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快而准”为主要营销特征的快时尚迅速兴起,带动了全球时尚潮流的发展。快时尚服饰从新品入店的速度到店铺橱窗陈列的变换频率,与速食年代的“求速”特点如出一辙。
快时尚品牌,正通过掩耳不及盗铃之势的开店速度,席卷国内大城小市。西班牙ZARA、瑞典H&M、美国GAP、日本UNIQLO等快时尚品牌俨然成为多个购物中心的“标配”。这股狂热的铺店风,也将由一线城市刮向二、三线城市。细心的人士可发现,这些快时尚品牌人流量或热闹或冷清,均有门道。有业内人士预言:快时尚品牌攻城略地势头强劲,但成王败寇,现在各路品牌在市面上可谓各有千秋,一场淘汰赛在所难免。
ZARA
ZARA是Inditex公司9个品牌中最著名的旗舰品牌,被认为是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据了解:ZARA已在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店,并且每年都以7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尽管ZARA连锁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二分之一,但其销售额却占到了公司总销售额的75%左右。
如果要用一个字总结ZARA的品牌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快”,这个快也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时尚品牌都难以模仿的。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首先ZARA供应链整合优势,极大地缩短了出货时间:一件服装从设计、生产、配送到门店,中国服装业一般为6~9个月,国际名牌一般可到120天,而ZARA一般为12天,成品服装在欧洲用卡车两天内可以保证到达,而对于美国和日本市场,甚至不惜成本采用空运以提高速度,使得ZARA相对于其他快时尚品牌能更好更快地控制整个流程(从市场调研,到设计,打版,制作样衣,批量生产,运输,零售)。其次就是设计团队的优势。ZARA拥有一个数百人的流动设计师团队,他们乘飞机漂移在米兰和巴黎的各大时装发布会之间,观察、收集和归纳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流行趋势。因此,在很多新时尚品牌的刚出炉不久,ZARA就能推出十分相似的时装。这种抄版战略让它有效的整合了流行元素,并且摆脱了对设计师的依赖。虽然每年它可能面临巨额的罚款,但是它赚得更多。第三个就是信,自整合。ZARA的每个门店,都安装着彼此独立的信息系统。每天晚上,位于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的ZARA总部,会和每个门店交换大量原始数据,数据细致到每款产品卖了几单、尺码、颜色、数量、卖出时间、支付方式、折扣信息、价格调整等。之后,各部门会根据需要分解数据,以对各地市场做出判断。而这些所获取的信息又会及时反馈到ZARA的设计总部,总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调整供货方式,减少滞销品,补充畅销品。设计师团队也会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与店长的电话会议沟通情况,及时调整颜色、剪裁等。
为了追求快,ZARA可谓牺牲了很多的成本,ZARA依靠总部所在的拉科鲁尼亚的无数手工作坊、家庭工厂起家,很多产品直接在当地生产,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外包,在此之前,所有的远程运输都是飞机,而不用货船,甘愿支付高额的运费而不愿意花费广告费和市场营销的费用,ZARA几乎不作广告宣传,它的广告成本仅占其销售额的0-0.3%,而行业平均水平则是3.5%,广告费用的节省成为它另一方面的利润来源。
ZARA的品牌宣传主要靠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注重产品自身特点。ZARA以时尚、现代且丰富的款式结构配合合适的价格吸引顾客,同时通过在顾客当中制造紧张情绪进行来促销,大约75%的产品会在平均3~4周更新一次,各门店同一款式的产品数量往往只有1~2件,喜欢ZARA的客户会发现,如果不迅速下手,他们可能永也无法获得想买的服装,这也同时帮助企业加速了存货的周转。二是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ZARA一般都将店铺开在高档商业区和繁华的交通枢纽。尽管在这些地方开店的成本费用很高。但ZARA总是在店里留出宽敞的空间,为顾客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购物环境,2000年ZARA店的平均面积为910平方米,到2003年底,ZARA在全球连锁店的总面积达68.6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分店的面积为1096平。第三注重时裝摆放与展示方式。从这一点也可看出ZARA十分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1.橱窗展示,ZARA聘请多名时装设计师从米兰、巴黎时装秀获得设计灵感,利用高档品牌提前发布时尚信息的传统,使得时尚杂志还在预告当季潮流时,ZARA橱窗已在展示这些内容。2.店内布置,ZARA店里表服一般不是按货品种类堆放,而是上衣、裤子、皮包、配饰搭配放在一起,让顾客很容易一动心买走一整套东西。优越的地理位置、颇具特色的橱窗设计和独具一格的店内展示都使得ZARA不用打广告也具有非凡吸引力。
