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飘红” 市南“起航”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青岛市的中心城区,市南区不仅航运物流资源集聚度高,同时也是山东半岛商务服务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区域。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
  当前,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深度调整,产业链、供应链持续重构,新技术、新规则不断涌现,这些因素在后疫情时代给行业和相关产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严重打乱了全球经济与贸易发展节奏。在低迷中一路“飘红”,总有人能够逆势增长。
  从山东省来看,作为青岛市的中心城区,市南区不仅航运物流资源集聚度高,同时也是山東半岛商务服务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区域。山东省的航运服务企业多集中在青岛市,其中约70%的航运物流企业集中于市南区,形成浮山湾和青岛湾两块东西互济的航运物流企业集聚区,集聚水平在青岛市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2020年,青岛市南区以航运物流企业为主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增速达到15.4%。
  2021年1-2月,市南区以航运物流企业为主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营业收入为93.99亿元,增速达114.1%,位居全市第一。1-2月交通运输业营收近百亿元,市南区的“开门红”并非“倘来之物”。目前,市南区拥有3000余家航运物流企业,占青岛市同类企业总数的70%。其中,3家企业入选中国货代物流企业百强;马士基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船公司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在市南集聚。5A级物流企业数量和A级物流企业总量均居全市第一。
  逆势增长吸引总部聚集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经济是青岛独特的基因,航运、货代等物流相关行业成为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市南区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之一。青岛港是世界第六大港,青岛港航服务能力在省内首屈一指。2020年,青岛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5位,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6位。但青岛航运服务业的主体是仓储,占80%,而上海航运服务业的主体是金融、贸易、仓储和科技,金融超过30%,差距明显的同时,也说明青岛市航运贸易金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
  作为主城核心区,同时作为船运、航运、货代、物流服务企业主要集聚区的市南区具有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先天优势和资源禀赋。“十三五”期间,市南区的航运物流企业从2400余家增至3000余家,占全市同类企业总数的70%,而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市南区以航运物流企业为主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营收同比增长15.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作为青岛市航运物流业的“集散地”,市南区以一己之力扛起了青岛航运物流产业的“大旗”。在集聚在市南区的3000余家航运物流企业中,有3家企业入选中国货代物流企业百强,9家企业入选青岛市首届物流企业综合实力20强,占全市的45%。其中,海程邦达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请已顺利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为青岛市2021年首家IPO  过会企业。
  “市南区要走的路,就是航运金融‘企业成群、要素成市、产业成链’的总部经济,成为以航运为龙头的全产业链要素市场。”市南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赵爱萍介绍道。马士基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船公司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在市南集聚,青岛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海事局、山东船检局等航运行政部门在市南区集中办公;山东省海洋经济团体联盟、青岛市航运服务业协会、青岛市国际物流商会等重要航运组织也纷纷选择落户市南。
  “领头羊”效应聚合上下游
  国内外知名船公司区域总部的聚集,为市南区航运物流业的自然沉淀和集聚带来了“羊群效应”。
  2020年初,市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一站式航运公共服务空间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驻区航运企业打造的一站式、全免费的公共服务空间,“市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坐落在远洋大厦B座一楼。“目前,中外运华中区域总部、中远海运集团区域总部等大型龙头企业都在这里,自然吸引了一批等上下游企业入驻。”市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涵告诉记者,“市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一键服务’中包括了很多针对企业的便利政策。比如租税联动,与各大银行联手推出优惠政策,以及在中心成立了市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暖南”审批服务驿站,有3名暖南帮办代办服务人员入驻中心,为落户中心的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便利。”
