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e31415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也是现代教育学科,特别是小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所以,同其他学科一样,小学英语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86-001
  英语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教学育人。
  一、利用交际用语进行渗透
  英语除了语音音调优美,还有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有时代感的范文,都具有启迪人、教育人的作用,以及人际关系的指导作用。通过事例所展示的社会人生的画卷,帮助学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学习、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而德育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注意要有现实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发掘其内容的深层内涵与现实意义,给学生以深刻的启示。如学说:Thank you \Good by….等交际用语(即文明礼貌用语),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使他们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个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渗透,切忌长篇大论。
  二、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
  榜样即所谓的为人师表,进行思想教育,言教不如身教。小学生可塑性较强,思想活跃,而英语属于语言学科,模仿性会比其他学科强一些,英语口型、口音乃至单词、句子甚至是动作,学生都在模仿,逐渐的连老师的品格、人格也会受到模仿。作为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正如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所以由表及里,为学生做表率,树立仿效榜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老师应善于用情激励学生,用情温暖学生,用情鞭策学生,把微笑、轻松、信任带进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演员,要有亲切丰富的表情、端庄自然的教态、敏捷严密的思维、纯正优美的语音、规范漂亮的板书,当然最好还要有没有科学界限的专业水平。只有真正能让学生怀有一种亦师亦友的情怀的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他们的情趣,塑造他们的人格。
  实践表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效果很好,它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会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书和育人两不误,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完整。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随着市场对于人才质素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生在学习阶段不断加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在目前
高脂血症(血脂异常症)是现代医学名词,可以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心脑血管病的元凶。早期防治高脂血症不仅可预防动脉硬化,还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尤其是LDL-C的增高与冠心病、心肌梗死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明,每降低总胆固醇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降低2%;同时有资料表明:降低血清中LDL-C,可减少心脑血管病事件3
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没有人会拒绝美的视觉享受。然而我们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是否也同样在追求着心灵的美丽?我们在修饰外表的同时,是否也该问一问自己:今天,我的心理整容了吗?  美丽的世界打开了整容之窗,窗子里美丽着的人们都有哪几种心态呢?一般整容者修饰自我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种:一、单纯的追求美。追求五官的精致、协调,身材的匀称、丰满,为了让自己的外貌更臻于完美。二、存在生理缺陷。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的
本文在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的基础上,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揭示了广东省人口迁移流动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促使人口有序迁移流动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报纸、电视和网络三类大众传播媒介的公信力及其六个维度的比较可以发现,三类媒介的总体公信力差异并不显著,媒介依赖程度与媒介公信力的相关性也不显著。受众对三类媒介
基础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仍然是走出费时低效的困境。通过融智模式转换思路,打造协同智能以增强师生应对繁重教学任务的智力潜能,并借鉴生产式教学,通过合理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