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之后,市场供给侧结构的剧烈变动也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更加严格的农副产品质量把控规则以及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就必须从自身开始进行产业技术革新,从农业技术、管理模式、技术普及推广和服务体系等多个层次进行升级。因此,本文就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加以分析和论述。
关键字:多元化农业技术;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技术反馈机制
农业技术的多元化应用与推广,是摆脱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化演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历史进程。而整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相关产量效果的反馈机制则在客观上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的完善效率。通过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也必然会促进整个推广服务体系的自我革新,在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的监督下,也必然会使得二者有机结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
1.1以政府政策为主导鼓励农民在田间应用新技术
自从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粮食的定价权和大部分粮食产量都集中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A、B、C、D四大粮商更是基本上垄断了全球粮食供应的渠道。在我国刚刚走出战争的阴影,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之际,替端好中国百姓端好“饭碗”,捍卫我国基本粮食安全成了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国的特有国情,必须坚持扩大粮食生产,也就形成了这种我国独有的以政府为导向,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过模式。由于我国过去曾经实行过集体农社的公有制制度,在基层组织和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多的经验,这一点对于农业技术基层的纵深推广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粮食产区,在中央政府制定的主体框架内,还给予各个地方基层政府相当大的政策灵活性。例如,通过推广高产品种商品粮种,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来鼓励农民放弃原有种植习惯,从而减少了农业技术的推广阻力。事实证明,这种以政府政策为主导来鼓励农民在田间应用新技术的方法是一条探索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发展道路。
1.2研发企业以签订合同的形式雇佣农民实验新技术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政府政策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以乡镇企业资本为导向的农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在改革开放以后已展现出了蓬勃生机。相比于政府通过国家机器的宏观调控,这种民间自发的技术推广方式对于资本和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更高,其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服务的推广也更具有针对性。由于乡镇企业生存环境的锻炼,其对于本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战略短板往往更具有独到的认识,所以以乡镇企业作为农业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往往更具有地域特色,更有利于发挥出地方性优势,与国家的统筹政策互相取长补短,“润物细无声”式的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2.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2.1无法充分调动农民的技术革新积极性
从建国以来,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面铺开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计划经济为主体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但在农业发展方面,部分基层的管理让然存在严重的思维惯性,在实行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推广过程中浮于人事,为了完成工作而被动性推广,出于应付上级的目的而象征性的落实。这就无形中给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效果打了折扣。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资本的引入,导致部分地区的利益分配不合理,让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的推广成果更多的被少部分人所占有,在事实上形成了剥削阶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和企业家的技术革新积极性。
2.2新技术应用的效果反馈机制存在短板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巨大。各地区农业的发展也往往受到降水量、海拔、气温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产生巨大的差异性和地域性。中央政府制定农业方面政策过程中也只能尽量兼顾考虑大多数情况,尽量符合大多数地区的情况,这也正是中央制定政策框架统筹管理,而其细节由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原因所在。尽管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政策的死板僵化,但也给政策的落地实施和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的系统性反馈埋下隐患。首先,在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沟通方面,造成很多麻烦。由于农业政策存在差异,造成彼此之间对于政策的理解存在差异,这也必然会在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出现差异。其次不同政策彼此之间可能存在兼容问题,甚至互相矛盾。这种现象在乡村基层相当普遍,尽管部分政策其初衷是鼓励农业技术的发展,但由于文件规定的政策边界存在模糊,也造成了较多的管理漏洞,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从而出现了政策导向性偏差。
3.多元化推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策略
3.1充分利用各个生产环节的资源
多元化推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策略制定最主要的考量就是对各个生产环节的资源利用。这就需要管理者从最基层的需求出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其中植保站、农机站、农技推广中心、农产品安全监管站等农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整个策略的支撑点,需要重点投资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新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售后服务保障机制,从研发、培育、生产种植等各个层面出发,充分调动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产能资源。并通过利益捆绑的形式充分激发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解放生产力的工作,发挥出整个农业技术管理层面的优势。
3.2调节好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供需平衡
出于兼顾不同群体、不同阶级的利益考虑,及时合理的调节好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供需平衡,才能激发农业研发单位、生产企业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就对农业项目推广过程中参与各方的利益关系的协调提出了要求,既要做到按劳分配,又要做好自主自愿。特别是需要注意对农民等处于最下游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避免出现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社会风气的恶性事件发生。除此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农业項目存在的社会公益性,必要时可以以政府出资的形式出面担保,摊平潜在的风险成本。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领域的管理者也要转变思想,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技术,大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的农产品生产提供丰富化、新颖化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于忠云;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保证其稳定的几点建议[J];上海农业科技;2003年02期
[2]纪韦韦,费贵华;江苏省七部门联合召开现场会加快全省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进程[J];中国农技推广;2003年06期
