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里的风景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gro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布里的大学生
  很小很小的时候,也许是在我真正懂事前,我就有了一个“要上大学”的梦想。我记得母亲总是用一种非常自豪和喜悦的口吻说道:“我家小平,将来是要上大学的……”寫下这几个字,我脑子里立即显现这么一个场景:年轻美丽的母亲,一边在家里忙前忙后,一边喜气洋洋、十分自豪说着这句话。好像那个还裹着尿布的我,已经接到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母亲具有一种非常乐观明亮的性格。我很少记得母亲在我小时候对我有过什么责备和训斥,看见她动怒,更是非常罕见的事。母亲对儿子的种种期待和要求,我基本上是从她对我的各种鼓励夸奖以及在向左邻右舍、同事朋友们赞美夸耀我的语音中分解出来的信息。有时候我甚至会想:是不是因为我从小就很优秀,所以有关母亲教子的回忆都是美好的印象。但这个想法一闪现,我往往就会满脸通红。因为我立即意识到,以我少年时代的操行,换了另外一个性格刚烈的母亲,其实也可能被暴打和禁闭无数次。
  “我家小平,将来是要上大学的”。这句母亲常常摆在嘴边自言自语的话,简直成为一种神的启示,是我一生求学求知、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至今还在激励我继续努力,寻求生命更高的价值。在她老人家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下,我幼小的心灵,就深深地植入了她给我的人生路标。
  前两年,我自己的大儿子进入大学入学申请的紧张时刻。有一次,他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我流露了一点失望,儿子为了转嫁危机,愤怒地对我控诉道:“你从小就要我上哈佛哈佛,你知道你给了我多少压力吗!”面对儿子的指控,我想起了他的祖母、即我的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在上大学以及在人生奋斗的各种相关问题上,母亲确实从来没有给我什么硬性指标和压力。在我人生各阶段,面对各种挑战和选择时,她只是让我感到了她的心愿和期待,从而也就让我知道了我应该如何让母亲高兴和幸福,也就知道了我的奋斗方向(上大学嘛、找工作嘛、挣钱养家嘛!)……于是,面对因为考试暂时失利而恼羞成怒的大儿子,我不禁对自己自责起来:母亲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学过心理学,至今也没有去过美国,但她却知道,真正有效的励志教育,就是鼓励和赞美,暗示和诱导,而不是那种硬邦邦的要求和胁迫。
  隧道里的风景
  2007年8月的一天,母亲过生日。我的姐妹们带着父母从老家江苏泰兴来到上海,为她老人家祝寿。那天晚上,我开着一辆别克面包车,带着父母和一大家人,去浦东某个餐厅吃饭。
  那天是周五晚上堵车高峰时刻,天下大雨,平时二十分钟的路,我开了一个小时才到了饭店附近,却又在一个拐弯路口,不知怎么就迷失了方向,把车开到了通往外滩的延安路隧道里。隧道堵成了一条长长的停车走廊,我心里凉透了:要想过了隧道再返回浦东,恐怕今天大家只能吃夜宵给母亲祝寿了!汽车里一片沉默。大家都知道,今晚这个宝贵的聚会被我的驾车技术毁于一夕!我懊恼不堪,无比沮丧,各种自责的念头纷纷冒了出来。
  此时此刻,车里忽然响起一路没有说话的母亲那一如既往平和慈祥的声音。母亲说:“这样也好,走走隧道,等于是观光一次”。
  当你读到这句话,千万不要以为我母亲是在搞笑讽刺我。母亲还没有这么深刻的幽默感。她老人家其实是在宽慰我,让迷路的儿子不要因为一次方向性错误,再陷入一次情绪性迷乱中。她只是要在这看不见尽头的隧道里送给我一番勉励,让我安心开车,及早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在隧道中寻找风景、在逆境中寻找出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母亲对我言传身教的人生哲学,简直和我所服务的新东方那句著名校训如出一辙啊!这就是我的母亲,她总是那样无端乐观、盲目积极、永远光明、永远看见事物好的一面。这个精神财富,成为我自己最宝贵的性格特征之一,甚至是我认为最值钱的人生财富。
  母亲教我的歌
  母亲是所有儿子的巨著,母亲是所有女儿的史诗,母亲是所有人最最崇高的女神。关于母亲的故事,我们一辈子都讲不完。
  还是那年夏天在上海给母亲祝寿的那几天,我带父母出去吃饭,到了一家西餐厅。妈妈问我一些西餐礼仪,我就手把手告诉她如何使用刀叉,如何切割牛肉。母亲饶有兴致地模仿着、练习着,但她老迈的双手,那双曾经喂过我稀饭、洗过我尿布、买过我零头布、挣钱养活过我们全家的双手,已经微微颤颤,布满岁月的沧桑。
  我拿过母亲的盘子,替她把牛排一块块切好,然后,看着母亲用颤抖的手,开心地把我为她切开的牛排送进嘴里品尝,心里忽然涌上一阵感动——小时候,妈妈不就是这样喂我吃饭、教我table manner(餐桌礼仪)吗?时光流逝,母亲如今进入夕阳余晖的晚年,而我,正是日照正午的壮年人生。能够为年迈的母亲奉献一份儿子的孝敬和关怀,让她为儿子的孝心感到幸福自豪,这真是人生最大的满足啊!