ZARA创造的是一个完全基于顾客需求的商业模式。因此,ZARA目前的敌人,只有自己。只有完全认识并控制住利弊,才能得到长久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H&M
H&M海恩斯莫里斯(Hennes&MauritzAB,简称H&M)于1947年由Erling Persson在瑞典Vsters市创立。2004年起,不断推出与顶级设计师联名的系列服饰,如川夕保玲、马修.威廉姆森等。2007年进驻中国市场。
H&M是同样十分优秀的fast fashion品牌,在模式上面来说,更加倾向于兼顾出货时间和产品成本,因此速度不及ZARA,但是依靠着成本领先优势也在这一行业占有一席之地。为了最大可能的降低采购成本,常规款式的时装和童装是在亚洲生产,而量小但流行陸强的服装通常给欧洲的供应商。此外,H&M的生产地总是向拥有优良生产力、低廉工资和高质量生产的地区转移。
H&M的设计团队总是像停不下来的蚂蚁一样在街头、音乐会、影视剧等一切可能的地方寻找灵感。H&M还有着另外一些禁忌:产品绝不允许出现陸字眼,绝不过分前卫,只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才是真正的时尚。与ZARA有所不同的是H&M在广告上没少花钱,凯特.莫斯、麦当娜都曾是H&M代言人,但这些产品本质之外的花销并没有转嫁到H&M产品的价格上。这是种聪明却难拿的策略,H&M既让大众接受,又准确抓住了自诩清高的精英们感到颤栗的要点,拉拢他们。当代的时尚偶像美国新任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大选日穿Narciso Rodriguez,平常日子穿H&M。而相对来说ZARA在这方面的投资就不如H&M舍得花钱。 H&M产品缺点也很明显,质量不敢恭维,面料是不少消费者吐槽的对象。但是和ZARA一样,都是把服装从耐用消费品变革为快速消费品的革新者,质量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可以说H&M和ZARA是各自在不同的方面满足顾客需求,前者是在日常穿着和使用上,后者是在设计上。
GAP
GAP是美国最大的服装公司之一。1969年创建时,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名员工。而现在,它是拥有三个品牌(GAP、Banana Republic、Old Navy)、4200多家连锁店、年收入超过130亿美元、员工16.5万人的跨国公司,2010年进驻中国市场。
GAP曾是休闲服饰的领军品牌,向美国人出售各种基本的卡其布衣物、牛仔衣物和带扣衬衫。近些年,美国时尚行业中端市场似乎迷失了发展方向,而在所有公司中,GAP是最能体现出这一点,作为曾经在时装界称霸一方的霸主,GAP竟然在2013年波福布斯评为未来十年最后可能消失的五个时装品牌之一。但也有业内人士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GAP现在的处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通过GAP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宣传上可以发现,GAP设汁还是比较符合WGSN上的潮流预测中的简约时尚,是不少追求简约、小清新消费者的大爱。GAP的市场经理曾说:GAP是希望可以用简单地款式来塑造属于每个人的风格。虽然最近几年GAP由于缺少固定风格难以满足不断求新求异的青少年消费群体,但是因为简约百搭的设计和优质的面料以及版型,还是赢得了不少忠实消费者的青睞,外加以简约功能性为主导的潮流风格,使得设计方面算是勉强找到了一个灵魂归宿。
另外,据业内人士分析:GAP似乎知道了ZARA和H&M一直被外界冠以污染环境的罪名,GAP的联合创始人Doris和Don Fisher有意发起了“DO MORETHAN SELL CLOTHES”的倡议,似乎更要采用有机棉去促进农业可持续陸生产,希望能够以品牌的社会使命唤起人们的品牌意识,重新树立品牌形象。在此引用去年GAP市场经理在做演示时所说的几句话:“GAPiS confident not boastful:simple not borina:optimisticnot delusional;courageous not radical;inclusive notlofty;youthful spirit not young;smart not smart-ass;current not trendy;classic not conservative;accessiblenot exclusive;liberating not revolutionary;human notheroic.”这全面的说明了GAP的品牌定位和形象。
