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实现电视文艺晚会的电视化特征?主要依靠于导播(电视导演)的时空艺术感受力和创作思维电视化,通过导播掌握电视技巧再现艺术的内涵和形式,用节奏和速度调动电视镜头,拓展电视文艺晚会的艺术时空,达到呈现给观众精彩的电视艺术的目的。
关键词:电视文艺晚会;电视化特征;艺术感受力;创作思维电视化;导播;鸳鸯机位运动
中图分类号:J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49-1
电视画面的再现,是凭借高技术手段完成的摄取和被摄取的关系,是逼真的形象还原和被还原的关系。“也即是电视通过图像与声音向观众传播信息与观念的一种媒体。”①导播,也称电视导演或电视切像,是这种高技术手段转化为精美艺术画面的操盘手。在电视文艺晚会的录制中,导播是节目形式完美体现在电视上的最主要环节。基上所述,强化导播的艺术感受力是提高电视文艺晚会电视化的必要手段,也是行内有识之士强烈呼吁电视文艺晚会要有电视化特征的依据所在。因一切艺术表现最终都是通过光波声波的转载传播给受众的,如何把技术手段艺术地再现,并最终呈现给观众精彩的画面是电视最终的任务,也是导播最终的任务。
收看电视文艺晚会与观看舞台表演不同。一般舞台演出,观众在现场是可以根据演员的表演区位或者人物角色,本着自己的兴趣随意观看舞台的任何部分。而电视观众观看荧屏中的文艺节目,却失去了在剧场中的那种选择,他所看到的是经过导播选择后强制给你的画面。虽然失去了现场观看的整体美感,但是收看电视却获得了在剧场中无法体验的神奇的丰富视听感受。
电视文艺晚会是包容性最强的一种艺术。一个优秀的导播应该在节目进行中领会观众对观看节目内容的审美需求,随着节目的进行,正确地调度画面,把最美的画面和最恰当的内容奉献给观众。
电视文艺晚会的导播比舞台导演更困难也更重要的地方是:“他决定了观众将能看到什么与听到什么,这个选择权力被导演(导播)独揽了,观众只能跟着他走。所以,导演(导播)必须审慎地作出自己的抉择。”②面对着多台摄像机提供的画面,导播怎样选择和调度,就要看导播的抉择能力。如何取舍,则取决于导播的视觉想象力和对视觉空间美的瞬间的捕捉。如何通过画面表情达意,要求导播有较强的画面组接能力,也即是掌握运用蒙太奇的能力。通过摄像机的角度变化、视觉元素的组合以及画面切换手段的使用,令一般的场景具有特别的意义。
首先,导播对景别内在原素的熟练把握,是营造节目情绪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电视文艺晚会中景别的区分跟其他电视创作一样,所不同的是,在电视文艺晚会中,用景别的不同来表现不同的艺术门类的特性,有它特定的情绪因素。比如:舞蹈中的全景跟小品中的全景所要表现的内涵就不一样。在节目演出中,如果导播对景别运用不够准确,将削弱节目内容的感染力。景别运用正确,节目内容、节目气氛便会得到渲染,才可能把情绪迅速推向高潮。
其二,正确使用特技和镜头运动方向、镜头运动速度是对节目节奏的一种把握。
导播要熟识导播台上的特技。电视最基本的特技是:切换、淡入淡出、渐隐渐显、扫换和叠加。导播精确地用好技巧和合适把握景别,对节目出神入化的结果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这方面,除了常规的技巧组合之外,一些不常用的技巧运用也能达到特别的效果。例如:在一个大合唱的节目中,用一个大全景镜头表现合唱的氛围,然后用一个近景切换到领唱的身上,这样大跨度的镜头组接能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抒情的歌曲中,一般用化出化入的技巧配合歌曲情绪的进行;在节奏强烈的歌曲中用快切。但有时却反其道而驰之,在快的劲歌里用慢切,让观众看清演员又歌又舞的动作过程;在慢的歌曲里或过门进行中用快切,弥补镜头信息量不够的缺陷,用画面切换的节奏增强视觉冲击力。在歌曲进行中还有一种像“积累蒙太奇”一样的组接方法运用得比较多。如一号机开始从全景推到近景时叠换三号机从全景推到近景,同理,其他几部机器可以重复几遍这样的动作,把观众的情绪通过视觉的不断重复,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来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在技巧运用上还有一种叫“鸳鸯机”的运动机位值得一提,它是由两台摄像机并排紧靠在一起,各取不同的景别,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导播在这两台机器所取的画面上反复叠换,达到一种同角度同视点不同景别的流畅运动镜头的视觉效果,富有节奏感。这种机位在舞蹈、歌曲中比较常用。
