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个性化作文的指导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强化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指导。
  关键词
  自主写作 个性化指导 素质提高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学生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从随堂听课,教师座谈以及问卷调查中不难发现,有80%的学生不喜欢作文,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存在着抄袭、拼凑的现象,存在严重的格式化倾向。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倡导学生作文的个性化。让学生作文做到个性化,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的内心世界都很丰富,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耐读而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强化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指导呢?
  
  一、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没有人能够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方面——写作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写作质量的高低。有专家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写作教学应以此为准绳,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一旦产生,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的动力源,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能够全身的地投入。
  创造力的大小,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视其为“包袱”,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因为它反映了写作主体想象力、创造力的严重萎靡。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一是要扫除头脑中的“我不会写”的思想障碍,二是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每一处精彩之笔,或者是一个优美的词句,或者是一个独到的见解,或者是一个浪漫的幻想,这每一处无不折射着学生思维的火花。肯定学生的一次成功,往往成功就会接踵而来。
  
  二、注重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古人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写作的良好习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勤于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多动笔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打就腹稿、一气呵成的习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尤其是要注重学习阅读积累的习惯。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良好的写作习惯会大大增加学生的素材储备,学生的写作才能才会挥洒自如,“厚积而薄发”正是此理。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写作话题
  
   写作“话题”如能切合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实际,要谈的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或他们关心的“心里问题”,这样就击中了学生的“要害”,他们就“可说…想说”了。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作者必须有充分的自主权,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最影响作文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就是“命题”问题。话题仅仅是一个写作的范围,有了具体的内容、范围,自会产生相应的题目,因此,实际作文时完全可由学生自己来命题。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具体是这样做的:A,定向(选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B,征题(由学生自由拟题);c,筛选(去掉明显不佳的);D,评优(对筛选出来的几个题目进行讨论评比)。这样把传统指令性的命题变为师生双向交替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一定会打上创造者思想感情的烙印,反映出作者的独有个性。好文章正是因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色彩才显得分外有价值,我们在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鼓励学生抒真情。只要能写出真情实感,文章也就具有独特的鲜明个性,就已成功了大半了。一篇作文,就算把别人的东西堆成一座小山,也远不如说出或写出自己发现的一句话更有价值。在每次提起笔之前,学生都应该明确:作文这种“精神产品”的创造是不可重复的,写作时既不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也不能踩着自己的脚印走,而是要做到次次有心得,篇篇有新意。
  2,打破框框,还学生“自由”。这种“自由”包括“精神的自由”和“笔墨的自由”。所谓“精神的自由”,就是不轻易地为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所谓“笔墨自由”,指写作内容是广泛的,不受限制的,文章形式是开放的,不受约束的。要告诉学生,不要被一些人为的机械化的作文模式牵着鼻子走,而是要全神贯注于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用笔去宣泄你发自内心的情感,用文字去贮藏你不忍忘却的瞬间。
  我们只有将“创新”二字嵌入学生头脑,学生才会在作文中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由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这样一篇篇富有个性、充满真情的佳作才会产生。
  学生的习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感到语言,要变迎合老师、奉命而写为放开手脚自由表达。让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在教学中鼓励并支持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习作兴趣,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使广大学生的作文都能迸发出个性化思维的灿烂火花!
其他文献
这是关工委负责的校外辅导站设的兴趣班.说它是“杂豆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源杂,学生来自我校二年级到六年级不同班级;二是参与动机和水平杂.每周安排半天的学习时间,
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内容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应该让教学贴近生活,以课堂为起点,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创造有利
一、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让画作情趣生动中国水墨画通常以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来划分。它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神韵是由线的韵律感和笔墨的节奏感所决定的。儿童水墨画的情趣,
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根据相关调查,人在快乐的心境下,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对于英语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较为愉悦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快 The ancients said: “n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我们城郊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并不乐观。近年来我对城郊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研究。 In tod
工艺课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课。它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占有三分之一以上课时。工艺课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创造性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工艺制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交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极为重要。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授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学习 习惯 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
在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十几年中,笔者总是自己在讲台上讲得很起劲,而学生的反应却是兴味索然。自从《美术新课程标准》发布以来,通过单位的组织学习到个人的教学实践,对美
摘要 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对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益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强调正确发挥教师的作用。使学生从记忆仓库中调出许多相关表象,激发大量联想,形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强烈追求新知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提高教学效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信息传递外,还有情感交流这一主线。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刺激学生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学生从记忆仓库中调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