UNOQLO
据公开资料显示,UNIQLO日本著名的休闲品牌,是全球服饰零售业排名前列的日本迅销(FASTRETMLING)集团旗下的实力核心品牌。坚持将现代、简约自然、高品质且易于搭配的商品提供给全世界的消费者。而所倡导的“百搭”理念,也为世人所熟知。UNIQLO创办于1984年,是服装业的“小字辈”,但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后,以800多家店铺的规模超越许多老牌服装厂商,成为日本服装零售第一品牌。
说到UNIQLO的核心竞争力,有几点不得不说:首先是面料,这和UNIQLO的历史有关系,当年火遍全日本并且至今仍然每年秋冬都会推出新款的抓绒外套让UNIQLO尝到了因为面料而带来的甜头,自此优衣库在面料的使用和研发上不断创新。另外,日本人对于品质的要求近乎严苛,所以质量不好的品牌,根本无法打开日本市场。只有iphone这种以品质著称的产品,才能在日本站稳脚跟,三星,你说是吧?
反过来说中国,中国市场是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市场,国内的品牌要达到UNIQLO的质量一定做不到的它的价格,要达到它的价格一定做不到它的质量,UNIQL0就是质量要比国内的“山寨货”好很多,价格要比国内的名牌便宜很多,这就是它生存的空间一性价比。
其次是服务,这大概是UNIQLO在管理模式中融入了日本传统礼仪文化,凡是从UNIQLO工作人员身边经过的顾客都要问好,但是这种问候又区别于追着顾客询问,给予顾客热情的服务态度又避免了打扰对方购物的兴致。
第三是细节,店铺的细节要求到极致,所有衣服叠放的方式均是十分讲究,比如可以使顾客很容易就看到裤腿宽窄的叠法。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就是UNIQL0的镜子。在国内,UNIQLO的镜子照出来的人和GAP,H&M以及ZARA的镜子照出来的效果有所不同。笔者也曾在网上见过业内人士分析过该现象:其中一部分是因为镜子的摆放,另一部分是因为灯光,因为黄种人轮廓,尤其是脸部轮廓不深,相比于欧美人更加“平”因此其实黄种人并不适合灯光直接从上面打下来的照出来的效果,那样会将脸部轮廓的缺陷通过阴影完全展现出来,然而轮廓较深的欧美人则可以展现出立体的骨骼轮廓。因此,在照镜子的时候灯光从前面或者后面斜照下来更适用于黄种人,采用柔和的光线宋烘托,甚至美化肤质。
第四是产品,UNIQLO衣服上没有明显商标LOGO,价格也更亲民,和欧美对手(时尚路线,款式多,单款产量低)不同的是,UNIQLO的产品以基础款为主(款式少,单款产量大),加上(折后)相对廉价、使用各种先进面料(更舒适的穿着体验)、较为耐用等原因,覆盖面比ZARA、H&M、GAP等服装品牌针对年轻群体的范围广许多。
这四个品牌之所以能够屹立时装行业,还是因为找到了不同的定位和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无论是对更新速度追求的Zara、是对成本追求的H&M、是对细节和质量不懈追求的UNIQLO,还是正处在重新定位阶段,并开始逐渐转型,寻找新的自己的GAP,都是相信并坚定着自己,方才达到今日的规模。
快时尚品牌的“快而准”,让它倍受年轻人青睞,但在发展中同样暴露诸多问题。譬如三天两头的质量门,已经为很多业内和消费者诟病,这或是制约快时尚品牌未来发展的一个因素,而且随着国外快时尚品牌的发展,国内快时尚品牌也后来居上,品牌多势必会掀起行业洗牌。
营销策略并无定式,并非将成功经验照搬过来,中国的企业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但通过ZARA、H&M、GAP、UNIQLO的运营方式值得我们的企业去思考,去衡量服饰品牌核心竞争能力的标尺。中国服装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的基础上,需尽快提高企业快速反应的能力,适时地完成市场预测、市场营销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改变原先落后的管理思维和业务处理模式,从而真正规范企业流程,实现利润的增长。
快时尚品牌,正通过掩耳不及盗铃之势的开店速度,席卷国内大城小市。西班牙ZARA、瑞典H&M、美国GAP、日本UNIQLO等快时尚品牌俨然成为多个购物中心的“标配”。这股狂热的铺店风,也将由一线城市刮向二、三线城市。细心的人士可发现,这些快时尚品牌人流量或热闹或冷清,均有门道。有业内人士预言:快时尚品牌攻城略地势头强劲,但成王败寇,现在各路品牌在市面上可谓各有千秋,一场淘汰赛在所难免。
ZARA
ZARA是Inditex公司9个品牌中最著名的旗舰品牌,被认为是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据了解:ZARA已在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店,并且每年都以7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尽管ZARA连锁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二分之一,但其销售额却占到了公司总销售额的75%左右。
