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我国瓷器家族中最特殊的一个品类,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出的彩瓷新品种。其瓷胎和彩料均为专供,彩绘、题词均出自宫廷书画师之手,焙烧炉为600℃的专用炭炉,它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艳丽,自面世后便成为只供帝王挚爱的“内廷秘玩”。
由于血统高贵,历来官方控制极为严格,故珐琅彩虽画尽了皇家的高贵与荣华,可惜“庶民弗得一窥”,民间极难一睹其芳容。近百年来,无数藏家对这一古代彩瓷工艺臻达巅峰的“彩瓷皇后”魂牵梦萦,甚至有人在追寻它的道路上,躲闪不及,狠狠地摔了大跟头……
当看到惠嫂捧出的珐琅彩天球瓶时,李月波双手颤抖,连呼吸都急促起来。
眼前这只彩瓶,高约二十公分,瓷胎滑腻,釉面晶莹剔透,瓶身上绘着蝶恋花图案:五朵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两朵正怒放,两朵只绽开一半,一朵正含苞吐芳。花朵四周的绿叶茂密似飘动,正、反、侧、斜姿态各异。有两只蝴蝶留恋花丛间,一只正姿态轻盈地振翅飞翔,一只却俯冲向花蕊。
牡丹的花瓣层次分明,花间的蝴蝶栩栩如生。如此细腻艳丽的彩瓷是李月波从未遇到过的珍品,他迫不及待地翻看瓶底,只见款识为四字蓝书“乾隆年制”,字体界乎宋体和楷书之间,款外有蓝色二层方格,外粗内细,外方格四角为折角。李月波心头狂跳:这是标准的乾隆珐琅彩瓷器款识啊!难道梦中情人真的来了?
李月波是当地有名的收藏家,专攻瓷器收藏,近三十年来收获颇丰,也练就了过硬的眼力和功底,就连本地的博物馆有时都要请他前去掌眼。可是李月波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偏偏都对收藏不感冒。眼见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李月波只好为这些心爱的藏品物色一位接任者,等货款两讫后便就此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在朋友的引荐下,有位名叫夏豹的企业家有意买下这些藏品,见他足够诚意,李月波要的价格也非常保守。可是,面对近千万的要价,夏豹仍有些为难,他先放下五百万作为订金,表示自己会尽快筹措好剩余的资金。
就在等夏豹筹款时,李月波的小女儿生了二胎,人逢喜事精神爽,无事可干的老两口,便把女儿接在身边照顾,还大方地将五百万分给了两个女儿,于是又要退休又可享受天伦之乐,李月波便提前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捧出彩瓶的惠嫂是家里刚请的月嫂,为人热情又爱管闲事,得知李月波是位藏家后,马上说自己的表弟刚刚买了几件瓷器,只是有点拿捏不准,想麻烦李月波给鉴定一下。因她初来乍到,李月波不好驳了面子,便让她将瓷器拿来看看。
想不到,只此一看,他便如醉如痴。他盯着瓶子,喃喃地说:“古月轩,这怕是古月轩吧……”
古月轩是清代制作珐琅彩器的作坊名,为宫廷造办处之一。经过清三代的发展,至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已成为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此后宫廷便很少烧制,于是康、雍、乾三代珐琅彩也成了无法逾越的巅峰之作,后人便将这些珍品称为“古月轩”。
虽然收藏瓷器多年,但是李月波一直有块心病——收藏一件真正的古月轩瓷器,可是这一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不是他没努力,而是太难。
古月轩的血统太高贵,产量太低。因为制作所需的白瓷胎得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到宫廷后,经皇帝授意,由古月轩的宫廷书画家用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精心绘图、题款,最后入专用炉焙烧而成。
烧制的器物每种只做一两件,绝不成批。烧成品被直接送進内宫,成为皇家专用,雍正帝曾下旨“庶民弗得一窥”,乾隆时还曾将珐琅彩集中存放在端凝殿内,档案记载不过400多件。
只有1900年那个特殊的年份,才有极少量的流落到民间。这点古月轩对众多的藏家来说,几乎为杯水车薪,太多的藏家望眼欲穿,穷其一生也不能和古月轩碰一次面。正因如此,李月波虽仰慕已久却终不能成行。
就在李月波以为此生和古月轩彻底无缘时,想不到,心爱之宝竟主动寻上门来了。他不由得感慨:“天可怜见,原来机缘在时间的路口等着我!难道老天也知道了我要金盆洗手,想了却我的心愿,让我此生无憾吗?”