  “2020年以来,该中心成功举办青岛市港航专业委员会主题论坛等各类高端航运活动30余场,新引进中挪未来科技等航运贸易企业20余家;其中2021年以来成功举办青岛市航运物流产业发展座谈会、航运物流政策宣讲会等各类活动8场,新引进企业3家,其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企业1家。”张涵表示,中心将打造现代航运金融贸易服务平台。搭建涵盖新闻资讯、政务办理、金融产品、会员交流合作、征信查询等16项细分服务的航运贸易金融信息网络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产品定制化服务。
  “中心的建设可以大大缩小航运企业商务活动半径,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企业的集聚,形成垂直的航运产业园区,构筑大物流行业生态圈。”据市南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赵爱萍介绍,未来,中心将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远洋大厦、国际金融中心、中铁中心等楼宇,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折射市南企业成长路径
  “如今,全球航运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产和经营模式正在被颠覆,船公司之间开始谋求合作共赢,这为我们的航运事业发展提供了舞台。”中运海远(青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潘立东表示,打造航运贸易金融中心最关键的内涵是服务创新,如何更好地让业务联合起来。几乎青岛所有大的“物流公司都集中在延安三路到燕儿岛路一带,而远洋大厦将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信息集散作用,从为航运企业提供服务和为船东提供服务两方面进行创新,协助市南区政府打造航运业务融合的‘青岛样板’,并让这里成为青岛的‘波罗的海指数’诞生地。”   “以点带面”,这也是市南区发展航运物流业的路径之一。市南区得以撬动大航运产业不仅仅依靠龙头企业的区域升级。在加强优秀企业的培育方面,市南区加快招引高端项目,聚焦世界500强和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企业总部、大型电商总部、区域总部、服务中心和营运中心,吸引山东港口集团科技总部、日日顺国际供应链等一批海陆空运物流大企业、大项目落户。2020年,市南区新增航运物流企业110余家,行业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
  整合资源培育龙头,支持规模较大物流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联盟、联合、参股等形式对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整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航运物流业的发展方面,市南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开瑞物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供应链,营销网络辐射10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港口,营业收入实现翻倍增长;鼓励中远海运、中外运等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中远海运(青岛)有限公司升级为中远海运集团区域总部、中外运山东公司升级为中外运华中区域总部。
  2015年7月,开瑞国际物流(山东)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2017年更是通过并购推动品牌升级,实现多元发展。发展至今,公司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营销网络已辐射10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港口。
  “扎根市南23年,公司一直以此为总部,得到了市南区政府各部门在政策和补贴上的大力支持,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开瑞国际物流(山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玲表示,近年来,市南区积极制定并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南区促进“双招双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20条》《市南区惠企服务12条》等政策,企业在海外仓建设、提档升级、并购、服务外包等方面均获得了政府支持。“比如市南区发改局对首次通过全国3A级认定的航运服务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市南區商务局的服务外包专项资金补贴及外经贸增量提质奖励等……条条政策都到了企业心坎里,让企业发展劲头更大、信心更强。”
  作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直属地区公司,2019年2月,中远海运(青岛)有限公司设在香港中路远洋大厦的总部,升级为集团在山东、东陇海及中原地区发展社会化产业的领头羊和重要支柱。
  “公司发展至今,得到了市南区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近些年来,市南区不断优化辖区发展环境,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闭环,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更有效地抵御经济下行带来的经营压力。”潘立东认为,市南区商务环境优越、行政资源集聚,是青岛市的港航中心区域,公司扎根于此,便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好政策为企业发展“输血”
  厚植于土壤,深耕在远方。对于企业来说,政策始终发展路上的“指南针”。
  作为行业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的中小型企业,以其体量轻盈、行动力强的特点,为整个航运产业的良性运转和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市南区对中小型航运、物流企业,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从资金上予以帮扶,鼓励企业加强“海外仓”、中欧班列等国际供应链能力建设。
