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课跨学科合作教学的实施方法与路径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daruanjiand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文化与社会》是独立院校人文与艺术板块传播学模块的一门通识课。课程的核心思路是探讨传播、文化与社会三者的关系,掌握三者共同研究的领域中交叉建构的知识体系,跨出学科的边界,更为全面、深刻地解析社会热点和文化事件。融合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揭示社会热点和实践的运行逻辑,深刻体现出时间背后的社会结构与信息运行的特点,更好地理解目前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
  一、通识课跨学科合作教学思维意识的导入
  《传播文化与社会》一课的主要概念和章节从信息传播环境与社会的角度入手,深入探讨传播与社会形态的嬗变、文化基因的路径、与社会文化建构的功能、大众传播与消费文化的相互影响,并对文化传播的要素、过程、模式、机制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社会控制理论、文化研究理论、大众传播理论和新传媒技术理论作出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同时围绕我国传播与文化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传播与文化产业的经济与政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挑战等,进行全面的思考,有效地建构起一个深刻理解传播与文化的理论通道。
  当我们的社会进入一个“全民皆媒”的时代,如何认识并正确理解社会热点事件?如何看待现象级的文化与传播现状以及社会的形态?如何解释当今社会出现的“关键词”和“流行语”?这些问题本身离不开对文化的传播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因此,教师要通过跨学科合作教学带领学生从生活出发,从新闻看社会,从热搜品文化,从课堂去闹市。
  二、课程设置与构建方法
  在通识课与跨学科教学的思路指导下,本课程更为突出的是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多元的视角分析,以更好地看待社会问题及文化现象。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传播的发展,不断加强商业化的深度发展,传播学与社会学学科的结合,正是对信息化社会理解的有效视角。跨学科的课堂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養,促进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认知视角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门通识类选修课,也基于高校教学通识、博雅的理念,需要学生掌握基本学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和认识社会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对自身所处社会和传播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全程采用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模式,有传播学背景和社会学背景的教师同时出现在课堂中,课堂组织形式以圆桌讨论会的方式展开。课程的构建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充分交流和互动,课程内容与学生紧密贴合,通过形成性考核,更精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以下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以讨论式教学方式为主,是跨学科教学的核心要义。让学生了解陌生的知识领域,接受除所学专业思路以外的学科视角,掌握多元化思考和融合跨学科领域的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不断提问并给出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更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将学生放置在核心位置上,将学生作为教学设计和课程构建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组织形式以圆桌讨论展开,从点对点的互动变为整体互动,课堂中强调学生与教师的充分参与。圆桌讨论的形式,从空间上消除了可能出现的话语主导者,教师更多承担讨论过程的掌控任务和讨论方向的引导任务。在课堂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打破教师原有的铺开知识体系让学生去理解的传统思路,变换为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话语地位提升的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并达成更优质的效果。在课程知识的选择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不仅结合知识本身的要求,更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使得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既传递了知识,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强化了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
  深入挖掘课堂资源,真正做到跨学科。关于跨学科,是将一门课程中根据内容需要融入不同学科视角的学科交叉融合,或是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不同的学科视角将其解读出来。跨学科教育的课堂内容并非简单的不同学科观点的罗列,精华在于如何有效利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对同一问题或现象的不同思考方式和解释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当成为课程的主体与资源,学生的学科背景也应该纳入整个课程涉及的学科体系中,提前激发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实践,从更多视角去思考所要研究的主题,并在课程主题表达、思辨与讨论中提出不同看法。
  参与跨学科合作教学的相关专业学科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以及课程材料,协同完成对跨学科教学内容尤其是学科交叉知识点的甄选,同时设立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方式。基于研讨、思辨等跨学科通识课程课堂的主要核心培养方式,考核也应更精细化、过程化。
  三、跨学科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教育部不断提出高校教改的指导思想与众多专家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家与时代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依然迫切。跨学科合作教学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辨及多元视角的能力培养,但是目前从实践跨学科课堂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局限与问题。
  1.跨学科通识课培养方案及实施制度的不明确。目前,国内各类高校已形成成熟与相对固定的学生培养方案,包括学分修习机制,基于校内各院系的首要培养目的一般还是从专业学科角度出发,通识选修课作为辅助,而跨学科通识课基本很难被纳入学分要求。缺少明确的学分指导和选修制度,使得跨学科通识课的构建从源头存在模糊性。
  2.实施难度较大。跨学科合作教学可能涉及文、理、工、医等大学科交叉,对院系间合作与协调的要求较大,面向学生后的教学团队构建与全面协调工作难度较大。除小型文理学院、博雅学院等综合性学术共同体外,跨学科合作教学师资队伍的构建存在挑战。
  3.如何明确规范跨学科的融合、对象与构建方法。跨学科课程的建设需要参与教师除了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外,还能够具备学科思维和意识的敏锐性、前沿性和融合性。这类课程通常围绕社会现象和文化热点展开,而现代社会的问题会受到时代特性、语境和环境的影响,需要跳出学科理论知识框架外的实践挖掘。
