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胡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新媒体时代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要研究如何完成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们需要把握本源,了解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处境,才能把握时代赋予的契机,探索一条适应时代性和客观性的路径,确定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 二胡 困境 本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8-0011-03
一、从本源谈起——新媒体环境下二胡艺术传播的立足点
民族音乐见证了整个民族历史的发展历程,饱含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千年文化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二胡的传播和发展,被赋予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更新换代,原本应给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但随着新的艺术和娱乐形式不断涌现,民族音乐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和边缘化。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完成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的使命,成为了民族音乐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要研究我们接下来的路怎么走,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我们的本源在哪里。如何把握新的历史时机,又不丢弃我们数千年民族音乐的本源和老一辈艺术家传承的结晶,先来谈谈二胡表演艺术作品发展到今天所具有的一些优秀品质。
(一)体现二胡这件乐器所独有的音色优势
二胡是拉弦乐器,音域集中在中高音区,音色柔美婉转,酷似人声,演奏舒缓的旋律时,给人一种如泣如诉的感受,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为二胡音乐表达人的情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洪湖主题随想曲》是闵惠芬根据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声乐唱段改编的二胡独奏曲,在改编过程中利用二胡的拟人化音色和多种演奏手法,结合并保留了原声乐音调的特点,诉说了女英雄韩英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倾诉、为解放事业奉献自己的大义凛然。这是闵惠芬将二胡演奏声腔化的一个重要创新,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二胡独特的音色特点。
(二)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刘天华代表作品《光明行》创作于1930年前后,正值中国革命走向低潮的历史时期。刘天华在创作上借鉴了西方转调和旋律进行的模式,借鉴小提琴的演奏技巧,结合二胡的演奏技法特点,谱写了这首中国式进行曲,回答了西方人认为民族乐器萎靡不振的偏见,表达了当时知识分子对民族兴旺、生活走向光明的愿望。这首乐曲无论在作品的写作技巧还是社会意义上,都真实还原了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体现了人们的思想状态,但在创作上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模式,大胆的吸收、借鉴和创新,这是这首乐曲经典携永且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三)展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胡表演艺术的很多优秀作品,无论是舒缓或欢快,都或多或少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情趣,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歌颂。如乐曲《战马奔腾》以守卫祖国边疆的军营騎兵战士的生活场景为题材,描写了他们苦练杀敌本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乐曲《江南春色》描绘了江南三月杨柳轻抚湖面、鱼米之乡的俏丽风景,表达了春回大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纵观二胡表演艺术发展历程涌现的优秀作品,都透露出一种乐观、积极、奋进的情怀,这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进取拼搏的民族精神相契合,将优秀宝贵的民族精神传承下去,是民族音乐必须守护的底线和精神内核。
(四)与地域性风格特点联系紧密
