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工农业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的发生,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在环境污染监测方面,传统的检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对现代排污企业的监控,必须采用现代化在线监测技术对污染源实施监测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在线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93-01
在线监测是通过在一些特定的地点设置监测子站,配置相应的监测仪器,实现对污染源的检测,它能够做到全天候对各项污染指标技能型自动监测与处理,同时将监测数据传送到信息监控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以便实现远程监控的目的。目前,我国的污染源在线监测及管理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对污染源连续在线监测中还不太成熟,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扔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必须对在线監测系统技能型科学、合理的管理,提高其运营能力。
1 在线监控系统简介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一般分为大气污染和污水污染,在线监测主要是对污染源所排放处的污染物实施的连续监测,它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实时监控系统。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分为两部分来了解,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和环境监控管理平台。
1.1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此系统分为收集子系统和信息综合子系统,其中收集子系统是污染治理设施的组成部分,包括水污染物在线监测分析仪、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仪、污染治理设备记录仪、流量计、数据采集传输仪等自动监控仪器。综合子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监控中心系统等。二者相辅相成,完成数据信息的通信传输功能。
1.2 环境监控管理了平台
环境监控系统是按照曲线、省市级等设置的,区县平台式省市级平台的子系统,该系统具有省内县级环境管理者的环境业务需求以及工作状况监控功能,为省市级工作者量身设计了符合环境管理工作需求的管理模块。县级平台设置了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应急指挥系统以及系统管理等模块,满足县级环境管理者的的管理需求。子系统和综合系统通过数据传输功能相互作用,并能及时获取现场信息数据,从而完成环境监控管理的的作用。
2 污染源在线监测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数据不完整,系统性差
污染源在线监测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监测数据的获取,只有监测数据的精确度高,才能保障获取信息的准确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督检测部门能力比较低,监测频次不够,系统性比较差,致使监测数据不完整,有些关键的指标没有检测出可靠的数据。比如在环境统计、总量减排以及污染源普查等重要方面没有检测出有效、完整的数据,供有关人员参考。同时在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耗费人力、物力等监测出的数据有的都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深加工和在处理工作比较滞后。污染源的监测定位一直停留在浓度控制的水平,工作人员往往只关注排放浓度,很少关注进口浓度,很多信息指标配忽略,致使监测数据很难应用于总量的核算。
2.2 污染源监督工作意识比较淡薄
目前,我国很多单位不重视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工作,平时不加强监督,等出了问题采取治理,提前预防能力比较差,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不适应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另外,有些检测员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比较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由于污染源监测工作不受重视,所以就会出现人员、设备、经费等诸多方面投入不足,致使检测能力不足,很难获取有效的信息数据。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检测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质控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
我国污染源在线监测仍然有很多监测部门的工作停留在手工交互和单机处理的层面,数据质量比较低,工作效率不高,导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比较落后。另外,检测指标不全,由于检测技术有限,对烟尘、氨氧、二氧化硫等的监测不能做到准确有效。再次,又有设备的型号比较多,在检测中方法也比较多,运维难度比较大,造成功效不统一的现象。另外,数据的质量控制比较滞后,由于在线监测所涉及的仪器设备。信息技术等要求比较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整个环节的异常。
2.4 管理模式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线监测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出资,第三方运营;政府监控,市场融资,专业化运营;企业出资,政府补贴,第三方运营。这三种模式在运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比如第三中运营模式,企业抵触比较大,容易产生故意干扰、破坏在线仪的现象。虽然有相关法律对污染自动监控系统做了专业规定,但是在现实中,企业进行自动监测等于自己花钱买枷锁,企业肯定会想法组织检测设备发挥作用。所以说,我国的污染源在线监测体系及管理模式仍然不够完善,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方法,完善管理,提高监测效果。
3 污染源在线监测及管理实施的措施
3.1加强监督监测能力建设
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需要各级检测人员辛苦工作,任劳任怨,但是由于监测工作本身及相应的工作人员的地位不高,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在线监测缺少经费投入,费用机制不合理,致使监督检测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明确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其法律地位;在编制人员以及经费的投入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监督检测队伍质量的提高,切实解决在线监测中遇到的问题。
3.2 从思想上提高企业领导对在线监测工作的认识
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要提高企业领导对在线监测工作的认识,要让企业领导明白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是一项利国利明的重大工程,不仅能提高社会效益,同时能提高企业效益。强化企业在线监测管理,要求企业制定在线监测管理制度,在污水处理厂成立监控室,对在线监测实施全天候连续监督工作。积极加强在线监测数据核算研究,为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3 加强信息化及高科技技术的利用
因为我国在线监测技术较为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所以在以后的在线监测工作中应该重视高科技的应用,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国内技术水平。比如吧GIS技术运用到在线监测工作中,建立一套包括环境质量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环境统计信息等,使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实现数据查询、分析、评价、分享与发布等多项功能,集历史信息、现在信息以及预测信息于一体,依靠强大的系统采集、存储、管理、运算表达等功能,提高对污染源的评价工作。
3.4 加强在线监测工作的内部管理
在线监测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完善监督检测体系。建立以监测为主的管理模式,首先在线监测系统管理模式要秉承“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相辅相成”的工作原则,合理运用在线监测技术手段,使监测系统更加稳定、畅通、搞笑的额运行下去。另外,要积极发挥环境监测技术优势,通过各种先进仪器,数据传输技术环境质量控制等资源,提高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结语
总之,污染源在线监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研究监测数据,规范运营方式,完善考核机制,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积极运用新技术,提高数据获取的完整性,为全面的污染源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倪燕.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19-20
[2]张赋.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156-158
