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班级学生群体为主体、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课堂为活动空间、以课时为活动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笔者联想到曾经阅读的两本书——维克多·李·伯克的《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和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他们分别从文明冲突的视角去解析古代欧洲的历史和冷战后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创造性地用“文明共生论”回应西方的“文明冲突论”,为我们织造了人类文明交往的另一种模式。文明的冲突固然是推动历史发展演进的一种方式,但文明的交融共生则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由此,本课初步融合了《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13课的第二子目与第15课的第一子目,以青花瓷的传播为载体,解析世界近代化初期处于转型中的中国与世界互动交流,共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从中得出文明交往的范式和意义,即“交融共生”。这也就成了本课的主题。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要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生成长。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能否从中有所收获,是衡量一節课好坏的关键要素之一。本课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层层深入,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提升课堂参与度,学生不再是课堂中的聆听者。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过海淘代购的经历吗?法国历史上有一位热衷海淘的国王,即“太阳王”路易十四。17世纪的一天,一份来自于中国的货物经过千山万水的险阻终于到达凡尔赛宫。路易十四看到货物的价格账单,心疼得不禁潸然泪下,但还是颤抖着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让他含泪剁手的商品是中国的青花瓷。他特别热爱收藏青花瓷,并在凡尔赛宫里建造了一座青花瓷宫。那青花瓷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欧洲,并且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探索明代青花瓷的时空之旅。
[设计意图]导入设计具有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利用路易十四海淘代购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时空转换,切入本课主题。
一、行之难:道阻且长
通过时间轴和地图(略)的方式呈现明代青花瓷在本土和全球的传播历程。
问题1:青花瓷在15和16世纪分别形成出口高潮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它在运输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分别得益于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青花瓷在运输过程中会碰到破碎、发生海难、遭遇海盗劫掠、运输时间长等困难。
教师:同学们所列举的困难在青花瓷的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呢?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芬雷在《青花瓷的故事》一书中记载:“1497年达·伽马自葡萄牙出发前往印度,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交代他务必带回两样西方最渴求的东西:一是香料,二是瓷器。两年后,达伽马全船折损过半,带回一打中国瓷器。”[2]这说明青花瓷向海外传播历时漫长。
不仅如此,这些商船还会碰到各种天灾与人祸,很多商船因此未能抵达目的地而沉没海底。一起来看下面的材料:
上表中的沉船之地说明青花瓷流传至世界各地,同时也证明青花瓷的时空之旅充满艰险。表中所列的葡萄牙籍商船“万历号”就曾遭遇海盗攻击而沉没。17世纪早期的某一天明朝的“南澳一号”从漳州月港出发,航行到汕头南澳岛附近时触礁沉没。就连规模庞大的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曾遇到沉船事故,如西沙群岛北礁沉船遗址。
[设计意图]通过时空坐标轴与地图构建青花瓷传播的框架,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通过第一个设问让学生回到特定的时空背景去探寻青花瓷的时空之旅;通过第二个设问制造认知冲突,由此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为第二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同时,学生对青花瓷运输过程中面临困难的回答只不过是基于已有的认知所得出的结论,教师后面材料的展示是为了让学生的猜想落到实处,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对学生而言,能够让他们有切身体会的历史解释往往是基于现有知识储备所提供的一般逻辑与历史史实的有机结合。
二、行之因:内外需求
材料1:每当巴达维亚较长时间没有运回中国瓷器时,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就会写信催促。1620年5月6日董事会写信给科恩说:我们已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任何中国瓷器,目前仍很需要,请购买一大批优质的、中等的和平常使用的粗瓷,如水果盘、热饮杯、单层黄油盘等,共计6.35万件。
——摘编自牟晓林《海外需求对明清景德镇瓷器的影响》[4]
问题2:既然青花瓷的运输面临多重挑战,为什么仍有大量青花瓷向外流传?
