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宗教仪式剧源于古老的宗教祭祀仪式,是一种以祭祀神灵、祈愿攘邪为目的的戏剧演出。《公保多吉听法》,亦称《米拉日巴劝化记》或《猎人与小鹿》,是一出在安多藏区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藏族仪式剧,表演中有歌有舞、有说有诵,可以说是羌姆与戏剧交融的产物。本文试以德钦寺《听法》为例,探讨和分析短剧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仪式剧;美学;象征;生命形式
《公保多吉听法》(以下简称《听法》)讲述的是一个宣扬佛法思想的劝化故事。故事说的是猎人公保多吉在林中猎鹿,鹿在慌忙逃生的途中遇到圣者米拉日巴,便上前求救,米拉日巴即施法教,调伏其于座前。随后猎犬吠而追之,圣者又施法教,劝其收敛追杀之心,亦被调伏于座前。此时,公保多吉赶来,见鹿与猎犬均顺伏于一喇嘛座前,便拔箭向米拉日巴射去,未曾想射出的箭非但没有射中,反而折断了,方悟此人定非凡人。米拉日巴乘机劝化,猎人终于悔悟,放弃了杀生的恶念,皈依了米拉日巴。
《听法》自清代以来便流传到青海各大寺院,被称为“米拉日巴羌姆”或“哈羌姆”。青海省同仁县隆务寺是黄南藏戏的诞生地,这里很早以前就演出过仪式剧形式的《听法》。在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德钦寺和同仁县浪加寺,至今仍保留着形式较为完整的安多语藏戏《听法》。无论在表演风格、音乐特色还是舞台美术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下面,试以德钦寺《听法》为例,探讨和分析短剧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一、虚实结合的艺术风格
艺术中美的体现离不开虚幻和写实的统一,亦真亦幻最容易使人发挥无穷的想象,塑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德钦寺《听法》的整个表演过程除对故事进行必要的加工、提炼、夸张乃至变形的艺术处理外,还加入了部分模仿生活的写实情景,使整个戏剧表演在虚实风格的转换上独具特色。
首先,山神、鹿、犬、随从及公保多吉兄弟均头戴面具,造型既夸张又写实,既具象又抽象,多以写意的“忿怒相”体现出降妖伏魔的气魄,具有狞厉、神秘的美学特征。如:山神(单巴)面具,尽管面目和用色均相对温和,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山神眉毛上挑,略有点圆眸怒瞪的神情,充满威慑力。主人公公保多吉的面具,黑膛大脸,白发须眉,巨目圆睁,给人一种凶悍、望而生畏的感觉。猎犬面具造型极为写实,栩栩如生,从怒似喷火的双眼和猛张的血盆大口中,充分体现出动物的兽性与凶猛之美。
其次,温巴顿中舞者韵律化的念诵和圣者“道歌”曲调的吟唱形成强烈的对比。前者是将要发生的故事内容介绍给在场观众,因而力求生活化,并抑扬有致,以解除单调、沉闷之感。后者是为了体现圣者米拉日巴普度众生的梵音,故使用程式化的“道歌”曲调,更符合剧情的需要。然而,无论是连珠念诵还是类型化的唱腔,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展现出藏族仪式剧的独特魅力。
最后,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和写实的生活情景交相辉映。《听法》中的“鹿舞”表演极具特色。伴随着音乐的加重加快,两只头戴鹿型面具的表演者急促地舞动上场,呈现出惊恐不安的态势。“鹿舞”表演中运用了大量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如“旋转”、“涮腰”、“小跳”等,同时运用模拟写实的情景,如用双角有力地撞击地面,生动地表现出鹿遭受猎人追袭时的痛苦和挣扎。
二、人神合一的象征体系
《听法》的表演体系仍然限定在仪式的范围之内,整个仪式中又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分支仪式,如:诵经仪式、舞蹈仪式、驱邪仪式、戏剧仪式等[1],这些仪式都是围绕着向“鬼神祈愿”的基本主题展开的。
仪式中的神圣法器体系,一方面是通神的媒介,具有不可言说的神秘之力,另一方面又是古代礼乐文明的体现,其中以“鼓”为首的仪礼已经成为藏族仪式剧的主要伴奏体系,“鼓”既是乐器又是法器,这反映出藏族文化中所渗透的钟鼓礼乐观念:生人与亡灵之间,生人、亡灵与祖先世界之间,都要靠神鼓系统发出的乐音来进行沟通和交流。天神、祖灵、巫祝、魂魄等,也都要靠此类音乐歌舞的符号效应来激发、调动和取悦,从而达到人神合一的目的。
仪式中所佩戴的面具,是原始巫术意识和图腾崇拜的一种物化形式,又是沟通鬼神的重要载体。“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是对这一观点最为直接的表述。在仪式表演中,通常以面具为媒介,把心灵中作为偶像的神佛变为现实中活灵活现的神佛,把佛经的抽象教义变为直观可见的场景和形象,用艺术的形式来反映宗教精神,以弘扬藏传佛教的经典和思想。
