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腰带上那些带钩的时尚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朋友向我推荐清人林苏门的《邗江三百吟》,翻阅之下,发现这组作品涉及彼时生活中的风俗、服饰、器物诸方面,记录下的种种现象虽属细节却颇有趣。


  其中如《大带钩》一首,作者注云:“带钩有白玉、古铜之殊,近俗以大者相尚。”其诗则道是:“纷披印绶挂朱衣,钩处全凭带一围。玉判旧新真亦赝,铜夸秦汉是耶非?只于分寸争长短,不为腰肢斗瘦肥。最是宫袍初著日,有余垂处更赠辉。”《邗江三百吟》所反映的是嘉庆年间扬州的地方风俗。不过,对我来说,一看此诗,马上联想到清代佚名画家《情殷鉴古图》中的道光皇帝的形象。在那幅画中,正翻读杂书消遣时光的道光帝身着便服,腰前恰恰有一只尺寸超级夸张的云芝纹白玉带钩。一直奇怪这位皇帝何以如此悶骚,林苏门《大带钩》诗让人恍然大悟:大号带钩乃是约略在乾隆末年、嘉庆初年兴起的风气,到了道光时期也依然畅行不衰。并且这一风气显然并不局限于扬州,而是四处流行,包括皇帝都是追随者。
  以带钩连接的腰带,是古代中国的特有发明,也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历史最长、持续最久的腰带样式之一。自西周至汉晋,男性贵族服饰中,皮带主要是凭借带钩系结,所谓“带约其要(腰),钩挂于带”(王充《论衡》)。这一漫长时期当中带钩的缤纷造型及其具体使用方法、相关的皮带样式,孙机先生《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带钩”一节、高春明先生《中国服饰名物考》“鞶带”一章均进行了精彩与完整的考证。
  大致到北朝时代,与今日皮带的样式基本一致的腰带“蹀躞带”兴起,一跃而成最为主流的款式。带钩的角色不再像往日那么风光,不过,它也并未就此绝迹,而是逐渐转变成男子便服上的配件。与之相连的也不再是皮带,改与织物或绳编的软带构成组合。一个特别予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明代佚名画家所绘《宪宗调禽图》中,明宪宗朱见深在腰间系一条软带,身前正中的地方有一个龙头形、嵌有红宝石的金带钩。画面中很清楚地描绘,软带的一端隐没在钩尾之后,另一端则套入带钩的龙头形弯钩之内。定陵恰恰出土有明神宗的龙头形带钩实物,与《宪宗调禽图》所绘带钩完全相似,由此可知,明代宫廷中,皇帝以带钩与软带系束便服,是长期沿袭的习惯。
  另外,在一幅明代佚名画家所绘《无款夫妇容像》(《徽州容像艺术》,25页,安徽美术出版社2001年)中,完全是平民打扮的上年岁男子也使用了带钩与软带。经画家仔细描绘,这件带钩呈现为白玉的质地,但是带有土沁的痕迹,钩首雕为六瓣花形。明以前的带钩都没有如此的花朵造型,因此,画中的玉带钩只能是明代工匠的作品,但却故意做旧,人工做出土沁痕,令其披上古董的风貌。正如《大带钩》诗所说“玉判旧新真亦赝,铜夸秦汉是耶非”,明明是新制的带钩,但却刻意追求复古的效果,甚至直接将之吹嘘为古代文物,这显然是一种流行风气。画中特别清楚地展示,软带一头带有套环,直接套入带钩的花形钩首之内。因此,对于明清时代带钩的使用方式,这一幅肖像作品乃是最有说服力的珍贵资料。
  据《宪宗调禽图》与《无款夫妇容像》可知,带钩应用于软带上的方式,乃是在一条软带的两端各装配一个绳环,一环扣在带钩背部的钮柱上,另一环则在系结时扣入钩首的弯钩之内。元明墓中屡屡出土玉、翠等质地的华美带钩,说明这一系带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广泛采用。
  清代乾隆时期,曹行栋于《养生经》中谈道:“有用钩子联络者,不劳结束,似亦甚便。”直接提及,入清以后,带钩依然是服饰中的常用之件。《大带钩》诗与《情殷鉴古图》则证明,到清代中后期,“用钩子联络”的系带方式不仅得到延续,而且带钩还向大尺寸发展,形象更为张扬。《情殷鉴古图》清楚地描述,道光腰间黄色软带一端的绳套扣入云芝形的钩首之内,可知基本形式倒是没有变化。
  似乎,在今日的时装中,腰带的样式并不丰富,无非是两种路数:一种是织物制成的软带,使用者把它绕在腰间,自己动手打个花结:一种是所谓“皮带”,一端排列着一排扣眼,另一端装着金属的皮带扣。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服饰中,腰带的款式反而更为丰富。其中,带钩这一古老而优美的服饰元素使得传统腰带在形式与形象上都自成一格,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特色”,似乎值得设计师们来考虑一下它的潜能。
  如若将带钩引入当代时装,意义不仅仅在于为腰带多添一种样式。今天,无论设计师还是消费者大约都在苦恼,既有的首饰样式似乎已经固定,就是有限的那几种,项链、耳环、手镯、胸针、戒指。带钩可以让人们多拥有一个首饰的类型,让“腰饰”这个概念重新跃回时尚舞台,让消费者拥有更多一条装点自己的途径,也让珠宝设计师获得一片施展拳脚的全新领域。另外,将其转换为大衣、披风乃至皮包、手袋的搭扣,也会是蛮有趣的点缀。
  摘自《东方早报》
其他文献
在瑞典有一间“失败博物馆”,那里陈列着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70多件产品,涵盖了全球60多家知名公司。  筹建这间博物馆的,是一个厌倦了成功学故事的瑞典心理学教授SamuelWest。他认为:“让人生厌的成功都是类似的,而每个失败都有各自的不同。”  “每个人都知道在创新领域中,有80%~90%的失败率,这不是什么秘密。”他说,“那么那些失败产品呢?为什么我们听到的都是成功?”  除了让人们了解创