[3]戴胄.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12):145-146
[4]朱杰,剑敏.浅析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15):256-258
[关键词]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93-01
在线监测是通过在一些特定的地点设置监测子站,配置相应的监测仪器,实现对污染源的检测,它能够做到全天候对各项污染指标技能型自动监测与处理,同时将监测数据传送到信息监控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以便实现远程监控的目的。目前,我国的污染源在线监测及管理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对污染源连续在线监测中还不太成熟,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扔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必须对在线監测系统技能型科学、合理的管理,提高其运营能力。
1 在线监控系统简介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一般分为大气污染和污水污染,在线监测主要是对污染源所排放处的污染物实施的连续监测,它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实时监控系统。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分为两部分来了解,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和环境监控管理平台。
1.1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此系统分为收集子系统和信息综合子系统,其中收集子系统是污染治理设施的组成部分,包括水污染物在线监测分析仪、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仪、污染治理设备记录仪、流量计、数据采集传输仪等自动监控仪器。综合子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监控中心系统等。二者相辅相成,完成数据信息的通信传输功能。
1.2 环境监控管理了平台
环境监控系统是按照曲线、省市级等设置的,区县平台式省市级平台的子系统,该系统具有省内县级环境管理者的环境业务需求以及工作状况监控功能,为省市级工作者量身设计了符合环境管理工作需求的管理模块。县级平台设置了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应急指挥系统以及系统管理等模块,满足县级环境管理者的的管理需求。子系统和综合系统通过数据传输功能相互作用,并能及时获取现场信息数据,从而完成环境监控管理的的作用。
2 污染源在线监测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数据不完整,系统性差
污染源在线监测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监测数据的获取,只有监测数据的精确度高,才能保障获取信息的准确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督检测部门能力比较低,监测频次不够,系统性比较差,致使监测数据不完整,有些关键的指标没有检测出可靠的数据。比如在环境统计、总量减排以及污染源普查等重要方面没有检测出有效、完整的数据,供有关人员参考。同时在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耗费人力、物力等监测出的数据有的都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深加工和在处理工作比较滞后。污染源的监测定位一直停留在浓度控制的水平,工作人员往往只关注排放浓度,很少关注进口浓度,很多信息指标配忽略,致使监测数据很难应用于总量的核算。
2.2 污染源监督工作意识比较淡薄
目前,我国很多单位不重视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工作,平时不加强监督,等出了问题采取治理,提前预防能力比较差,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不适应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另外,有些检测员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比较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由于污染源监测工作不受重视,所以就会出现人员、设备、经费等诸多方面投入不足,致使检测能力不足,很难获取有效的信息数据。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检测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质控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
我国污染源在线监测仍然有很多监测部门的工作停留在手工交互和单机处理的层面,数据质量比较低,工作效率不高,导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比较落后。另外,检测指标不全,由于检测技术有限,对烟尘、氨氧、二氧化硫等的监测不能做到准确有效。再次,又有设备的型号比较多,在检测中方法也比较多,运维难度比较大,造成功效不统一的现象。另外,数据的质量控制比较滞后,由于在线监测所涉及的仪器设备。信息技术等要求比较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整个环节的异常。
2.4 管理模式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线监测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出资,第三方运营;政府监控,市场融资,专业化运营;企业出资,政府补贴,第三方运营。这三种模式在运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比如第三中运营模式,企业抵触比较大,容易产生故意干扰、破坏在线仪的现象。虽然有相关法律对污染自动监控系统做了专业规定,但是在现实中,企业进行自动监测等于自己花钱买枷锁,企业肯定会想法组织检测设备发挥作用。所以说,我国的污染源在线监测体系及管理模式仍然不够完善,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方法,完善管理,提高监测效果。
3 污染源在线监测及管理实施的措施
3.1加强监督监测能力建设
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需要各级检测人员辛苦工作,任劳任怨,但是由于监测工作本身及相应的工作人员的地位不高,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在线监测缺少经费投入,费用机制不合理,致使监督检测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明确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其法律地位;在编制人员以及经费的投入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监督检测队伍质量的提高,切实解决在线监测中遇到的问题。
3.2 从思想上提高企业领导对在线监测工作的认识
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要提高企业领导对在线监测工作的认识,要让企业领导明白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是一项利国利明的重大工程,不仅能提高社会效益,同时能提高企业效益。强化企业在线监测管理,要求企业制定在线监测管理制度,在污水处理厂成立监控室,对在线监测实施全天候连续监督工作。积极加强在线监测数据核算研究,为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3 加强信息化及高科技技术的利用
因为我国在线监测技术较为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所以在以后的在线监测工作中应该重视高科技的应用,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国内技术水平。比如吧GIS技术运用到在线监测工作中,建立一套包括环境质量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环境统计信息等,使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实现数据查询、分析、评价、分享与发布等多项功能,集历史信息、现在信息以及预测信息于一体,依靠强大的系统采集、存储、管理、运算表达等功能,提高对污染源的评价工作。
3.4 加强在线监测工作的内部管理
在线监测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完善监督检测体系。建立以监测为主的管理模式,首先在线监测系统管理模式要秉承“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相辅相成”的工作原则,合理运用在线监测技术手段,使监测系统更加稳定、畅通、搞笑的额运行下去。另外,要积极发挥环境监测技术优势,通过各种先进仪器,数据传输技术环境质量控制等资源,提高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结语
总之,污染源在线监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研究监测数据,规范运营方式,完善考核机制,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积极运用新技术,提高数据获取的完整性,为全面的污染源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倪燕.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19-20
[2]张赋.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156-158
[3]戴胄.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12):145-146
[4]朱杰,剑敏.浅析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15):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