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数学个性化教学探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our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中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被动、气氛沉闷、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斥课堂。基于此,笔者根据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富于启发式的个性化教学策略:设疑诱导法;循序渐进法;情境设问法;数形结合法。通过上述个性化的设问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温馨和的课堂氛围,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形势 高中 个性化教学 设问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0)03(b)-0000-00
  
  1、设疑诱导法
  英国一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须令人愉悦,让乐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强制性的教学程序只会令学生尤为反感,以致彻底摧毁其求知欲望。”可见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个性化教学则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沉闷氛围,通过设疑创设趣味性课堂情境,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诱导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師在提问设疑时,一定要推陈出新,不但要语言新颖,而且要形式新颖,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千万不能过于老套程序化,这是由广大青少年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决定的。譬如在介绍“二分法”时,我并没有直接从数学角度进行介绍,而是由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名为“非常6+1”的娱乐节目入手,该节目有个栏目美其名曰“竞猜价格”,我则对此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怎样才能用最迅捷的速度猜测到价格吗?此提问模式一反常态,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新奇感,从而议论纷纷,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就此我又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一个趣味游戏: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猜测生日,看看哪位同学能用最少的次数猜出同桌同学的生日?且每个同学请记住你猜测的次数?通过这种与众不同且又极富趣味性的提问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获得了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
  2、循序渐进法
  心理学专家把某一问题从提出到解答命名为“解答距”,并且“解答距”有微、短、长、新四个等级。因此,广大数学教师设置问题时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合理设置不同等级的问题。其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应该像上楼梯一样,由最简单的逐步过渡到最难的,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譬如笔者在教学以下例题时就运用了循序渐进设问法。
  例题1:已知某一函数Y=X-3,
  第一问:此函数究竟是偶函数还是奇函数?
  第二问:此函数图像究竟具有什么特点的对称性?
  第三问:此函数在(0,∞)上究竟是减函数还是增函数?
  第四问:此函数在(-∞,0)上究竟是减函数还是增函数?
  这四个问题由浅入深,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解决上述问题。当以上第三问和第四问获得解决时,已经证明了偶函数在对称区间有着一种单调性的关系。为此,可进一步设置例题:
  第一题:已知某一奇函数F(X)在[A,B]上是一个减函数,请问:此函数在[-B,A]上究竟是减函数还是增函数?
  第二题:已知某一偶函数F(X)在[A,B]上是一个增函数,请问:此函数在[-B,A]上究竟是减函数还是增函数?
  第三题: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单调性(关于原点对称间上的单调性)有什么特点?
  如此步步设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问,形成了金字塔式的阶梯,传授知识按照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能让学生接受知识时有备而来,不会感觉到突然或是无法理解,同时这样层层设疑,前一问题能为后一问题做铺垫,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向,从而有效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可见,循序渐进设问法是一种极富特色的数学教学法,有效展现了高中数学个性化的教学魅力。
  3、情境设问法
  高中数学新课标中再三强调:数学源于生活,其最终也应广泛运用于生活,其教学过程应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设置疑问,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兴趣,营造温馨和谐之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可见数学教学必须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令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展现数学的独特魅力。因此结合具体实践的情景设问法能展现数学本质特点,更能体现数学教学的个性化特色。譬如笔者在讲解“面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时,教师可联系现实生活给学生提问:“为什么你家的门不管打开的角度是大还是小都和地面成九十度呢?”让学生的思维马上由数学领域回到现实生活,很多学生的脑中马上浮现出自家门的特点的确是不管张开多大角度都和地面垂直,这种联系现实生活的提问不但能令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还会令其产生新奇感,从有效激发其产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求知欲。再如在给学生教授二项式定理时,也可针对现实生活进行提问:从今天开始的第22009 天是礼拜几?这种与众不同的设问方式通过联系实践创设生活情境,令广大高中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领悟到数学的真正价值,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4、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思想是探究数学问题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它是借助某些图形的性质令学生对数学中的概念、定义、公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并形成深刻印象。众多数学专家也都强调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诸多数学问题。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数形结合是数学的灵魂和生命,缺乏此理念将很难涉足数学的顶峰阶段。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运用数形结合设问法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研究数学的既定规律,是一种极富个性化的数学研究方式,如果广大教师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此法,定能获得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譬如笔者在分析以下例题时就采用了数形结合设问法。
  例题2:已知某一函数F(X)它是设定义在r上的一个函数,当X大于或等于零时,F(X) =X(2+X)。请把函数F(X)的图像准确的画出来,并把此函数的解析式计算出来。
  不少学生在解答此题时,都会通过制图找到某一特殊点,之后再具体确定当x小于零时解析式。但不少学生对此种借助于图形的解决方式会提出疑问,甚至很多学生会产生疑惑:如果没有此函数图像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就此教师可设问启发:这一题如果不画函数图像能计算出来吗?这种以形助数的思想能在数学中进一步推广吗?一般的奇函数能用这种方法求得吗?这些问题一提出,和学生的疑问恰好吻合,不但能令本题的解决过程充满了数学的逻辑性,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展现个性化的教学魅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能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并根据新课改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尤善培; 对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思考[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04期
  [2] 涂国英; 舒靖屏; 对中学教学实践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3年02期
  [3] 刘丽梅; 薛欢庆; 挖掘潜能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J].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3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的感召下,如何能高效的完成复习课的教学,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复习课的教学,不但应该重视,而且必须加以研究。所谓的“学案导学”就是借助教师所印发的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有目的的主动学习,构建知识的过程。其中“学案”即学习方案,是教师根据自己设计的教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设计的分发给学生使用的课前学习材料。由于其知识点明确,问题的设计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Ofcom从成立以来在推动英国通信业的竞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欧洲电信协会调查不同国家电信市场的竞争程度及其对新进入企业的开放性,结果Ofcom被认为是欧洲
摘 要: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以“党员发展答辩制”为载体,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的工作模式,以期为党组织提供新鲜健康的血液,从而使党永葆先进性。  关键词:发展党员答辩制 创新 大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7(a)-0132-01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