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伴有血液学异常的植物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至2017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0例植物固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外周血细胞、血脂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豆固醇、二氢胆固醇和谷固醇含量;PCR扩增先证者和家系成员ABCG5/8基因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结合测序分析突变情况。结果20例植物固醇患者均曾被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或Evan
【机 构】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苏州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苏州 2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伴有血液学异常的植物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至2017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0例植物固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外周血细胞、血脂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豆固醇、二氢胆固醇和谷固醇含量;PCR扩增先证者和家系成员ABCG5/8基因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结合测序分析突变情况。
结果20例植物固醇患者均曾被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或Evans综合征。所有患者均有脾肿大切除史,其中17例患者以血小板减少就诊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黄褐瘤,部分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9例)、早发型动脉粥样硬化(5例)及关节炎(4例)等。外周血溶血检查发现红细胞脆性增加,血涂片分析发现所有患者血小板大小不等、总体偏大,口形红细胞增多。患者血清谷固醇和豆固醇含量分别为331.05(276.00,670.20)mg/L和244.60(193.78,399.40)mg/L,约为健康人的10倍及24倍。测序分析共发现了ABCG5/8基因中14种突变,2/3位ABCG5基因[(E22X)、p.(R446X)、g.ISV7+3G>A、p.(R446X)、p.(R419H)、g.ISV7+3G>A、p.(G90E)、p.(R389H)及g.7+2G>A];而1/3位ABCG8基因[p.(M614-K628del)、p.(E25X)、p.(L86P fs X185)、p.(R263Q)、p.(E500D fs X604)、p.(G674R)],其中ABCG5 p.(R446X)突变有重现性。
结论血小板减少、口形红细胞增多及脾大是植物固醇血症患者特殊的临床表现,外周血小板及红细胞形态变化是该类患者典型的特征,临床确诊需进行ABCG5/8基因分析及血清植物固醇测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孤立性结肠克罗恩病(CD)不同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疗效,并探讨术后外科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孤立性结肠C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结肠广泛切除和结肠部分切除患者的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外科复发率。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法分析术后外科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1例行肠切除术后的孤立性结肠CD患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布加综合征相关肝细胞癌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α、ERβ在38例布加综合征相关肝细胞癌和50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戊酸雌二醇培养布加综合征相关肝癌细胞48 h后,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戊酸雌二醇对布加综合征相关肝癌活细胞总数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检测Casepase-3活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3
目的观察老年雄性SD大鼠前列腺导管内尿路上皮屏障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取10只老年雄性SD大鼠,予水合氯醛麻醉后取膀胱、前列腺部尿道及前列腺组织行病理连续切片,完成HE染色镜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组织内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20(CK20)、尿斑蛋白Ⅲ(UPⅢ)、闭锁小带蛋白-1(ZO-1)及闭锁蛋白(Occludin)的表达情况;各抗体免疫组化结果行平均吸光度(IA)值分析。结果
患者年幼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低,脾切除术后改善,后血涂片示口形红细胞及巨大血小板,红细胞脆性增高;多发关节周围皮下肿物,病理证实为黄色瘤;非特异性慢性肝功能损害,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后改善;近期出现房颤,心肌受累可能。综合上述临床发现,结合患者父母为近亲结婚,怀疑植物固醇血症,进一步检查提示血植物固醇显著升高,基因分析ABCG8基因纯合突变,诊断明确。植物固醇血症为极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望本文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症状和可逆的呼气气流受限。正确的疾病自我管理方法及有效的哮喘行动计划可改善哮喘控制现状、达到哮喘总体控制目标。本文对哮喘患者自我管理及哮喘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述。
目的在实验性结肠炎小鼠中探讨TRAIL基因敲除(TRAIL-/-)对Th17细胞数目及活性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给予3.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7 d诱导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野生型(WT)对照组、WT结肠炎组、TRAIL-/-对照组和TRAIL-/-结肠炎组。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上对结肠炎组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肠系膜淋巴
免疫衰老并不是免疫系统完全的衰退,而是免疫系统重建的过程,是身体持续适应的最终结果。免疫衰老可引起淋巴系统和细胞功能紊乱,增加老年人感染、肿瘤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老年人群免疫衰老的相关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预防老年疾病,改善老年人生存质量,延长老年人寿命。
精准医学是综合考虑每个人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新的疾病治疗和预防理念,发展精准医学的背景是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迅猛发展。近年来遗传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极大地促进了各种类型糖尿病的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发展糖尿病精准医学要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标准,并努力应用医学大数据进行改进。本文就这一重要主题进行了综述。
老年期为第二个哮喘发病高峰期。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并发症及感觉迟钝等原因,老年哮喘在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特殊性。针对老年哮喘,应更加重视详实的病史采集,开发适用于此类患者的特殊客观检查及判定阈值尽可能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并兼顾合并症、药代动力学等制定相对个性化的管理策略,提高其预后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