地域性风格是二胡音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二胡的地域性风格作品蕴含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语言文化、民间音乐的元素,甚至体现出当地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资源,与二胡这件根植民间、富有民族民间特点及表现力的传统乐器相结合,可以孕育出风格多元化的音乐类型,表现出独特的意境和韵味。陕北地区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以“秦腔”“信天游”为代表的地方戏曲高亢洒脱,体现了陕北人民洒脱率真的性格特点。在二胡表演的运用当中,常用揉弦、滑音模仿演奏民间音乐的旋律特点,弓法上常用垫弓、强劲的弓头去模仿陕北地方戏常用乐器板胡的演奏手法,从而贴近和突出陕北音乐风格特点。
(五)与时代接轨,展示二胡的演奏技巧和作曲创作水准
历史上能够保留并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无一不是对其相应专业的演奏技术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代表着当时表演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准,王建民的狂想曲系列就能说明这一点。狂想曲是18世纪50年代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创造的一种曲式体裁,偏重于借助各种高难度技术表达音乐思想。王建民利用这种体裁特点,超高音区的运用、密集音群中的微分变化和二胡各种技术的拓展,对提高二胡表现力和技术的推动起到了很大作用。一件乐器想要发展,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好作品来推动和革新,狂想曲系列起到了这个作用。
二、新媒体视角下二胡表演艺术发展传播困境
(一)大众对民族音乐认知的局限性
提起西洋管弦乐,很多人的印象是高雅、优美,而提起民族音乐,很多年轻人的印象是过于陈旧、难登大雅之堂。民族音乐根植民间,凝聚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却在信息化高度发展、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被滞后的停留在非常片面、刻板的印象。民族音乐的大众基础更多停留在老一辈,对于渐渐成为教育主力军的年轻一代,却对民族音乐知之甚少,需要担负起打牢民族音乐的群众根基,承担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教育及传播的重任。
二胡的许多经典传统作品,如刘天华和华彦钧的经典曲目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艺术性,凸显出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审美情趣,为专业二胡学习者和业余二胡爱好者所演奏、传播、学习和喜爱。大众谈到二胡时,大多只能说出家喻户晓的几首代表曲目,如《二泉映月》,且对于乐曲的背景、表现手法等知之甚少。近现代创作的二胡新作品,如刘文金的协奏曲系列、王建民的狂想系列、高韶青的随想曲系列等,均吸收了西方作曲手法,结合二胡的创新演奏技巧和地方性风格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由于认知和专业技术的限制,对于大众而言无异于高山流水,广而传播和普及性受到了极大局限性。 (二)平台的局限性
首先是音乐会。笔者在中票在线官方网站查询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1年12月 31 日全国音乐会票务信息, 265场音乐会中传统民乐音乐会演出排场只有 27场,其中二胡专场音乐会0场,跟西洋乐的演出相比可谓九牛一毛,所有音乐会举办地基本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大中和省会城市。小城市接触欣赏民乐音乐会的成本高,民族音乐的宣传只能通过互联网等更加快捷、零散、成本更低廉的方式,降低了传播的质量和有效性。
其次是唱片。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唱片是二胡学习者重要的欣赏和学习渠道。二胡的唱片主要是CD、VCD、DVD格式,内容集中在考级教学、音乐会现场和二胡名曲欣赏。笔者在亚马逊官方网站搜索,受电子曲谱、音频的普及和冲击影响,民乐实体唱片多数处于缺货状态。在各大中小城市,实体唱片门店少之又少,民乐唱片市场面临巨大冲击。
(三)二胡类互联网站的缺失
目前互联网上致力于二胡传播、教学和发展的专门网站少之又少,笔者以“二胡”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没有找到比较正规、官方运营、曲谱、视频、音频资源整合齐全的权威网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二胡爱好者网友们自发性搜集分类、娱乐性偏重的网站,或者是一些批发、零售二胡的厂商广告。从一个二胡启蒙学习者的角度来说,想要在网络上找到高度整合的二胡学习资源是非常困難的,但这些零散的网络学习资源存在版权风险,可能存在侵犯版权持有者的利益、清晰度参差不齐,播放不完整的诸多问题,给二胡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四)二胡曲谱鱼龙混杂,教材资源不统一
受新媒体环境冲击,电子曲谱在网络上传播很广,对于一些业余二胡演奏者来说,从某种程度上甚至代替了纸质曲谱,这给二胡学习演奏者带来了便利,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问题。首先是电子曲谱的版本众多,有一些上传自纸质曲谱的扫描件,存在版权侵害问题;有一些印刷不清晰,缺页少页;有一些是网友利用打谱软件自发上传,没有标注弓法、指法,甚至音符、节拍有明显错误。
