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学习似乎变得很容易,却也很难深入。不知道从何时起,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弱,甚至几乎丧失殆尽。对于《机械制图》这样的专业课程,尤其需要思维能力,如何让学生学会制图并且能深入学习,本文提供了一则案例,并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设计,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表达,注重评价,及时鼓励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H126-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6-0-02
一、为什么要深度学习
马云说:“在一个把机器变成人的社会,把人变成机器是没有出路的。”如果教学只是停留在灌输和识记的层面,不引导学生去探究和掌握知识的本质,那么教师可以被机器替代。所谓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中“一”就是本质、原理、基本概念。如果搞不懂“一”,那么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的,学生就会变成识记的“机器”,现代社会更需要会思考的人。
深度学习与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高度一致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有人认为获取知识应该“多”和“快”,但是“多”和“快”难以培养能够进行创新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深度学习不是提高知识的难度,其“深度”集中在“理解”和“创新”层次。《机械制图》为什么要进行深度学习?因为这门课比较抽象,如果浅显地学习很难学得通。只有通过深度学习将新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建立联系,才能将所学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深度学习能够将知识进行迁移与应用,因此在未来社会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學生才更有竞争优势。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学历上的优势,如果再不脚踏实地、凡事浅尝辄止,将来注定很快被淘汰。如果拥有了深度学习的能力,即使现在落后,未来也能让差距越来越小,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稳。
二、深度学习实例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在实际中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以图1为例加以阐述。
装配图是《机械制图》中的一个难点,对于中职学生,在学时不够的情况下,这部分内容基本都会被删除。原因很简单,因为难,需要很多学时,学生基础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这个内容却是整个《机械制图》的精华所在。在企业里没有那么多的三视图需要补,也不需要学生将全剖改为半剖,多数情况是直接看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加工。因此,为了使学生适应企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站在更高的起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取舍,笔者选择保留装配图的教学内容。对于图1如何进行教学,并且让学生能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第一,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看清图1中有几个零件,这些零件之间的装配顺序,这个图的工作原理。
第二,让学生用圆规抄画这个图形,注意一定是用圆规抄画。在抄画之前,引导学生根据圆规所量的距离进行合理布局。抄画的过程是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思考很多问题。例如,件1对于手柄部分的细节处理,件1和件2螺纹配合的表达方式,件3为什么剖面线不是对称的?件4上的孔为什么不画成对称?左视图的圆和主视图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仅仅一个抄画就要求学生将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提取。
对于主视图中标注的3个特殊尺寸进行理解,比较M36和M36×2的区别,φ48H7/f6是什么含义?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关于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以及公差带代号和配合代号的含义不用作为一个知识点孤立地讲解,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放到对应的图形中,在需要用到时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够让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仅仅抄画这个装配图理解标注的含义还不够,还需要让学生将这个装配图拆画为4个零件图。同一个工件,在装配图和零件图中的表达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有些线在装配图中没有,在零件图中却要补画。由装配图转零件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深度增加了,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得到锻炼。在拆画零件图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这正是查漏补缺的好时机。不少学生在画件2时会出现如图2(a)所示的错误。
从装配图1看到的件2的确如图2(a)所示,针对这个错误展开内外螺纹配合画法的学习,让学生看书探究,此时他们急于知道正确画法,自学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氛围会很浓厚。关于最左边孔部分的外缘边界线是否需要补画,自制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这个错误的暴露,可以让它成为一块“吸铁石”,将零散的知识“吸上来”。比如,螺纹的配合、配合代号的表示、配合时选择基孔制还是基轴制、内外螺纹配合时剖面线的画法、螺纹左视图的画法(四分之三个圆位置的确定)等。这些零散的知识通过拆画的过程能让学生彻底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沿着一个个小问题去深入思考,问题被解决时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会成为他们深度学习的动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一)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设计
