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魅力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rir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在发生惊人的变化,尤其是衣装服饰方面的变化,更为多姿多彩。
  
  会发光的服装
  
  目前,一种新的发光纤维正在研制中,它将使我们的衣服和居室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在荷兰的飞利浦光子纤维公司,马丁·克兰斯和他的同伴们正试图研制出一种可以镶嵌在居室和办公室的电脑程序硅片,“我们想把电子技术融入到日常的环境中,”克兰斯这样说。
  克兰斯希望研制出的产品可以让人们的生活不再依赖传统照明技术,以更适合日益发展的时代的需要。他们工作的第一步是要研制出可以镶嵌在衣服上的彩色LEDs(一种发光的半导体二极管),这种二极管不仅具备传统二极管的特点,而且要适合纤维的弹性和收缩性能,它必须高度柔软,可以触摸,而且坚固耐用。
  在“2006国际消费类电子展览会”上,飞利浦公司在“未来区”展位内展示了使用最新研发的创新鲜活亮度(Lumal ive)电子技术的发光布料。该技术能令布料闪现出五颜六色的电子图案,它是在布料的纤维内嵌入彩色发光二极管,这样制作出来的夹克衫不仅能发光,而且能闪出各种电子图案,如动态的广告词、几何图形,还可以不断地变换色彩,这些发光体不会影响布料的柔软性和弹性,因此服装不会僵硬呆板,穿起来还很舒服。为方便清洗,电池和控制电子所在的部位被设计成不易被洗坏的结构。在衣服清洗之后,布枓内的电池和电子装置,可以很容易地再重新接通,甚至发光体也可以很容易的卸除后再装回衣服内。
  据悉,这种布料能用来制作衣服、窗帘、沙发套和垫子等,并改变使用者的心情,此外,消费者可以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来改变电子织物上的文字或图案,就和Windows Media Player里面的可视化效果的动态图案一样。
  目前,第一代电子图案夹克衫正准备投放市场。
  其实,这项技术的原型早已在飞利浦为IFA2005(2005柏林消费电子展)做准备时,就曾被展示过。这种发光织物的创意来自于可以发光的“纤维”。
  当然,研发仅仅局限于一件会发光的衣服是远远不够的。其他类似的产品模型还有:可发光的阅读枕头、能调节颜色的沙发、可显示信息的背包等等,背包在与MP3播放器连接后,还可以演奏音乐。“人们想用‘壁纸’体现自己手机的个性,”克兰斯说,“现在同样可以用于服饰方面,”
  穿着的人还可以用它们显示电视节目,或作为电脑显示器,也可以用其表达自己的主张、发布信息,这样的一件服饰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移动的广告发布载体,按照这样的设想,飞利浦研发的最终结果,是将液晶显示屏整合到衣服里,将其作为电视机的显示屏和电脑显示器,进行节目播放和电脑操作。
  想一想,穿着电视机出门,看着衣服上网,是不是很帅呢?
  自从这项技术发布以来,制造商蜂拥而至,想与飞利浦公司合作生产从汽车、家具到滑雪衣等各种产品,克兰斯认为,因为服装可以自行发光,所以这种衣服还可保障人们的交通安全。
  这种产品原型以普通的从电池为动力,目前,研究者正在研制既可穿戴,又可折叠,能通过衣架上的电源随时充电,并可对外衣样式进行更新的新型发光服装。
  