另外,在舞台拍摄中同样也存在着“轴线”规则,导播切换节目时应该精心研究,以免误导观众。
各种技巧和景别的综合运用,是为节目内容服务的,过多地玩弄技巧也是不可取的。比如运动吊臂的运用、广角镜头的运用。用得恰当,能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用得不当,却会削弱内容的表达,用得过多,对观众渴望了解内容的心理会产生障碍。特别是大全景镜头的运用,更要特别慎重。
如何精确地把握各种电视手法来强化艺术创造功能,是电视文艺晚会的导播应该懂得的综合知识,如果没有这种认知,当面对摆在面前的各种画面,将不知所措,无能抉择,更不要说能精准指挥摄像师选取最佳构图。因为在综合性演出的大型转播时,往往几部或十几部摄像机共同工作,各个机位上的摄像师从各自岗位送出不同角度的画面,由导播在导播台上选择,组合成完整的电视节目。
如何体现电视文艺晚会的电视化手段,还取决于导播的创作思维电视化,取决于导播对电视时空的把握。加上以上所述的电视手段的运用,才能最终真正实现电视文艺晚会的电视化特征。
注释:
①张舒予,周章明编译:《电视制作———技巧·艺术·训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页。
②张舒予,周章明编译《电视制作———技巧·艺术·训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280页。
参考文献:
[1]《电视艺术辞典》编辑委员会.电视艺术辞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3.
[2]施天权.广播电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3]王心语.影视导演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9.
作者简介:
周夏临,汕头市广播电视台文艺编导,研究方向:电视文艺晚会、电视情景剧。
关键词:电视文艺晚会;电视化特征;艺术感受力;创作思维电视化;导播;鸳鸯机位运动
中图分类号:J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49-1
电视画面的再现,是凭借高技术手段完成的摄取和被摄取的关系,是逼真的形象还原和被还原的关系。“也即是电视通过图像与声音向观众传播信息与观念的一种媒体。”①导播,也称电视导演或电视切像,是这种高技术手段转化为精美艺术画面的操盘手。在电视文艺晚会的录制中,导播是节目形式完美体现在电视上的最主要环节。基上所述,强化导播的艺术感受力是提高电视文艺晚会电视化的必要手段,也是行内有识之士强烈呼吁电视文艺晚会要有电视化特征的依据所在。因一切艺术表现最终都是通过光波声波的转载传播给受众的,如何把技术手段艺术地再现,并最终呈现给观众精彩的画面是电视最终的任务,也是导播最终的任务。
收看电视文艺晚会与观看舞台表演不同。一般舞台演出,观众在现场是可以根据演员的表演区位或者人物角色,本着自己的兴趣随意观看舞台的任何部分。而电视观众观看荧屏中的文艺节目,却失去了在剧场中的那种选择,他所看到的是经过导播选择后强制给你的画面。虽然失去了现场观看的整体美感,但是收看电视却获得了在剧场中无法体验的神奇的丰富视听感受。
电视文艺晚会是包容性最强的一种艺术。一个优秀的导播应该在节目进行中领会观众对观看节目内容的审美需求,随着节目的进行,正确地调度画面,把最美的画面和最恰当的内容奉献给观众。
电视文艺晚会的导播比舞台导演更困难也更重要的地方是:“他决定了观众将能看到什么与听到什么,这个选择权力被导演(导播)独揽了,观众只能跟着他走。所以,导演(导播)必须审慎地作出自己的抉择。”②面对着多台摄像机提供的画面,导播怎样选择和调度,就要看导播的抉择能力。如何取舍,则取决于导播的视觉想象力和对视觉空间美的瞬间的捕捉。如何通过画面表情达意,要求导播有较强的画面组接能力,也即是掌握运用蒙太奇的能力。通过摄像机的角度变化、视觉元素的组合以及画面切换手段的使用,令一般的场景具有特别的意义。
