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向市场经济模式的推进,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转向客观间接控制,企业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形成政府(或国家)调空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及各种投资者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中,政府对会计的管理形式也相应转变为间接控制。会计作为经济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是受制于经济的发展的。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提出,也正体现了这一观点。
【关键词】会计信息;经济模式;会计行为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筹资困难等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子,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1.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涵义
会计信息公开制度是维持股东或债权人得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它是帮助人们选择决策方案,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作出正确的决策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主要手段是加强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调整监督重点。
2.当前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根据一定的会计规则而生产出来的。如果会计信息是失真的,那它必然与产生会计信息的某个或所有环节相关。高质量会计规则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因此,会计信息失真首先与会计规则的质量相关。
2.1实质会计信息失真
由于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企业改革不彻底、不到位,形成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的利益,会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更可能会利用另一方信息的缺乏,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而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总希望从企业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利于未来投资决策。
由于企业领导行政化和会计人员监督权的弱化,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目前我国对大部分集团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仍然集中于政府部门,这种管理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使集团企业的领导人不仅是一个企业家还要是一个政治家,导致会计信息要迎合企业领导的意志,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同时,人事管理制度还未市场化,企业职工流动困难,会计人员不得不按企业领导的意志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所应有的监督权被弱化,从而使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
2.2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如果代表性过窄,会计准则可能出现偏向性;其次,取决于会计准则是否有较长期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再次,就是会计准则定义准确性,如果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产生,必然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同时,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化,社会、法律和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范围。会计政策选择的多样性也会加大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
会计准则与制度中对于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作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够恰当。这些重要信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对表外业务的技术规范很少或根本没有。但事实上它们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着很大的影響力。二是对于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也没有恰当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三是对一些企业社会责任等非经济信息,现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中没有要求对之加以反映。
3.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不同性质的会计信息失真,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举措。
3.1就实质会计信息失真而言
首先,要建立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体系,明确目的、目标、主体、客体,即“为什么查”“谁来查”“查谁”“查什么”等。
其次,政府部门应实施会计监督,一是检查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目等;二是检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等,检查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完整;三是检查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四是检查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再次,从宏观方面去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即建立惩处机制。从西方历史经验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也是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二是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和整顿,以及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三是以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四是制定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尽可能趋于一致。会计信息出自会计人员之手,但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是企业经营者。因此,企业所有者应制订有效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使两者利益尽可能趋向一致;五是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对社会审计工作的监督,规范会计行为。
3.2针对合法会计信息失真而言
(1)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如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作一些详细的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这样就不会使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
(2)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需要不断改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如对一些重要表外信息、无形资产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披露。
(3)制定出具有普遍认同的准则、制度,尽量消除对同一事项选择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所产生的差异过大现象,遵循科学合理的制订程序,草案颁布应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应扩大范围,审批条件应慎重严格。
综上所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要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入手。宏观上应该从提高准则、制度制订的完美性及改善外部会计环境着手,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监督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从微观角度,应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加强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遵守国际规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财务决策的物质基础,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是进行科学财务决策的先决条件。没有真实、客观、准确的会计信息,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甚至有可能导致相反的决策,为决策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洛琦.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新财经,2012(6).
[2]黎婧敏.浅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魅力中国,2011(18).
[3]王文斌.浅谈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大家,2012(05).
【关键词】会计信息;经济模式;会计行为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筹资困难等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子,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1.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涵义
会计信息公开制度是维持股东或债权人得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它是帮助人们选择决策方案,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作出正确的决策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主要手段是加强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调整监督重点。
2.当前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根据一定的会计规则而生产出来的。如果会计信息是失真的,那它必然与产生会计信息的某个或所有环节相关。高质量会计规则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因此,会计信息失真首先与会计规则的质量相关。
2.1实质会计信息失真
由于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企业改革不彻底、不到位,形成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的利益,会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更可能会利用另一方信息的缺乏,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而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总希望从企业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利于未来投资决策。
由于企业领导行政化和会计人员监督权的弱化,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目前我国对大部分集团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仍然集中于政府部门,这种管理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使集团企业的领导人不仅是一个企业家还要是一个政治家,导致会计信息要迎合企业领导的意志,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同时,人事管理制度还未市场化,企业职工流动困难,会计人员不得不按企业领导的意志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所应有的监督权被弱化,从而使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
2.2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如果代表性过窄,会计准则可能出现偏向性;其次,取决于会计准则是否有较长期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再次,就是会计准则定义准确性,如果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产生,必然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同时,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化,社会、法律和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范围。会计政策选择的多样性也会加大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
会计准则与制度中对于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作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够恰当。这些重要信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对表外业务的技术规范很少或根本没有。但事实上它们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着很大的影響力。二是对于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也没有恰当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三是对一些企业社会责任等非经济信息,现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中没有要求对之加以反映。
3.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不同性质的会计信息失真,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举措。
3.1就实质会计信息失真而言
首先,要建立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体系,明确目的、目标、主体、客体,即“为什么查”“谁来查”“查谁”“查什么”等。
其次,政府部门应实施会计监督,一是检查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目等;二是检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等,检查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完整;三是检查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四是检查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再次,从宏观方面去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即建立惩处机制。从西方历史经验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也是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二是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和整顿,以及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三是以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四是制定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尽可能趋于一致。会计信息出自会计人员之手,但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是企业经营者。因此,企业所有者应制订有效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使两者利益尽可能趋向一致;五是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对社会审计工作的监督,规范会计行为。
3.2针对合法会计信息失真而言
(1)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如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作一些详细的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这样就不会使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
(2)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需要不断改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如对一些重要表外信息、无形资产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披露。
(3)制定出具有普遍认同的准则、制度,尽量消除对同一事项选择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所产生的差异过大现象,遵循科学合理的制订程序,草案颁布应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应扩大范围,审批条件应慎重严格。
综上所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要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入手。宏观上应该从提高准则、制度制订的完美性及改善外部会计环境着手,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监督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从微观角度,应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加强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遵守国际规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财务决策的物质基础,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是进行科学财务决策的先决条件。没有真实、客观、准确的会计信息,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甚至有可能导致相反的决策,为决策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洛琦.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新财经,2012(6).
[2]黎婧敏.浅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魅力中国,2011(18).
[3]王文斌.浅谈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大家,2012(05).