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复孩子对家长的信任?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帮助女儿面对第一次分别?
  江苏南通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马上要从幼儿园升小学,小朋友要分开,熟悉的老师也会分别。每当提起告别幼儿园的事,女儿总是眼泪汪汪。将来她会面对更多的分别,我该怎样帮助孩子对待分离呢?
  答:您女儿所表现出的行为属于分离焦虑现象。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是儿童失去安全感的表现。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儿童与亲人或者熟悉的小朋友之间建立了比较强烈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使得儿童感觉到温暖和安全,而当儿童即将升入幼儿园,或者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时候,他们已有的情感联系即将失去,而新的情感联系还未建立,此时就会表现出焦虑、恐惧等不安全感,从而抗拒投入新的环境。
  分离焦虑只是儿童在环境变化的转型期出现的短暂心理反应,一般随着新的情感联系的建立会自然消失。但严重的分离焦虑会持续很长时间,影响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达到一定程度,还会使儿童形成分离焦虑症,对于儿童今后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我们建议:
  1、培养儿童的独立能力。对他人情感依赖感强的儿童,分离焦虑现象更严重。因此,父母平时应该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宝宝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独自游戏、看书等,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
  2、让宝宝对小学产生期待感,认为在小学中老师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相信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在小学中快乐地学会本领的。父母在儿童上小学之前,要领着儿童参观学校,让儿童对上学充满渴望,提前适应新环境。
  3、一般来说,外向性格的儿童更容易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更强。因此,父母应鼓励儿童与更多的人交往,建立更广泛的情感联系。
  如何修复孩子对家长的信任?
  山东聊城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前几天和我闹别扭了,因为我在一件事情上怀疑了他,对他不信任。为此他和我大吵大闹,这段时间一直闷闷不乐。我认识到,给孩子信任感真的很重要,但我该如何弥补修复呢?
  答:孩子与家长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确实很重要。亲子之间,父母处于主导地位,父母与孩子之间信任感的建立,其决定权和主导权在于家长。
  孩子和父母对于亲子关系的认知是不同的。对于成人而言,亲子关系只是广泛的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由于忙于事业和生活,许多父母往往会忽略亲子关系。而对于孩子而言,最为核心的就是亲子关系,因此,与父母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这位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弥补与孩子的信任关系:
  1、家长要放下身段,发现自己的错误,第一时间诚恳地向孩子道歉。
  2、在道歉的同时,家长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怀疑的原因,让孩子了解家长的内心想法,产生同理心,有助于孩子恢复对父母的信任。
  3、坚定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信任态度,告诉孩子不会再有下次。与孩子约定,如果再有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告诉家长,提醒家长;并和孩子协商好沟通途径,比如在家里的公共记事簿里写下来或画上表达心情的图案。
  4、如果短时间内孩子仍为此发脾气,家长可以不再纠结于原先那件事情,而是在此后各方面多肯定孩子的行为,坚守对孩子的承诺,向孩子表达信任,如“妈妈一直觉得你能把这则故事讲得很生动、很完整,你果然做到了”,不要对孩子说“你确定你能独自完成?”“不要对我撒谎!”等表示质疑的话语,经过一段时间,有望慢慢地重新获得孩子的信任。
  (作者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沃特希普荒原》是一本英国童话,封底引用的评论称之为“自《杨柳风》之后最杰出的动物小说”。既然评价这么高,当然不能不读。事实上,也就是因为这一句话,我从去年找到今年,从南京找到杭州,终于在“长三角”找到了最后一本!  有人说,“写寓言如果是给小孩子看的,就应该单纯一些;如果是给大人看的,就应该聪明一些。”这话对于童话也一样适合,更妙的是单纯和聪明也并不矛盾,所以就会有既适于孩子也适于大人看的童话,
