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是毛泽东于1934年1月27日在第二次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的结论”的一部分。他提出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思想,虽然过去了80多年,但今天重温这一光辉篇章,对我们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1934年,正值中国革命战争形势异常严峻,中央苏区经济状况处于异常困难时期。而此时党内,还存在着严重的“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在这种双重压力的严峻形势下,中央苏区百姓生活状况日益恶化。到了1933年夏天,中央苏区百姓生活状况已经水深火热。无独有偶,此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正调集百万大军,部署第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红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为扭转不利局面,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第五次“围剿”,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保护红色政权和土地革命成果,1934年1月22日,在当时的红都瑞金召开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时任中央工农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作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在代表们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结论。“结论”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于1951年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题将其收录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
1.军民鱼水之情——关心群众生活。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这在当时中国革命战争形势异常严峻、中央苏区经济状况异常困难之时,毛泽东的这一观点非常难能可贵,体现了党关心群众利益和共产党人的职责。历史经验告诫我们,群众利益无小事,他们决定着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在文章中,毛泽东一再强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的拥护我们。”
2.真正的铜墙铁壁——依靠人民群众。在文章中,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在此,毛泽东把群众比喻为铜墙铁壁,这是对古今中外历史经验总结的结果。纵观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我们会发现,谁赢得人民的支持,谁就赢得了战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的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在他处理所有国家事务的工作中,在他的言谈话语中,“人民”二字讲得最多,出现频率最高。毛泽东把自己当成了人民的一员,他来源于人民,依靠人民,他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人民,更是把他和老一辈革命家所创立的中国共产党一并交给了人民。无论党走到任何历史发展阶段,都要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倾听他们的声音,关心他们的想法,體谅他们的苦衷。
3.过河的船或桥——注意工作方法。“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把工作方法比喻成“桥”或“船”,这是在告诫人们,没有了“桥”或“船”,我们就会脱离群众,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群众是一切智慧的源泉。这种工作方法要求我们深入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把问题交给他们去讨论,遇事同其商量着办,征求其意见,倾听其想法,调动其积极性,集中其经验和智慧。“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只有同广大人民真正打成一片,我们这条“鱼”才能在人民的“水”中“畅游”。
1.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关心群众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两位领导人都把人民利益看得至高无上,都善于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看待党和政府与人民的关系,都把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看作是实现党奋斗目标的必为之举。毛泽东在他的著作、工作和言谈话语中,“人民”二字出现次数最多,频率最高。习近平也一样,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共203次,可见总书记同毛泽东一样,都把人民放到了何等重要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牢记毛泽东所讲,“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牢记总书记所言,“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十三亿人民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我们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群众。今天,我们也正在同样进行着一场伟大“战争”,只不过时代、环境、内容不同罢了。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是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历史使命的“战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争”。我们要想赢得这场“战争”,没有人民参与,是根本不可能的。当前,我们要谨记毛泽东同志的教诲,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群众当作真正的铜墙铁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在著作中提出要注意工作方法问题,把其比作过河的船或桥。习近平总书记也同样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两位领导人对群众都非常注意工作方法,都把其作为党联系人民,融洽党群关系的法宝,坚持虚心做人民的小学生,向他们请教,考虑他们的需求、想法和愿望。正如总书记所言,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论遇到什么样难事,只要同群众商量,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实话、办实事,取信于民,在实招、实效上下功夫,以钉钉子精神做好党的各项工作,从而把人民牢牢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我们就能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朱 健
1934年,正值中国革命战争形势异常严峻,中央苏区经济状况处于异常困难时期。而此时党内,还存在着严重的“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在这种双重压力的严峻形势下,中央苏区百姓生活状况日益恶化。到了1933年夏天,中央苏区百姓生活状况已经水深火热。无独有偶,此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正调集百万大军,部署第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红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为扭转不利局面,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第五次“围剿”,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保护红色政权和土地革命成果,1934年1月22日,在当时的红都瑞金召开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时任中央工农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作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在代表们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结论。“结论”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于1951年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题将其收录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
1.军民鱼水之情——关心群众生活。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这在当时中国革命战争形势异常严峻、中央苏区经济状况异常困难之时,毛泽东的这一观点非常难能可贵,体现了党关心群众利益和共产党人的职责。历史经验告诫我们,群众利益无小事,他们决定着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在文章中,毛泽东一再强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的拥护我们。”
2.真正的铜墙铁壁——依靠人民群众。在文章中,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在此,毛泽东把群众比喻为铜墙铁壁,这是对古今中外历史经验总结的结果。纵观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我们会发现,谁赢得人民的支持,谁就赢得了战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的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在他处理所有国家事务的工作中,在他的言谈话语中,“人民”二字讲得最多,出现频率最高。毛泽东把自己当成了人民的一员,他来源于人民,依靠人民,他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人民,更是把他和老一辈革命家所创立的中国共产党一并交给了人民。无论党走到任何历史发展阶段,都要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倾听他们的声音,关心他们的想法,體谅他们的苦衷。
3.过河的船或桥——注意工作方法。“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把工作方法比喻成“桥”或“船”,这是在告诫人们,没有了“桥”或“船”,我们就会脱离群众,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群众是一切智慧的源泉。这种工作方法要求我们深入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把问题交给他们去讨论,遇事同其商量着办,征求其意见,倾听其想法,调动其积极性,集中其经验和智慧。“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只有同广大人民真正打成一片,我们这条“鱼”才能在人民的“水”中“畅游”。
1.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关心群众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两位领导人都把人民利益看得至高无上,都善于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看待党和政府与人民的关系,都把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看作是实现党奋斗目标的必为之举。毛泽东在他的著作、工作和言谈话语中,“人民”二字出现次数最多,频率最高。习近平也一样,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共203次,可见总书记同毛泽东一样,都把人民放到了何等重要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牢记毛泽东所讲,“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牢记总书记所言,“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十三亿人民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我们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群众。今天,我们也正在同样进行着一场伟大“战争”,只不过时代、环境、内容不同罢了。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是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历史使命的“战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争”。我们要想赢得这场“战争”,没有人民参与,是根本不可能的。当前,我们要谨记毛泽东同志的教诲,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群众当作真正的铜墙铁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在著作中提出要注意工作方法问题,把其比作过河的船或桥。习近平总书记也同样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两位领导人对群众都非常注意工作方法,都把其作为党联系人民,融洽党群关系的法宝,坚持虚心做人民的小学生,向他们请教,考虑他们的需求、想法和愿望。正如总书记所言,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论遇到什么样难事,只要同群众商量,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实话、办实事,取信于民,在实招、实效上下功夫,以钉钉子精神做好党的各项工作,从而把人民牢牢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我们就能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