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的国学大师钱穆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an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大师钱穆一生著述1700多万字。他不但在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修身养性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以96岁高龄在台北的寓所无疾而终,平静而安详。
  钱穆的家族中有“三世不寿”之说。其祖父37岁就去世了,父亲也仅仅活了41岁。1928年,钱穆的第一任妻子及刚出世的儿子相继去世,长兄钱挚在帮其料理后事期间也因操劳过度导致旧疾复发而亡。钱穆自幼多病、身体虚弱,家人的早逝更使他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以及养生的重要意义,因此他非常关注和讲求养生之道,平素起居规律,注重身体锻炼。
  钱穆酷爱打太极拳,全套每次打30分钟,这是他几十年来从未间断的功课。太极拳是一种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运动,与其他运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太极拳讲求“神形合一”“内外兼修”,或者说是“身心俱养”。坚持打太极拳,可以有效调节心理,使人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还能增强免疫力,强壮体魄。
  钱穆也喜爱静坐养生。他从20多岁起开始练习静坐,对静坐之法深有心得。他先是用“止法”,一念起即加以禁止。但他性急,愈禁愈起,终不可止。于是改用“观法”。一念起,即反观自问:“我何来此念?”这样一来,前念不禁自止。如此反复,前念既去,后念不来,瞬息间云开日朗,满心光明,全身轻松,快乐无比。钱穆每天教务繁忙,往往一天操劳下来,年轻人都疲惫不堪,他却稍事休息后即继续伏案工作。别人十分惊讶,钱穆说,这都是静坐的功劳。他把静坐的“息念”功夫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乘公交车、走路时都“息念”,所以他一回家就能工作。钱穆在回忆录中记载:“余站梅村桥上守候自城至荡口之航船,呼其停靠。余上船,坐一老人旁。老人顾余曰:‘君必静坐有功。’余问何以知之,老人曰:‘观汝在桥上呼唤时,双目炯然,故知之。’”由此可见,钱穆的静坐功夫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以致老人能从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中得出结论—“君必静坐有功”。
  钱穆对朱熹“出则有山水之兴,居则有卜筑之趣”的生活方式极为欣赏,他寄情山水,治学著述喜欢选择环境清幽、景色绝佳的地方。
  在集美学校任教时,钱穆每天掌握好海潮的时间,在涨潮前到达海滩,在大石上迎潮而坐,潮迫身而退。在北大时,钱穆常到太庙备课,在古柏旁、草坪上,或漫步,或偃卧,发思古之幽情。他第一年开中国通史课时,每天下午去太庙备课。除了风雨天之外,他几乎天天在太庙的古柏下,提纲挈领,分门别类,逐条逐款潜心撰写,终于完成了通史全稿。
  抗戰期间,钱穆在遵义讲学,每天晚上要出去散步一个小时。在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院任教期间,钱穆住在成都北郊的赖家园。赖家园园中有池,池边柳树依依,池中荷叶田田。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钱穆便坐在池边的“消夏亭”中读书。在无锡的江南大学时,钱穆常一人泛舟于太湖之上。在浙江大学讲学时,阳春时节,钱穆喜欢漫步在草地花丛间,听溪水喧闹,观群燕翔天,“流连不忍去”。
  通过畅游于山水之间,钱穆放松了自己疲惫的身心,让自己的心与自然形成一种默契,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钱穆还一度仿效伍廷芳进行冷水浴,虽寒冬不辍。钱穆从小便开始吸烟,后来染上烟瘾。到梅村四小任教后,课本中有劝人戒烟的文章,他便告诫学生不要吸烟,自己也决心戒烟,此后30年都未再吸烟。钱穆严于律己,注重养生,他圆润的脸上总是神采奕奕,健康长寿之相一望可知。
其他文献
丨 染上“陶瘾” 丨  有人有烟瘾,有人有酒瘾,李宏亮玩陶有瘾。  烧陶是一种“化土为玉”的艺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用这句话来形容在上千摄氏度高温的火焰下烧制出来的陶器再合适不过。  陶艺创作时泥土的差异、用釉的不同、温度的区别,都会造成器物的不同,烧制出来会呈现无穷变化。“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正是这种变幻莫测迷住了李宏亮。  李宏亮读书时学的是工艺美术专业,在绘画和雕塑方面也颇有造诣。虽