期刊
一  为人母后,拥有大段悠闲的阅读时光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因此,当我偶遇到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母亲的羽衣》,不禁心有戚戚焉。每个母亲,当她还是女孩的时候,收藏的是美丽的羽衣。而有一天,当她变成母亲,羽衣就被悄悄锁起,从这一刻起,她收藏的是为人母的快乐与艰辛,子女的笑颜与泪水。  与儿子一起观看《寻宝》,正热衷于收藏各种石头的儿子问我:“妈妈,你收藏过什么东西?”我看着他,想对他说:“在没有你之
期刊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很喜欢阅读《莫愁·家教与成才》,它成了我精神家园中最富有营养的一株奇葩,我在它的陪伴下,懂得无条件接纳、倾听孩子,更懂得蹲下身,与孩子共成长。  一篇文章,一幅画面  第一次翻开《莫愁·家教与成才》,我立刻被它多姿多彩的内容吸引了。它有鲜活亮丽的图片,记载了原汁原味的生活;它有专家答疑,帮你解决家教实际问题;它有生动具体的事例,让你如同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期刊
近日,德国蒂宾根大学研究员发现:睡眠能让婴儿记住特定物体并进行归类,将经验转化为知识。  研究者邀请了一些9-16个月的婴儿参与试验,工作人员向婴儿重复展示了特定物体的图像,并说出一个虚构名称。彼此相似,只在比例、颜色或某些细节方面存在差异的物体名称相同。之后,一组儿童在婴儿床中睡觉,另一组儿童保持清醒。在随后的学习效果检测中,保持清醒的儿童忘记了大部分物体的名称,而打盹组的儿童不仅清楚记得每个物
期刊
在每个人绚丽多彩的童年里,童话故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它装点了孩子纯真的梦境,振奋起孩子幻想的翅膀。有这样一对父女,父亲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在每个夜晚给女儿讲述一个个神奇又浪漫的童话故事,并把它们写成了书;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也走上了创作的道路,年仅11岁的她用一年的时间写出十余万字的童话故事,目前有两部童话小说已签约等待出版。  10年书信10年心  2001年6月,葛欣得知妻子怀孕了
期刊
1  暑假开始前,是期末考试成绩公布的日子,我所在的一个家长群里,有个爸爸叹息说:“唉,昨天晚上,老婆把儿子揍了一顿!”下面的家长马上心知肚明,一定是为考试成绩,一问果然,但结果只是因为孩子考了98分,没达到100分,妈妈是为孩子失去的2分而揍了他!下面就有家长为孩子鸣不平了,才2分而已,至于吗?孩子爸爸说:“关键丢了那2分的题并不是孩子不会,而是他没有认真写!”  下面再没有家长跟帖了,我也没有
期刊
名人小档案: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  一个在学业上成绩斐然的人,一定时时处处都有知识的源头活水,这些源头活水从何而来?从他童年时心灵深处积蓄的一池清水里淙淙流出。而这一池清水,谁为之蓄呢?每个人皆不相同,朱光潜先生的那一泓清水,则是父亲为他积蓄的。  当私塾先生的父亲朱子香
期刊
《西游记》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名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这本书还蕴含着深刻的教育道理和实用的教育方法,值得父母细心品读。  在看《西游记》的过程中,很多人并没有太关注唐僧是如何教育弟子的,只是注意了他取经路上的种种表现,结果就得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观点:唐僧除了会念紧箍咒、折腾孙悟空等弟子之外一无所能。这显然有失偏颇。  唐僧是一个凡人,一个胆子不大但意志坚定的凡人,正是他,把徒弟们
期刊
花花绿绿的休闲食品、琳琅满目的儿童玩具……这些诱惑,如同一朵朵欲望之花,吸引着孩子。如何增强孩子的自制力,引导孩子远离诱惑,彤彤妈的育子小故事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每次只能选一个!”  邻居家的宝贝洋洋比彤彤大3岁,一次两家结伴去超市,洋洋购物的举动把彤彤妈惊呆了。洋洋将购物篮里装满了零食,最后又拿起两个玩具,站在收银台等妈妈结账。洋洋妈自然没有应允,但是呵斥责怪都不起作用,只见洋洋先是狠狠
期刊
(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规范:  3-6岁幼儿园阶段  1、饭前洗手,饭后洗手、擦嘴。  2、学会使用餐具,自己吃饭,不撒食物。  3、吃饭时不吵闹,不独占食物。  4、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挑食。  7-12岁小学阶段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13-15岁初中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