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文化与社会》是独立院校人文与艺术板块传播学模块的一门通识课。课程的核心思路是探讨传播、文化与社会三者的关系,掌握三者共同研究的领域中交叉建构的知识体系,跨出学科的边界,更为全面、深刻地解析社会热点和文化事件。融合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揭示社会热点和实践的运行逻辑,深刻体现出时间背后的社会结构与信息运行的特点,更好地理解目前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
一、通识课跨学科合作教学思维意识的导入
《传播文化与社会》一课的主要概念和章节从信息传播环境与社会的角度入手,深入探讨传播与社会形态的嬗变、文化基因的路径、与社会文化建构的功能、大众传播与消费文化的相互影响,并对文化传播的要素、过程、模式、机制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社会控制理论、文化研究理论、大众传播理论和新传媒技术理论作出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同时围绕我国传播与文化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传播与文化产业的经济与政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挑战等,进行全面的思考,有效地建构起一个深刻理解传播与文化的理论通道。
当我们的社会进入一个“全民皆媒”的时代,如何认识并正确理解社会热点事件?如何看待现象级的文化与传播现状以及社会的形态?如何解释当今社会出现的“关键词”和“流行语”?这些问题本身离不开对文化的传播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因此,教师要通过跨学科合作教学带领学生从生活出发,从新闻看社会,从热搜品文化,从课堂去闹市。
二、课程设置与构建方法
在通识课与跨学科教学的思路指导下,本课程更为突出的是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多元的视角分析,以更好地看待社会问题及文化现象。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传播的发展,不断加强商业化的深度发展,传播学与社会学学科的结合,正是对信息化社会理解的有效视角。跨学科的课堂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養,促进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认知视角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门通识类选修课,也基于高校教学通识、博雅的理念,需要学生掌握基本学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和认识社会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对自身所处社会和传播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全程采用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模式,有传播学背景和社会学背景的教师同时出现在课堂中,课堂组织形式以圆桌讨论会的方式展开。课程的构建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充分交流和互动,课程内容与学生紧密贴合,通过形成性考核,更精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以下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以讨论式教学方式为主,是跨学科教学的核心要义。让学生了解陌生的知识领域,接受除所学专业思路以外的学科视角,掌握多元化思考和融合跨学科领域的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不断提问并给出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更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将学生放置在核心位置上,将学生作为教学设计和课程构建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组织形式以圆桌讨论展开,从点对点的互动变为整体互动,课堂中强调学生与教师的充分参与。圆桌讨论的形式,从空间上消除了可能出现的话语主导者,教师更多承担讨论过程的掌控任务和讨论方向的引导任务。在课堂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打破教师原有的铺开知识体系让学生去理解的传统思路,变换为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话语地位提升的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并达成更优质的效果。在课程知识的选择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不仅结合知识本身的要求,更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使得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既传递了知识,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强化了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
深入挖掘课堂资源,真正做到跨学科。关于跨学科,是将一门课程中根据内容需要融入不同学科视角的学科交叉融合,或是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不同的学科视角将其解读出来。跨学科教育的课堂内容并非简单的不同学科观点的罗列,精华在于如何有效利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对同一问题或现象的不同思考方式和解释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当成为课程的主体与资源,学生的学科背景也应该纳入整个课程涉及的学科体系中,提前激发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实践,从更多视角去思考所要研究的主题,并在课程主题表达、思辨与讨论中提出不同看法。
参与跨学科合作教学的相关专业学科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以及课程材料,协同完成对跨学科教学内容尤其是学科交叉知识点的甄选,同时设立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方式。基于研讨、思辨等跨学科通识课程课堂的主要核心培养方式,考核也应更精细化、过程化。
三、跨学科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教育部不断提出高校教改的指导思想与众多专家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家与时代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依然迫切。跨学科合作教学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辨及多元视角的能力培养,但是目前从实践跨学科课堂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局限与问题。
1.跨学科通识课培养方案及实施制度的不明确。目前,国内各类高校已形成成熟与相对固定的学生培养方案,包括学分修习机制,基于校内各院系的首要培养目的一般还是从专业学科角度出发,通识选修课作为辅助,而跨学科通识课基本很难被纳入学分要求。缺少明确的学分指导和选修制度,使得跨学科通识课的构建从源头存在模糊性。
2.实施难度较大。跨学科合作教学可能涉及文、理、工、医等大学科交叉,对院系间合作与协调的要求较大,面向学生后的教学团队构建与全面协调工作难度较大。除小型文理学院、博雅学院等综合性学术共同体外,跨学科合作教学师资队伍的构建存在挑战。
3.如何明确规范跨学科的融合、对象与构建方法。跨学科课程的建设需要参与教师除了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外,还能够具备学科思维和意识的敏锐性、前沿性和融合性。这类课程通常围绕社会现象和文化热点展开,而现代社会的问题会受到时代特性、语境和环境的影响,需要跳出学科理论知识框架外的实践挖掘。
推进高校教改课改、推广通识博雅教育,需要更多有效的实践和实施方法。跨学科合作教学与跨学科通识课的构建,是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方向,也是培养高校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以多学科视角出发,解析社会热点和文化现象,更深入地探究当下信息时代和社会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领域和认知视角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多角度观察、理解、认识社会的意识,进而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对自身所处社会和传播环境的适应能力。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推进,需要机制制度、团队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完善,拓展通识课课程深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强化思辨、解析和研究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责任编辑 赵丹)
