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仪式剧《公保多吉听法》的美学分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宗教仪式剧源于古老的宗教祭祀仪式,是一种以祭祀神灵、祈愿攘邪为目的的戏剧演出。《公保多吉听法》,亦称《米拉日巴劝化记》或《猎人与小鹿》,是一出在安多藏区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藏族仪式剧,表演中有歌有舞、有说有诵,可以说是羌姆与戏剧交融的产物。本文试以德钦寺《听法》为例,探讨和分析短剧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仪式剧;美学;象征;生命形式
  《公保多吉听法》(以下简称《听法》)讲述的是一个宣扬佛法思想的劝化故事。故事说的是猎人公保多吉在林中猎鹿,鹿在慌忙逃生的途中遇到圣者米拉日巴,便上前求救,米拉日巴即施法教,调伏其于座前。随后猎犬吠而追之,圣者又施法教,劝其收敛追杀之心,亦被调伏于座前。此时,公保多吉赶来,见鹿与猎犬均顺伏于一喇嘛座前,便拔箭向米拉日巴射去,未曾想射出的箭非但没有射中,反而折断了,方悟此人定非凡人。米拉日巴乘机劝化,猎人终于悔悟,放弃了杀生的恶念,皈依了米拉日巴。
  《听法》自清代以来便流传到青海各大寺院,被称为“米拉日巴羌姆”或“哈羌姆”。青海省同仁县隆务寺是黄南藏戏的诞生地,这里很早以前就演出过仪式剧形式的《听法》。在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德钦寺和同仁县浪加寺,至今仍保留着形式较为完整的安多语藏戏《听法》。无论在表演风格、音乐特色还是舞台美术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下面,试以德钦寺《听法》为例,探讨和分析短剧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一、虚实结合的艺术风格
  艺术中美的体现离不开虚幻和写实的统一,亦真亦幻最容易使人发挥无穷的想象,塑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德钦寺《听法》的整个表演过程除对故事进行必要的加工、提炼、夸张乃至变形的艺术处理外,还加入了部分模仿生活的写实情景,使整个戏剧表演在虚实风格的转换上独具特色。
  首先,山神、鹿、犬、随从及公保多吉兄弟均头戴面具,造型既夸张又写实,既具象又抽象,多以写意的“忿怒相”体现出降妖伏魔的气魄,具有狞厉、神秘的美学特征。如:山神(单巴)面具,尽管面目和用色均相对温和,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山神眉毛上挑,略有点圆眸怒瞪的神情,充满威慑力。主人公公保多吉的面具,黑膛大脸,白发须眉,巨目圆睁,给人一种凶悍、望而生畏的感觉。猎犬面具造型极为写实,栩栩如生,从怒似喷火的双眼和猛张的血盆大口中,充分体现出动物的兽性与凶猛之美。
  其次,温巴顿中舞者韵律化的念诵和圣者“道歌”曲调的吟唱形成强烈的对比。前者是将要发生的故事内容介绍给在场观众,因而力求生活化,并抑扬有致,以解除单调、沉闷之感。后者是为了体现圣者米拉日巴普度众生的梵音,故使用程式化的“道歌”曲调,更符合剧情的需要。然而,无论是连珠念诵还是类型化的唱腔,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展现出藏族仪式剧的独特魅力。
  最后,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和写实的生活情景交相辉映。《听法》中的“鹿舞”表演极具特色。伴随着音乐的加重加快,两只头戴鹿型面具的表演者急促地舞动上场,呈现出惊恐不安的态势。“鹿舞”表演中运用了大量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如“旋转”、“涮腰”、“小跳”等,同时运用模拟写实的情景,如用双角有力地撞击地面,生动地表现出鹿遭受猎人追袭时的痛苦和挣扎。
  二、人神合一的象征体系
  《听法》的表演体系仍然限定在仪式的范围之内,整个仪式中又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分支仪式,如:诵经仪式、舞蹈仪式、驱邪仪式、戏剧仪式等[1],这些仪式都是围绕着向“鬼神祈愿”的基本主题展开的。
  仪式中的神圣法器体系,一方面是通神的媒介,具有不可言说的神秘之力,另一方面又是古代礼乐文明的体现,其中以“鼓”为首的仪礼已经成为藏族仪式剧的主要伴奏体系,“鼓”既是乐器又是法器,这反映出藏族文化中所渗透的钟鼓礼乐观念:生人与亡灵之间,生人、亡灵与祖先世界之间,都要靠神鼓系统发出的乐音来进行沟通和交流。天神、祖灵、巫祝、魂魄等,也都要靠此类音乐歌舞的符号效应来激发、调动和取悦,从而达到人神合一的目的。
  仪式中所佩戴的面具,是原始巫术意识和图腾崇拜的一种物化形式,又是沟通鬼神的重要载体。“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是对这一观点最为直接的表述。在仪式表演中,通常以面具为媒介,把心灵中作为偶像的神佛变为现实中活灵活现的神佛,把佛经的抽象教义变为直观可见的场景和形象,用艺术的形式来反映宗教精神,以弘扬藏传佛教的经典和思想。
  仪式面具的色彩,也多具有宗教象征意义。如白色象征着纯洁,黑色象征着邪恶,绿色象征着生命,黄色象征着神圣等。在《听法》中,山神面具为白黑两色,采用羊毛和羊皮材料制成,给人亦人亦神的感觉;红色的猎犬面具象征着愤怒、凶恶与最终被驯化的忠诚。面具的色彩表现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主旨都是以佛教思想来教化人多行善积德,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海,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世人向鬼神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
  三、流转往复的生命形式
  “生命形式”是艺术对象最高层次的审美。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艺术符号之所以具有感人的力量,是因为其具有生命的形式[2]。
