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能够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教学过程呈现出趣味化、形象化、情境化、愉悦化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而其中精心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语文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需要教师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做出合理的安排。下面是本人在课堂实践中制作和使用微课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微课可以有效地导入新课
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来改善课堂氛围,有效地服务于语文教学。比如在上《陋室铭》时,我设计一个微课讲述了刘禹锡因贬官而被迫三次搬家最后身居陋室却安贫乐道的故事来导入新课的讲授,既让学生明白课文的写作背景,也有利于学生对刘禹锡的精神的感悟。因此,利用好微课来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提升课堂效果。又如讲授《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时,我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植树的牧羊人》节选缩减成一个动画视频的微课在导入环节展示给学生欣赏,学生极感兴趣,而且迅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很方便后面学习内容的展开。可以说,有效地利用微课导入新课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放飞思维,是有效教学的一个助力。
二、利用微课有利于学生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清楚地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易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因此授课时须在此方面多下功夫,而微课往往能体现了它独特的优势。比如上《土地的誓言》这一课时,学生不太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无法体会作者那强烈的爱憎情感,甚至当我深情地朗读课文时有的学生会觉得可笑。为此,我从网上搜集来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图片、文字甚至视频资料做成微课,当这个微课在课堂上一展示出来,学生自然而然地肃穆起来,在对课文的理解上不在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而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那种对故土的眷戀对敌人的愤慨对光明未来誓死奋斗的坚决的思想感情。然后我顺势展示了一个微课,让学生品味家乡红色兵团的图片、团歌、视频等等,自然地诱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与为家乡美好明天而努力拼搏的慷慨之情。可以说,微课能使课本上看似冰冷枯燥的静态文字变成灵动的立体可感的动态的,尤其是离学生有些年代感距离感的文字,微课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能提高其对课文知识与情感本质的把握与理解。教师适时进行联系拓展,可以引领学生不仅有知识上的掌握,更有能力上的提升,这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做法。
三、利用微课有利于写作教学的展开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因为写作教学一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且是难点,可是学生真正进行写作时收效甚微。所以,我收集大量资料,制作了写作方面的一些微课,使用效果很棒,而且在比赛中还拿到了不少名次。比如学生写作前在选材方面往往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微课《让语文课本为写作引路》,既有方法讲解,又有实例示范,引领学生学会从课本中寻找写作的素材,也可以以课本为契机,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在下笔前迅速有效地搜集素材。以“成长”的写作话题为例,初中语文课本上有《走一步,再走一步》、《伤仲永》、《孙权劝学》等课文给我们以感悟,也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名言的启示,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由此联系生活实际,快速进行写作状态,既节省时间,又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
又比如,学生找好了素材,可是文字很是匮乏,平淡而无味。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个微课《让常用修辞为写作添光彩》,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常见的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等修辞手法在日常的写作中大量使用以便为文章增添文采。以其中一个例子来说,当我们欣赏到胡杨的风姿时,可以这样来使用排比手法:“粗糙的树皮是它最好的外衣,为它遮风挡雨;泛黄的树叶是它最好的装饰,使它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凌乱的枝条是风儿给它的最好的造型,使它成为荒漠中的明星;弯曲的身体是它经历岁月的痕迹,是记录它光荣历史的证据。”我利用微课让学生感受到排比与比喻合用,既有了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又有了增强语势、突出赞美讴歌的思想感情的效果。这样的文字一出现,很容易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而且例子贴近兵团的生活实际,方便学生在写作中去学习借鉴。
四、适时利用微课让学生在更多方面受益
在日常的实际操作中多去制作并使用微课,我们不难发现,利用微课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语文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很多知识点之间都是紧密相联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可以利用微课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比如讲授《故乡》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微课引领学生对初中语文课本上关于鲁迅先生的不少课文进行知识的整理,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同时,恰到好处地利用微课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我们知道,课堂上的新知并不全是重点,有些难度很大,但并不重要,教师不能不讲,讲又费时费力,还容易冲淡课堂重点。比如,讲授《奇妙的克隆》时,关于克隆的过程的文字,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枯燥难懂,我从网上找来相关图片及动画视频做成微课,轻松解决了这个难题。另外,在复习阶段利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有的放矢进行查漏补缺,减轻教师负担,既巩固所学,又能对症下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实践也证明,微课教学并不是指在课堂上用微课视频完全取代真实情境下的现场教学活动,教师要明确它只是现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也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微课。作为语文课堂的引导者,教师要注意到一切都要为学生这个教学主体服务,那么在课堂上何时使用微课、如何使用微课、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如何实施,如果教师不精心设计,教学效果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可以说“路漫漫其悠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停反思,争取做到越来越好。