一、通识课跨学科合作教学思维意识的导入
《传播文化与社会》一课的主要概念和章节从信息传播环境与社会的角度入手,深入探讨传播与社会形态的嬗变、文化基因的路径、与社会文化建构的功能、大众传播与消费文化的相互影响,并对文化传播的要素、过程、模式、机制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社会控制理论、文化研究理论、大众传播理论和新传媒技术理论作出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同时围绕我国传播与文化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传播与文化产业的经济与政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挑战等,进行全面的思考,有效地建构起一个深刻理解传播与文化的理论通道。
当我们的社会进入一个“全民皆媒”的时代,如何认识并正确理解社会热点事件?如何看待现象级的文化与传播现状以及社会的形态?如何解释当今社会出现的“关键词”和“流行语”?这些问题本身离不开对文化的传播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因此,教师要通过跨学科合作教学带领学生从生活出发,从新闻看社会,从热搜品文化,从课堂去闹市。
二、课程设置与构建方法
在通识课与跨学科教学的思路指导下,本课程更为突出的是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多元的视角分析,以更好地看待社会问题及文化现象。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传播的发展,不断加强商业化的深度发展,传播学与社会学学科的结合,正是对信息化社会理解的有效视角。跨学科的课堂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養,促进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认知视角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门通识类选修课,也基于高校教学通识、博雅的理念,需要学生掌握基本学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和认识社会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对自身所处社会和传播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全程采用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模式,有传播学背景和社会学背景的教师同时出现在课堂中,课堂组织形式以圆桌讨论会的方式展开。课程的构建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充分交流和互动,课程内容与学生紧密贴合,通过形成性考核,更精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以下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以讨论式教学方式为主,是跨学科教学的核心要义。让学生了解陌生的知识领域,接受除所学专业思路以外的学科视角,掌握多元化思考和融合跨学科领域的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不断提问并给出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更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将学生放置在核心位置上,将学生作为教学设计和课程构建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组织形式以圆桌讨论展开,从点对点的互动变为整体互动,课堂中强调学生与教师的充分参与。圆桌讨论的形式,从空间上消除了可能出现的话语主导者,教师更多承担讨论过程的掌控任务和讨论方向的引导任务。在课堂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打破教师原有的铺开知识体系让学生去理解的传统思路,变换为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话语地位提升的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并达成更优质的效果。在课程知识的选择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不仅结合知识本身的要求,更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使得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既传递了知识,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强化了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
深入挖掘课堂资源,真正做到跨学科。关于跨学科,是将一门课程中根据内容需要融入不同学科视角的学科交叉融合,或是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不同的学科视角将其解读出来。跨学科教育的课堂内容并非简单的不同学科观点的罗列,精华在于如何有效利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对同一问题或现象的不同思考方式和解释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当成为课程的主体与资源,学生的学科背景也应该纳入整个课程涉及的学科体系中,提前激发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实践,从更多视角去思考所要研究的主题,并在课程主题表达、思辨与讨论中提出不同看法。
参与跨学科合作教学的相关专业学科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以及课程材料,协同完成对跨学科教学内容尤其是学科交叉知识点的甄选,同时设立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方式。基于研讨、思辨等跨学科通识课程课堂的主要核心培养方式,考核也应更精细化、过程化。
三、跨学科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教育部不断提出高校教改的指导思想与众多专家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家与时代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依然迫切。跨学科合作教学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辨及多元视角的能力培养,但是目前从实践跨学科课堂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局限与问题。
1.跨学科通识课培养方案及实施制度的不明确。目前,国内各类高校已形成成熟与相对固定的学生培养方案,包括学分修习机制,基于校内各院系的首要培养目的一般还是从专业学科角度出发,通识选修课作为辅助,而跨学科通识课基本很难被纳入学分要求。缺少明确的学分指导和选修制度,使得跨学科通识课的构建从源头存在模糊性。
2.实施难度较大。跨学科合作教学可能涉及文、理、工、医等大学科交叉,对院系间合作与协调的要求较大,面向学生后的教学团队构建与全面协调工作难度较大。除小型文理学院、博雅学院等综合性学术共同体外,跨学科合作教学师资队伍的构建存在挑战。
3.如何明确规范跨学科的融合、对象与构建方法。跨学科课程的建设需要参与教师除了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外,还能够具备学科思维和意识的敏锐性、前沿性和融合性。这类课程通常围绕社会现象和文化热点展开,而现代社会的问题会受到时代特性、语境和环境的影响,需要跳出学科理论知识框架外的实践挖掘。
推进高校教改课改、推广通识博雅教育,需要更多有效的实践和实施方法。跨学科合作教学与跨学科通识课的构建,是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方向,也是培养高校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以多学科视角出发,解析社会热点和文化现象,更深入地探究当下信息时代和社会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领域和认知视角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多角度观察、理解、认识社会的意识,进而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对自身所处社会和传播环境的适应能力。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推进,需要机制制度、团队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完善,拓展通识课课程深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强化思辨、解析和研究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