首先,导播对景别内在原素的熟练把握,是营造节目情绪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电视文艺晚会中景别的区分跟其他电视创作一样,所不同的是,在电视文艺晚会中,用景别的不同来表现不同的艺术门类的特性,有它特定的情绪因素。比如:舞蹈中的全景跟小品中的全景所要表现的内涵就不一样。在节目演出中,如果导播对景别运用不够准确,将削弱节目内容的感染力。景别运用正确,节目内容、节目气氛便会得到渲染,才可能把情绪迅速推向高潮。
其二,正确使用特技和镜头运动方向、镜头运动速度是对节目节奏的一种把握。
导播要熟识导播台上的特技。电视最基本的特技是:切换、淡入淡出、渐隐渐显、扫换和叠加。导播精确地用好技巧和合适把握景别,对节目出神入化的结果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这方面,除了常规的技巧组合之外,一些不常用的技巧运用也能达到特别的效果。例如:在一个大合唱的节目中,用一个大全景镜头表现合唱的氛围,然后用一个近景切换到领唱的身上,这样大跨度的镜头组接能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抒情的歌曲中,一般用化出化入的技巧配合歌曲情绪的进行;在节奏强烈的歌曲中用快切。但有时却反其道而驰之,在快的劲歌里用慢切,让观众看清演员又歌又舞的动作过程;在慢的歌曲里或过门进行中用快切,弥补镜头信息量不够的缺陷,用画面切换的节奏增强视觉冲击力。在歌曲进行中还有一种像“积累蒙太奇”一样的组接方法运用得比较多。如一号机开始从全景推到近景时叠换三号机从全景推到近景,同理,其他几部机器可以重复几遍这样的动作,把观众的情绪通过视觉的不断重复,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来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在技巧运用上还有一种叫“鸳鸯机”的运动机位值得一提,它是由两台摄像机并排紧靠在一起,各取不同的景别,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导播在这两台机器所取的画面上反复叠换,达到一种同角度同视点不同景别的流畅运动镜头的视觉效果,富有节奏感。这种机位在舞蹈、歌曲中比较常用。
另外,在舞台拍摄中同样也存在着“轴线”规则,导播切换节目时应该精心研究,以免误导观众。
各种技巧和景别的综合运用,是为节目内容服务的,过多地玩弄技巧也是不可取的。比如运动吊臂的运用、广角镜头的运用。用得恰当,能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用得不当,却会削弱内容的表达,用得过多,对观众渴望了解内容的心理会产生障碍。特别是大全景镜头的运用,更要特别慎重。
如何精确地把握各种电视手法来强化艺术创造功能,是电视文艺晚会的导播应该懂得的综合知识,如果没有这种认知,当面对摆在面前的各种画面,将不知所措,无能抉择,更不要说能精准指挥摄像师选取最佳构图。因为在综合性演出的大型转播时,往往几部或十几部摄像机共同工作,各个机位上的摄像师从各自岗位送出不同角度的画面,由导播在导播台上选择,组合成完整的电视节目。
如何体现电视文艺晚会的电视化手段,还取决于导播的创作思维电视化,取决于导播对电视时空的把握。加上以上所述的电视手段的运用,才能最终真正实现电视文艺晚会的电视化特征。
注释:
①张舒予,周章明编译:《电视制作———技巧·艺术·训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页。
②张舒予,周章明编译《电视制作———技巧·艺术·训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280页。
参考文献:
[1]《电视艺术辞典》编辑委员会.电视艺术辞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3.
[2]施天权.广播电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3]王心语.影视导演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9.
作者简介:
周夏临,汕头市广播电视台文艺编导,研究方向:电视文艺晚会、电视情景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