看罢了瓶子,李月波久久无语。见惠嫂满脸热望地看着自己,他仍没有说出鉴定结果,而是问:“你表弟从哪里得来这些东西的?”
惠嫂心直口快地说:“他在河北干工程,有人欠款还不起,这都是顶债顶来的,一共三件呢。”三件?!李月波的心头更是一阵狂喜,他故作深沉地说:“改天,你让他都拿来我看看。”闻听此话,惠嫂开心地马上答应下来。
第二天,惠嫂就领来一位中年男子,男子自我介绍名叫孙凯,和李月波握了手后便殷勤地递上香烟,看他衣着考究,态度谦恭,让李月波顿生好感。
待宾主落座后,孙凯也不磨叽,除了拿出上次那只瓶外,又拿出一对玉壶春瓶,这对瓶子让李月波眼前一亮:珐琅彩绘图案为“岁寒三友”,在松竹梅那大片青翠上,以微红点缀,看上去鲜艳异常,细腻逼真。另外,瓶上配有精美的五言诗书法和胭脂色朱文印章,经诗书画印的共同映衬下,瓶子的造型和图案更加美妙飘逸,别具神韵,让人爱不释手。
因为自己已经萌生了买下这些瓶子的打算,李月波在看完之后刻意压抑满腔的兴奋,将瓶子让孙凯装好便不再看一眼,只是淡淡地笑笑说:“依我看,这几件都是清官窑的瓷器,错不了的。”
听他这话,孙凯如释重负地连连说:“那就好!那就好!”他告诉李月波:“这是有人欠了近500万的工程款,就抵了这么三个小瓶子。”讲到此,他又有点担忧地问,“您看,这三个瓶子值那些钱吗?”
因为自己稍后还要收购,对方无意透出的底牌让李月波更加暗喜,他故意迟疑了一下,有点为难地说:“也……差不多吧。”
孙凯心中的石头总算彻底落了地,他拍了拍胸口:“如果是假的,那我和合作伙伴们一年的心血都打了水漂了。”见他主动坦承,李月波和惠嫂也都陪着笑了起来。 只是,李月波在笑时仍动着脑筋,得找个话题,开始谈收购的事情了。想不到,没等他找到话题,孙凯便主动询问:“我对收藏一窍不通,也没有兴趣,更不想将大笔资金压到几个瓶子上,如果您喜欢,是否有兴趣将瓶子买下来?”