  2020年,市南区发布《市南区促进“双招双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20条》和《市南区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奖励政策实施细则》等11项细则,加强对航运物流业的定向招商、资金配套、人才引进的靶向支持,促进航运服务企业、国内外知名功能性机构以及“航运+贸易+金融”等复合型平台企业发展,特别是对新进入、新升级的3A级以上物流企业给予更大奖励,2020年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7家。
  同时,市南区落实政策兑现“一窗通办、刚性兑付”,扩大“免申即享、不见面申报”范围,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2020年以来累计为各类企业兑现奖励资金4.7亿元,2021年计划为12家3A级及以上航运企业兑现奖励资金140万元。
  为加强对乐舱网、海程邦达等辖区海洋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和精准化服务。市南区以企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开展企业家供需交流会活动,搭建供需交流平台,实现精准对接和合作共赢。并且加大对航运物流企业项目路演、专家智库等方面的服务,积极推介企业家加入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商协会,对优秀的企业家发放“亲商卡”。
  市南区还将航运贸易产业与金融进行深度融合,围绕航运做贸易,围绕贸易繁荣金融,推动金融机构与航运、贸易企业融资对接,帮助24家企业获得贷款13.04亿元,为5家企业提供应急周转金2500万元,市南区内直接融资规模突破200亿元。与中国银行、太平保险等金融保险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定制航运类企业金融保险产品,目前已确定10个金融产品、21个保险产品。
  探索新经济打造新地标
  当前,市南区提出加快打造转型发展先行区,奋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构建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牵引,现代金融、商贸商务、航运贸易、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2+4”特色产业体系。其中,航运贸易作为"2+4"特色产业体系重点内容之一,将打造高能级国际航运要素集聚区,夯实“市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载体功能,聚焦全球供应链服务平台、航运金融与保险、航运信息与咨询、船舶技术服务、航运科技创新、海事法律与仲裁、专家智库与船员培训、航贸文化与会展、大宗商品贸易平台、跨境电商新业态等十大产业领域。
  据赵爱萍介绍,市南区将打造高能级国际航运要素集聚区,围绕浮山湾、青岛湾和东西航运贸易服务融合带做好“两湾一带”产业空间布局,提升青岛国际航运中心辨识度和品牌影响力。
  同时,夯实“市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平台功能,链接英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和香港、上海、深圳航运贸易资源,重点吸引青岛对比该地区有比较优势的航运企业总部或创新类企业落户,积极对接国际航运要素东移和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契机,吸引国际性组织、航运功能性机构,促进航运金融与保险、海事法律与仲裁、航运信息与咨询、航运教育与培训、航运科技创新等相关要素集聚,不断丰富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的要素功能和航运服务产业链,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垂直产业园。依托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青岛分中心,加大对航运贸易十个细分产业链的研究与精准招商。
  “下一步,市南区将拓展产业空间载体,依托远洋大厦双子楼等高端楼宇建设重点航运贸易科技园区,鼓励山东港口集团科技总部、青岛港无车承运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格兰德跨境贸易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国际航运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提升航运服务能力。”赵爱萍表示,“利用远洋船员学院江西路地块探索建立‘航运贸易科技园区’,引入总部企业入驻,打造航运金融、高端中介服务产业园区。并探索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与港口、航运领域相结合,支持山东港口集团向周边及全球推广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工程技术及运营管理经验。集聚及孵化各类航运创新型企业,搭建初创类航运创新企业孵化平台,打造航运科技创新孵化新地标。”
  此外,提升青岛航运文化的辨识度与认可度,增强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吸引各类国际航运会展企业落户也是今年市南区的目标任务。赵爱萍告诉记者,市南区将鼓励航运企业总部、服务企业、行业协“会等常态化组织一些具有前瞻性、国际化的航运会展或论坛,积极承办国际级国际航运论坛,通过开展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航运论坛,不断提升航运服务功能,促进航运信息交流。同时,探索打造海洋特色鲜明的‘中挪国际会客厅’,整合挪威及北欧海洋科技资源和高端项目,开展创新技术(国际专利)、高端人才、域外资本对接与交流,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中挪国际会客厅,开展航运路演、展会等活动,提升市南区航运品牌的影响力。”
其他文献
高考是人生,特别是年轻人的重要一步。这一步决定着以后的生活、事业、爱情、家庭,甚至子孙后代。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今年全国有一千多万考生参考,可谓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高考牵动着每个考生的心,也影响着每个家庭甚至亲友。可以估算,一个考生的背后最少有六七个人在关注,有的甚至更多。所以,看上去的数字是上千万,实际要过亿。说高考是国人的顶端大事,一点也不夸张。  高考是人生,特别是年轻人的重要