除此之外,二胡的学习没有一套业内公认、统一的渐进式学习教材,目前市面上的二胡考级书版本繁多,不同的考级认证机构对于同一曲目的定级不同,如《良宵》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二胡考级曲集》中定级三级曲目,而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二胡考级曲集》教材上定级四级,初学者很难分辨自己所学的曲目处在一个什么程度,是否适用于自己所处的学习阶段。而对于一个有目标曲目的学习者,找到一个比较确定版本的曲谱也很难,因为在不同的教材中,受编写版本不同的影响,同一曲目的弓法、指法经常大相径庭,版本多样,这也会造成学习者的茫然。
除了二胡业余爱好者和启蒙学习者,专业二胡演奏者在寻找二胡曲谱上也有很大困难。一些现当代二胡专业比赛、电视大赛上出现的最新曲目,由于出版滞后的问题,很难马上得到曲谱。很多新的曲目,只有专业音乐院校中内部传播,通过人传人借阅、复印的方式,这也严重侵犯了原作曲家的合法权益。而已经毕业的专业演奏者,试图通过互联网或者购买书籍、电子曲谱都很难取得,一个新曲目从首演到曲谱普及,需要至少1—2年的时间周期,传播滞后、效率低下。
(五)融合模式的不合理
新媒体环境下,新民乐传播异军突起,在与流行音乐等融合的过程中,过度追求迎合流行通俗等大众的审美,出于商业宣传和传播目的,单一追求“快、燃、爆”的视觉、听觉冲击和观众效果,没有对乐器和作品更深远思考和推敲,忽略了配器方面的合理性和二胡的文化内涵,使得二胡传统文化内涵中的神和韵缺失。
快节奏的传播给二胡传播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可能反过来提供障碍和阻力,快餐式的信息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心理节奏,却不足以完整的展现民族乐器的精神内涵,没有给足听众静心品味和了解国乐的时间。长久以来,通俗化的二胡表演容易给人误解,甚至是对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的误解,对于民族音乐更长远的传播带来难以自拔的困境。
三、反思和探索
新媒体传播以技术创新改变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播模式,我们应当利用好新技术即时性、多样性、广泛性的特点,发展探索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把握好社会和时代的特点和契机,抓住我们所秉承的根基,才能将民族音乐发展之路走扎实,展现焕然一新的面貌。
(一)创立民族音乐新品牌
新媒体语境下我们要扩大民族音乐的影响力,需要建立民族音乐自己的品牌,品牌的主导者应该由业内学科的集大成演奏家来担任,结合网络营销、电视传媒、App、微信、微博等途径,打造个人品牌、区域品牌、学院品牌等扩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传播音乐文化,紧跟文化创新产业的步伐,挖掘民族音乐品牌形象,增加民族音乐在大众视野的活跃度,以较高的学术专业能力,给予大众民族音乐较为完整、可信度高的呈现,由浅及深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普及活动、教育活动、专题讲座、线上线下大师网络课程和音乐演出活动等,拓宽大众了解、学习民族音乐的渠道。
(二)完善重整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学习资源的零散和不系统,限制了二胡学习者利用网络资源自由深造的机会。试想一位零基础的民乐爱好者,会不会因为教师资源难寻,网络资源凌乱无从下手而放弃了学习机会。重整二胡学习网络资源,出版系统、规范且有人群针对性的渐进式二胡学习教材,建立同步的线上线下学习视频、音频资源,通过网络课程、网络比赛等,激发民族音乐爱好者的参与和学习热情。
(三)完善民族音乐人才培养体系
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归根到底是以人为载体。重视人才培养,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建立长效的民族音乐培养有机体系-从入门到进阶再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链,为社会输送有针对性的表演创作人才。器乐的学习需要身体的各部分机能尽早开发,因此需要加大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民乐进课堂力度,发挥艺术教育对儿童智力和身心健康的启蒙性作用,同时起到传播普及的功能,培养儿童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除了表演类人才,还应有针对性的培养民族音乐产业的相关人员,包括民族音乐制作者、传媒人、职业经理人等音乐文化产业的相关人才,有了专业性的知识和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和传播。
四、结语
对于二胡表演艺术而言,新媒体环境不仅意昧着良好的机遇,而且也意昧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念和策略上绝不能固步自封,要有效合理应用各种新媒体传播策略推动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有效传承和动态传播,改变扭转大众对民族音乐的刻板印象,进而使二胡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绽放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傅怡然.新媒体环境对二胡传承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9(07):240-241.
[2]高巍伟.新媒体语境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02):161-162.