见他这样说,李月波更断定他是个收藏的外行,因为他甚至连普通的官窑瓷和珐琅彩瓷都分不清。要知道,这二者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珐琅彩瓷在拍卖会上,动辄会拍出成百上千万的天价。
想到此,他心中大喜,正好可以趁他没搞明白的机会捡下这个大漏,如果传说中的古月轩一下子让自己收藏到三个,毫无疑问,自己在金盆洗手前还会缔造当地文玩圈的神话。
于是,他勉为其难地表示:“虽然我已经打算退出江湖了,可是你是惠嫂的亲戚,让我收下来也不是不可以。”见他这样说,孙凯马上在价格上做了让步,只收了492万的保本价。
尽管要价不高,可是李月波手头拿不出这么多钱,但是他并不紧张,因为一旦夏豹将剩余的款打过来,填补这个口子绰绰有余。于是他让孙凯先宽限几日,好在孙凯对此并不担心。
从这之后,从未催促过夏豹的李月波把自己变成了黄世仁,隔三差五地催促他尽快将尾款打过来,怎奈夏豹嘴上答应得挺好,可是却迟迟不见行动。
于是在他一拖再拖之下,时间不知不觉便过去了近半月,之前表示不担心的孙凯也开始催促起李月波还款来。被催促的李月波对夏豹有些恼火,依他往常的性子肯定会就此毁约,将自己的藏品另卖他人。
可是毕竟已经收了人家的订金,况且那些钱也已分给了女儿,大女婿都已经换了车子,再要回来只能惹出家庭矛盾。可是自己好面子,老是欠着孙凯的钱不是个事儿,被逼之下,他想到了以藏养藏:通过卖掉一个瓶子还清货款。
这个想法让李月波有些心疼,他本想将三个瓶子留在身边了却余生的,可是不卖,一时又没有更好的办法。
当地人识货的少,也难卖出个好价钱,李月波不愿将这样的瓷器珍品明珠暗投,经圈内朋友的帮忙,很快就有北京的大藏家表示愿意购买,只是,需要李月波带着货上门交易。因要求合理,李月波第二天就带着三只瓶子去了北京。
当赶到藏家指定的地点后,李月波暗自惊叹对方做事老到。原来,这里竟是国内一位姓徐的专家工作室,徐专家是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从事瓷器杂项鉴定多年,属于电视观众经常见到的老面孔。让这样的行家里手鉴定并估价,是再稳妥不过的了。
刚刚进行过电话联系的藏家等在门外,径直带李月波走进工作室,见到了徐专家。三人没有过多客套,徐专家便让李月波拿出瓶子。只是,他扫了一眼后便眉头一皱,然后逐个细看起来,待一一看完后,他摇摇头说:“东西不对,高仿!”
假的?!李月波顿时急了,他争辩说:“专家老师,我也是个玩瓷多年的人,自认水平不会太差……”说着他讲起自己多年的收藏经历,甚至故意谈起自己在当地的名气。
见他聒噪个没完,藏家根本没有兴趣,向专家打个招呼后便离开了。
倒是徐专家不急不躁,等他讲完了才说:“听你刚才讲了,我对你的眼光也有了了解,也相信一般的拙劣仿品根本糊弄不了你。但是这路高仿货却是最难提防的。”
原来,因珐琅彩太过珍贵,清王朝灭亡后,袁世凯曾命人在景德镇聘用、集中原烧造官窑瓷器的大量人才,按原先的工序和用料,专门仿造“胜似雍乾官窑”的瓷器。
袁世凯倒台后,又有德泰和同泰祥两大店铺专门从事过仿制工作,并烧出一批真假难辨的瓷器,至今仍有很多成品被国内外藏家当作珍品收藏着,就连溥仪都曾让人前去购买,用以贿赂伪满洲国的日本高级军官,可见其伪造技艺之高。
虽然当年这些仿造者下足了血本,可是他们的实力终究无法与一个鼎盛时的王朝相比,无法尽遣天下精英为已用,在料、工、烧等诸多环节上,总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欠缺,于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按理说,像李月波这样的收藏大家,对瓷器的研究已足够深,是不会不辨真假的。怎奈民间珐琅彩太少,缺失了比对的依据,所以才会被这些几可乱真的高仿品钻了空子。
一番话说得李月波哑口无言。
当李月波沮丧地赶回家时,惠嫂殷勤地迎上来。对这个惹来是非的女人,李月波不再有好脸子,他一句话不说便钻进了自己的房间。见他这样,惠嫂知事不妙也没敢再言语。
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李月波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他又取出放大镜,细细观察这几件珐琅彩瓶,这次似乎看出了不对味:瓶子的胎釉虽洁白匀净,但不够精细,拿在手中有些发飘。釉面有细小棕眼。彩质偏厚,光泽欠活,颜色浓而过艳。彩色与绘画联系起来看,笔法有些呆板。
他越看越火,自己玩了半生文玩,从没买过假货上过当,临到老了,卻摔了这么大跟头。盛怒之下,他突然抓起那个天球瓶,“啪”地一声摔个粉碎。
听到响声,惠嫂急忙前来,看到眼前的一幕顿时明白了,她埋怨道:“哎呀,先生,就算是假的,钱不是还没有给嘛,退给我表弟就是了。”话似乎在理,火头上的李月波没有多想,便冲惠嫂说:“马上把他给我叫来!”