仪式面具的色彩,也多具有宗教象征意义。如白色象征着纯洁,黑色象征着邪恶,绿色象征着生命,黄色象征着神圣等。在《听法》中,山神面具为白黑两色,采用羊毛和羊皮材料制成,给人亦人亦神的感觉;红色的猎犬面具象征着愤怒、凶恶与最终被驯化的忠诚。面具的色彩表现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主旨都是以佛教思想来教化人多行善积德,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海,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世人向鬼神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
三、流转往复的生命形式
“生命形式”是艺术对象最高层次的审美。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艺术符号之所以具有感人的力量,是因为其具有生命的形式[2]。
《听法》中所包蕴的“生命形式”是伴随着变幻的舞步而得以充分体现的。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自由灵动的步伐、高低起伏的动势,跳跃回旋的姿态无不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跟随抑扬顿挫的音乐节拍,舞步呈现出快慢缓急的变化,使仪式表演成为一个有机的、充满节奏感的整体。仪式表演的“生命形式”还体现在夸张的面具造型上,线条的流转起伏,色彩的浓重绚丽无疑都昭示着一种生命力的勃发。同时,面具视觉符号中的线条起伏、色彩转换、造型变化等所形成的运动和节奏,使藏面具各视觉要素间产生联系,并形成内在的动态的统一,这使得仪式表演呈现出一种勃勃的生机。
另外,《听法》中的有机统一性体现为对立变化中的统一,这种对立统一既表现在视觉符号要素上,也孕育于藏传佛教文化当中。藏传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会经历从孕育到出生、逐渐成长衰老最后死亡的过程,死亡是与生俱来的,生之伊始就蕴含了死的因素,而死亡也就意味着重生,两者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将死亡和重生两种生命形态完美统一起来,宣扬“生命循环往复”、“早日得度重生”的宗教思想,反映出藏传佛教文化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普世性的哲理内涵。
【参考文献】
[1]曹娅丽.藏族仪式剧与宗教祭祀仪式之关系—安多地区藏族“米拉羌姆"仪式戏剧分析[J].中华戏曲,2012(03):70-74.
[2]苏珊·朗格,刘大基 傅志强 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6.
作者简介:马冬梅,女,汉族,山东文登市人,硕士,青海师范大学讲师。
关键词:仪式剧;美学;象征;生命形式
《公保多吉听法》(以下简称《听法》)讲述的是一个宣扬佛法思想的劝化故事。故事说的是猎人公保多吉在林中猎鹿,鹿在慌忙逃生的途中遇到圣者米拉日巴,便上前求救,米拉日巴即施法教,调伏其于座前。随后猎犬吠而追之,圣者又施法教,劝其收敛追杀之心,亦被调伏于座前。此时,公保多吉赶来,见鹿与猎犬均顺伏于一喇嘛座前,便拔箭向米拉日巴射去,未曾想射出的箭非但没有射中,反而折断了,方悟此人定非凡人。米拉日巴乘机劝化,猎人终于悔悟,放弃了杀生的恶念,皈依了米拉日巴。
《听法》自清代以来便流传到青海各大寺院,被称为“米拉日巴羌姆”或“哈羌姆”。青海省同仁县隆务寺是黄南藏戏的诞生地,这里很早以前就演出过仪式剧形式的《听法》。在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德钦寺和同仁县浪加寺,至今仍保留着形式较为完整的安多语藏戏《听法》。无论在表演风格、音乐特色还是舞台美术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下面,试以德钦寺《听法》为例,探讨和分析短剧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一、虚实结合的艺术风格
艺术中美的体现离不开虚幻和写实的统一,亦真亦幻最容易使人发挥无穷的想象,塑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德钦寺《听法》的整个表演过程除对故事进行必要的加工、提炼、夸张乃至变形的艺术处理外,还加入了部分模仿生活的写实情景,使整个戏剧表演在虚实风格的转换上独具特色。
首先,山神、鹿、犬、随从及公保多吉兄弟均头戴面具,造型既夸张又写实,既具象又抽象,多以写意的“忿怒相”体现出降妖伏魔的气魄,具有狞厉、神秘的美学特征。如:山神(单巴)面具,尽管面目和用色均相对温和,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山神眉毛上挑,略有点圆眸怒瞪的神情,充满威慑力。主人公公保多吉的面具,黑膛大脸,白发须眉,巨目圆睁,给人一种凶悍、望而生畏的感觉。猎犬面具造型极为写实,栩栩如生,从怒似喷火的双眼和猛张的血盆大口中,充分体现出动物的兽性与凶猛之美。