  想到这里,我对生活充满了无限感激,对神明充溢着无限感恩,而面对给予我生命与灵魂的母亲,涌动着至高无上的大爱。
  一首歌,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在我耳边响起,我的眼泪也流了出来……
其他文献
特殊时期需要采取特殊方法,和家长携手,共同培育三好儿童。  正面介绍病毒,通过视频了解孩子情绪我们在第一时间向孩子介绍了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动画的形式让病毒看起来没有那么可怕,也缓解了孩子对病毒的焦躁情绪,并大大方方地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为什么不能出去玩,出门后回家的第一件事要做什么等;在与孩子们进行一对一视频互动的时候,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孩子内心的变化;同时也会安慰家长:“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我们
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因而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必要的,那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阳阳和乐乐都是大一班的孩子,这学期开学后班级里多了许多“步骤图”,老师想给孩子们自己“研究”的机会,而这时候孩子们的差异也就表现了出来。有一天,老师在美工区贴了一个漂亮剪纸的步骤图,阳阳和乐乐都喜欢得不得了,下决心要剪出来。阳阳按照指示,认真地学习,每个步骤都有模有样
司马光教子节俭 赵锐  北宋时期,曾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位极人臣,风光无限。但司马光为官几十年,却依旧住破屋,穿旧衣,吃粗食,日子过得很是穷困。这不是因为他的收入少,而是因为他不愿接受朝廷赏赐,而且还几乎把全部俸禄都用在了公务上。不过,司马光自小不喜奢华,崇尚节俭,这种在外人看来很“苦”的日子,他却过得很是舒心。  司马光没有孩子,过继了侄子司马康为养子。司马光教育儿子要节俭,并以身作
母亲的担心  记得一位妈妈说:“我的担忧其实是我的焦虑,我怕她变成不上进的孩子。这不安让我忘记了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也忘记了去看孩子的优点;忘记了她读书时候的专注;忘记了她在音乐开放课上美丽的舞姿;忘记了她独自玩耍时,一人分饰多个角色,给自己讲怪兽故事的古灵精怪;忘记了她在我黯然伤神时候善解人意的陪伴……一门心思的挑剔着她身上的各种问题。”这番反思,何尝不是诸多爸爸妈妈内心的挣扎的一个缩影呢?  内
新学期伊始,孩子拿到体检报告一看,其他的倒没什么,不过这视力下降得好快,学习功课是一方面,假期看电脑看手机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要是现在不注意,这以后眼镜的度数就是不断地上涨。在提醒她注意的同时,请教了专家,开始进行膳食调理,及时补充营养,通过食疗来帮助其改善这种状况。胡萝卜猪肝是专家推荐的菜。  胡萝卜含有大量胡萝卜素,进入机体后,在肝脏及小肠黏膜内经过酶的作用,其中50%变成维生素A,有補肝明目
通过朋友圈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  作为已经开展了一年活动的班级,我们班积累了一些方法。比如为了激发幼儿、家长们的参与热情,我们给孩子们盖奖章、发奖状,引导他们打卡等,鼓励家长周末外出积攒照片,把孩子在生活中的好行为通过发朋友圈记录等。我认为好的活动应该就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仍然能在家长们中间保持做下去的、可以让他们始终抱有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的活动。  上学期妞妞妈妈的一条朋友圈给我带来了灵感,也使得我
美好生活离不开和谐的社区环境,之前每次看到路旁时隐时现的各色垃圾,我们大多是皱皱眉头或者视而不见。然而通过儿童中心提倡的“家园共育好儿童”活动,我和孩子决定一定要维护好环境卫生,并通过简单的劳动让孩子明白不能随地乱扔垃圾。买好垃圾夹子之后,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带着孩子到楼下活动,准备好塑料袋之后就开始一起捡拾垃圾。这个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却吸引其他孩子也争先恐后地来寻找垃圾,捡起来之后收集到垃圾袋中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老师们脑洞大开、群策群力,正式开启了班级“云课堂”,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家園共育活动,在解决家长顾虑的同时,让难得的亲子时光更有意义。  通过“云课堂”,我们在班级群里开展了手指游戏《凑十歌》、有趣的科学实验《悬浮的橘子》、手工游戏《自制投影仪》等课程。孩子们和家长积极互动,分享自己的体会。有的幼儿不仅自己出镜,还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加入进来,让班级群里更加热闹。可
在大多数的人印象中,父爱是默默无声的,养育孩子就更多成了母亲的责任。如此,很多父亲虽然在努力赚钱养家,在情感上却跟家人疏远,这让妻子和孩子有越来越多的不满,父亲就逐渐成了一个被家庭边缘化的身份。  最近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以豆瓣9.2的高分深得影迷喜爱,不得不说,当我们羞于表达时,电影就成了一个内心情感流露的出口。  父爱的远见  让我们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电影是根据印度真实的故事改编,
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中发挥的重要基础作用,帮助家长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全国妇联组织编写了《儿童家庭德育指导手册(3-6岁)》,在专家指导下,由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团队编写完成。该书于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联合中国出版协会推荐的“百部家庭教育指导读物”。  该书共分为三章:儿童家庭德育指南、儿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