期刊
“嗨,还好吗?”情人节这天,嘉宇突然收到前女友嫚嫚发来的一条微信。  嘉宇大脑短路了几秒钟。自两个月前嫚嫚宣布与他拜拜那个晚上起,他就像一个罪不容赦的犯人被她拉进了黑名单。  几秒钟过后,嘉宇扶了下眼镜,自言自语说:“这姑奶奶怎么了?听说刚找了位弹吉他的‘音乐家’,难道又拜拜了?”  然后嘉宇突然明白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情人节!曾经的情人也是情人,是情人就该有所表示的。这年头,哪个女孩是盏省
期刊
今年适逢闰六月,搅乱了时间,导致我疏忽了母亲去世五周年忌日。  母亲去世那一刻,我守护在身边。医护人员不住地摁啊敲啊,终于抢救无效,眼睁睁看着心电仪滑落成一条水平线。我没有大哭,悲伤与欣慰交织一团。倒是事后的这几年里,一想起母亲便忍不住流泪。而在当时,我确实是欣慰大于悲伤。母亲就孕育一次,养了独独一个我。在历尽艰辛、告别人世之际,她引以为自豪的儿子陪护在她的身边,她的所有亲友都在现场。如此谢幕,也
期刊
中国古代史里每一个才女都身负盛名、命途悲戚。鱼幼薇就是其中一个。鱼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果,也许这就是男人们的悲哀,拼死求取功名,自己未实现还是不甘心,硬把满腔心血倾注子女身上。鱼幼薇不负父望十一二岁,才气已在长安文人中传送开来,被誉“诗童”。当时正在长安的大诗人温庭筠慕名而来,即兴出题“江边柳”,让其赋诗一首。明眸忽眨之中,信口而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期刊
在中国古代,“九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更是一个司法学概念。在平时可能根本没有人能想起来“九族”这个概念,可是一旦这个概念被想起来并被用上之时,那就是平地起惊雷的天崩地裂之时。  “抄家”“灭族”史不绝书。说到“灭族”一般就是“诛灭九族”,其最直接的目的就在斩草除根,彻底除去子报父仇、孙报祖仇的实力和人脉。显然“灭族”之举就在于不为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后患。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大复仇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在
期刊
老子对中国哲学乃至世界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自然视角,并以自然视角审视大千世界。老子正是以此反对礼教的。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又叫《老子》。老子和《老子》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并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但是,由于今人远隔老子,加上有关老子的文字记载并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于是,从古至今,有一种历史惯性,许多人都把他神化,敬称他为太上老君
期刊
清朝段光清的籍贯是安徽宿松。段光清写过一本书叫《镜湖自撰年谱》。  段光清的政治履历起點是浙江建德知县,之后又在慈溪、江山等县知县任上主政。8年知县的阅历,让他升任宁波知府,补西防同知,盛誉播及各省。公元1854年,段光清升为杭嘉湖兵备道,调补宁绍台兵备道,后升浙江按察使,晋封吏部左侍郎、光禄大夫。公元1865年,复任杭嘉湖兵备道。可见,段光清的政治生涯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  段光清以干练著称。 
期刊
古代皇帝也有“身份证”,如果没有,那么即使称帝,也被认为不是“正品”,是“山寨皇帝”。  司马氏逃到江南,虽然以正统自居,心中却始终有块心病,“身份证”被人抢走了,所以长期被北方人嘲笑是“假冒伪劣”。“后赵”大乱后,建康喜从天降,有了个意外的收获:“身份证”拿回来了。这就是传国玉玺。  “后赵”得到了玉玺  夏商周时期,玺和印并不分,就是印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了区分,天子用的叫“玺”,其他人用
期刊
据《春秋左传》:“(卫灵公)使华寅肉袒,执盖以当其阙。”公元前522年,卫国发生内乱,卫公让袒胸的副车车夫华寅拿着有把的雨盖当做盾牌,遮蔽车上的空隙处,以抵挡敌人的乱箭。可见在春秋时期,便已经有了有把的雨盖了。这种雨盖之所以能当盾牌用,可见它是比较结实笨重的。  据《说文》解释,古代的雨盖是用比较柔软的草编织的。  现在客家方言中,把雨伞称之为“雨盖”,可见雨伞起源于春秋时期有把的雨盖。  据《诗
期刊
黄斌,1968年出生于湖北赤壁市,现居武汉。1993年获《诗神》全国诗歌大奖赛一等奖。2005年与武汉一些诗友合作,编辑诗性文化读本《象形》。诗作散见于《诗刊》《天涯》《诗歌月刊》等刊物及诗歌选本。出版诗集《黄斌诗选》(2010)随笔集《老拍的言说》(2016)。  神农架冷杉  早春二月神农架的山岭上  是雪的专政和云雾四处弥漫的白  在山岭的阴坡和溪涧的旁边  冷杉立着四十米高的绿色身体  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