  推进高校教改课改、推广通识博雅教育,需要更多有效的实践和实施方法。跨学科合作教学与跨学科通识课的构建,是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方向,也是培养高校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以多学科视角出发,解析社会热点和文化现象,更深入地探究当下信息时代和社会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领域和认知视角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多角度观察、理解、认识社会的意识,进而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对自身所处社会和传播环境的适应能力。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推进,需要机制制度、团队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完善,拓展通识课课程深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强化思辨、解析和研究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责任编辑 赵丹)
其他文献
1月12日,全国首家青少年自主教育营地在北京郎园Vintage文化创意产业园落地。当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北青教育传媒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共同打造青少年自主教育营地。同时借助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奥会的契机,围绕冬奥主题面向青少年开展冰雪教育。  青少年自主教育营地将以郎园vintage为空间依托,以造梦空间、阅梦空间、探梦空间三部分为运营核心,打造青少年阅读基地、兴趣社群、课外实践、职
期刊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曾几何时,教师被那样神圣的光环所笼罩。但如今,新形势下,教师所面临的胜任力危机却越来越明显。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一下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我们必须有一点真本事。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必须有点令学生信服的别的小才能。比如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特别爱好体育,就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比如晨起跑步时,我会有意地指导学生调整
期刊
1.博览群书,终身学习。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一个发展进步得慢就会被淘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不进步就是退步,进步得慢就有可能被淘汰。教师只有善于将多种学科的知识系统整合,形成科学而独到的学术见解,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更高层次的知识需求,才能令学生心服口服、心悦诚服,才能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只有顺应时代
期刊
知识是人类千百年来生产实践的积累和提炼。大数据时代,知识和信息无处不在而且以几何级数增长。那么,信息时代书本价值何在?  在筆者看来,书本的价值在于其基础性和系统性。书本知识虽然容量小,但却是学生从别的渠道获得知识的工具和基础。学生从书本以外获得的知识,只能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延伸。  所以,教师胜任力危机不在于知识本身,解决这个难题还需从教师本身着手。  首先,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死教书教死书,当
期刊
为贯彻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我省高等教育振兴崛起,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3月1日,省政府召开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动员部署会,同时下发《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指导
期刊
1.持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增强“授渔”能力。在与时俱进、教育创新的时代,作为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才能培养出既具有传统人文素养,又具有良好创新习惯,还能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教学信息的数字化、教学媒体的交互化、教材编制的软件化、教学过程的智能化、教学传播的网络化正向我们走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确
期刊
近年来,教育系统强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加强了教育工作者的终身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成效显著,成果丰富。但是,相对于业务培训而言,对从教者的师德和法治培训相对不力,加之应试教育“惯性”仍在等诸多原因,导致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事件频繁出现,有偿补课、滥订滥发学习资料等有失师德的现象还未绝迹,甚至还有教师不法侵害学生的案件偶有发生。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执法和师德建设不过硬,
期刊
在全省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动员部署会上,楼省长亲自出席并作重要讲话。这样高规格的专题会议在我省高等教育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高校改革发展的关心重视,充分体现了楼省长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过去的一段时间,教育厅党组已经围绕楼省长关于“1331工程”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行了多次认真的学习研究和安排部署。我就如何进一步理解认识、贯彻落实、全面实施好“133
期刊
当代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呈现出与以前很大的不同。学生普遍是进入21世纪后出生的“00后”,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中更追求独立和自尊,希望能有与成人、教师和家长一样的对话权利。面对这样一群有个性、有思想,同时又有进一步希望在团队中建立自己威信的“学生孩子”,教师的思想工作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而推进学生学习持续进步的重点工作和首要工作。  学校教师要想做好新时期学生们的思想工作,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三方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在全国的全面推行,学科教学也更加重视课堂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教师也在不断实践中逐渐摸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随着教学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发现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设置科学、合理的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巧妙提问构建小学精彩课堂为基础进行讨论。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巧妙提问的关键基础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