对每个学习任务要设计问题,不仅要设计大问题还要设计小问题,小问题应层层深入,激发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要能生成新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只有当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上,而且又高于旧知识的时候,才是人类最感兴趣、最有求知欲的时候[1]。这种备课需要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学科乃至专业有整体把握,不是简单的翻转课堂或者教学场所空间划分所能达到的效果。教学不能流于形式,备课更不能。现在还有教师在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备课的教案,认为教过的课凭借以往的经验就能应付课堂,实际是耽误了学生的成长。备课不能应付,每一届学生不一样,每个班的学生也不一样,教师应该提前掌握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比如,图1标注的φ48H7/f6。关于这个标注可以设计几个问题:一是这个标注是什么含义;二是字母的大小写旨在区别什么;三是H有什么特别;(哪种配合制?)四是配合的类型是什么;五是为什么这里选择这种配合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问,不断深入,学生会越来越感兴趣,某些时候就变成了学生想更深入地了解,从而使得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被培养出来。
(二)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表达
这里的表达除了口头表达,对《机械制图》这门学科而言还指图形表达。“表达”对于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表达之前学生必然要对内容进行内化整理。这个过程实际是去粗取精、学生构建《机械制图》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课堂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表达,为其留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表达。表达能够加深理解,能够暴露问题,便于查漏补缺,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对自己的思考结果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表达的过程是真正理解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通过表达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其深度学习。
(三)注重过程评价,及时鼓励
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高度和眼界,在课堂课外要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不是最后的分数。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每个微小的进步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2]。对于学生的制图成绩,笔者的过程评价做得很细化。比如,一学期的出勤次数,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参与抢答情况,网络平台作业完成及订正情况以及大作业质量,这些都要细化到具体的百分比。这样做可以让评价相对公平,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深度学习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韦雅玲.遵循学生认知 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J].天津教育,2021(2):95-96.
[2]曹艳.深度学习视角下发展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以“基因突变”为例[J].教育界,2021(5):18-19.
(责任编辑:张咏梅)
收稿日期:2021-02-19 修改日期:2021-04-04
作者简介:吴建丽(1980—),女,江苏南通人,副高级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类教学研究。
关键词:深度学习;《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H126-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6-0-02
一、为什么要深度学习
马云说:“在一个把机器变成人的社会,把人变成机器是没有出路的。”如果教学只是停留在灌输和识记的层面,不引导学生去探究和掌握知识的本质,那么教师可以被机器替代。所谓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中“一”就是本质、原理、基本概念。如果搞不懂“一”,那么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的,学生就会变成识记的“机器”,现代社会更需要会思考的人。
深度学习与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高度一致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有人认为获取知识应该“多”和“快”,但是“多”和“快”难以培养能够进行创新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深度学习不是提高知识的难度,其“深度”集中在“理解”和“创新”层次。《机械制图》为什么要进行深度学习?因为这门课比较抽象,如果浅显地学习很难学得通。只有通过深度学习将新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建立联系,才能将所学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深度学习能够将知识进行迁移与应用,因此在未来社会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學生才更有竞争优势。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学历上的优势,如果再不脚踏实地、凡事浅尝辄止,将来注定很快被淘汰。如果拥有了深度学习的能力,即使现在落后,未来也能让差距越来越小,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稳。
二、深度学习实例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在实际中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以图1为例加以阐述。
装配图是《机械制图》中的一个难点,对于中职学生,在学时不够的情况下,这部分内容基本都会被删除。原因很简单,因为难,需要很多学时,学生基础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这个内容却是整个《机械制图》的精华所在。在企业里没有那么多的三视图需要补,也不需要学生将全剖改为半剖,多数情况是直接看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加工。因此,为了使学生适应企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站在更高的起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取舍,笔者选择保留装配图的教学内容。对于图1如何进行教学,并且让学生能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第一,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看清图1中有几个零件,这些零件之间的装配顺序,这个图的工作原理。