其次,温巴顿中舞者韵律化的念诵和圣者“道歌”曲调的吟唱形成强烈的对比。前者是将要发生的故事内容介绍给在场观众,因而力求生活化,并抑扬有致,以解除单调、沉闷之感。后者是为了体现圣者米拉日巴普度众生的梵音,故使用程式化的“道歌”曲调,更符合剧情的需要。然而,无论是连珠念诵还是类型化的唱腔,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展现出藏族仪式剧的独特魅力。
最后,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和写实的生活情景交相辉映。《听法》中的“鹿舞”表演极具特色。伴随着音乐的加重加快,两只头戴鹿型面具的表演者急促地舞动上场,呈现出惊恐不安的态势。“鹿舞”表演中运用了大量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如“旋转”、“涮腰”、“小跳”等,同时运用模拟写实的情景,如用双角有力地撞击地面,生动地表现出鹿遭受猎人追袭时的痛苦和挣扎。
二、人神合一的象征体系
《听法》的表演体系仍然限定在仪式的范围之内,整个仪式中又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分支仪式,如:诵经仪式、舞蹈仪式、驱邪仪式、戏剧仪式等[1],这些仪式都是围绕着向“鬼神祈愿”的基本主题展开的。
仪式中的神圣法器体系,一方面是通神的媒介,具有不可言说的神秘之力,另一方面又是古代礼乐文明的体现,其中以“鼓”为首的仪礼已经成为藏族仪式剧的主要伴奏体系,“鼓”既是乐器又是法器,这反映出藏族文化中所渗透的钟鼓礼乐观念:生人与亡灵之间,生人、亡灵与祖先世界之间,都要靠神鼓系统发出的乐音来进行沟通和交流。天神、祖灵、巫祝、魂魄等,也都要靠此类音乐歌舞的符号效应来激发、调动和取悦,从而达到人神合一的目的。
仪式中所佩戴的面具,是原始巫术意识和图腾崇拜的一种物化形式,又是沟通鬼神的重要载体。“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是对这一观点最为直接的表述。在仪式表演中,通常以面具为媒介,把心灵中作为偶像的神佛变为现实中活灵活现的神佛,把佛经的抽象教义变为直观可见的场景和形象,用艺术的形式来反映宗教精神,以弘扬藏传佛教的经典和思想。
仪式面具的色彩,也多具有宗教象征意义。如白色象征着纯洁,黑色象征着邪恶,绿色象征着生命,黄色象征着神圣等。在《听法》中,山神面具为白黑两色,采用羊毛和羊皮材料制成,给人亦人亦神的感觉;红色的猎犬面具象征着愤怒、凶恶与最终被驯化的忠诚。面具的色彩表现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主旨都是以佛教思想来教化人多行善积德,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海,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世人向鬼神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
三、流转往复的生命形式
“生命形式”是艺术对象最高层次的审美。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艺术符号之所以具有感人的力量,是因为其具有生命的形式[2]。
《听法》中所包蕴的“生命形式”是伴随着变幻的舞步而得以充分体现的。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自由灵动的步伐、高低起伏的动势,跳跃回旋的姿态无不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跟随抑扬顿挫的音乐节拍,舞步呈现出快慢缓急的变化,使仪式表演成为一个有机的、充满节奏感的整体。仪式表演的“生命形式”还体现在夸张的面具造型上,线条的流转起伏,色彩的浓重绚丽无疑都昭示着一种生命力的勃发。同时,面具视觉符号中的线条起伏、色彩转换、造型变化等所形成的运动和节奏,使藏面具各视觉要素间产生联系,并形成内在的动态的统一,这使得仪式表演呈现出一种勃勃的生机。
另外,《听法》中的有机统一性体现为对立变化中的统一,这种对立统一既表现在视觉符号要素上,也孕育于藏传佛教文化当中。藏传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会经历从孕育到出生、逐渐成长衰老最后死亡的过程,死亡是与生俱来的,生之伊始就蕴含了死的因素,而死亡也就意味着重生,两者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将死亡和重生两种生命形态完美统一起来,宣扬“生命循环往复”、“早日得度重生”的宗教思想,反映出藏传佛教文化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普世性的哲理内涵。
【参考文献】
[1]曹娅丽.藏族仪式剧与宗教祭祀仪式之关系—安多地区藏族“米拉羌姆"仪式戏剧分析[J].中华戏曲,2012(03):70-74.
[2]苏珊·朗格,刘大基 傅志强 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6.
作者简介:马冬梅,女,汉族,山东文登市人,硕士,青海师范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