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本科学生的主体,本文分析了他们的思想特点和感恩意识欠佳的现状,提出针对性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
“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国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给他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条件、通畅的信息渠道、广泛的知识视野、敏锐的观察力。然而在这过程中他们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潮及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随之出现了盲目跟风、贪图虚荣、任意地挥霍浪费的情况。究其根源,在于内心感恩意识的缺乏、感恩行动的缺失。如何正确、客观的认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生活现状,如何结合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工作,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生工作战线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客观认识 “90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行动状况
1.个性鲜明,表现欲强,但团队合作意识薄弱
“90后”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期,社会环境的复杂、西方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年的剧烈冲击造成部分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90后”大学生面临中国实施大众教育以来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着较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个性色彩,他们变得更务实、更理性。同时,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的“90后”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换位思考,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2.具有较强民主意识,但责任与义务意识欠佳
“90后”大学生强调个性,带着鲜明的个性特征积极参加到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于是要求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民主意识。通过网络等渠道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关乎自身权利的信息,能够积极地维护自身权利。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会想方设法的进行维权。在利益面前,“90后”大学生过分强调民主、强调权利,却忽视了应该履行的义务,缺乏对全局的认识和考虑,责任感不强,这是造成“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欠缺的一个主要原因。
3.具有很高的自主性,但依赖心理很强,抗挫折能力差
“90后”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生活首要面对的就是集体生活的适应。面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普遍具有很高的自主性,但是自小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受挫经历的“90后”大学生需要独立、自理、自立的适应过程,部分学生在存在依赖性,面对挫折困难依然存有寄希望于父母、依赖父母的心理,抗挫折[]能力差。当自身的挫折困难无法自己解决时,感恩行动就搁浅了。
二、重视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1)主动的感恩意识。在学生工作中,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教师(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捕捉、感受生活中处处渗透的恩惠,启发、帮助学生发掘这些或大或小的恩惠的价值所在,让学生时刻对身边的人、事和物心存感激。要重点培植学生的报恩情感。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应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甚至后者更为重要,如一句道谢的话语,足以给施恩者带来特别的欣慰和快乐。
(2)正确的感恩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错误的感恩之举也是屡见不鲜。如因为哥们儿义气,接受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的邀请,“帮忙”打架;碍于情面,帮助同学考试作弊,甚至充当枪手替人考试,等等。知恩图报既可以在力所能及和必要的时候“报”施恩者,也可以转而由人及人,报答和帮助他人和社会公众。这对于施恩者而言,无疑是更大的报答。
(3)正常的施恩心态。施恩不图报是感恩教育的深化和外延。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忘记感谢是人的天性,我们不能指望别人感恩而去行善。”施恩的前提是“主动”,不图报,否则,施恩者就不会心情愉快地去帮助别人了。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接受过较系统的道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道德自律,若他们识恩、知恩和报恩,那么,他们会自觉、主动施恩予他人、社会。当“施恩不图报”形成风气时,人的良知将会得以彰显,境界将会得以升华,生命将会得以完善,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和谐。
2.融感恩教育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感恩教育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来进行,使感恩教育“生活化”。辅导员作为基层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其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而要充分发挥其表率示范作用,深怀感恩心、仁爱心,自身充满人文情怀。辅导员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从细节入手,用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唤起学生的感恩情结,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体验感恩、把握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具有缄默特征的东西交融在一起,最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感恩教育。
3.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之感恩体系
高校应将“感恩道德”等优良传统道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抵制不良的影响,做到自律自爱。高校应明确德育工作的职责包含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德育渗透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让人间情更浓,让社会更和谐。
“90后”大学生是新兴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的从“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特点出发,才能有效地实现高校感恩教育的目的,帮助“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翁楚歆,李柏成.创新“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 科技风,2012。
[2] 毛宇锋.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重塑[J].教育与职业,2012。
作者简介:
朱琳(1987~)女,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
“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国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给他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条件、通畅的信息渠道、广泛的知识视野、敏锐的观察力。然而在这过程中他们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潮及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随之出现了盲目跟风、贪图虚荣、任意地挥霍浪费的情况。究其根源,在于内心感恩意识的缺乏、感恩行动的缺失。如何正确、客观的认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生活现状,如何结合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工作,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生工作战线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客观认识 “90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行动状况
1.个性鲜明,表现欲强,但团队合作意识薄弱
“90后”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期,社会环境的复杂、西方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年的剧烈冲击造成部分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90后”大学生面临中国实施大众教育以来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着较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个性色彩,他们变得更务实、更理性。同时,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的“90后”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换位思考,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2.具有较强民主意识,但责任与义务意识欠佳
“90后”大学生强调个性,带着鲜明的个性特征积极参加到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于是要求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民主意识。通过网络等渠道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关乎自身权利的信息,能够积极地维护自身权利。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会想方设法的进行维权。在利益面前,“90后”大学生过分强调民主、强调权利,却忽视了应该履行的义务,缺乏对全局的认识和考虑,责任感不强,这是造成“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欠缺的一个主要原因。
3.具有很高的自主性,但依赖心理很强,抗挫折能力差
“90后”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生活首要面对的就是集体生活的适应。面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普遍具有很高的自主性,但是自小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受挫经历的“90后”大学生需要独立、自理、自立的适应过程,部分学生在存在依赖性,面对挫折困难依然存有寄希望于父母、依赖父母的心理,抗挫折[]能力差。当自身的挫折困难无法自己解决时,感恩行动就搁浅了。
二、重视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1)主动的感恩意识。在学生工作中,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教师(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捕捉、感受生活中处处渗透的恩惠,启发、帮助学生发掘这些或大或小的恩惠的价值所在,让学生时刻对身边的人、事和物心存感激。要重点培植学生的报恩情感。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应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甚至后者更为重要,如一句道谢的话语,足以给施恩者带来特别的欣慰和快乐。
(2)正确的感恩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错误的感恩之举也是屡见不鲜。如因为哥们儿义气,接受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的邀请,“帮忙”打架;碍于情面,帮助同学考试作弊,甚至充当枪手替人考试,等等。知恩图报既可以在力所能及和必要的时候“报”施恩者,也可以转而由人及人,报答和帮助他人和社会公众。这对于施恩者而言,无疑是更大的报答。
(3)正常的施恩心态。施恩不图报是感恩教育的深化和外延。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忘记感谢是人的天性,我们不能指望别人感恩而去行善。”施恩的前提是“主动”,不图报,否则,施恩者就不会心情愉快地去帮助别人了。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接受过较系统的道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道德自律,若他们识恩、知恩和报恩,那么,他们会自觉、主动施恩予他人、社会。当“施恩不图报”形成风气时,人的良知将会得以彰显,境界将会得以升华,生命将会得以完善,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和谐。
2.融感恩教育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感恩教育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来进行,使感恩教育“生活化”。辅导员作为基层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其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而要充分发挥其表率示范作用,深怀感恩心、仁爱心,自身充满人文情怀。辅导员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从细节入手,用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唤起学生的感恩情结,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体验感恩、把握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具有缄默特征的东西交融在一起,最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感恩教育。
3.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之感恩体系
高校应将“感恩道德”等优良传统道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抵制不良的影响,做到自律自爱。高校应明确德育工作的职责包含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德育渗透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让人间情更浓,让社会更和谐。
“90后”大学生是新兴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的从“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特点出发,才能有效地实现高校感恩教育的目的,帮助“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翁楚歆,李柏成.创新“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 科技风,2012。
[2] 毛宇锋.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重塑[J].教育与职业,2012。
作者简介:
朱琳(1987~)女,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