期刊
1.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青岛生产总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迈上新台阶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市上下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12400.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全国排名13,比2019年上升一
期刊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数为141178万人,较2010年增加7206万人,折合年均增速为0.53%,低于2000-2010年期间的0.57%,表明我国人口近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同时,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也低于日美等国家。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18.7%
期刊
长期以来,夜游经济一直是青岛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短板。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特别是前海“灯光秀”的建设,为青岛市发展夜游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夜间消费是一种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夜游经济是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文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有利于建设时尚青岛。发展夜游经济,助推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也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  长期以来,夜游经济一
期刊
6月19日,2020青岛企业百强榜在青岛年度经济成就发布典礼上正式对外发布,在2020年这个极其不平凡的年度,青岛百强企业充分发挥了青岛经济的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在新的年度,青岛百强企业呈现出新的变化、新的特征,入围门槛从2019年的19.65亿元上升到22.15亿元,企业在扩张上继续趋于稳健,注重内涵式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有效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之大势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导向。  
期刊
李 洋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总经理  生活场景结构服务生态,行业整合创新衣联网平台。李洋带领海尔洗衣机板块交出傲人成绩单,全球首个智慧衣物洗护生态——衣联网平台脱颖而出。服装家纺等相关方积极参与,近13个行业超5000多家生态资源方、6500万生态用户纷至沓来。海尔衣联网标准作为国家标准发布,衣联网中国模式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复制推广。  张金楼青岛军民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锲而不舍,金石可
期刊
对青少年加强党史教育,关键是要有适合他们阅读兴趣的党史读物。  1921年,一个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起锚远航了。从任人宰割、一盘散沙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千疮百孔、积贫积弱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灾难深重的百年沉沦到踏上民族复兴的腾飞之路,100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人类历史上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壮美画卷。党的
期刊
打破传统近海业态重叠、望洋兴叹的局面,开创世界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西海岸新区海洋渔业如今走向了更深、更远。  6月21日凌晨4时许,伴随着朝阳初升,全世界最远的深海渔场浮出水面——定海神针般的中心立柱刺破海水,张开连廊“伞骨”,紧抓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八角箱体。从天空俯瞰,犹如深蓝大洋中张开的金色巨网。  水面以下30米,15万余条三文鱼在网箱包裹的黄海冷水团中自由游弋,这就是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
期刊
周云杰海尔集团公司总裁  与时偕行,其命维新;在人单合一模式指导下,创物联网时代生态品牌,连续2年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海尔生态已成功孵化出3家物联网生态企业上市,日日顺物流等百亿级规模的独角兽企业裂变更新,10多个十亿级、30多个过亿级规模的物联网新生态持续涌现。生态品牌,全球引领,海尔集团公司总裁周云杰带领海尔为全球企业创新发展探索出中国答案与中国模式,世界瞩目,成绩卓然。
期刊
何谓好的经济生态?青岛又如何从政策到服务全方位入手,将企业家推到C位的?  初心如磐,步履铿锵。一年之期已过,在产业转型与企业发展上,我们惊喜地发现了青岛的更多可能。  波澜总是隐于海底。这一年,从大环境到小生态,颇多艰辛,堪称“触底反弹”的一年,同时也是多维度嬗变开启之年。物换星移,在2020年,我国控制住了疫情、实现完全脱贫、经济总量突破一百万亿元大关;2020年同样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青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