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一味听从老师,被动学习),在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下,学生除了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还应学会自主学习,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时,培养自主创新意识,重视科学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当下,许多化学老师并不重视化学的研究性学习,少实验而重理论,其根本源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学校实验环境的限制。尽管有部分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但也不过是表面形式,并未实现“质”的突破。因此,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希望对广大的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帮助。
一、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不平衡
受应试教育特别是高考的影响,学校对探究性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高一、高二尚有涉及,高三则完全没有;同时,因学校对此持冷漠模糊的态度,开设的相关课程也较少,并不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课程内容不对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學效果不理想,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就更无处可寻了,这种流于表面的形式,又怎么能更新、创新研究性学习呢?
(二)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薄弱
我们经常会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学生并提高其研究性学习能力,同老师的谆谆教导是分不开的。对于化学的研究性学习教育工作,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过硬的知识素养、较高的科研意识,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勤思考、勤动手的能力,引导他们自主分析、实验、整理化学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不再拘泥于刷题,而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和学生化学素养的实质性提高。化学教师有着对其职业的一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应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承认不足并积极改正。教师常常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听课态度,对一些同课本知识有异、更为先进的研究方式不加重视,而且对学校的教育要求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只把研究性学习流于表面形式,而未付诸实践,不仅令自身的教育理念变得落后,也阻碍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中化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在智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迫在眉睫,可依靠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激励学生。教师应充分研究课本,根据实际情况将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趣味化、简单化,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同时适当给学生创造、研究的学习机会,以浓厚的兴趣激励其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在亲身实践中体味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2.民主和谐。教师和学生不是对立的敌人,而是平等共处的朋友。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见解,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的绝对权威,深入学生当中,积极同学生沟通、讨论,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新动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予以正确的指导。
(二)培养学生把生活和研究性学习有效结合
化学是一门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如若仔细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将会拥有别样的收获,将会体验到化学这门学科的意义和乐趣。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化学,从生活中体验化学、挖掘化学知识,创设一种学生热爱并自愿融入其中的学习环境,结合课堂教学,形成思维认识、情感投入、学习目标三位一体的目标愿景,进而实现挖掘学生潜在探究能力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形成质疑和批判能力
一味遵循“所谓的权威”,终难有所成。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培养学生养成质疑和批判的能力。借用、效仿前人成果并无不妥,但止步于已有结论或他人经验,而没有自己的想法,永远只是他人知识的“搬运工”。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质疑,通过实践证明,不仅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创新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产生明显的提升。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些疑惑和不解是必然的,因此教师的指点和解惑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这些不解问题中,或许困惑千奇百怪,但其肯定都包含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所以,教师在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后予以解答,不仅解决了课堂知识的重难点疑问,提升教育水平,也贯彻践行了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标。
(四)组织学生经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主动获取和探究知识。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共,不能一昧的拘泥于老师“逼迫”学习的知识,而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探索,这其中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不懈探究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研究性学习性质的作业,积极引导学生经行实验,如此这般,学生将在合作、处理以及研究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认识真理的求解之难,提高他们的研究学习能力。当然,社会主义并不是只有“苏联模式”,研究性学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高其学习研究能力才是根本目的,因此教师也要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样的方式予以指导。
(五)组织小组研究学习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是不尽相同,教师除了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和教育方针外,还应最大限度“放权”,让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并且能够进行自学的内容。至于剩下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可先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先是组内讨论和小组之间互助,若是未能完成,再由老师择一恰当空余时间予以指导。
结语:在高中时期,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势在必行的,其利一则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则可将化学知识理解的更为通透。尽管化学知识繁杂,其研究性学习工作困难重重,但相信在学校的鼎力支持和教师的科学教导下,其一定能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缪玉婵。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2)。
[2]董红德。浅谈核心素养下”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下旬),2018(12)。
[3]吾颖。高中化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应用--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09)。
[4]赵军仁。高中化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整合实践微探[J].新课程(下旬),2018(01)。
[5] 吾颖。高中化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应用--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09)。
[6]潘艳。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09)。
关键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当下,许多化学老师并不重视化学的研究性学习,少实验而重理论,其根本源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学校实验环境的限制。尽管有部分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但也不过是表面形式,并未实现“质”的突破。因此,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希望对广大的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帮助。
一、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不平衡
受应试教育特别是高考的影响,学校对探究性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高一、高二尚有涉及,高三则完全没有;同时,因学校对此持冷漠模糊的态度,开设的相关课程也较少,并不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课程内容不对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學效果不理想,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就更无处可寻了,这种流于表面的形式,又怎么能更新、创新研究性学习呢?