[3]李育.音乐文化产业背景下的二胡乐器流通及出版策略探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年.
关键词:新媒体 二胡 困境 本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8-0011-03
一、从本源谈起——新媒体环境下二胡艺术传播的立足点
民族音乐见证了整个民族历史的发展历程,饱含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千年文化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二胡的传播和发展,被赋予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更新换代,原本应给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但随着新的艺术和娱乐形式不断涌现,民族音乐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和边缘化。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完成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的使命,成为了民族音乐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要研究我们接下来的路怎么走,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我们的本源在哪里。如何把握新的历史时机,又不丢弃我们数千年民族音乐的本源和老一辈艺术家传承的结晶,先来谈谈二胡表演艺术作品发展到今天所具有的一些优秀品质。
(一)体现二胡这件乐器所独有的音色优势
二胡是拉弦乐器,音域集中在中高音区,音色柔美婉转,酷似人声,演奏舒缓的旋律时,给人一种如泣如诉的感受,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为二胡音乐表达人的情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洪湖主题随想曲》是闵惠芬根据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声乐唱段改编的二胡独奏曲,在改编过程中利用二胡的拟人化音色和多种演奏手法,结合并保留了原声乐音调的特点,诉说了女英雄韩英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倾诉、为解放事业奉献自己的大义凛然。这是闵惠芬将二胡演奏声腔化的一个重要创新,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二胡独特的音色特点。
(二)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刘天华代表作品《光明行》创作于1930年前后,正值中国革命走向低潮的历史时期。刘天华在创作上借鉴了西方转调和旋律进行的模式,借鉴小提琴的演奏技巧,结合二胡的演奏技法特点,谱写了这首中国式进行曲,回答了西方人认为民族乐器萎靡不振的偏见,表达了当时知识分子对民族兴旺、生活走向光明的愿望。这首乐曲无论在作品的写作技巧还是社会意义上,都真实还原了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体现了人们的思想状态,但在创作上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模式,大胆的吸收、借鉴和创新,这是这首乐曲经典携永且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三)展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胡表演艺术的很多优秀作品,无论是舒缓或欢快,都或多或少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情趣,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歌颂。如乐曲《战马奔腾》以守卫祖国边疆的军营騎兵战士的生活场景为题材,描写了他们苦练杀敌本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乐曲《江南春色》描绘了江南三月杨柳轻抚湖面、鱼米之乡的俏丽风景,表达了春回大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纵观二胡表演艺术发展历程涌现的优秀作品,都透露出一种乐观、积极、奋进的情怀,这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进取拼搏的民族精神相契合,将优秀宝贵的民族精神传承下去,是民族音乐必须守护的底线和精神内核。
(四)与地域性风格特点联系紧密
地域性风格是二胡音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二胡的地域性风格作品蕴含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语言文化、民间音乐的元素,甚至体现出当地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资源,与二胡这件根植民间、富有民族民间特点及表现力的传统乐器相结合,可以孕育出风格多元化的音乐类型,表现出独特的意境和韵味。陕北地区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以“秦腔”“信天游”为代表的地方戏曲高亢洒脱,体现了陕北人民洒脱率真的性格特点。在二胡表演的运用当中,常用揉弦、滑音模仿演奏民间音乐的旋律特点,弓法上常用垫弓、强劲的弓头去模仿陕北地方戏常用乐器板胡的演奏手法,从而贴近和突出陕北音乐风格特点。
