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肝血管树智能对位方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技术的可行性与简便性。
方法采用Philips Epiq 7的PercuNav融合成像系统对22例增强CT或MR发现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CT/MR融合成像检查。分别采用系统内置的基于肝血管树智能对位方法和常规的内定标对位方法作配准融合,对比两种方法的配准成功率、初步配准所需时间、初步配准误差、微调配准次数、微调配准时间及配准所需总时间。
结果基于肝血管树智能对位方法和常规的内定标对位方法的配准成功率分别为72.73%和95.45%,初步配准所需中位时间分别为16.5 s(10~30 s)和13 s(8~24 s),初步配准中位误差分别为3 mm(1~14 mm)和14 mm(2~43 mm),微调配准中位次数分别为0次(0~2次)和1次(0~3次),微调配准中位时间分别为0 s(0~46 s)和30 s(0~88 s),配准所需总中位时间分别为20 s(12~61 s)和42 s(9~102 s)。其中,两种方法的配准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的内定标对位方法初步配准所需时间优于基于肝血管树智能对位方法(P<0.05);而在初步配准误差、微调配准次数、微调配准时间及配准所需总时间等项目,基于肝血管树智能对位方法结果优于常规的内定标对位方法(P<0.05)。
结论基于肝血管树智能对位方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相对于常规的内定标对位方法,其操作更为简便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