  《听法》中所包蕴的“生命形式”是伴随着变幻的舞步而得以充分体现的。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自由灵动的步伐、高低起伏的动势,跳跃回旋的姿态无不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跟随抑扬顿挫的音乐节拍,舞步呈现出快慢缓急的变化,使仪式表演成为一个有机的、充满节奏感的整体。仪式表演的“生命形式”还体现在夸张的面具造型上,线条的流转起伏,色彩的浓重绚丽无疑都昭示着一种生命力的勃发。同时,面具视觉符号中的线条起伏、色彩转换、造型变化等所形成的运动和节奏,使藏面具各视觉要素间产生联系,并形成内在的动态的统一,这使得仪式表演呈现出一种勃勃的生机。
  另外,《听法》中的有机统一性体现为对立变化中的统一,这种对立统一既表现在视觉符号要素上,也孕育于藏传佛教文化当中。藏传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会经历从孕育到出生、逐渐成长衰老最后死亡的过程,死亡是与生俱来的,生之伊始就蕴含了死的因素,而死亡也就意味着重生,两者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将死亡和重生两种生命形态完美统一起来,宣扬“生命循环往复”、“早日得度重生”的宗教思想,反映出藏传佛教文化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普世性的哲理内涵。
  【参考文献】
  [1]曹娅丽.藏族仪式剧与宗教祭祀仪式之关系—安多地区藏族“米拉羌姆"仪式戏剧分析[J].中华戏曲,2012(03):70-74.
  [2]苏珊·朗格,刘大基 傅志强 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6.
  作者简介:马冬梅,女,汉族,山东文登市人,硕士,青海师范大学讲师。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自2017年3月至11月接诊的102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比较,使用常规
梁河,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rn这里是著名的“中国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隘口,这里是民国元老、辛亥革命先驱、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李根源先生的故里.这里有千百年边关占道的
和尚塬rn我童年时背诵马致远的,反复琢磨过,“古道西风瘦马”,三个名词堆在一起,怎么就让整个世界突然荒凉得让一个少年想哭两声三声呢?“古道”啊,“古道”,你到底是个什么
在英国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桂冠诗人是一项难以被替代有着重要文化导向的制度,是文学与政治的联姻,是普通人民大众与王室政府相互融合、沟通的良好契机。因此,从全国优秀的诗
摘要:电视剧作为一种融入生活的娱乐消遣方式,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它追求的不单是对剧集内容的消费,而是捆绑于传统的电视传播体系上,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审美接受习惯。而对于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家庭来说则更倾向国产剧。  关键词:电视剧;张力;视听效果;价值观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国外特别是英美两国,电视剧的制作水平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但毕竟,当前我国通过互联网看英、美
摘要: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途径。因此,本文将针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策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主动参与;策略分析  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从实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初中体育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在重症肝炎腹水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症肝炎腹水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在预防接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进行预防性接种的50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50例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
陪妻上街,照例要先到早点铺吃早点.rn吃完早点起身准备离开,见早点铺旁边有两个人在谈论什么.过去一看,见一个满脸风霜的乡下中年男人,手提两个自己用编织袋编的鸟笼.另一个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秦皇岛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扩大来华留学招生规模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比较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探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途径,以期为秦皇岛市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  关键词:一带一路;秦皇岛;来华留学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