作者简介:
李研,男,1990年12月19日,现职称:助理农艺师,所从事单位工作:农技推广。
(郓城县丁里长街道办事处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 郓城 274700)
关键字:多元化农业技术;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技术反馈机制
农业技术的多元化应用与推广,是摆脱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化演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历史进程。而整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相关产量效果的反馈机制则在客观上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的完善效率。通过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也必然会促进整个推广服务体系的自我革新,在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的监督下,也必然会使得二者有机结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
1.1以政府政策为主导鼓励农民在田间应用新技术
自从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粮食的定价权和大部分粮食产量都集中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A、B、C、D四大粮商更是基本上垄断了全球粮食供应的渠道。在我国刚刚走出战争的阴影,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之际,替端好中国百姓端好“饭碗”,捍卫我国基本粮食安全成了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国的特有国情,必须坚持扩大粮食生产,也就形成了这种我国独有的以政府为导向,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过模式。由于我国过去曾经实行过集体农社的公有制制度,在基层组织和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多的经验,这一点对于农业技术基层的纵深推广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粮食产区,在中央政府制定的主体框架内,还给予各个地方基层政府相当大的政策灵活性。例如,通过推广高产品种商品粮种,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来鼓励农民放弃原有种植习惯,从而减少了农业技术的推广阻力。事实证明,这种以政府政策为主导来鼓励农民在田间应用新技术的方法是一条探索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发展道路。
1.2研发企业以签订合同的形式雇佣农民实验新技术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政府政策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以乡镇企业资本为导向的农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在改革开放以后已展现出了蓬勃生机。相比于政府通过国家机器的宏观调控,这种民间自发的技术推广方式对于资本和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更高,其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服务的推广也更具有针对性。由于乡镇企业生存环境的锻炼,其对于本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战略短板往往更具有独到的认识,所以以乡镇企业作为农业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往往更具有地域特色,更有利于发挥出地方性优势,与国家的统筹政策互相取长补短,“润物细无声”式的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2.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2.1无法充分调动农民的技术革新积极性
从建国以来,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面铺开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计划经济为主体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但在农业发展方面,部分基层的管理让然存在严重的思维惯性,在实行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推广过程中浮于人事,为了完成工作而被动性推广,出于应付上级的目的而象征性的落实。这就无形中给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效果打了折扣。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资本的引入,导致部分地区的利益分配不合理,让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的推广成果更多的被少部分人所占有,在事实上形成了剥削阶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和企业家的技术革新积极性。
2.2新技术应用的效果反馈机制存在短板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巨大。各地区农业的发展也往往受到降水量、海拔、气温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产生巨大的差异性和地域性。中央政府制定农业方面政策过程中也只能尽量兼顾考虑大多数情况,尽量符合大多数地区的情况,这也正是中央制定政策框架统筹管理,而其细节由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原因所在。尽管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政策的死板僵化,但也给政策的落地实施和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的系统性反馈埋下隐患。首先,在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沟通方面,造成很多麻烦。由于农业政策存在差异,造成彼此之间对于政策的理解存在差异,这也必然会在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出现差异。其次不同政策彼此之间可能存在兼容问题,甚至互相矛盾。这种现象在乡村基层相当普遍,尽管部分政策其初衷是鼓励农业技术的发展,但由于文件规定的政策边界存在模糊,也造成了较多的管理漏洞,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从而出现了政策导向性偏差。
3.多元化推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策略
3.1充分利用各个生产环节的资源
多元化推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策略制定最主要的考量就是对各个生产环节的资源利用。这就需要管理者从最基层的需求出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其中植保站、农机站、农技推广中心、农产品安全监管站等农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整个策略的支撑点,需要重点投资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新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售后服务保障机制,从研发、培育、生产种植等各个层面出发,充分调动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产能资源。并通过利益捆绑的形式充分激发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解放生产力的工作,发挥出整个农业技术管理层面的优势。
3.2调节好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供需平衡
出于兼顾不同群体、不同阶级的利益考虑,及时合理的调节好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供需平衡,才能激发农业研发单位、生产企业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就对农业项目推广过程中参与各方的利益关系的协调提出了要求,既要做到按劳分配,又要做好自主自愿。特别是需要注意对农民等处于最下游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避免出现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社会风气的恶性事件发生。除此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农业項目存在的社会公益性,必要时可以以政府出资的形式出面担保,摊平潜在的风险成本。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领域的管理者也要转变思想,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技术,大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的农产品生产提供丰富化、新颖化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于忠云;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保证其稳定的几点建议[J];上海农业科技;2003年02期
[2]纪韦韦,费贵华;江苏省七部门联合召开现场会加快全省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进程[J];中国农技推广;2003年06期
作者简介:
李研,男,1990年12月19日,现职称:助理农艺师,所从事单位工作:农技推广。
(郓城县丁里长街道办事处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 郓城 2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