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提倡的对话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人才观、学生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转变,是用反思和质疑的眼光、心态来与语文教学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学术精神,这种精神意味着关怀、责任感,也意味着发展。
一、打破师道尊严传统。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对教师始终怀有依从、敬畏的心理,对于教师任何判断,潜意识里首先想到的就是“本应如此”,很少有自己的求异思维。教师也就受这种优势地位的“熏陶”,不愿放下架子,很难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只能是一种理想世界里的“桃花源”。
1、明确对话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具备内隐的平等精神。教师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会使平等对话成为可能。内心的尊重是一种真正的尊重,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应付,能博得学生的信赖,更能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其次,教师要传达外显的平等讯号。例如,教师可以更多地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师生的距离。
2、丰富对话的形式。当前的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的交往对话还仅仅局限于问答式的谈话,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丰富对话的形式。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开师生座谈会、组织开展师生辩论赛、开记者招待会等,扩大师生对话的范围,开放师生对话的空间。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落实生生交流对话
语文教师在教会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社交技能。专家认为,培养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交往技能分为三类:组成小组的技能、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和交流思想的技能。这些技能,都必须在小组合作学习较为成熟稳定的情况下方可提高,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相对照,我们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
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组建稳定的学习小组,小组内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语文课上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讨论,而且讨论不能流于形式,结束后要有总结、交流、评比的过程,并开展小组间的竞争。其次是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组成研究小组,围绕某一课题展开有一定深度的交往对话。三是开设多样性的活动课程,如知识竞赛、辩论赛、广告表演、课本剧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团队精神,学会与人交流。形式多样的生生互动,會使学生在小组成员面前,设法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语言、思维、社交意识与社交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三、注重心灵交流共融,实施读者文本对话
语言首先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情感思想赖以生存在的依据,其次才是一种语言运用技能。人一旦离开了语言,精神就没有了存在的居所,人就失去了精神自我。反过来,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和把握,应该是一种心灵的进入,是一种精神的启动。只有这样,才能领会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语言的交际运用。实施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引领学生理解作者的原意。阅读不是对抽象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的记忆,而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尊重作者的立场观点,进入作者世界,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并从中感受到语言的趣味,尽可能地理解对方的原意。
2、引导学生“沉入语言”。现代接受理论认为,一部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课文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可以容纳不同的见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沉入语言”,从学生自己的经验出发,引申开去,从而在人与文之间建立和谐的对话关系,交流沟通各种思想、情感和知识文化,使之达到具有创造性的阅读境界。
3、引发学生融入自己的体会。学生与课文的对话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必须在反复地咀嚼、品味中,真正琢磨出滋味来,以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这样,通过积累、感悟、熏陶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力。例如教学《说勤奋》一课,可以少讲形式上的内容,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把自己和其他同学做比较,比较彼此间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加深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理解与认识。
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本身也要有较高的阅读素养,能不断地变换角度来解读作品。但这却又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戴望舒先生曾这样感叹:“我和世界之间是墙,墙与我之间是灯,灯与我之间是书,书与我之间——是隔膜。”由此可见,要真正实现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交流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方式,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境界。在文、师、生的对话中,彼此相互融合、相互理解,丰富语言的感受和表达,提升人生的境界,才能实现各自的主体性价值。
一、打破师道尊严传统。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对教师始终怀有依从、敬畏的心理,对于教师任何判断,潜意识里首先想到的就是“本应如此”,很少有自己的求异思维。教师也就受这种优势地位的“熏陶”,不愿放下架子,很难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只能是一种理想世界里的“桃花源”。
1、明确对话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具备内隐的平等精神。教师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会使平等对话成为可能。内心的尊重是一种真正的尊重,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应付,能博得学生的信赖,更能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其次,教师要传达外显的平等讯号。例如,教师可以更多地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师生的距离。
2、丰富对话的形式。当前的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的交往对话还仅仅局限于问答式的谈话,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丰富对话的形式。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开师生座谈会、组织开展师生辩论赛、开记者招待会等,扩大师生对话的范围,开放师生对话的空间。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落实生生交流对话
语文教师在教会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社交技能。专家认为,培养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交往技能分为三类:组成小组的技能、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和交流思想的技能。这些技能,都必须在小组合作学习较为成熟稳定的情况下方可提高,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相对照,我们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
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组建稳定的学习小组,小组内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语文课上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讨论,而且讨论不能流于形式,结束后要有总结、交流、评比的过程,并开展小组间的竞争。其次是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组成研究小组,围绕某一课题展开有一定深度的交往对话。三是开设多样性的活动课程,如知识竞赛、辩论赛、广告表演、课本剧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团队精神,学会与人交流。形式多样的生生互动,會使学生在小组成员面前,设法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语言、思维、社交意识与社交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三、注重心灵交流共融,实施读者文本对话
语言首先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情感思想赖以生存在的依据,其次才是一种语言运用技能。人一旦离开了语言,精神就没有了存在的居所,人就失去了精神自我。反过来,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和把握,应该是一种心灵的进入,是一种精神的启动。只有这样,才能领会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语言的交际运用。实施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引领学生理解作者的原意。阅读不是对抽象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的记忆,而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尊重作者的立场观点,进入作者世界,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并从中感受到语言的趣味,尽可能地理解对方的原意。
2、引导学生“沉入语言”。现代接受理论认为,一部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课文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可以容纳不同的见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沉入语言”,从学生自己的经验出发,引申开去,从而在人与文之间建立和谐的对话关系,交流沟通各种思想、情感和知识文化,使之达到具有创造性的阅读境界。
3、引发学生融入自己的体会。学生与课文的对话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必须在反复地咀嚼、品味中,真正琢磨出滋味来,以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这样,通过积累、感悟、熏陶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力。例如教学《说勤奋》一课,可以少讲形式上的内容,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把自己和其他同学做比较,比较彼此间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加深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理解与认识。
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本身也要有较高的阅读素养,能不断地变换角度来解读作品。但这却又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戴望舒先生曾这样感叹:“我和世界之间是墙,墙与我之间是灯,灯与我之间是书,书与我之间——是隔膜。”由此可见,要真正实现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交流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方式,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境界。在文、师、生的对话中,彼此相互融合、相互理解,丰富语言的感受和表达,提升人生的境界,才能实现各自的主体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