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姓黄,名雨……”班主任话音未落,“清炖黄鱼汤。”不知哪个调皮鬼喊了一声。众生一阵大笑。这下他该发怒了吧!谁知他竟笑容满面地对我们说:“当你把黄鱼汤喝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是很好的营养品。”又引得一阵哄笑。这老师蛮和气的嘛!从此,他便得一雅号“黄鱼”老师。
没想到就是这位和气的“黄鱼”老师倒制定了一套十分厉害的班规:不准在教室里吃零食,不准在教室里大声喧哗,不准……这些还只是小菜一碟,最让人头痛的便是问问题,每周若干个问题,不能完成的罚抄题目。这简直是要我的命。我上了9年学,问过的问题加起来也不超过个位数。于是,我召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来个“公车上书”,证明这种办法有各种各样的弊端。讲道理,举事例,做比较……能用上的手法都用上了。满希望他是光绪,支持我们改变班规。不料他竟是顽固不化的慈禧,脸一横,声音提高了八度:“班规定了,就是不能改变的。”不过也真难为他把这些材料看完了,因为那些材料足足有十页。
入学第一次考试,一些同学考差了,精神不振,老是在失败的阴影下。黄老师倒笑眯眯地走来道:“考差了有什么大不了,下次考好不就行了。你们考好了,我这次还不好吹牛,我们几个老班主任的班都考差了呢!”说完,他还大手一挥,显得成绩不很重要的样子。吹牛!居然还说自己是老班主任,经验丰富呢!不过,这话也真灵,同学们又生龙活虎起来。
糟了!迟到了。我飞一般地冲进教室。还好,“黄鱼”不在,这下可以免了大难吧,心中好不高兴。
“你今早什么时候到的?”放学时,“黄鱼”准时地站在了我的身后,把我吓了一跳。他知道内情了吧。“6:50”我耷拉着脑袋。“不是吧,是6:5l。”我偷看了他一眼,他在那和气地笑着呢。这下不用受罚了吧,我心中暗喜,连连点头。谁知他脸一沉:“你迟到6分钟,按班规中午提前一小时到校。”哼,刚才分明是“捉贼捉赃”得意的笑。我恨不得把他煮熟了吃掉。
不过,说句公道话,黄雨老师,的确是个负责的好老师。不信,常来我们七班,你会听到这样的歌曲:“黄鱼黄鱼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袁野 插图
[点评]
《我的老师》是学生作文的“当家菜”,从一迈进学校的门槛,读书郎们便开始与一位位教头过招。可教师的形象每每在学生的笔下出现,都是不苟言笑的。本文的小作者却大胆用笔,为我们勾勒出一位严谨却不失幽默的新型教师形象。这种大胆既表现在直呼老师绰号,又表现在调侃式的语言上。文章开头一反传统写人记叙文以对外貌刻画导入的做法,先声夺人,以黄老师的自我介绍开场,给人留下鲜明印象。无论是文中的师生对话,还是结尾对网络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的套用,都巧妙自然,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机智谈谐,也表达了自己对黄老师由衷的敬佩和喜爱。(丁丁)
没想到就是这位和气的“黄鱼”老师倒制定了一套十分厉害的班规:不准在教室里吃零食,不准在教室里大声喧哗,不准……这些还只是小菜一碟,最让人头痛的便是问问题,每周若干个问题,不能完成的罚抄题目。这简直是要我的命。我上了9年学,问过的问题加起来也不超过个位数。于是,我召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来个“公车上书”,证明这种办法有各种各样的弊端。讲道理,举事例,做比较……能用上的手法都用上了。满希望他是光绪,支持我们改变班规。不料他竟是顽固不化的慈禧,脸一横,声音提高了八度:“班规定了,就是不能改变的。”不过也真难为他把这些材料看完了,因为那些材料足足有十页。
入学第一次考试,一些同学考差了,精神不振,老是在失败的阴影下。黄老师倒笑眯眯地走来道:“考差了有什么大不了,下次考好不就行了。你们考好了,我这次还不好吹牛,我们几个老班主任的班都考差了呢!”说完,他还大手一挥,显得成绩不很重要的样子。吹牛!居然还说自己是老班主任,经验丰富呢!不过,这话也真灵,同学们又生龙活虎起来。
糟了!迟到了。我飞一般地冲进教室。还好,“黄鱼”不在,这下可以免了大难吧,心中好不高兴。
“你今早什么时候到的?”放学时,“黄鱼”准时地站在了我的身后,把我吓了一跳。他知道内情了吧。“6:50”我耷拉着脑袋。“不是吧,是6:5l。”我偷看了他一眼,他在那和气地笑着呢。这下不用受罚了吧,我心中暗喜,连连点头。谁知他脸一沉:“你迟到6分钟,按班规中午提前一小时到校。”哼,刚才分明是“捉贼捉赃”得意的笑。我恨不得把他煮熟了吃掉。
不过,说句公道话,黄雨老师,的确是个负责的好老师。不信,常来我们七班,你会听到这样的歌曲:“黄鱼黄鱼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袁野 插图
[点评]
《我的老师》是学生作文的“当家菜”,从一迈进学校的门槛,读书郎们便开始与一位位教头过招。可教师的形象每每在学生的笔下出现,都是不苟言笑的。本文的小作者却大胆用笔,为我们勾勒出一位严谨却不失幽默的新型教师形象。这种大胆既表现在直呼老师绰号,又表现在调侃式的语言上。文章开头一反传统写人记叙文以对外貌刻画导入的做法,先声夺人,以黄老师的自我介绍开场,给人留下鲜明印象。无论是文中的师生对话,还是结尾对网络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的套用,都巧妙自然,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机智谈谐,也表达了自己对黄老师由衷的敬佩和喜爱。(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