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人才,《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作文本质的回归,强调作文训练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挂钩,还学生作文本来的面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把信息技术有效地介入到作文教学中,实现习作训练从抽象回忆到图文声形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转变。
关键词:习作训练;信息技术;激发兴趣;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96-1
一、以“媒”相诱,激发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要求把写作初始阶段的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用多媒体信息来表现作文教材的内容,能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表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如在教学观察作文《春》时,当学生看到那“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泉水丁冬”的美丽胜景时,不禁发出阵阵赞叹声;当看到自己的身影也出现在画面上时,他们会无比地兴奋起来。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口、眼、耳、心、手等全方位运作。由于声、光、景充分唤起了学生内在的情感,形成了强大的内驱力,自然而然地也就实现了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二、以“媒”促导,拓展习作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对习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平时生活中,学生不乏鲜活感人的习作材料,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亲身经历的,只是没有及时记下而轻易地“放”走了。待到要“用”时,印象淡忘了,便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但是,少年儿童记忆的火花是最易被点燃的,这时,如有类似的事情在眼前展现,那么就会激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从而发掘出写作的题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亮点,经常有意识地摄录一些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以及学校开展的各项课内外活动,自制成电视录像节目。作文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音像资料播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起学生对相似活动、相关内容的回忆,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如要求学生通过回忆写一次班队活动,课前,我把自己摄下的学生跳绳比赛的录像进行了“剪辑”,由面到点,由全部到个别,由运动员到观众,使比赛场面层次清晰地显现在屏幕上,学生看着自己熟悉的活动情景,觉得很有意思,他们再次体验活动之乐、感受生活之美。抓住这个契机,我又把平时摄下的许多活动情景资料快速地播放一遍,学生的记忆顿时被激活。此时,他们就再也不会望题生畏,再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笔下流淌出的是那潺潺的清泉,生发出的是朵朵鲜花。
另外,利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也不失为拓展习作思路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当便利的查询途径,在这里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我们所想查阅的一切资料。如在指导学生写《我们家乡的桥》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网查询。从网上可查询到三十多类桥的图片,这些图片不但色彩鲜明、画面逼真,还配有桥的来历、基本特点的介绍。学生阅读后移“他山之石”为自己所用,再结合生活中看到的桥,选择介绍自己喜欢的几座。结果,作文内容多姿多彩、富有新意,避免了千遍一律的通病,真正是“我手写我心”,写出了个性,写出了创意。
三、以“媒”为依托,开辟习作乐园
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内在生命力,希望自己的成绩、智慧展示于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内在生命力的成长,并为这些内在生命力构建最符合其发展的土壤。为此,我们在班级网站上开辟了学习社区,成立了网上“作文园地”,一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网上辅导,另一方面为学生的作文提供发表的园地。
网上“作文园地”包括“智慧乐园”、“我的作文”、“佳作赏析”三大专栏。
“智慧乐园”是学生创作的天地,有智力大冲浪、成语开火车、古诗文接龙等栏目,让学生在玩中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我的作文”发表学生的作文,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好地方。学生只要把自己的习作输入电脑,进入“我的作文”主页,点击“发表新文章”,即可把自己的习作发表在网上,供本校师生、家长,甚至于世界各地的人阅读。如果你想与网上作文的主人交流,只要点击作文下面的“评评文章”栏目就可以发表你的意见,也可以发表你的同题作文与他比一比。同时,电脑会自动对发表的作文进行星级评分,评出每周的写作之星。
“佳作赏析”是作文在线指导的主阵地。教师或家长都可以从“我的作文”栏目中发表的作文里选择佳作粘贴到此栏目,进行在线点评,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写作。
网络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星级评定制、评选“写作之星”、收入“佳作赏析”、自评互评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励着学生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积极的心理因素促使学生乐写,学生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训练;信息技术;激发兴趣;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96-1
一、以“媒”相诱,激发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要求把写作初始阶段的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用多媒体信息来表现作文教材的内容,能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表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如在教学观察作文《春》时,当学生看到那“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泉水丁冬”的美丽胜景时,不禁发出阵阵赞叹声;当看到自己的身影也出现在画面上时,他们会无比地兴奋起来。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口、眼、耳、心、手等全方位运作。由于声、光、景充分唤起了学生内在的情感,形成了强大的内驱力,自然而然地也就实现了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二、以“媒”促导,拓展习作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对习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平时生活中,学生不乏鲜活感人的习作材料,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亲身经历的,只是没有及时记下而轻易地“放”走了。待到要“用”时,印象淡忘了,便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但是,少年儿童记忆的火花是最易被点燃的,这时,如有类似的事情在眼前展现,那么就会激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从而发掘出写作的题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亮点,经常有意识地摄录一些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以及学校开展的各项课内外活动,自制成电视录像节目。作文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音像资料播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起学生对相似活动、相关内容的回忆,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如要求学生通过回忆写一次班队活动,课前,我把自己摄下的学生跳绳比赛的录像进行了“剪辑”,由面到点,由全部到个别,由运动员到观众,使比赛场面层次清晰地显现在屏幕上,学生看着自己熟悉的活动情景,觉得很有意思,他们再次体验活动之乐、感受生活之美。抓住这个契机,我又把平时摄下的许多活动情景资料快速地播放一遍,学生的记忆顿时被激活。此时,他们就再也不会望题生畏,再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笔下流淌出的是那潺潺的清泉,生发出的是朵朵鲜花。
另外,利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也不失为拓展习作思路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当便利的查询途径,在这里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我们所想查阅的一切资料。如在指导学生写《我们家乡的桥》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网查询。从网上可查询到三十多类桥的图片,这些图片不但色彩鲜明、画面逼真,还配有桥的来历、基本特点的介绍。学生阅读后移“他山之石”为自己所用,再结合生活中看到的桥,选择介绍自己喜欢的几座。结果,作文内容多姿多彩、富有新意,避免了千遍一律的通病,真正是“我手写我心”,写出了个性,写出了创意。
三、以“媒”为依托,开辟习作乐园
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内在生命力,希望自己的成绩、智慧展示于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内在生命力的成长,并为这些内在生命力构建最符合其发展的土壤。为此,我们在班级网站上开辟了学习社区,成立了网上“作文园地”,一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网上辅导,另一方面为学生的作文提供发表的园地。
网上“作文园地”包括“智慧乐园”、“我的作文”、“佳作赏析”三大专栏。
“智慧乐园”是学生创作的天地,有智力大冲浪、成语开火车、古诗文接龙等栏目,让学生在玩中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我的作文”发表学生的作文,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好地方。学生只要把自己的习作输入电脑,进入“我的作文”主页,点击“发表新文章”,即可把自己的习作发表在网上,供本校师生、家长,甚至于世界各地的人阅读。如果你想与网上作文的主人交流,只要点击作文下面的“评评文章”栏目就可以发表你的意见,也可以发表你的同题作文与他比一比。同时,电脑会自动对发表的作文进行星级评分,评出每周的写作之星。
“佳作赏析”是作文在线指导的主阵地。教师或家长都可以从“我的作文”栏目中发表的作文里选择佳作粘贴到此栏目,进行在线点评,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写作。
网络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星级评定制、评选“写作之星”、收入“佳作赏析”、自评互评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励着学生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积极的心理因素促使学生乐写,学生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