(五)与时代接轨,展示二胡的演奏技巧和作曲创作水准
历史上能够保留并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无一不是对其相应专业的演奏技术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代表着当时表演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准,王建民的狂想曲系列就能说明这一点。狂想曲是18世纪50年代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创造的一种曲式体裁,偏重于借助各种高难度技术表达音乐思想。王建民利用这种体裁特点,超高音区的运用、密集音群中的微分变化和二胡各种技术的拓展,对提高二胡表现力和技术的推动起到了很大作用。一件乐器想要发展,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好作品来推动和革新,狂想曲系列起到了这个作用。
二、新媒体视角下二胡表演艺术发展传播困境
(一)大众对民族音乐认知的局限性
提起西洋管弦乐,很多人的印象是高雅、优美,而提起民族音乐,很多年轻人的印象是过于陈旧、难登大雅之堂。民族音乐根植民间,凝聚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却在信息化高度发展、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被滞后的停留在非常片面、刻板的印象。民族音乐的大众基础更多停留在老一辈,对于渐渐成为教育主力军的年轻一代,却对民族音乐知之甚少,需要担负起打牢民族音乐的群众根基,承担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教育及传播的重任。
二胡的许多经典传统作品,如刘天华和华彦钧的经典曲目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艺术性,凸显出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审美情趣,为专业二胡学习者和业余二胡爱好者所演奏、传播、学习和喜爱。大众谈到二胡时,大多只能说出家喻户晓的几首代表曲目,如《二泉映月》,且对于乐曲的背景、表现手法等知之甚少。近现代创作的二胡新作品,如刘文金的协奏曲系列、王建民的狂想系列、高韶青的随想曲系列等,均吸收了西方作曲手法,结合二胡的创新演奏技巧和地方性风格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由于认知和专业技术的限制,对于大众而言无异于高山流水,广而传播和普及性受到了极大局限性。 (二)平台的局限性
首先是音乐会。笔者在中票在线官方网站查询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1年12月 31 日全国音乐会票务信息, 265场音乐会中传统民乐音乐会演出排场只有 27场,其中二胡专场音乐会0场,跟西洋乐的演出相比可谓九牛一毛,所有音乐会举办地基本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大中和省会城市。小城市接触欣赏民乐音乐会的成本高,民族音乐的宣传只能通过互联网等更加快捷、零散、成本更低廉的方式,降低了传播的质量和有效性。
其次是唱片。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唱片是二胡学习者重要的欣赏和学习渠道。二胡的唱片主要是CD、VCD、DVD格式,内容集中在考级教学、音乐会现场和二胡名曲欣赏。笔者在亚马逊官方网站搜索,受电子曲谱、音频的普及和冲击影响,民乐实体唱片多数处于缺货状态。在各大中小城市,实体唱片门店少之又少,民乐唱片市场面临巨大冲击。
(三)二胡类互联网站的缺失
目前互联网上致力于二胡传播、教学和发展的专门网站少之又少,笔者以“二胡”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没有找到比较正规、官方运营、曲谱、视频、音频资源整合齐全的权威网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二胡爱好者网友们自发性搜集分类、娱乐性偏重的网站,或者是一些批发、零售二胡的厂商广告。从一个二胡启蒙学习者的角度来说,想要在网络上找到高度整合的二胡学习资源是非常困難的,但这些零散的网络学习资源存在版权风险,可能存在侵犯版权持有者的利益、清晰度参差不齐,播放不完整的诸多问题,给二胡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四)二胡曲谱鱼龙混杂,教材资源不统一
受新媒体环境冲击,电子曲谱在网络上传播很广,对于一些业余二胡演奏者来说,从某种程度上甚至代替了纸质曲谱,这给二胡学习演奏者带来了便利,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问题。首先是电子曲谱的版本众多,有一些上传自纸质曲谱的扫描件,存在版权侵害问题;有一些印刷不清晰,缺页少页;有一些是网友利用打谱软件自发上传,没有标注弓法、指法,甚至音符、节拍有明显错误。
除此之外,二胡的学习没有一套业内公认、统一的渐进式学习教材,目前市面上的二胡考级书版本繁多,不同的考级认证机构对于同一曲目的定级不同,如《良宵》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二胡考级曲集》中定级三级曲目,而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二胡考级曲集》教材上定级四级,初学者很难分辨自己所学的曲目处在一个什么程度,是否适用于自己所处的学习阶段。而对于一个有目标曲目的学习者,找到一个比较确定版本的曲谱也很难,因为在不同的教材中,受编写版本不同的影响,同一曲目的弓法、指法经常大相径庭,版本多样,这也会造成学习者的茫然。