学生:西方社会对青花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需求。
教师:这种需求与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关联呢?一起来欣赏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乔凡尼·贝尼尼的《群神宴》,画面中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都是中国明代的青花瓷。
问题3:从《群神宴》中可获知哪些历史信息?文艺复兴与青花瓷在欧洲的传播有何关联?
学生:可得知的信息是当时欧洲人珍视中国瓷器,作者在歌颂人们追求现世幸福。青花瓷的传入满足了欧洲人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与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追求现世幸福的理念相契合。
材料2:16世纪的中国完成了白银货币化,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也是最大的白银需求国,直接影响了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全球贸易。……由此青花瓷得以向全球传播。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的展开:以时空为视点》[5]
问题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社会现象促使当时的中国需要大量白银?它为什么能使青花瓷走向世界?
学生:中国在16世纪完成白银货币化,需要大量白银来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中国国内缺乏白银,因此需要通过出口青花瓷等商品换取白银,以满足国内对白银的需求。 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思考,我们可以感知青花瓷的时空之旅是内外需求联合推动的结果。随着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追求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对黄金情有独钟,到16世纪40年代开始转向大规模地追逐白银。当时的国际交换关系,一端联系的是中国商品,另一端联系的是白银。从某种程度来说,青花瓷的传播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明代的中国是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与构建者。
[设计意图]历史现象的解释需要回到具体的历史时空情境。青花瓷作为一件商品,要解析它向外传播的原因可从原料、生产、运输、利润、市场需求等层面进行解释,本课则选取需求这一维度。这种需求从空间来看,分为中国与西方两个角度;从需求本身来看,分为审美需求和实用需求;从需求产生的原因来看,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因此,本部分主要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深挖青花瓷外传的原因,即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与中国的白银货币化所引发的相应的需求。傅斯年先生认为,“史学便是史料学”[6],而直接的一手史料的价值更高。因此,在解释为何西方会对青花瓷产生大量需求的社会背景时,使用了创作于1509年的《群神宴》,如此才能更加客观地展现鲜活的历史。
三、行之义:文化交融
教师:明代,有大量青花瓷外传。据统计,自新航路开辟后的三百年间,约有3亿件瓷器运往欧洲。那么,青花瓷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3:“(东南亚人民)初盛食,以蕉叶为盘,及通中国,乃渐用瓷器。又好市华人瓷,画龙其外者,人死瓷中以葬”。
——(明)张燮《东西洋考》[7]
问题5:青花瓷的传播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使东南亚地区的餐具发生变革,葬俗得以改变。
问题6:表2中瓷器品类的变化反映了什么信息?
学生:从沉船出水的瓷器品类来看,青花瓷是明清景德镇外销陶瓷产品的大宗。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五彩、青花釉里红、釉下蓝彩等,说明中国制瓷技术不断提高。
教师:在对外交往中,不仅中国的制瓷技术得以提升,西方也逐渐掌握了青花瓷生产技艺。如法国纳韦尔陶器场约在1670年生产了一批青花陶瓶。除了生产技艺的提升之外,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青花瓷本身还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教师:图1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收藏的香客瓶,我们从中能看到哪些文明的元素?