如果要用一个字总结ZARA的品牌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快”,这个快也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时尚品牌都难以模仿的。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首先ZARA供应链整合优势,极大地缩短了出货时间:一件服装从设计、生产、配送到门店,中国服装业一般为6~9个月,国际名牌一般可到120天,而ZARA一般为12天,成品服装在欧洲用卡车两天内可以保证到达,而对于美国和日本市场,甚至不惜成本采用空运以提高速度,使得ZARA相对于其他快时尚品牌能更好更快地控制整个流程(从市场调研,到设计,打版,制作样衣,批量生产,运输,零售)。其次就是设计团队的优势。ZARA拥有一个数百人的流动设计师团队,他们乘飞机漂移在米兰和巴黎的各大时装发布会之间,观察、收集和归纳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流行趋势。因此,在很多新时尚品牌的刚出炉不久,ZARA就能推出十分相似的时装。这种抄版战略让它有效的整合了流行元素,并且摆脱了对设计师的依赖。虽然每年它可能面临巨额的罚款,但是它赚得更多。第三个就是信,自整合。ZARA的每个门店,都安装着彼此独立的信息系统。每天晚上,位于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的ZARA总部,会和每个门店交换大量原始数据,数据细致到每款产品卖了几单、尺码、颜色、数量、卖出时间、支付方式、折扣信息、价格调整等。之后,各部门会根据需要分解数据,以对各地市场做出判断。而这些所获取的信息又会及时反馈到ZARA的设计总部,总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调整供货方式,减少滞销品,补充畅销品。设计师团队也会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与店长的电话会议沟通情况,及时调整颜色、剪裁等。
为了追求快,ZARA可谓牺牲了很多的成本,ZARA依靠总部所在的拉科鲁尼亚的无数手工作坊、家庭工厂起家,很多产品直接在当地生产,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外包,在此之前,所有的远程运输都是飞机,而不用货船,甘愿支付高额的运费而不愿意花费广告费和市场营销的费用,ZARA几乎不作广告宣传,它的广告成本仅占其销售额的0-0.3%,而行业平均水平则是3.5%,广告费用的节省成为它另一方面的利润来源。
ZARA的品牌宣传主要靠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注重产品自身特点。ZARA以时尚、现代且丰富的款式结构配合合适的价格吸引顾客,同时通过在顾客当中制造紧张情绪进行来促销,大约75%的产品会在平均3~4周更新一次,各门店同一款式的产品数量往往只有1~2件,喜欢ZARA的客户会发现,如果不迅速下手,他们可能永也无法获得想买的服装,这也同时帮助企业加速了存货的周转。二是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ZARA一般都将店铺开在高档商业区和繁华的交通枢纽。尽管在这些地方开店的成本费用很高。但ZARA总是在店里留出宽敞的空间,为顾客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购物环境,2000年ZARA店的平均面积为910平方米,到2003年底,ZARA在全球连锁店的总面积达68.6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分店的面积为1096平。第三注重时裝摆放与展示方式。从这一点也可看出ZARA十分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1.橱窗展示,ZARA聘请多名时装设计师从米兰、巴黎时装秀获得设计灵感,利用高档品牌提前发布时尚信息的传统,使得时尚杂志还在预告当季潮流时,ZARA橱窗已在展示这些内容。2.店内布置,ZARA店里表服一般不是按货品种类堆放,而是上衣、裤子、皮包、配饰搭配放在一起,让顾客很容易一动心买走一整套东西。优越的地理位置、颇具特色的橱窗设计和独具一格的店内展示都使得ZARA不用打广告也具有非凡吸引力。
ZARA创造的是一个完全基于顾客需求的商业模式。因此,ZARA目前的敌人,只有自己。只有完全认识并控制住利弊,才能得到长久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H&M
H&M海恩斯莫里斯(Hennes&MauritzAB,简称H&M)于1947年由Erling Persson在瑞典Vsters市创立。2004年起,不断推出与顶级设计师联名的系列服饰,如川夕保玲、马修.威廉姆森等。2007年进驻中国市场。