  光子纤维的新用途
  
  乔·梅罗拉是墨尔本国际纤维中心项目郎(IFC)的副经理,IFC是位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一个政府研究机构,他也谈到了光子纤维的许多应用,他表示有了这种发光型材料制成的地毯,我们可以在光线很暗的屋中辨明方向,避免被绊倒或磕碰受伤。
  事实上,纤维中的光能源在医学界的用途更为广泛,这种光纤织成的衣服可以帮助病人保持最佳体温,改善血液循环,测量出心串等人体生命体征,并能把记录结果发送到医生的电脑里。
  研究者正在进行的研究是在内衣中放置一种微型灯泡,它可以发射用于各种医疗目的的紫外线,还可以针对各种不同室温,自动调温,“尽管各个部门都在竞相研究测试这项技能,但要真正应用于实际,实现其商业价值仍然很难,”梅罗拉说到。
  在澳大利亚的吉朗市,联邦科学和工业组织(CSIRO)纺织纤维技术研究中心正与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纳米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制把“智能纤维”嵌入产品中的方法。其目的是在纤维中嵌入纳米管(一种极微小但功能很大的碳柱体,可用于电子系统),并将其转换成新型材料。
  这个项目的领导者肯·阿特金森博士认为,这些新型材料具有广泛而潜在的军事应用价值。用其制作的内能外衣甚至可以帮助士兵从周围环境中搜集水和能量,并起到防弹作用。由于可以随不同环境改变颜色,还能起到伪装的作用。阿特金森博士说:“理论上说,它在军事上的这些特殊用途是可行的。但由于产品涉及列入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在最终应用前还需要通过进一步验证。”
  其实,早在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中就有这样的设想:“未来数字化服装的质料可能是有计算能力的灯芯绒、有记忆能力的平纹细纱布,”现在看来,这种电子纺织品要真正走向市场还有待时日,它与1951年英国拍摄的喜剧片《白衣人》中纺织工人生产的自动清洁纤维不同,这些设计必须在防尘条件下进行。这也制约了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穿着这种衣服滑冰或在沿海游玩后,难道你不想清洗干净?”阿特金森博士说:“这也是非常麻烦的。”
  
  动力服装
  
  目前,可以帮助残疾老年人进行正常日常活动的动力服装正在研制当中,其初衷一是为帮助行走不便的人们增加体力,并助其行走和康复:二是为了帮助人们获得额外帮助,以进行超出自身能力极限范围外的体力活动,譬如照顾卧床老人或瘫痪病人、进行特殊训练等。
  2007年10月,在日本东京举办了一场家居照料与看护设备大会,展出了多种个人生活辅助器材,其中,东京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开发的一套“肌肉服”颇为引人注目,它由树胶和尼龙制成,内有电动充气器,看起来像是特大的救生衣,它能给上身、肩膀和手臂提供助力,协助年迈力衰的老年人移动物体。
  在日本筑波大学,以山海嘉之为主的一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套能增强腿部力量的服装,它由两部分组成:在外部支持两腿的金属框中,附有一个发动机和传感器,在背部有一个调节器,当穿者移动时,传感器会感知从大脑传到肌肉的微弱电信号,使发动机配合完成其动作,整套服装约23千克,由于脚后部跟地面平行,对身体不会造成额外负担。
  作为行走的辅助工具,这种服装的应用非常广泛。它除了可以帮助老人或残疾者进行康复锻炼外,还可以预先编好行动程序,甚至可预先输入运动员的肌肉信号,以获得最佳训练效果。例如,消防队员在灾难抢险等场合就可以使用这套服装。
  与此同时,在日本神奈川工科大学,以山本圭治郎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正在实验照顾别人的“动力辅助服装”,当穿者试着举起某人时,传感器会检测出肌肉硬度,服装中的泵随后开始工作,给手臂、背部下和膝盖处的安全气袋填充压缩空气,充气后的制动器可为穿着者的肌肉提供支持。
  在人口逐渐高龄化的日本社会中,这种服装为老年人的后代提供了方便,因为人均寿命的延长,第一代老人的子女也已进入老龄期,照顾老人更显费时费力,加之老人发生扭伤、瘫痪等意外状况,已变得司空见惯,这种服装通过赋予穿者自身2倍的力量来辅助其工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日本的许多公司都参与了动力服装的研发,松下电机产业公司于2003年6月创立了专门开发“穿戴辅助服装”的研究所,他们计划研制一种能让残疾人进行活动的设备,并希望在2008年前问世。
  