只一个电话,孙凯马上就来了,态度依然谦恭,表示:“买卖讲究两厢情愿,您不愿意要了,钱可以马上退还。”见他如此真诚,李月波很满意,便将摔瓶子的事跟他讲了。得知已碎掉一个瓶子后,孙凯脸色突变:“那是其中最好的一件,不止值五百万呢!”
李月波听了此言,感觉胸口如被人重重捣了一拳,他仿佛看清了孙凯打的小算盘:此次前来,肯定知道已碎掉了一只瓶子,肯定会在碎瓶身上大作文章。而如果瓶子不碎,他是绝不会答应退货的。因为打眼认栽是大家公认的行规。
既然对方摆明了要讹人,自己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于是李月波问该赔那只瓶子多少钱,孙凯也没客气,要了450万。
最终,李月波将分给女儿的钱又要回来,凑齐了450万,孙凯拿着钱,又拿走了剩下的两个瓶子。
看他离去的背影,李月波几乎瘫倒,近五百万,买了个响声,自己这次肯定会成为圈内的笑柄了。
第二天,多日不见的夏豹终于来了,手里带着500万尾款。相近的数字、相近时间里出现的三人、一个看上去不像局的坑,李月波突然有点醒悟,他感觉夏豹、惠嫂、孙凯似乎都不像表面那样简单,可是具体复杂在什么地方,他又一时讲不清。编辑/征 贞
由于血统高贵,历来官方控制极为严格,故珐琅彩虽画尽了皇家的高贵与荣华,可惜“庶民弗得一窥”,民间极难一睹其芳容。近百年来,无数藏家对这一古代彩瓷工艺臻达巅峰的“彩瓷皇后”魂牵梦萦,甚至有人在追寻它的道路上,躲闪不及,狠狠地摔了大跟头……
珍品在时间的路口等待
当看到惠嫂捧出的珐琅彩天球瓶时,李月波双手颤抖,连呼吸都急促起来。
眼前这只彩瓶,高约二十公分,瓷胎滑腻,釉面晶莹剔透,瓶身上绘着蝶恋花图案:五朵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两朵正怒放,两朵只绽开一半,一朵正含苞吐芳。花朵四周的绿叶茂密似飘动,正、反、侧、斜姿态各异。有两只蝴蝶留恋花丛间,一只正姿态轻盈地振翅飞翔,一只却俯冲向花蕊。
牡丹的花瓣层次分明,花间的蝴蝶栩栩如生。如此细腻艳丽的彩瓷是李月波从未遇到过的珍品,他迫不及待地翻看瓶底,只见款识为四字蓝书“乾隆年制”,字体界乎宋体和楷书之间,款外有蓝色二层方格,外粗内细,外方格四角为折角。李月波心头狂跳:这是标准的乾隆珐琅彩瓷器款识啊!难道梦中情人真的来了?