H&M是同样十分优秀的fast fashion品牌,在模式上面来说,更加倾向于兼顾出货时间和产品成本,因此速度不及ZARA,但是依靠着成本领先优势也在这一行业占有一席之地。为了最大可能的降低采购成本,常规款式的时装和童装是在亚洲生产,而量小但流行陸强的服装通常给欧洲的供应商。此外,H&M的生产地总是向拥有优良生产力、低廉工资和高质量生产的地区转移。
H&M的设计团队总是像停不下来的蚂蚁一样在街头、音乐会、影视剧等一切可能的地方寻找灵感。H&M还有着另外一些禁忌:产品绝不允许出现陸字眼,绝不过分前卫,只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才是真正的时尚。与ZARA有所不同的是H&M在广告上没少花钱,凯特.莫斯、麦当娜都曾是H&M代言人,但这些产品本质之外的花销并没有转嫁到H&M产品的价格上。这是种聪明却难拿的策略,H&M既让大众接受,又准确抓住了自诩清高的精英们感到颤栗的要点,拉拢他们。当代的时尚偶像美国新任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大选日穿Narciso Rodriguez,平常日子穿H&M。而相对来说ZARA在这方面的投资就不如H&M舍得花钱。 H&M产品缺点也很明显,质量不敢恭维,面料是不少消费者吐槽的对象。但是和ZARA一样,都是把服装从耐用消费品变革为快速消费品的革新者,质量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可以说H&M和ZARA是各自在不同的方面满足顾客需求,前者是在日常穿着和使用上,后者是在设计上。
GAP
GAP是美国最大的服装公司之一。1969年创建时,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名员工。而现在,它是拥有三个品牌(GAP、Banana Republic、Old Navy)、4200多家连锁店、年收入超过130亿美元、员工16.5万人的跨国公司,2010年进驻中国市场。
GAP曾是休闲服饰的领军品牌,向美国人出售各种基本的卡其布衣物、牛仔衣物和带扣衬衫。近些年,美国时尚行业中端市场似乎迷失了发展方向,而在所有公司中,GAP是最能体现出这一点,作为曾经在时装界称霸一方的霸主,GAP竟然在2013年波福布斯评为未来十年最后可能消失的五个时装品牌之一。但也有业内人士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GAP现在的处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通过GAP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宣传上可以发现,GAP设汁还是比较符合WGSN上的潮流预测中的简约时尚,是不少追求简约、小清新消费者的大爱。GAP的市场经理曾说:GAP是希望可以用简单地款式来塑造属于每个人的风格。虽然最近几年GAP由于缺少固定风格难以满足不断求新求异的青少年消费群体,但是因为简约百搭的设计和优质的面料以及版型,还是赢得了不少忠实消费者的青睞,外加以简约功能性为主导的潮流风格,使得设计方面算是勉强找到了一个灵魂归宿。
另外,据业内人士分析:GAP似乎知道了ZARA和H&M一直被外界冠以污染环境的罪名,GAP的联合创始人Doris和Don Fisher有意发起了“DO MORETHAN SELL CLOTHES”的倡议,似乎更要采用有机棉去促进农业可持续陸生产,希望能够以品牌的社会使命唤起人们的品牌意识,重新树立品牌形象。在此引用去年GAP市场经理在做演示时所说的几句话:“GAPiS confident not boastful:simple not borina:optimisticnot delusional;courageous not radical;inclusive notlofty;youthful spirit not young;smart not smart-ass;current not trendy;classic not conservative;accessiblenot exclusive;liberating not revolutionary;human notheroic.”这全面的说明了GAP的品牌定位和形象。
UNOQLO
据公开资料显示,UNIQLO日本著名的休闲品牌,是全球服饰零售业排名前列的日本迅销(FASTRETMLING)集团旗下的实力核心品牌。坚持将现代、简约自然、高品质且易于搭配的商品提供给全世界的消费者。而所倡导的“百搭”理念,也为世人所熟知。UNIQLO创办于1984年,是服装业的“小字辈”,但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后,以800多家店铺的规模超越许多老牌服装厂商,成为日本服装零售第一品牌。
说到UNIQLO的核心竞争力,有几点不得不说:首先是面料,这和UNIQLO的历史有关系,当年火遍全日本并且至今仍然每年秋冬都会推出新款的抓绒外套让UNIQLO尝到了因为面料而带来的甜头,自此优衣库在面料的使用和研发上不断创新。另外,日本人对于品质的要求近乎严苛,所以质量不好的品牌,根本无法打开日本市场。只有iphone这种以品质著称的产品,才能在日本站稳脚跟,三星,你说是吧?