除了二胡业余爱好者和启蒙学习者,专业二胡演奏者在寻找二胡曲谱上也有很大困难。一些现当代二胡专业比赛、电视大赛上出现的最新曲目,由于出版滞后的问题,很难马上得到曲谱。很多新的曲目,只有专业音乐院校中内部传播,通过人传人借阅、复印的方式,这也严重侵犯了原作曲家的合法权益。而已经毕业的专业演奏者,试图通过互联网或者购买书籍、电子曲谱都很难取得,一个新曲目从首演到曲谱普及,需要至少1—2年的时间周期,传播滞后、效率低下。
(五)融合模式的不合理
新媒体环境下,新民乐传播异军突起,在与流行音乐等融合的过程中,过度追求迎合流行通俗等大众的审美,出于商业宣传和传播目的,单一追求“快、燃、爆”的视觉、听觉冲击和观众效果,没有对乐器和作品更深远思考和推敲,忽略了配器方面的合理性和二胡的文化内涵,使得二胡传统文化内涵中的神和韵缺失。
快节奏的传播给二胡传播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可能反过来提供障碍和阻力,快餐式的信息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心理节奏,却不足以完整的展现民族乐器的精神内涵,没有给足听众静心品味和了解国乐的时间。长久以来,通俗化的二胡表演容易给人误解,甚至是对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的误解,对于民族音乐更长远的传播带来难以自拔的困境。
三、反思和探索
新媒体传播以技术创新改变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播模式,我们应当利用好新技术即时性、多样性、广泛性的特点,发展探索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把握好社会和时代的特点和契机,抓住我们所秉承的根基,才能将民族音乐发展之路走扎实,展现焕然一新的面貌。
(一)创立民族音乐新品牌
新媒体语境下我们要扩大民族音乐的影响力,需要建立民族音乐自己的品牌,品牌的主导者应该由业内学科的集大成演奏家来担任,结合网络营销、电视传媒、App、微信、微博等途径,打造个人品牌、区域品牌、学院品牌等扩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传播音乐文化,紧跟文化创新产业的步伐,挖掘民族音乐品牌形象,增加民族音乐在大众视野的活跃度,以较高的学术专业能力,给予大众民族音乐较为完整、可信度高的呈现,由浅及深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普及活动、教育活动、专题讲座、线上线下大师网络课程和音乐演出活动等,拓宽大众了解、学习民族音乐的渠道。
(二)完善重整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学习资源的零散和不系统,限制了二胡学习者利用网络资源自由深造的机会。试想一位零基础的民乐爱好者,会不会因为教师资源难寻,网络资源凌乱无从下手而放弃了学习机会。重整二胡学习网络资源,出版系统、规范且有人群针对性的渐进式二胡学习教材,建立同步的线上线下学习视频、音频资源,通过网络课程、网络比赛等,激发民族音乐爱好者的参与和学习热情。
(三)完善民族音乐人才培养体系
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归根到底是以人为载体。重视人才培养,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建立长效的民族音乐培养有机体系-从入门到进阶再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链,为社会输送有针对性的表演创作人才。器乐的学习需要身体的各部分机能尽早开发,因此需要加大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民乐进课堂力度,发挥艺术教育对儿童智力和身心健康的启蒙性作用,同时起到传播普及的功能,培养儿童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除了表演类人才,还应有针对性的培养民族音乐产业的相关人员,包括民族音乐制作者、传媒人、职业经理人等音乐文化产业的相关人才,有了专业性的知识和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和传播。
四、结语
对于二胡表演艺术而言,新媒体环境不仅意昧着良好的机遇,而且也意昧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念和策略上绝不能固步自封,要有效合理应用各种新媒体传播策略推动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有效传承和动态传播,改变扭转大众对民族音乐的刻板印象,进而使二胡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绽放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傅怡然.新媒体环境对二胡传承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9(07):240-241.
[2]高巍伟.新媒体语境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02):161-162.
[3]李育.音乐文化产业背景下的二胡乐器流通及出版策略探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