李月波是当地有名的收藏家,专攻瓷器收藏,近三十年来收获颇丰,也练就了过硬的眼力和功底,就连本地的博物馆有时都要请他前去掌眼。可是李月波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偏偏都对收藏不感冒。眼见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李月波只好为这些心爱的藏品物色一位接任者,等货款两讫后便就此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在朋友的引荐下,有位名叫夏豹的企业家有意买下这些藏品,见他足够诚意,李月波要的价格也非常保守。可是,面对近千万的要价,夏豹仍有些为难,他先放下五百万作为订金,表示自己会尽快筹措好剩余的资金。
就在等夏豹筹款时,李月波的小女儿生了二胎,人逢喜事精神爽,无事可干的老两口,便把女儿接在身边照顾,还大方地将五百万分给了两个女儿,于是又要退休又可享受天伦之乐,李月波便提前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捧出彩瓶的惠嫂是家里刚请的月嫂,为人热情又爱管闲事,得知李月波是位藏家后,马上说自己的表弟刚刚买了几件瓷器,只是有点拿捏不准,想麻烦李月波给鉴定一下。因她初来乍到,李月波不好驳了面子,便让她将瓷器拿来看看。
想不到,只此一看,他便如醉如痴。他盯着瓶子,喃喃地说:“古月轩,这怕是古月轩吧……”
古月轩是清代制作珐琅彩器的作坊名,为宫廷造办处之一。经过清三代的发展,至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已成为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此后宫廷便很少烧制,于是康、雍、乾三代珐琅彩也成了无法逾越的巅峰之作,后人便将这些珍品称为“古月轩”。
虽然收藏瓷器多年,但是李月波一直有块心病——收藏一件真正的古月轩瓷器,可是这一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不是他没努力,而是太难。
古月轩的血统太高贵,产量太低。因为制作所需的白瓷胎得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到宫廷后,经皇帝授意,由古月轩的宫廷书画家用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精心绘图、题款,最后入专用炉焙烧而成。
烧制的器物每种只做一两件,绝不成批。烧成品被直接送進内宫,成为皇家专用,雍正帝曾下旨“庶民弗得一窥”,乾隆时还曾将珐琅彩集中存放在端凝殿内,档案记载不过400多件。
只有1900年那个特殊的年份,才有极少量的流落到民间。这点古月轩对众多的藏家来说,几乎为杯水车薪,太多的藏家望眼欲穿,穷其一生也不能和古月轩碰一次面。正因如此,李月波虽仰慕已久却终不能成行。
就在李月波以为此生和古月轩彻底无缘时,想不到,心爱之宝竟主动寻上门来了。他不由得感慨:“天可怜见,原来机缘在时间的路口等着我!难道老天也知道了我要金盆洗手,想了却我的心愿,让我此生无憾吗?”
花费巨资购珍宝
看罢了瓶子,李月波久久无语。见惠嫂满脸热望地看着自己,他仍没有说出鉴定结果,而是问:“你表弟从哪里得来这些东西的?”
惠嫂心直口快地说:“他在河北干工程,有人欠款还不起,这都是顶债顶来的,一共三件呢。”三件?!李月波的心头更是一阵狂喜,他故作深沉地说:“改天,你让他都拿来我看看。”闻听此话,惠嫂开心地马上答应下来。
第二天,惠嫂就领来一位中年男子,男子自我介绍名叫孙凯,和李月波握了手后便殷勤地递上香烟,看他衣着考究,态度谦恭,让李月波顿生好感。
待宾主落座后,孙凯也不磨叽,除了拿出上次那只瓶外,又拿出一对玉壶春瓶,这对瓶子让李月波眼前一亮:珐琅彩绘图案为“岁寒三友”,在松竹梅那大片青翠上,以微红点缀,看上去鲜艳异常,细腻逼真。另外,瓶上配有精美的五言诗书法和胭脂色朱文印章,经诗书画印的共同映衬下,瓶子的造型和图案更加美妙飘逸,别具神韵,让人爱不释手。
因为自己已经萌生了买下这些瓶子的打算,李月波在看完之后刻意压抑满腔的兴奋,将瓶子让孙凯装好便不再看一眼,只是淡淡地笑笑说:“依我看,这几件都是清官窑的瓷器,错不了的。”
听他这话,孙凯如释重负地连连说:“那就好!那就好!”他告诉李月波:“这是有人欠了近500万的工程款,就抵了这么三个小瓶子。”讲到此,他又有点担忧地问,“您看,这三个瓶子值那些钱吗?”
