇咳嗽多源于外感,如果有细菌感染,最好应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这两类抗生素是相对安全的。细菌感染比较轻,或者是非细菌感染性的,应用中医辨证,服用中药复方亦可获得肯定疗效。具体处方时,没有必须,不宜使用活血破瘀类、大毒大热类、活血化瘀类、滑利攻下类、芳香走窜类药物,这些药物有可能引起胎儿发育畸形,或宫腔出血及流产。另外,也要尽量不使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如法夏、蜈蚣、苦杏仁、南星等小毒药物,有利于规避纠纷;尽量不要应用有可能影响平滑肌运动的药物,如麻黄、枳壳等;尽量不要用药势下行的药物,如茯苓、泽泻、枳实、大黄等,也有致流产的可能。但这类药物的禁忌是相对的,如果病情、证情确实需要,也可以酌情、少量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春燕.桑菊饮加减治疗妊娠期感冒 26 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7):173
[2] 李泽庚.咳嗽诊治体会[J]. 江苏中医药. 2008(07)
【关键词】 咳嗽孕妇辨证治疗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217-011孕妇咳嗽的基本病因病机
孕妇摄入的物质能量需要供应两个生命体,因生理需求大,可能导致气血不足、卫外不力,原本体质较弱的女性更有可能发生咳嗽。孕妇咳嗽为外感所致或外感占主要原因,常见外感证型多为寒湿蕴肺、湿热郁肺、风邪扰肺,所兼正虚多为肺脾气虚。孕妇咳嗽无论是独立存在或是最主要症状,还是感冒的一个症状,病因病机不因此改变。辨证时主要抓住外邪,同时兼顾正虚。
2 辨证治疗
2.1 寒湿蕴肺
常见临床症状:咳嗽,咳白痰,咽痒或不痒,咽干不明显,舌质暗或淡,苔白,脉不数;遇冷风或进食生冷加重。辨证要点是舌质暗或淡、苔白、脉不数。治则是散寒祛湿、益气止咳。参考方:百部15 g、紫菀 20 g、款冬花 20 g、桔梗 10 g、白前 10g、炙甘草 5 g、炒白术 15 g、干姜 10 g、藿香 10 g、苏叶10 g、桑寄生 6 g、炙麻黄 2 g、生姜 5 片、大枣 3枚。这种证型的孕妇咳嗽也可以用止嗽散、藿香正气散加减。
治疗案例举证:闵某,女,33 岁,孕 5 个月;5 月份就诊。咳嗽、咳白痰 1 个月,咽痒,遇冷则加重,稍怕冷,无发热,舌质暗,苔白,脉弦滑。予上述参考方,其中藿香改5 g,进 7 剂后咳嗽减半;再加矮地茶10 g、党参 10 g,续用 7 剂而愈。
2.2 湿热郁肺
常见临床症状:咳嗽,咳脓痰,咽痒或不痒,咽干,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辨证要点是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则是清热祛湿、宣肺止咳。参考方:桔梗10 g、连翘10 g、金银花10 g、生甘草6g、黄芩10 g、金荞麦10 g、鱼腥草(后下)20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南北沙参各10 g、太子参10 g、砂仁(后下)5 g、陈皮6 g。这种证型的孕妇咳嗽也可以用银翘散、桑菊饮加减治疗。
治疗案例举证:李某,28 岁,7 岁就诊断出支气管扩张,并频繁发作支气管哮喘,体质消瘦。此次就诊时孕4个月,反复发作性咳嗽、气喘2个月;主要症状是咳嗽频频,咳黄脓痰,发热,咽干、咽痒、咽痛,气喘,胸闷,舌质红、舌体瘦小,舌苔黄,脉细滑数。近期间断吸用舒利迭。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7.8×109/L。予方:桔梗10 g、金银花 12 g、连翘 10g、生甘草 6 g、黄芩 10 g、金荞麦 10 g、鱼腥草(后下)20 g、紫菀 15 g、款冬花 15 g、南北沙参各 20 g、太子参15 g、生黄芪 15 g、陈皮 6 g、瓜蒌皮 10 g、芦根 20g。建议患者同时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患者拒绝,建议患者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患者仍拒绝,坚持“纯中医”治疗。再三解释后,患者只同意连续应用舒利迭。服完 7 剂后,症状缓解三分之一左右,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已经降到12.4×109/L。续原方思路,继续加减服用28 剂,患者症状基本消除。
2.3 风邪扰肺
这类证型多可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最难治。常见临床症状:咽痒显著,频频咳嗽,干咳为主,遇风、遇冷、遇异味均可加重,舌质暗或红或淡,舌苔薄,脉浮或弦滑。这种证型的患者,对于普通患者,笔者都较少应用地龙、钩藤、僵蚕、全蝎、蜈蚣等熄风药物,对孕妇就更少用,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以熄风。治则是益气祛风、宣肺止咳。参考方:甜杏仁10 g、炙甘草 6 g、炒白术 15 g、党参 15 g、生黄芪20 g、陈皮 6 g、藿香 10 g、百部 15 g、紫菀 15g、款冬花 15 g、桔梗 10 g、矮地茶 12 g、苏叶 6 g、荆芥10 g、干姜 10 g、生姜 6 g、大枣 3枚。也可以应用止嗽散、三拗汤加减。治疗案例举证:宋某,28 岁,孕 7 个月,咳嗽 4个月,加重1 周。主要症状:咽痒异常、频咳不间断,干咳无痰,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微数。予上述参考方,加炙麻黄 3 g、桑寄生 10 g,服用 3 剂后咳嗽大减,继续加减服用 14 剂,咳嗽基本消除。
3 讨论
临证时,一些安全有效的简便治法也可以首先应用,如用单味的胎咳草止咳,多饮开水、多休息等,能简单治好,就不需要复杂治疗了。妊娠期感冒症状轻微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多喝水,多休息即可,但如果是伴有发热,或症状明显则应及时就医。因考虑到妊娠期这个特殊的生理状况,故选用组成药效比较温和的桑菊饮。桑菊饮出自于《温病条辨》是解表剂的常用方,主治风温初起。风温袭肺,肺失清肃,所以气逆而咳。方中桑叶善于清透上焦肺热而为君,臣以菊花、桔梗、杏仁解肌肃肺,佐以芦根、连翘、薄荷,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合,共奏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之功。临床运用上,因考虑到杏仁有小毒,便去之换以枇杷叶。枇杷叶背部有绒毛,直接加入可致咽部不适,加重咳嗽,故临证使用时,应先去除绒毛再加入汤药。
总体看,孕妇咳嗽多源于外感,如果有细菌感染,最好应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这两类抗生素是相对安全的。细菌感染比较轻,或者是非细菌感染性的,应用中医辨证,服用中药复方亦可获得肯定疗效。具体处方时,没有必须,不宜使用活血破瘀类、大毒大热类、活血化瘀类、滑利攻下类、芳香走窜类药物,这些药物有可能引起胎儿发育畸形,或宫腔出血及流产。另外,也要尽量不使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如法夏、蜈蚣、苦杏仁、南星等小毒药物,有利于规避纠纷;尽量不要应用有可能影响平滑肌运动的药物,如麻黄、枳壳等;尽量不要用药势下行的药物,如茯苓、泽泻、枳实、大黄等,也有致流产的可能。但这类药物的禁忌是相对的,如果病情、证情确实需要,也可以酌情、少量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春燕.桑菊饮加减治疗妊娠期感冒 26 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7):173
[2] 李泽庚.咳嗽诊治体会[J]. 江苏中医药.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