一、利用微课可以有效地导入新课
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来改善课堂氛围,有效地服务于语文教学。比如在上《陋室铭》时,我设计一个微课讲述了刘禹锡因贬官而被迫三次搬家最后身居陋室却安贫乐道的故事来导入新课的讲授,既让学生明白课文的写作背景,也有利于学生对刘禹锡的精神的感悟。因此,利用好微课来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提升课堂效果。又如讲授《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时,我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植树的牧羊人》节选缩减成一个动画视频的微课在导入环节展示给学生欣赏,学生极感兴趣,而且迅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很方便后面学习内容的展开。可以说,有效地利用微课导入新课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放飞思维,是有效教学的一个助力。
二、利用微课有利于学生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清楚地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易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因此授课时须在此方面多下功夫,而微课往往能体现了它独特的优势。比如上《土地的誓言》这一课时,学生不太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无法体会作者那强烈的爱憎情感,甚至当我深情地朗读课文时有的学生会觉得可笑。为此,我从网上搜集来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图片、文字甚至视频资料做成微课,当这个微课在课堂上一展示出来,学生自然而然地肃穆起来,在对课文的理解上不在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而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那种对故土的眷戀对敌人的愤慨对光明未来誓死奋斗的坚决的思想感情。然后我顺势展示了一个微课,让学生品味家乡红色兵团的图片、团歌、视频等等,自然地诱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与为家乡美好明天而努力拼搏的慷慨之情。可以说,微课能使课本上看似冰冷枯燥的静态文字变成灵动的立体可感的动态的,尤其是离学生有些年代感距离感的文字,微课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能提高其对课文知识与情感本质的把握与理解。教师适时进行联系拓展,可以引领学生不仅有知识上的掌握,更有能力上的提升,这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做法。
三、利用微课有利于写作教学的展开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因为写作教学一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且是难点,可是学生真正进行写作时收效甚微。所以,我收集大量资料,制作了写作方面的一些微课,使用效果很棒,而且在比赛中还拿到了不少名次。比如学生写作前在选材方面往往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微课《让语文课本为写作引路》,既有方法讲解,又有实例示范,引领学生学会从课本中寻找写作的素材,也可以以课本为契机,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在下笔前迅速有效地搜集素材。以“成长”的写作话题为例,初中语文课本上有《走一步,再走一步》、《伤仲永》、《孙权劝学》等课文给我们以感悟,也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名言的启示,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由此联系生活实际,快速进行写作状态,既节省时间,又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
又比如,学生找好了素材,可是文字很是匮乏,平淡而无味。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个微课《让常用修辞为写作添光彩》,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常见的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等修辞手法在日常的写作中大量使用以便为文章增添文采。以其中一个例子来说,当我们欣赏到胡杨的风姿时,可以这样来使用排比手法:“粗糙的树皮是它最好的外衣,为它遮风挡雨;泛黄的树叶是它最好的装饰,使它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凌乱的枝条是风儿给它的最好的造型,使它成为荒漠中的明星;弯曲的身体是它经历岁月的痕迹,是记录它光荣历史的证据。”我利用微课让学生感受到排比与比喻合用,既有了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又有了增强语势、突出赞美讴歌的思想感情的效果。这样的文字一出现,很容易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而且例子贴近兵团的生活实际,方便学生在写作中去学习借鉴。
四、适时利用微课让学生在更多方面受益
在日常的实际操作中多去制作并使用微课,我们不难发现,利用微课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语文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很多知识点之间都是紧密相联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可以利用微课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比如讲授《故乡》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微课引领学生对初中语文课本上关于鲁迅先生的不少课文进行知识的整理,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同时,恰到好处地利用微课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我们知道,课堂上的新知并不全是重点,有些难度很大,但并不重要,教师不能不讲,讲又费时费力,还容易冲淡课堂重点。比如,讲授《奇妙的克隆》时,关于克隆的过程的文字,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枯燥难懂,我从网上找来相关图片及动画视频做成微课,轻松解决了这个难题。另外,在复习阶段利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有的放矢进行查漏补缺,减轻教师负担,既巩固所学,又能对症下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实践也证明,微课教学并不是指在课堂上用微课视频完全取代真实情境下的现场教学活动,教师要明确它只是现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也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微课。作为语文课堂的引导者,教师要注意到一切都要为学生这个教学主体服务,那么在课堂上何时使用微课、如何使用微课、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如何实施,如果教师不精心设计,教学效果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可以说“路漫漫其悠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停反思,争取做到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