因为自己稍后还要收购,对方无意透出的底牌让李月波更加暗喜,他故意迟疑了一下,有点为难地说:“也……差不多吧。”
孙凯心中的石头总算彻底落了地,他拍了拍胸口:“如果是假的,那我和合作伙伴们一年的心血都打了水漂了。”见他主动坦承,李月波和惠嫂也都陪着笑了起来。 只是,李月波在笑时仍动着脑筋,得找个话题,开始谈收购的事情了。想不到,没等他找到话题,孙凯便主动询问:“我对收藏一窍不通,也没有兴趣,更不想将大笔资金压到几个瓶子上,如果您喜欢,是否有兴趣将瓶子买下来?”
见他这样说,李月波更断定他是个收藏的外行,因为他甚至连普通的官窑瓷和珐琅彩瓷都分不清。要知道,这二者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珐琅彩瓷在拍卖会上,动辄会拍出成百上千万的天价。
想到此,他心中大喜,正好可以趁他没搞明白的机会捡下这个大漏,如果传说中的古月轩一下子让自己收藏到三个,毫无疑问,自己在金盆洗手前还会缔造当地文玩圈的神话。
于是,他勉为其难地表示:“虽然我已经打算退出江湖了,可是你是惠嫂的亲戚,让我收下来也不是不可以。”见他这样说,孙凯马上在价格上做了让步,只收了492万的保本价。
尽管要价不高,可是李月波手头拿不出这么多钱,但是他并不紧张,因为一旦夏豹将剩余的款打过来,填补这个口子绰绰有余。于是他让孙凯先宽限几日,好在孙凯对此并不担心。
从这之后,从未催促过夏豹的李月波把自己变成了黄世仁,隔三差五地催促他尽快将尾款打过来,怎奈夏豹嘴上答应得挺好,可是却迟迟不见行动。
于是在他一拖再拖之下,时间不知不觉便过去了近半月,之前表示不担心的孙凯也开始催促起李月波还款来。被催促的李月波对夏豹有些恼火,依他往常的性子肯定会就此毁约,将自己的藏品另卖他人。
可是毕竟已经收了人家的订金,况且那些钱也已分给了女儿,大女婿都已经换了车子,再要回来只能惹出家庭矛盾。可是自己好面子,老是欠着孙凯的钱不是个事儿,被逼之下,他想到了以藏养藏:通过卖掉一个瓶子还清货款。
这个想法让李月波有些心疼,他本想将三个瓶子留在身边了却余生的,可是不卖,一时又没有更好的办法。
一记奢侈的响声
当地人识货的少,也难卖出个好价钱,李月波不愿将这样的瓷器珍品明珠暗投,经圈内朋友的帮忙,很快就有北京的大藏家表示愿意购买,只是,需要李月波带着货上门交易。因要求合理,李月波第二天就带着三只瓶子去了北京。
当赶到藏家指定的地点后,李月波暗自惊叹对方做事老到。原来,这里竟是国内一位姓徐的专家工作室,徐专家是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从事瓷器杂项鉴定多年,属于电视观众经常见到的老面孔。让这样的行家里手鉴定并估价,是再稳妥不过的了。
刚刚进行过电话联系的藏家等在门外,径直带李月波走进工作室,见到了徐专家。三人没有过多客套,徐专家便让李月波拿出瓶子。只是,他扫了一眼后便眉头一皱,然后逐个细看起来,待一一看完后,他摇摇头说:“东西不对,高仿!”