左面绘有山石风景,浓浓的中国风;右面绘有西班牙王室的纹章,满满的异域风。瓶身的弧肩饰取自早年印度佛教图样的莲纹。全器白底,可追溯至7世纪中国陶瓷对波斯银器的仿效。所用的青花色料是以波斯与中国两地钴料掺和制作。而制作香客瓶的黏土、工艺都源自中国。
通过鉴赏香客瓶,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随着中外交流,青花瓷的用料、纹饰和器型等都在改变,一个小小的青花瓷承载着多种不同文明的元素。可以说,青花瓷是跨文明交流结出的硕果。
[设计意图]中国与世界形势的变化推动了青花瓷的流传,而明代的青花瓷流传势必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变革。学习历史需要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最佳的历史体验,如此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所以引用了明代文人张燮在《东西洋考》中的叙述和当代水下沉船的考古发现的相关成果,以此展示随着青花瓷的传播,当时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通过欣赏菲利普二世的香客瓶,让学生切身体会青花瓷是不同文明交融的产物。
问题7:我们能从以青花瓷为载体的文明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青花瓷的传播不仅是一场时空之旅,同时也是一场超越时空的文明之旅,文明的交融催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如青花瓷是不同文明交融的产物,而它的传播则改变了世界。
这幅名为“One Mother”的漫画所呈现的是一个母亲孕育着地球,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文明,它告诉我们:“天下生命共源,人类本来同根”。因此,不同文明要相互尊重,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共存、共生。交融、共生,是文明交往的意义,也是文明交往的重要范式。这是我们为解决人类文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所提供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四、教学反思:前路漫漫,尚待求索
哥伦布曾说:“除非你有勇气到达看不到岸边的地方,否则你永远不可能跨越大西洋。”所以,笔者在课堂中不断践行着历史学科的“新大陆”。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紧扣时事,努力实践史学的垂询功用;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以问题链的形式层层递进,启发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但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从导入开始就直击学生的兴趣点,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很高。不过,由于使用了新教材且对书本知识进行重新编排,所以学生在课上对教学内容感到陌生,课堂一开始,学生虽然立刻被故事吸引,但对课堂内容的把握还不足。此外,学生讨论问题的发散性不够,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讨论空间。不过,通过课后与学生的谈话,学生普遍反映能听懂本课的重难点知识,课堂的效度有所保障。有些学生还对课堂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追问推动青花瓷广泛传播的原因除了需求之外还有哪些因素?
英国作家哈代曾说:“呼唤的与被呼唤的永远难以相互应答”。笔者一直在歷史课堂中追问历史的真实,追求史学的垂询功用,追寻化育史学素养的方法。纵然道阻且长,但我不怕前路漫漫,必将继续上下求索,因为我相信历史学科发展中的命中注定。
【注释】
[1]宾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2](美)罗伯特·芬雷:《青花瓷的故事》,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年,第15页。
[3][5]万明:《明代青花瓷的展开:以时空为视点》,《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
[4][8]牟晓林:《海外需求对明清景德镇瓷器的影响》,中国艺术研宄院2014届博士论文,第23、91-93页。
[6]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4页。
[7](明)张燮:《东西洋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8页。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要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生成长。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能否从中有所收获,是衡量一節课好坏的关键要素之一。本课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层层深入,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提升课堂参与度,学生不再是课堂中的聆听者。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过海淘代购的经历吗?法国历史上有一位热衷海淘的国王,即“太阳王”路易十四。17世纪的一天,一份来自于中国的货物经过千山万水的险阻终于到达凡尔赛宫。路易十四看到货物的价格账单,心疼得不禁潸然泪下,但还是颤抖着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让他含泪剁手的商品是中国的青花瓷。他特别热爱收藏青花瓷,并在凡尔赛宫里建造了一座青花瓷宫。那青花瓷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欧洲,并且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探索明代青花瓷的时空之旅。
[设计意图]导入设计具有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利用路易十四海淘代购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时空转换,切入本课主题。
一、行之难:道阻且长
通过时间轴和地图(略)的方式呈现明代青花瓷在本土和全球的传播历程。
问题1:青花瓷在15和16世纪分别形成出口高潮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它在运输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分别得益于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青花瓷在运输过程中会碰到破碎、发生海难、遭遇海盗劫掠、运输时间长等困难。