  [责任编辑] 赵 菲
其他文献
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斯图加特是德国巴登一符腾堡州的首府,欧洲经济最活跃的心脏城市,也是德国贸易展览最频繁的大都市之一。面积207平方千米,人口60多万。满栽葡萄的山坡环抱着市中心,内卡河在城东流过,与繁忙的法兰克福和柏林相比,斯图加特透着几分悠闲。这里最动人的便是那郁郁葱葱的绿色园林,它冲淡了城市的拥挤和繁忙。行走在城市间,仿佛穿梭在绿意盎然的树林里,你很难想象身处一座引领世界汽车潮流的城市,更难
期刊
古代的避讳    在我国,避讳有着悠久的历史。《礼记·典礼》载曰:“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明文规定取名之避。后《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生,不以器帛”条款,正式宣言“六避”。可见,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避讳。秦汉以来,避讳制度日臻完备,避讳有“国讳”、“家讳”、“圣讳”等3种形式。国讳,即当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内祖先的名字。如溺器以前叫“虎子”,唐代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讳,一律改叫“马子
期刊
自从2002年10月英国《卫报》把塑料袋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后,这一称呼就成为塑料的代名词,并且在不断遭到人们的声讨。因为,人们发现不仅是塑料袋,而且多种塑料产品正在对人、生物、环境和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塑料袋的“罪行”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它在为人们带来盛物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负面作用。  首先,塑料袋成为农业生产和收成的严重障碍。
期刊
提起藻类,人们就会想到云南滇池和安徽巢湖等湖泊多年来发生的严重水华现象,特别是去年在太湖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蓝藻水华,直接造成了太湖周围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4月初,蓝藻再次提前现身太湖,在湖的西部和南部均又出现了大面积蓝藻。  水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水华和藻类是什么关系?藻类在自然界(特别是在水体中)有何重要地位?这些都是人们很想了解的。    藻类的身世    藻类是地球上出现最早、最古老的
期刊
镜头一:医院里,一个20岁左右的男性几乎是跑着进来,坐下后,连气都没有喘一下就开始喊:“大夫……”随即,挽起自己的袖口,撩起自己的上衣露出肚皮,“您看,您看,我胳膊上有很多小疙瘩,肚子上也有好多,好痒好痒的,我都挠破了。”几乎没有等大夫说一句话,小伙子又说:“大夫,我的淋巴结也肿大了,嗓子疼,都吃不下饭去,也睡不着觉,还低烧,拉肚子……我完了,我得了艾滋病了,我可怎么办呢?”  “你检查了吗?检查
期刊
打开厚重的东北历史画卷,拂去尘埃后可看到一个清晰的由特殊人组成的特殊群体——“站人”,还有特殊的文化——站人文化。    边疆驿站出“站人”    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为抗击沙俄对黑龙江边境的侵扰,于康熙二十四(1685年),从茂兴至瑷珲1340多里建立了19个驿站。刚被发配到辽宁、吉林的吴三桂旧部又被调拨至黑龙江充当站丁。这些人的到来,使得沉寂了多少个世纪的黑土地有了人烟。当时吴三桂旧
期刊
许多人把“催眠术”这个词的含义同魔术或仙道等量齐观,归于法术、秘术甚至妖术一类,现在在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腹地,当地未经现代文明熏陶的原始部落中运用巫术治病、求咒符等仍很常见。这些蒙昧的意识并不光是在原始社会才有,即使在日本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里,除了近代医学领域的催眠术外,那些新兴宗教、女巫降神等都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可是,在医学界“催眠术”不是随意逗笑的事情。19世纪,印度医生
期刊
看过哈利,波特的朋友一定都希望拥有一本“能说会动”的魔法书,事实上一种新型的多媒体电子杂志早已悄无声息地把我们带入了这个迷人的魔法世界。  所谓电子杂志就是以文字、图片、Flash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为表现形式,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下载阅读)的定期出版的电子刊物,电子杂志在外表形式上几乎和平面杂志一样:有漂亮的封面、有划分精细的栏目,甚至有独立的选题策划,可以说平面杂志有的,电子杂
期刊
“如果给我一朵七色花,我许下的第一个愿望就是不想长大,永远都不想,我想一辈子都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中……”这是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的心声。在高校,一些有着“奶瓶情结”,用奶瓶喝水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奶瓶和其他毛绒玩具一样也成了朋友之间相互赠送的礼物,而流行歌曲《不想长大》唱红了大江南北,更反映了这个时代“不想长大”的人绝不是少数。    是谁不想长大?    现在的儿童(6~12岁)总是背着大大的
期刊
最近,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爵士宣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在本世纪末达到19世纪工业革命前的两倍,从而使地球平均气温上升3℃。美国科学家马克,莱纳斯悲观地预计,当地球温度升高6℃时,地球上99真的物种将消失,这将严重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怎样保护地球呢?我们能到天外建造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吗?  上世纪末,举世闻名的“生物圈二号”实验在遭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后被迫宣布失败,有专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