期刊
在“竹編技艺大师(奇人匠心)”抖音账号上传的一个短视频中,张心荣给孙女的芭比娃娃穿上了自己亲手编制的中式竹编裙子,视频的点赞数达到2.9万。人们纷纷留言:“芭比娃娃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她会变成中国的漂亮农村小姑娘”“感觉更好看了啊”“除了传承的记忆,还有爷爷浓浓的爱意”“这才叫手艺,千万不要失传”……  在另一个视频里,因为孙女想养一只小狗,孩子爸爸不同意,孙女哭得很伤心,于是身为爷爷的张心荣“挺
期刊
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郭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因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聯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郭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是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  拉耳屏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
期刊
红薯、紫薯、土豆等薯类味美价廉、营养丰富,俘获了不少人的胃。大量研究显示,每天适当吃一些薯类可以降低便秘风险。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以下几种吃法不仅起不到通便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错误1:生吃。有的地方时兴生吃薯类,认为这样能够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润肠通便效果更好。事实上,生的薯类中的淀粉很难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对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小孩以及有消化道疾病的人来说,甚至会引起便秘。薯类中还有一种
期刊
期刊
我父亲曾因喉癌而被迫接受了放射疗法。这次治疗的一个严重副作用是他的味觉被完全破坏了,他无法品出任何食物的味道。父亲味觉的失去使得进餐变成了令人生厌的、为了活着而必须履行的责任。  医生告诉他,待放疗结束后味觉会慢慢恢复的,但没有人知道究竟何时能够恢复。  数周过去了,数月过去了。在这些天里,每一次进餐,对我父亲而言都是一种痛苦而无奈的例行公事。在吃了长达一年的无滋无味的饭后,一天晚上,父亲再次来到
期刊
宋代周辉的笔记《清波杂志》,讲到了宋代的洒水车:汴京城里有一种叫“细车”的快速客车,车的前面站着好几个人,拿着水罐子,车一边走一边洒水,防止灰尘扬起。严格说来,这并不是专门的洒水车,车上的人洒水是为了防止快速行进的车辆自身扬起大量灰尘。  作者在另一部笔记《北辕录》中也记载了这样的“细车”。  周辉出使金国,路过淮北,见过细车。每辆车用15匹驴子拉,赶车者不用鞭,而用巨梃击打驴子。由于役用驴子较多
期刊
现在我们说到“镇压”这个词,往往指的是压制的意思。但你知道吗,它的原意可不是这样的。“镇压”这个词是由“镇”衍生出来的,在古代,几乎家家都要用到“镇”。那“镇”究竟是什么呢?  隋唐以前,人们室内的家具种类很少。即使是比较讲究的房间里,也不过放置些矮床、几案、屏风等,今天咱们使用的桌子、椅子、凳子等那时都还没有。人们要想坐下来看书,常常只能坐在地上。为了能坐得舒服一点儿,人们就在自己要坐的地面上铺
期刊
可以肯定地说,2019年通信行业最火的词将是“5G”。这个“G”到底是指什么?“G”指的是“generation”,即“代”的意思,5G指的就是第五代通信系統。  随着通信行业长时间的变迁,通信系统已经由第一代发展到第五代了。  第一代即1G,我们称为“语音时代”,简单地说就是“大哥大”时代。当时采用的是模拟通信系统,受制于技术和成本等因素,普及率不高。  2G时代是“文本时代”。到了这个时代,我
期刊
老妈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是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这样的老年生活好像很惨淡,可乐观的老妈从来不觉得“空巢”是件坏事。  我怕老妈孤单,让她住到我家里。老妈却说:“你不知道我现在有多自由!这几年你们的孩子都大了,我可算熬出来了!用小品里的话说就是,我可该‘个人承包’一段时间了。你放心,我会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我觉得老妈这是怕我们担心,在安慰我们。让我没想到的是,老妈真的把空巢生活过出了幸福的样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