第二,让学生用圆规抄画这个图形,注意一定是用圆规抄画。在抄画之前,引导学生根据圆规所量的距离进行合理布局。抄画的过程是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思考很多问题。例如,件1对于手柄部分的细节处理,件1和件2螺纹配合的表达方式,件3为什么剖面线不是对称的?件4上的孔为什么不画成对称?左视图的圆和主视图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仅仅一个抄画就要求学生将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提取。
对于主视图中标注的3个特殊尺寸进行理解,比较M36和M36×2的区别,φ48H7/f6是什么含义?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关于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以及公差带代号和配合代号的含义不用作为一个知识点孤立地讲解,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放到对应的图形中,在需要用到时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够让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仅仅抄画这个装配图理解标注的含义还不够,还需要让学生将这个装配图拆画为4个零件图。同一个工件,在装配图和零件图中的表达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有些线在装配图中没有,在零件图中却要补画。由装配图转零件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深度增加了,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得到锻炼。在拆画零件图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这正是查漏补缺的好时机。不少学生在画件2时会出现如图2(a)所示的错误。
从装配图1看到的件2的确如图2(a)所示,针对这个错误展开内外螺纹配合画法的学习,让学生看书探究,此时他们急于知道正确画法,自学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氛围会很浓厚。关于最左边孔部分的外缘边界线是否需要补画,自制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这个错误的暴露,可以让它成为一块“吸铁石”,将零散的知识“吸上来”。比如,螺纹的配合、配合代号的表示、配合时选择基孔制还是基轴制、内外螺纹配合时剖面线的画法、螺纹左视图的画法(四分之三个圆位置的确定)等。这些零散的知识通过拆画的过程能让学生彻底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沿着一个个小问题去深入思考,问题被解决时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会成为他们深度学习的动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一)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设计
对每个学习任务要设计问题,不仅要设计大问题还要设计小问题,小问题应层层深入,激发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要能生成新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只有当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上,而且又高于旧知识的时候,才是人类最感兴趣、最有求知欲的时候[1]。这种备课需要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学科乃至专业有整体把握,不是简单的翻转课堂或者教学场所空间划分所能达到的效果。教学不能流于形式,备课更不能。现在还有教师在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备课的教案,认为教过的课凭借以往的经验就能应付课堂,实际是耽误了学生的成长。备课不能应付,每一届学生不一样,每个班的学生也不一样,教师应该提前掌握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比如,图1标注的φ48H7/f6。关于这个标注可以设计几个问题:一是这个标注是什么含义;二是字母的大小写旨在区别什么;三是H有什么特别;(哪种配合制?)四是配合的类型是什么;五是为什么这里选择这种配合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问,不断深入,学生会越来越感兴趣,某些时候就变成了学生想更深入地了解,从而使得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被培养出来。
(二)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表达
这里的表达除了口头表达,对《机械制图》这门学科而言还指图形表达。“表达”对于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表达之前学生必然要对内容进行内化整理。这个过程实际是去粗取精、学生构建《机械制图》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课堂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表达,为其留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表达。表达能够加深理解,能够暴露问题,便于查漏补缺,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对自己的思考结果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表达的过程是真正理解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通过表达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其深度学习。
(三)注重过程评价,及时鼓励
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高度和眼界,在课堂课外要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不是最后的分数。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每个微小的进步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2]。对于学生的制图成绩,笔者的过程评价做得很细化。比如,一学期的出勤次数,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参与抢答情况,网络平台作业完成及订正情况以及大作业质量,这些都要细化到具体的百分比。这样做可以让评价相对公平,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深度学习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韦雅玲.遵循学生认知 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J].天津教育,2021(2):95-96.
[2]曹艳.深度学习视角下发展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以“基因突变”为例[J].教育界,2021(5):18-19.
(责任编辑:张咏梅)
收稿日期:2021-02-19 修改日期:2021-04-04
作者简介:吴建丽(1980—),女,江苏南通人,副高级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