假的?!李月波顿时急了,他争辩说:“专家老师,我也是个玩瓷多年的人,自认水平不会太差……”说着他讲起自己多年的收藏经历,甚至故意谈起自己在当地的名气。
见他聒噪个没完,藏家根本没有兴趣,向专家打个招呼后便离开了。
倒是徐专家不急不躁,等他讲完了才说:“听你刚才讲了,我对你的眼光也有了了解,也相信一般的拙劣仿品根本糊弄不了你。但是这路高仿货却是最难提防的。”
原来,因珐琅彩太过珍贵,清王朝灭亡后,袁世凯曾命人在景德镇聘用、集中原烧造官窑瓷器的大量人才,按原先的工序和用料,专门仿造“胜似雍乾官窑”的瓷器。
袁世凯倒台后,又有德泰和同泰祥两大店铺专门从事过仿制工作,并烧出一批真假难辨的瓷器,至今仍有很多成品被国内外藏家当作珍品收藏着,就连溥仪都曾让人前去购买,用以贿赂伪满洲国的日本高级军官,可见其伪造技艺之高。
虽然当年这些仿造者下足了血本,可是他们的实力终究无法与一个鼎盛时的王朝相比,无法尽遣天下精英为已用,在料、工、烧等诸多环节上,总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欠缺,于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按理说,像李月波这样的收藏大家,对瓷器的研究已足够深,是不会不辨真假的。怎奈民间珐琅彩太少,缺失了比对的依据,所以才会被这些几可乱真的高仿品钻了空子。
一番话说得李月波哑口无言。
当李月波沮丧地赶回家时,惠嫂殷勤地迎上来。对这个惹来是非的女人,李月波不再有好脸子,他一句话不说便钻进了自己的房间。见他这样,惠嫂知事不妙也没敢再言语。
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李月波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他又取出放大镜,细细观察这几件珐琅彩瓶,这次似乎看出了不对味:瓶子的胎釉虽洁白匀净,但不够精细,拿在手中有些发飘。釉面有细小棕眼。彩质偏厚,光泽欠活,颜色浓而过艳。彩色与绘画联系起来看,笔法有些呆板。
他越看越火,自己玩了半生文玩,从没买过假货上过当,临到老了,卻摔了这么大跟头。盛怒之下,他突然抓起那个天球瓶,“啪”地一声摔个粉碎。
听到响声,惠嫂急忙前来,看到眼前的一幕顿时明白了,她埋怨道:“哎呀,先生,就算是假的,钱不是还没有给嘛,退给我表弟就是了。”话似乎在理,火头上的李月波没有多想,便冲惠嫂说:“马上把他给我叫来!”
只一个电话,孙凯马上就来了,态度依然谦恭,表示:“买卖讲究两厢情愿,您不愿意要了,钱可以马上退还。”见他如此真诚,李月波很满意,便将摔瓶子的事跟他讲了。得知已碎掉一个瓶子后,孙凯脸色突变:“那是其中最好的一件,不止值五百万呢!”
李月波听了此言,感觉胸口如被人重重捣了一拳,他仿佛看清了孙凯打的小算盘:此次前来,肯定知道已碎掉了一只瓶子,肯定会在碎瓶身上大作文章。而如果瓶子不碎,他是绝不会答应退货的。因为打眼认栽是大家公认的行规。
既然对方摆明了要讹人,自己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于是李月波问该赔那只瓶子多少钱,孙凯也没客气,要了450万。
最终,李月波将分给女儿的钱又要回来,凑齐了450万,孙凯拿着钱,又拿走了剩下的两个瓶子。
看他离去的背影,李月波几乎瘫倒,近五百万,买了个响声,自己这次肯定会成为圈内的笑柄了。
第二天,多日不见的夏豹终于来了,手里带着500万尾款。相近的数字、相近时间里出现的三人、一个看上去不像局的坑,李月波突然有点醒悟,他感觉夏豹、惠嫂、孙凯似乎都不像表面那样简单,可是具体复杂在什么地方,他又一时讲不清。编辑/征 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