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三丝那一“扣”(二)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伯荣他们当时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鸡丝、笋丝和火腿丝这些丝是码放在成菜的外层的。先把它们切成长短粗细都很均匀的“绣针丝”,然后用片刀在砧板上抄起一小片丝来,堆在另一边,在上面拍上少许水,这样沾了水的“丝”们就“听话”多了,你可以轻松地揭起这一整片互相沾在一起的丝来,完全不用担心它们跑了形,然后你可以像贴烧饼一样把它们贴在杯壁上,等到把六份丝均匀排在杯壁上后,中间再用肉丝填紧实,这就成了。
  “入杯”的第一个问题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但“出杯”的第二个问题显然要难得多。
  当杯子被塞满了以后,要想把它们轻松地倒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杯子口比碗的口要小,这样它的底部空气更少,它会“吸牢”这些丝。换句话说,要想让这些“丝”们顺利地“扣”出来,得让杯子的底部“漏点气”。
  
  那就得预先在杯子的底部钻个孔。
  钻了孔的杯子很快做出来了,这一下扣出来的确容易多了,但毕竟还是有一些丝会比较“留恋”杯壁,这些“不听话”的丝出杯时会排乱了,就像风吹乱了的头发丝一样。这当然还是不能过关的。
  再想办法!
  新对策很快又出炉了。他们是先试着用油来刷一下杯子的内壁,但上笼一蒸,这点油就不管用了,这一招不灵。
  再想办法!……
  这个具体的研发过程一定费了李伯荣不少脑筋,因为直到80多岁的今天,他都记得那会儿他连做梦都想的是如何解决这一操作难题。但老一代的上海技术工人们大多都具备这样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这是他们在单位里的“价值”,那个年代的一句经典诗句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最终,他们是这样做的:先在开了个小洞的杯子底部垫上一块香菇(这是用碗扣的时候就有的),然后将“三丝”整齐地排到杯壁上,用肉丝塞紧。上笼蒸好后,将杯子口朝下反过来扣放在汤盆中间,然后用一根筷子从杯子底部的那个小洞里伸进去,挤压一下那块垫在杯子底的香菇,这样杯底就进去一点空气了,但这时候还不能保证“三丝”们是否“留恋”杯壁,这时需要将清汤从杯子底部的那个小孔中倒下去,因为杯中的丝是塞紧了的,所以清汤只能沿着杯壁往下渗,倒完了所有的清汤以后,一手用筷子顶住香菇,另一只手轻轻地提起那只杯子来。因为有了那个小洞,这样“有了出路”的那只筷子就会一直顶着香菇,最终轻松地拿开那只杯子后,扣三丝就会美人出浴般地婷婷玉立在汤盆中了。
  厨房里的秘密有时候看起来很神秘,但这种神秘其实往往就是劳动所创造的那种美,而这种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劳动的美,才是“美食”的那个“美”字所蕴含的真正意义。
  
  后记
  2006年,上海食文化研究会曾组织李伯荣、李兴福、黄才根、任德峰四位国家级烹饪大师共同推出“本帮大师宴”。
  本帮大师宴研发期间,“上海老饭店”在原扣三丝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制出了每人每份的“迷你扣三丝”,从工艺难度上来说,一切都小了一套,难度便增加了一倍。这也到目前为止最为精致的扣三丝版本了。
  不过,“迷你扣三丝”工艺太过复杂,一般客人预订了高档宴席时饭店才会做。以“工巧取胜”这一点可能更符合淮扬菜的审美理念,这与本帮菜“实用前提下的精致”有点不太一样。
  品鉴须知
  1.上好的扣三丝外观应刀工精细且排列整齐,色泽清淡雅致,造型美观清秀,汤汁清澈明亮,略呈牙黄色。
  2.扣三丝的口感应该是火腿丝酥软、鸡肉丝绵滑、笋丝柔嫩、猪肉丝不老不柴。火候或预处理工夫不到者,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偏差。
  3.扣三丝的清汤是视成本售价分成许多等级的,汤汁鲜美、带胶质感和明显的“挂口感”的顶汤最贵;其次是鲜美醇厚,无胶质感或挂口感的上汤,价格适中,市面上常见的扣三丝从成本及售价上考虑,一般只把汤做到这一步;如果是鲜美感都觉得不足或鲜得明显单薄的,恐怕……就不能算是“清汤”了。
其他文献
我曾经离开东北十余年。在那些看不见家乡月亮的日子里,烹制家乡美味成了我思乡的寄托。把家人寄来的榛蘑配上小鸡,就是东北味道了。把红烧肉炖上老家的粉条,冬夜里的空气也
18岁遇到男友猛追,我基本上只有一个条件:一生不进厨房——这多半源于害怕厨房里走出的都是“黄脸婆”。何况,尽管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几十年没法区分圆圆的葱和扁扁的蒜苗。所以,我一直以为,此生是没法懂厨艺的。朋友们也羡慕我,一个女人,可以活得像是不食人间烟火。  直到女儿们考上了大学,还是觉得出门在外,自立的前提是自理。生活自理当然还是要有点厨艺。于是,一个啥都不会做的妈妈却强迫她们学习厨艺,这本身就
长吻(鱼危)肉味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丰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天然水域长吻(鱼危)产量急剧减少.因此,如何保护天然水域长吻(鱼危)资源,已是人们该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
我喜欢做菜,下厨是我的爱好。这样说似乎有点像证婚词一样假,可是是真的,我就是爱做菜。幸运的是,我老公也爱做菜。所以,结婚多年,并没有出现“反正你爱做菜,所以以后都是你的事情啦”这样一边倒的局面。一直以来,我们要么一起进厨房,要么有几天谁有空谁做,隔几天换个人做。这样经过多年,我们的口味也越走越近,对方做的菜永远都能赞不绝口。  我觉得像我这样的状态,是不适合来写厨房快乐秘籍的。只是我知道,太多人下
为便于菜农学习和掌握应用,作者从实践出发,探索出了温室菜豆规范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育苗、基肥施用、定植、田间管理到采收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规范化,使菜农“傻瓜式
目的探讨经踝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距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踝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28例距骨骨折患者资料,男26例,女2例,年龄24~61岁,平均38.6岁;闭合性损伤25例,开放性损伤3例,均为新鲜损伤;交通伤16例,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2例,扭伤2例。28例患者中,距骨颈骨折17例,按照Hawkins-Canale距骨颈骨折分型,Ⅰ型1例,Ⅱ型12例,Ⅲ型4
介绍了野葫芦与茶叶相互套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主要包括建园条件、种植模式、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This paper introduces
我国清代戏剧家李渔有部名著《闲情偶寄》,其中有一些关于美食的论述,他认为蔬菜是最上等的美食:“吾为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后人研究者发现李渔的观念非常前卫,他可以说是最早期的环保主义者。他“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俭,一以复古”;对于肉食,“望天下人之人,多食不如少食”等议论证明他不仅环保意识领先,而且在人道主义、营养学上都有不凡的见识。  三四百年过去,李渔老先生推崇的吃
利用B.subtilis木聚糖酶对小麦麸皮中阿魏酰低聚糖(FOs)的制备进行研究,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制备条件:反应温度42℃,pH 5.2,反应时间35 h,酶量4.8 g/L,底物浓度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