(二)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薄弱
我们经常会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学生并提高其研究性学习能力,同老师的谆谆教导是分不开的。对于化学的研究性学习教育工作,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过硬的知识素养、较高的科研意识,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勤思考、勤动手的能力,引导他们自主分析、实验、整理化学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不再拘泥于刷题,而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和学生化学素养的实质性提高。化学教师有着对其职业的一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应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承认不足并积极改正。教师常常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听课态度,对一些同课本知识有异、更为先进的研究方式不加重视,而且对学校的教育要求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只把研究性学习流于表面形式,而未付诸实践,不仅令自身的教育理念变得落后,也阻碍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中化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在智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迫在眉睫,可依靠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激励学生。教师应充分研究课本,根据实际情况将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趣味化、简单化,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同时适当给学生创造、研究的学习机会,以浓厚的兴趣激励其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在亲身实践中体味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2.民主和谐。教师和学生不是对立的敌人,而是平等共处的朋友。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见解,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的绝对权威,深入学生当中,积极同学生沟通、讨论,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新动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予以正确的指导。
(二)培养学生把生活和研究性学习有效结合
化学是一门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如若仔细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将会拥有别样的收获,将会体验到化学这门学科的意义和乐趣。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化学,从生活中体验化学、挖掘化学知识,创设一种学生热爱并自愿融入其中的学习环境,结合课堂教学,形成思维认识、情感投入、学习目标三位一体的目标愿景,进而实现挖掘学生潜在探究能力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形成质疑和批判能力
一味遵循“所谓的权威”,终难有所成。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培养学生养成质疑和批判的能力。借用、效仿前人成果并无不妥,但止步于已有结论或他人经验,而没有自己的想法,永远只是他人知识的“搬运工”。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质疑,通过实践证明,不仅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创新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产生明显的提升。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些疑惑和不解是必然的,因此教师的指点和解惑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这些不解问题中,或许困惑千奇百怪,但其肯定都包含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所以,教师在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后予以解答,不仅解决了课堂知识的重难点疑问,提升教育水平,也贯彻践行了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标。
(四)组织学生经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主动获取和探究知识。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共,不能一昧的拘泥于老师“逼迫”学习的知识,而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探索,这其中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不懈探究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研究性学习性质的作业,积极引导学生经行实验,如此这般,学生将在合作、处理以及研究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认识真理的求解之难,提高他们的研究学习能力。当然,社会主义并不是只有“苏联模式”,研究性学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高其学习研究能力才是根本目的,因此教师也要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样的方式予以指导。
(五)组织小组研究学习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是不尽相同,教师除了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和教育方针外,还应最大限度“放权”,让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并且能够进行自学的内容。至于剩下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可先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先是组内讨论和小组之间互助,若是未能完成,再由老师择一恰当空余时间予以指导。
结语:在高中时期,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势在必行的,其利一则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则可将化学知识理解的更为通透。尽管化学知识繁杂,其研究性学习工作困难重重,但相信在学校的鼎力支持和教师的科学教导下,其一定能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缪玉婵。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2)。
[2]董红德。浅谈核心素养下”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下旬),2018(12)。
[3]吾颖。高中化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应用--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09)。
[4]赵军仁。高中化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整合实践微探[J].新课程(下旬),2018(01)。
[5] 吾颖。高中化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应用--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09)。
[6]潘艳。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