反过来说中国,中国市场是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市场,国内的品牌要达到UNIQLO的质量一定做不到的它的价格,要达到它的价格一定做不到它的质量,UNIQL0就是质量要比国内的“山寨货”好很多,价格要比国内的名牌便宜很多,这就是它生存的空间一性价比。
其次是服务,这大概是UNIQLO在管理模式中融入了日本传统礼仪文化,凡是从UNIQLO工作人员身边经过的顾客都要问好,但是这种问候又区别于追着顾客询问,给予顾客热情的服务态度又避免了打扰对方购物的兴致。
第三是细节,店铺的细节要求到极致,所有衣服叠放的方式均是十分讲究,比如可以使顾客很容易就看到裤腿宽窄的叠法。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就是UNIQL0的镜子。在国内,UNIQLO的镜子照出来的人和GAP,H&M以及ZARA的镜子照出来的效果有所不同。笔者也曾在网上见过业内人士分析过该现象:其中一部分是因为镜子的摆放,另一部分是因为灯光,因为黄种人轮廓,尤其是脸部轮廓不深,相比于欧美人更加“平”因此其实黄种人并不适合灯光直接从上面打下来的照出来的效果,那样会将脸部轮廓的缺陷通过阴影完全展现出来,然而轮廓较深的欧美人则可以展现出立体的骨骼轮廓。因此,在照镜子的时候灯光从前面或者后面斜照下来更适用于黄种人,采用柔和的光线宋烘托,甚至美化肤质。
第四是产品,UNIQLO衣服上没有明显商标LOGO,价格也更亲民,和欧美对手(时尚路线,款式多,单款产量低)不同的是,UNIQLO的产品以基础款为主(款式少,单款产量大),加上(折后)相对廉价、使用各种先进面料(更舒适的穿着体验)、较为耐用等原因,覆盖面比ZARA、H&M、GAP等服装品牌针对年轻群体的范围广许多。
这四个品牌之所以能够屹立时装行业,还是因为找到了不同的定位和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无论是对更新速度追求的Zara、是对成本追求的H&M、是对细节和质量不懈追求的UNIQLO,还是正处在重新定位阶段,并开始逐渐转型,寻找新的自己的GAP,都是相信并坚定着自己,方才达到今日的规模。
快时尚品牌的“快而准”,让它倍受年轻人青睞,但在发展中同样暴露诸多问题。譬如三天两头的质量门,已经为很多业内和消费者诟病,这或是制约快时尚品牌未来发展的一个因素,而且随着国外快时尚品牌的发展,国内快时尚品牌也后来居上,品牌多势必会掀起行业洗牌。
营销策略并无定式,并非将成功经验照搬过来,中国的企业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但通过ZARA、H&M、GAP、UNIQLO的运营方式值得我们的企业去思考,去衡量服饰品牌核心竞争能力的标尺。中国服装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的基础上,需尽快提高企业快速反应的能力,适时地完成市场预测、市场营销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改变原先落后的管理思维和业务处理模式,从而真正规范企业流程,实现利润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