教师:同学们所列举的困难在青花瓷的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呢?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芬雷在《青花瓷的故事》一书中记载:“1497年达·伽马自葡萄牙出发前往印度,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交代他务必带回两样西方最渴求的东西:一是香料,二是瓷器。两年后,达伽马全船折损过半,带回一打中国瓷器。”[2]这说明青花瓷向海外传播历时漫长。
不仅如此,这些商船还会碰到各种天灾与人祸,很多商船因此未能抵达目的地而沉没海底。一起来看下面的材料:
上表中的沉船之地说明青花瓷流传至世界各地,同时也证明青花瓷的时空之旅充满艰险。表中所列的葡萄牙籍商船“万历号”就曾遭遇海盗攻击而沉没。17世纪早期的某一天明朝的“南澳一号”从漳州月港出发,航行到汕头南澳岛附近时触礁沉没。就连规模庞大的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曾遇到沉船事故,如西沙群岛北礁沉船遗址。
[设计意图]通过时空坐标轴与地图构建青花瓷传播的框架,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通过第一个设问让学生回到特定的时空背景去探寻青花瓷的时空之旅;通过第二个设问制造认知冲突,由此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为第二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同时,学生对青花瓷运输过程中面临困难的回答只不过是基于已有的认知所得出的结论,教师后面材料的展示是为了让学生的猜想落到实处,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对学生而言,能够让他们有切身体会的历史解释往往是基于现有知识储备所提供的一般逻辑与历史史实的有机结合。
二、行之因:内外需求
材料1:每当巴达维亚较长时间没有运回中国瓷器时,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就会写信催促。1620年5月6日董事会写信给科恩说:我们已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任何中国瓷器,目前仍很需要,请购买一大批优质的、中等的和平常使用的粗瓷,如水果盘、热饮杯、单层黄油盘等,共计6.35万件。
——摘编自牟晓林《海外需求对明清景德镇瓷器的影响》[4]
问题2:既然青花瓷的运输面临多重挑战,为什么仍有大量青花瓷向外流传?
学生:西方社会对青花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需求。
教师:这种需求与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关联呢?一起来欣赏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乔凡尼·贝尼尼的《群神宴》,画面中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都是中国明代的青花瓷。
问题3:从《群神宴》中可获知哪些历史信息?文艺复兴与青花瓷在欧洲的传播有何关联?
学生:可得知的信息是当时欧洲人珍视中国瓷器,作者在歌颂人们追求现世幸福。青花瓷的传入满足了欧洲人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与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追求现世幸福的理念相契合。
材料2:16世纪的中国完成了白银货币化,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也是最大的白银需求国,直接影响了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全球贸易。……由此青花瓷得以向全球传播。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的展开:以时空为视点》[5]
问题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社会现象促使当时的中国需要大量白银?它为什么能使青花瓷走向世界?
学生:中国在16世纪完成白银货币化,需要大量白银来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中国国内缺乏白银,因此需要通过出口青花瓷等商品换取白银,以满足国内对白银的需求。 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思考,我们可以感知青花瓷的时空之旅是内外需求联合推动的结果。随着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追求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对黄金情有独钟,到16世纪40年代开始转向大规模地追逐白银。当时的国际交换关系,一端联系的是中国商品,另一端联系的是白银。从某种程度来说,青花瓷的传播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明代的中国是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与构建者。
[设计意图]历史现象的解释需要回到具体的历史时空情境。青花瓷作为一件商品,要解析它向外传播的原因可从原料、生产、运输、利润、市场需求等层面进行解释,本课则选取需求这一维度。这种需求从空间来看,分为中国与西方两个角度;从需求本身来看,分为审美需求和实用需求;从需求产生的原因来看,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因此,本部分主要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深挖青花瓷外传的原因,即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与中国的白银货币化所引发的相应的需求。傅斯年先生认为,“史学便是史料学”[6],而直接的一手史料的价值更高。因此,在解释为何西方会对青花瓷产生大量需求的社会背景时,使用了创作于1509年的《群神宴》,如此才能更加客观地展现鲜活的历史。
三、行之义:文化交融
教师:明代,有大量青花瓷外传。据统计,自新航路开辟后的三百年间,约有3亿件瓷器运往欧洲。那么,青花瓷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3:“(东南亚人民)初盛食,以蕉叶为盘,及通中国,乃渐用瓷器。又好市华人瓷,画龙其外者,人死瓷中以葬”。
——(明)张燮《东西洋考》[7]
问题5:青花瓷的传播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使东南亚地区的餐具发生变革,葬俗得以改变。
问题6:表2中瓷器品类的变化反映了什么信息?
