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VSG策略的MMC阻抗建模及并网稳定性分析

来源 :电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7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分布式能源并网的增多,局部电网逐渐呈现出弱电网特性.虚拟同步发电机VSG(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控制由于可以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能够为弱电网提供惯性和阻尼支撑.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对采用VSG控制策略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进行阻抗建模.所得到的阻抗模型在低频段主要呈容性,在高频段主要呈感性,在复杂电力系统中,可能会与电网阻抗存在谐振点.分析了VSG主要控制参数对MMC阻抗的影响,发现有功-频率下垂系数、阻尼系数和虚拟转动惯量主要影响50 Hz附近的阻抗.根据阻抗稳定性判据对MMC并网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发现并网系统在中高频段有振荡的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养殖、绿色养殖、无抗养殖、健康饮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寻找替代化学合成药或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已成为当务之急.中药在抗肿瘤、抗病毒、抗感染、抗氧化、改善畜禽肉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中兽药在畜禽疫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无残留性,日益受到畜禽养殖业的青睐,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需求量也呈倍增现象.本文就中药的发酵现状、发酵方法、发酵特点等若干方面作一综述,来探讨中药发酵在畜禽养殖业中的重要意义.
为调查河南省禽流感免疫抗体和病毒感染情况,按照《河南省2019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采用HI和荧光RT-PCR方法,在全省开展禽流感专项监测,检测禽流感免疫抗体和病毒核酸.河南省禽流感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91.5%,禽流感H5亚型真实抗体合格率为92.7%(95%CI:91.7%~93.7%),H7N9亚型真实抗体合格率为93.0%(95%CI:92.0%~94.0%).不同地区的禽流感H5亚型和H7N9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7.5%~94.8%和79.9%~99.1%(P<0.0
秦皮素是一种天然的简单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传统中药秦皮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如抗癌、抗炎、抗菌、防治骨质疏松及神经保护等.本文对秦皮素的生物活性及药物作用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秦皮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为明确添加植物油助剂Aero-mate 320对植保无人机施药体系的影响,评价其作为航空喷雾助剂的可行性,通过在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药液中添加0.3%、0.6%和1.0%的Aero-mate 320,测定并评估其对药液体系理化性质、抗蒸发性以及雾滴在水稻田沉积分布和沉积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Aero-mate 320的适量添加可以改善药液的理化性质,提高喷雾的均匀性,减少蒸发,增加雾滴在水稻冠层的覆盖及沉积,并能显著增加农药沉积利用率.其中,添加0.6%Aero
为明确李树上新纪录害虫北亚脉扁蜂Neurotoma sibirica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记述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北亚脉扁蜂在吉林省吉林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5~15 cm深的土层中做土室越冬.每年4月中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土,5月中旬为成虫盛期,成虫产卵从5月上旬持续到5月下旬,单雌产卵量为13~43粒,卵期5~9 d.6月上旬为北亚脉扁蜂幼虫为害盛期,幼虫为6龄或7龄,幼虫期14~21 d,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入土越冬.北亚脉扁
为进一步明确黄芪根瘤象甲Sitona simillimus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于2016—2019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对黄芪根瘤象甲的越冬规律、田间数量动态变化、生活习性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进行调查,测定土壤湿度和寄主植物对成虫存活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象甲以成虫在靠近植物根际处的土层内越冬,越冬适宜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10%.在甘肃省定西市黄芪根瘤象甲1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产卵高峰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虫发生高峰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8月初,化蛹高峰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8月
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可引发葡萄溃疡病.效应子是病原菌分泌的可改变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蛋白分子,能促进病原菌侵染.目前,关于可可毛色二孢菌效应子与寄主葡萄的靶标筛选研究鲜有报道.Yan et al.(2018)证实可可毛色二孢菌效应子LtCre1是其致病的重要调控因子,并从葡萄cDNA文库中筛选获得25个候选片段可与该效应子发生互作.本研究拟对葡萄cDNA部分候选片段与效应子LtCre1进行互作验证,以期为解析可可毛色二孢菌与葡萄的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新能源发电引起的新型稳定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业界对电力系统稳定问题分类的重新关注.然而,由于目前未能基于系统的基本运行机制与目标建立起系统统一的稳定问题分类,对系统面临的各种失稳现象难以进行合理分类.同时,新能源发电作为主力电源,将自然承担着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责任,对新能源发电具备构网能力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针对上述需求,基本思路是回归到系统运行机制,从电压的幅值与频率稳定是系统运行一般化目标的本质认识上讨论系统基本稳定问题以及运行对设备的需求.为此,首先阐述了电力系统基本运行机制与目标,并以此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在运行中的强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电流内环的一阶自抗扰控制1st-LADRC(first-orde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策略.首先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的频域模型并细化了耦合量,考虑实际误差,给出了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式.然后,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一个适用于电流内环的1st-LADRC,并基于频域分析法理论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数字仿真平台,进行了不同工况的仿真验证,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可行
针对传统准Z源逆变器QZSI(quasi-Z-source inverter)升压能力和功率协调控制能力的不足,提出将储能电池与开关电感型准Z源逆变器相结合,构成储能型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ES-SLQZSI(energy-storage switched-inductor QZSI),提高了系统升压倍数和功率协调能力.针对ES-SLQZSI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finite control set-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结构的功率控制策略,在单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