学生:从沉船出水的瓷器品类来看,青花瓷是明清景德镇外销陶瓷产品的大宗。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五彩、青花釉里红、釉下蓝彩等,说明中国制瓷技术不断提高。
教师:在对外交往中,不仅中国的制瓷技术得以提升,西方也逐渐掌握了青花瓷生产技艺。如法国纳韦尔陶器场约在1670年生产了一批青花陶瓶。除了生产技艺的提升之外,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青花瓷本身还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教师:图1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收藏的香客瓶,我们从中能看到哪些文明的元素?
左面绘有山石风景,浓浓的中国风;右面绘有西班牙王室的纹章,满满的异域风。瓶身的弧肩饰取自早年印度佛教图样的莲纹。全器白底,可追溯至7世纪中国陶瓷对波斯银器的仿效。所用的青花色料是以波斯与中国两地钴料掺和制作。而制作香客瓶的黏土、工艺都源自中国。
通过鉴赏香客瓶,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随着中外交流,青花瓷的用料、纹饰和器型等都在改变,一个小小的青花瓷承载着多种不同文明的元素。可以说,青花瓷是跨文明交流结出的硕果。
[设计意图]中国与世界形势的变化推动了青花瓷的流传,而明代的青花瓷流传势必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变革。学习历史需要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最佳的历史体验,如此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所以引用了明代文人张燮在《东西洋考》中的叙述和当代水下沉船的考古发现的相关成果,以此展示随着青花瓷的传播,当时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通过欣赏菲利普二世的香客瓶,让学生切身体会青花瓷是不同文明交融的产物。
问题7:我们能从以青花瓷为载体的文明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青花瓷的传播不仅是一场时空之旅,同时也是一场超越时空的文明之旅,文明的交融催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如青花瓷是不同文明交融的产物,而它的传播则改变了世界。
这幅名为“One Mother”的漫画所呈现的是一个母亲孕育着地球,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文明,它告诉我们:“天下生命共源,人类本来同根”。因此,不同文明要相互尊重,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共存、共生。交融、共生,是文明交往的意义,也是文明交往的重要范式。这是我们为解决人类文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所提供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四、教学反思:前路漫漫,尚待求索
哥伦布曾说:“除非你有勇气到达看不到岸边的地方,否则你永远不可能跨越大西洋。”所以,笔者在课堂中不断践行着历史学科的“新大陆”。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紧扣时事,努力实践史学的垂询功用;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以问题链的形式层层递进,启发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但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从导入开始就直击学生的兴趣点,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很高。不过,由于使用了新教材且对书本知识进行重新编排,所以学生在课上对教学内容感到陌生,课堂一开始,学生虽然立刻被故事吸引,但对课堂内容的把握还不足。此外,学生讨论问题的发散性不够,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讨论空间。不过,通过课后与学生的谈话,学生普遍反映能听懂本课的重难点知识,课堂的效度有所保障。有些学生还对课堂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追问推动青花瓷广泛传播的原因除了需求之外还有哪些因素?
英国作家哈代曾说:“呼唤的与被呼唤的永远难以相互应答”。笔者一直在歷史课堂中追问历史的真实,追求史学的垂询功用,追寻化育史学素养的方法。纵然道阻且长,但我不怕前路漫漫,必将继续上下求索,因为我相信历史学科发展中的命中注定。
【注释】
[1]宾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2](美)罗伯特·芬雷:《青花瓷的故事》,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年,第15页。
[3][5]万明:《明代青花瓷的展开:以时空为视点》,《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
[4][8]牟晓林:《海外需求对明清景德镇瓷器的影响》,中国艺术研宄院2014届博士论文,第23、91-93页。
[6]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4页。
[7](明)张燮:《东西洋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